2015年6月29日早上6点30分,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2013级博硕班同学30多人一行,由清史所丁超老师带队,前往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境内的清代著名帝王陵寝——清东陵,开始了为期一天的参观考察之旅。本次活动由清史所组织,面向研究生二年级同学,旨在加强硕博研究生对清史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在参观考察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对清史研究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校车从北京市内出发,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奔波,终于到达了位于河北省遵化市境内的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清王朝入关后,经历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等10位皇帝。除了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未建陵寝外,其余9位皇帝分别在今河北省遵化市、易县营建了规模宏大的陵寝即清东陵和清西陵。本次参观选择了规模更为宏大的清东陵,这里共有14座帝、后、妃陵寝,其中有顺治的孝陵、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惠陵。这些陵园以孝陵为中心,分布在东西两侧,依山就势,错落有致。
清东陵位于燕山山脉的南麓,距北京125公里,始建于清顺始十八年(公元1661年),占地面积2500平方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庞大、建筑完美的帝王陵墓群之一。陵区依山而建,因地制宜,达到了“陵制与山水相称”的和谐统一。整个陵区以昌瑞山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区域。昌瑞山以北为“后龙”,系来龙之地,它从陵后长城开始,向北经过少祖山雾灵山,蜿蜒起伏,延伸到承德附近,西端与密云县接壤,东面则直达遵化市。整个后龙奇峰秀岭,群山叠翠,气势磅礴,绵延不绝,可谓雄奇灵秀,令人心旷神怡。前圈部分是陵寝所在地,占地48平方公里。南以大红门为起点,东西分别建风水墙,总长达20多公里。风水墙随山而建,东经马兰峪向北,直达马兰关,与长城相接;西跨西大河,穿越高低起伏的丘陵,径抵黄花山南麓,围护陵区的安全。在峰环雾绕之间,白桥碧水,红墙黄瓦与苍松翠柏交映生辉,胜似蓬莱仙境。
我们的参观主要围绕着乾隆帝裕陵及后妃园寝、慈禧定东陵、孝陵神道、石像生及石牌坊等主要景点。在参观乾隆帝后妃园寝时,大家都对香妃这位在清代历史上富有传奇神秘色彩的乾隆帝妃子产生了极大的好奇,根据导游及展区内的介绍,同学们知道了这位身体能够发出香味的维吾尔族女子香妃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其地宫的发掘更是印证了她的维吾尔族身份。整个乾隆后妃园寝共安葬了乾隆帝死后被贬的乌喇那拉皇后及35位妃嫔。妃嫔园寝形制大小与她们的身份等级都十分吻合,陵殿也都不是用皇帝用的黄琉璃瓦,而是用的绿色的琉璃瓦。
随后,同学们参观了安葬慈禧皇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慈禧陵可以说是清东陵中最为华丽的陵寝,如隆恩殿前的龙凤陛石,采用透雕手法,凤在上龙在下,龙翔凤舞,神态生动。东西配殿的内壁都嵌以砖雕图案,以及天花板上的彩绘等全部贴金。大殿内的明柱上饰金龙盘绕,殿内金碧辉煌,光彩夺目,三大殿木构架全部采用名贵的黄花梨木。而在参观地宫时,随着导游的讲解,大家逐渐明白了历史上十分著名的“清东陵盗宝案”由来,1928年军阀孙殿英以军事练兵为由进入清东陵,对定东陵慈禧墓盗掘洗劫,掠走了全部珍宝,慈禧棺木被掘开,尸体丢弃一旁,后来溥仪派人进行了重殓,建国后1979年,地宫才再次得到修缮整理。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不时感慨,大殿的豪华还可以看到,而墓内的慈禧却在身后经历了如此“大劫”,而这正是由于她对自己死后之葬也要如此骄奢,才引来了整个清东陵(除顺治孝陵)屡屡被掘的“奇辱大难”。
参观完定东陵,同学们又前往乾隆帝裕陵,此时,天色渐渐阴沉开始下起了大雨,同学们冒着雨,坚持跟随导游游览裕陵。裕陵位于顺治帝孝陵以西的胜水峪,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乾隆十七年告竣,耗银170多万两。裕陵明堂开阔,建筑崇宏,工精料美,气势非凡,自南向北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桥、石像生、牌楼门、一孔桥、下马碑、井亭、神厨库、东西朝房、三路三孔桥及东西平桥、东西班房、隆恩殿、三路一孔桥、琉璃花门、二柱门、祭台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和地宫,其规制既承袭了前朝,又有拓展和创新。
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地宫,裕陵地宫采用不用梁柱的石结构的拱券式,进深达五十四米,总面积为三百七十二平方米、由明堂券、穿堂券、金券三部分组成。有四道石门, 门楼上的出檐、瓦垄、吻兽均为青白石雕刻。地宫内布满了精美的佛教题材的雕刻:头道石门内口门洞两壁上,刻着四大天王的坐像,手执法器,如真人大小。在明堂券有八个安放帝后册宝的石座,券顶刻着五方佛像。穿堂券内的两壁刻有五欲供,券顶刻二十四尊佛像。金券为地宫的主体建筑,有停放棺木的石台——宝床。宝床正中的清高宗梓宫下有金眼吉井一口,口径仅十多厘米,是本陵穴点所在,井内埋着清高宗生前最喜爱的物品。金券顶刻有三大朵佛花,东西壁刻一尊佛像和八宝图案。地宫四壁上刻番文经咒二万九千四百六十四个字、梵文经咒六百四十七个字。整座地宫内雕刻手法娴熟精湛,线条流畅细腻,造型生动传神,布局严谨有序,堪称“庄严肃穆的地下佛堂”和“石雕艺术宝库”。
从裕陵出来后,同学们又坐车前往顺治帝孝陵,它是整个清东陵的中心,其他诸陵则在它的两侧依次排开;孝陵最南端的石牌坊和大红门庄严雄伟肃穆,即是孝陵的起点,又是整个清东陵的门户;孝陵神道上的18对石像生也是清代所有陵寝中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同学们从神道最南端开始游览,依次看过石牌坊、大红门、大碑楼,来到长达870米的石像生起点。站在这里向北望去,只见一组组文臣、武将、神兽的石雕像或站或卧,整齐排列,威武雄浑;再远处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皇陵建筑,整体感觉恢宏、壮观。走到孝陵石牌坊时,同学们又一次被中国古代匠师们的超人智慧和创造能力震撼。这座石牌坊结构形式为五门六柱十一楼庑殿式,全部用巨大的青白石构筑而成,通高12.48米,面阔31.35米,结构和谐,比例适中,造型美观,庄重雄伟。牌坊的楼脊、吻兽、瓦垅、椽飞、斗拱、云墩、雀替全用巨石雕成,梁枋上雕刻旋子彩画图案,昔日彩画的颜色至今还能看到。伴着阵雨,行走在神道上,同学们不禁有些感慨,比起墓主人身后的风光和气派,他生前的命运却充满了一言难尽的曲折和变故,手握皇权的无上荣耀和重压之下的痛苦无奈,交织在他24年短暂的生命历程中。
不知不觉参观已经接近尾声,同学们在回校路上纷纷说起本次参观考察的感想,认为这样的实地考察十分有意义,不仅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清代历史,弥补书本史料知识的不足,还能够亲身感受体验历史带给我们的洗礼和震撼,增强自身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尤其是谈到在参观地宫时的感受,同学们纷纷表示,对清东陵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虽然陵寝由于盗墓贼抢掠和自然损毁已经丢失了不少珍贵的文物,但是,只要清东陵还在,它作为清代帝王陵寝的重要地位便不容置疑,对它的开发和保护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后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不可少的活教材。
文:杨晓丽/图:包小冰、周天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