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超
宏伟壮丽的地域规模、登峰造极的园林艺术、丰富多彩的文物收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举足轻重的政治地位,为圆明园赢得了盛名,使之被誉为“万园之园”。然而,令人深为痛惜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那场罪恶的大火焚毁了她,盛时圆明园只能成为无数个记忆的碎片。如今,圆明园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然不只是一座园林。圆明园遗址所承载的内涵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具有极其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她既是中华文明无比辉煌的象征,又是中华民族近代屈辱的纪念遗址,更是值得全人类深刻检讨和反思的文化遗存。人们今天来到遗址,既是为了在烙满悲怆的痕迹中感受和领会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境界和思想内涵,又是为了在凭吊和追念中寄托自己的历史文化思考和家国情怀。面对遗址,不由发人深省,我们如何来创造文明,如何来呵护文明,如何来审视文明的毁灭,又如何来守护文明被屠戮后的残骸?当这片废墟面临传统与现代的挣扎,面临文化价值与经济利益的纠缠时,我们该何去何从?可以说,如何对待这片遗址考验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历史观,检验着我们这个民族该以怎样的价值观来面对逝去的文明和民族的伤疤,拿什么支撑起弘扬中华文化于世界的旗帜,以怎样的心胸和心态来迎接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为此,就需要我们比较全面和深刻的来认识圆明园的核心历史文化价值,这是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
自从圆明园罹难以来,中华民族为之惋惜、为之愤恨,但似乎却在圆明园的具象认识方面陷入了集体的失忆状态,这或许是亘古未有的民族危机使得人们无暇来收藏圆明园毁灭的碎片,无暇来抚慰伴随圆明园悲剧而来的伤痛,因为这个民族必须要前进。知耻而后勇,才有中华民族不息的抗争,才有一代代中国人谋求救国、强国的寻梦之旅,或许圆明园的毁灭应该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一座纪念碑,尽管这座碑的代价有些惨重。在清代,圆明园是皇家禁地,仅少数帝国重臣、皇室贵族以及部分经皇帝特许的欧洲传教士方能进入其中,普通人无法一睹其绝代芳华。除了内务府的有关档案和皇帝的御制诗文外,时人虽有相关记述,但都比较零散和琐碎,今人只能管中窥豹。而今,作为物质存在的圆明园所剩已微乎其微,昔日迷离的山形水系只有大致的轮廓,其余园林要素也基本荡然无存。就这样,苦难复杂的近代中国历史,现今极少的物质残余,加之从传统到现代乃至后现代进程中,人们对物质生活改善的迫切追求,心态和思想的相对浮躁,这一切致使在绝大多数国人心目中,“圆明园”成了一个既比较熟悉,又相对模糊的名词和概念。独特的荣辱沧桑,与中华民族的近代屈辱史及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剪不断、理还乱的血肉联系,使得圆明园在国人内心深处异常的敏感,以至与之相关的或大或小的话题和事件总是时常刺激我们的神经,并有意识无意识地形成挥之不去的圆明园情结。然而,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对圆明园的认识又是十分薄弱,甚至是浅薄的。我们缺乏对圆明园本身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审视,缺乏对圆明园宏观及微观方面的系统研究。要么是空泛的赞美,要么是真挚的抒情,要么是对历史的缅怀,要么是对其象征意识的揭示,要么是比较盲目的争论,要么是无知的鄙薄,要么是对封建帝王一味的控诉。在诸多问题上迄今都有切实的未解之谜和困惑之处,甚至存在不少误解和曲解。那么,若从更广的历史和文化层面上来看,圆明园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呢?难道它仅仅是一座园林,一座宫殿,一片建筑,一种文化,一代帝王,一场战争,一把大火,一处废墟吗?这其中还有什么更需要去深刻认识的思想和内容?
一、人居环境改善、现代园林建设、城市绿化美化方面的借鉴参考价值
与自然和谐相处,将自然风景缩移和模拟到生活环境中,美化生活空间,是中国人长期以来的不懈追求。在人类高速走向信息化的今天,回归自然,呼唤绿色,创造园林式的生活氛围成了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园艺》中写道:“园艺之事也的确是人生乐趣中之最纯洁者。它是人类精神的最大的补养品,若没有它,则房舍官邸都不过是粗糙的人造品,与自然无关”。而法国哲学家卢梭也曾表示,作为“属于自然和真实的人”,死后愿意葬在中国式的自然景致的园林之中。长期从事园林研究的已故著名学者陈从周先生说“中国园林是一首活的诗、一幅活的画、是一个活的艺术品。”人们向往天堂,其实在西方某些语言中,“天堂”一词源于“花园”,“豪华的花园”也即天堂也。圣经故事中的亚当和夏娃一开始也是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伊甸园之中,“夭夭灼灼花盈树,颗颗株株果压枝”,“树下奇葩并异卉,四时不谢色齐齐”。从这些描述中,不难看出园林与人类生活的息息相关。作为被古今中外交口称誉的东方明珠,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圆明园不啻为“人间天堂”。她集江南园林的玲珑秀美,北方景色的旷达豪迈,西洋花园的新颖别致于一体,以园中有园的艺术结构组织诗情画意于变化万千的景象之中,是清朝鼎盛时期最宏伟、最幽美的皇家宫苑。毫不夸张地说,圆明园是清代最为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鸿篇巨制,与之相比,紫禁城只是在明代的基础上的修修补补,真正意义上的清代土木兴筑代表性工程非圆明园莫属,也只有它可以说是象征着康乾盛世的最典型的物质实体。无怪乎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先生要说:“这座宏伟的皇家宫苑,昔日曾布满了楼榭亭台,堪称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燕居游乐之所……是何等的壮观,与它相比,西方的城堡简直如同玩具一般。”精湛的造园艺术、深邃的文化内涵、数不清的亭台楼阁、看不完的奇花异草、览不尽的湖光山色,决定了圆明园不仅是我国古典园林之集大成者,而且是世界园林中最璀璨的明珠。对当前中国乃至世界人居生活环境的改善、现代园林建设、城市绿化美化等方面,圆明园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然而,圆明园的布景和造景并非一气呵成,而是逐步扩建的,尽管最初也有总体的规划与布置,但在雍正朝之后尤其是乾隆朝见缝插针般地增建,绮春园又是由众多的小型园林合并联缀而成,因此景点的布置显得有些杂乱无章。加上儒道释各种思想斑驳错列地蕴涵其中,圆明园虽以帝王之势,挟全国之富,大肆建设,苦心经营,最终也只是建成了一座略带拼盘性质的集锦园,不得不承认这是她的美中不足之处。另外,圆明园的山与水虽堆凿得接近自然,但因山水与全园总规模相比,其不够宏大与开阔也是比较明显的,山水布局上缺乏统领全园的景观设置是圆明园的一个局限之处。这就像陈从周所说:“大园总有不周之处,正如长歌慢调,难以一气呵成。”[1]虽然瑕不掩瑜,但对于当今园林的规划设计与景观布局颇具启示意义。
二、警醒国人务必要以史为鉴、防微杜渐、励精图治的政治价值
圆明园从创建到毁灭的全过程不仅与有清一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密切相关,它简直是清帝国盛衰的一个缩影。圆明园之于清就像阿房宫之于秦一样,对于王朝的兴起、发展、繁荣、衰落、毁灭具有引人深思的教训与警示意义。野蛮的征服,尽情的享乐,无可奈何的衰落,不可避免的灭亡,清帝国没有摆脱历朝历代由盛转衰的周期率。当帝国全盛之时,清帝乐意接纳穷奢极欲的西洋货色,对于西方的思维方式、政治制度、促使社会进步和自然科学阔步向前的意识形态,却一概不屑一顾。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就这样在圆明园朝歌夜弦的盛世乐声中,在举国上下高呼万岁的歌功颂德声中开始了。从大兴土木到瓦砾遍地,衰草连天,圆明园宛如清王朝走向坟墓的文化模型,耐人寻味。
盛时圆明园是清帝国的政治中枢之一,被清帝特称为御园。五代皇帝几乎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于此,前后长达130余年。在清代入关后的十位皇帝中,雍正、道光驾崩于此,嘉庆、咸丰则在这里出生,由此也可见圆明园的重要性。当圆明园罹难之际,京城扰乱,人民恐慌,敌军凶暴,园庭惨遭劫焚,清廷忍辱求和,最后的主人——咸丰狼狈从一个皇家园林逃向另一个皇家园林,王朝的黄粱美梦和圆明园神仙般的世界一同化成了灰烬。圆明园之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最后高潮之火,由于它燃烧在腐败无能的晚清帝国之心脏处,一方面它加速了部分有识之士的觉醒,激发其奋起直追的勇气和决心,另一方面,国破家亡、兵临城下的战争又彻底打击了当时对列强尚存疑惧而不够顺从的清政府,促成了清政府的屈膝投降,然后列强又把濒于崩溃的清政府扶植起来,通过这个政府来进一步控制中国,从而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如今,圆明园早已洗尽铅华。驻足遗址,满目萧然,一种回肠荡气的感觉不禁会油然而生,不由会使人畅想当年威赫庞然,钟鸣鼎食的帝王气象。“避喧听政”也罢,极乐享受也罢,终成过眼烟云。遥想乾隆当年赞誉其“规模之宏敞,邱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清佳,高楼邃室之具备,亦可称观止。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只是,“当时为此语者,亦安知俯仰之间,遽有荒田野草之悲哉!”谁又能否认这不是莫大的历史讽刺?
三、昭示中华民族奋发图强、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时代价值
北宋李格非在《洛阳名园记》中精辟论述道“园圃之兴废,洛阳盛衰之候也;且天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兴废而得。”反观中国历史,皇家苑囿的盛衰往往伴随着王朝的兴亡,如秦之阿房、宋之艮岳。圆明园的命运也大抵如此,所不同的是,她的影响更为深远。这是因为她正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流、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碰撞的初始时期,而且它本身恰恰就因是“交流”与“碰撞”的触点而不幸焚毁。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的典范,是一座集大成式的里程碑,她的厄运是中华文明的惨痛损失,也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疤。因此,圆明园的兴衰存亡就不仅仅只意味清王朝的兴亡,它还关乎整个中华民族一段历史时期文化与文明的兴衰蜕变。而由它引起的中国人对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或继承、或扬弃的思辨至今还在继续。对于有着悠久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来说,圆明园的价值、圆明园被毁的教训、圆明园遗址的警示和教育意义不容忽视。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前车覆而后车不诫,是以后车覆也。”前事不忘,方为后事之师,中华民族决不能让悲剧重演。令人欣慰的是,许多人一直孜孜不倦地在寻找那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那已模糊了的记忆、那已逝去了的文明,而所有这些都是整个中华民族继续奋斗的塔标。从这个角度来说,圆明园之火或许对于中华文明是一种锻造,是一种洗礼,经熊熊烈火历练后,其身躯必将更为强壮有力。
如何认识圆明园及其遗址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意义和价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如今该怎样科学保护,妥善利用这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保护遗址、启迪思想,服务社会来说,除了要十分注重其历史文化价值,及建立在遗址公园基础上的环境美化和游览休憩功能外,最重要的是圆明园遗址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理应得到更充分、更切实的发挥,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其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的最大化。当前,社会上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不时拿圆明园来炒作,甚至欺世盗名,牟取暴利。境外一些拍卖机构更是无视中华民族的感情,一再公然拍卖被劫掠的圆明园文物,肆意践踏有关国际公约。面对这些恶劣的现象,一方面,要加强圆明园研究,宣传有关背景知识,增强国人鉴别能力,形成建立在客观历史与现实基础上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圆明园的沧桑变迁来加大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的力度,激发并增强人们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热爱,鼓舞人们珍惜中国发展的良好机遇,切实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也是当务之急。
四、呼唤和平、呼吁世人珍惜人类文明成果,使之惠及子孙的普世价值
人类有许许多多往事,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烟消云散了。然而,有的却镌刻在亿万人的心灵深处,世世代代难以忘怀。圆明园之火就是这样让人刻骨铭心的历史事件。无论历史的车轮碾压过多少沧海桑田,无论时空的脚步跨越过多少万水千山,“圆明园”代表着一段最辉煌也最悲愤的记忆,一种既骄傲又屈辱的心情,一定会永载史册。如今,圆明园的胜景已不复存在,然而她作为文明将世代流传。圆明园见证着文明毁灭的惨痛,劫后的残骸和屈辱的灵魂在接受游人的凭吊,呼唤着历史的反思,呼唤着对文明进程作一深情回眸。走进遗址,近距离审视文明的遗迹,不由使人感叹前人的智慧和才华,沉思文明需要怎样精心的磨砺和承继。走进遗址,走进一段历史,也不免使人发思古之幽情。“不管清政府怎样闭关锁国、妄自尊大、腐朽堕落,都不能成为外国的铁蹄践踏中国领土并肆意抢夺、焚毁圆明园的理由。”[2]古罗马恺撒大帝踏上埃及的土地时说:“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英法联军同样可以如此豪迈地来宣扬其战果,但他们对圆明园这颗东方文化明珠的肆意毁灭,对中华民族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对人类文明的野蛮践踏,需要我们永远铭记,更需要我们深刻省思。
在人类社会日益进步,各国交流更加便捷通畅,世界文化遗产越来越被珍视的背景下,全球各民族的文化遗产都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共享,都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狭隘的民族主义无法阻挡人类走向和谐、大同的历史趋势。我们完全有理由去假设圆明园若还存在,那她必然会出现在《世界遗产名录》中,必然会是世界人民游览参观,休憩学习的文化圣地,并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从这个角度来说,圆明园的毁灭绝对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损失。从世界人民长远利益出发,各国除了要保护好、传承好本国的文化成果之外,也需要破除狭隘民族主义的迷思,不能因一时的利益冲突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而对人类文明成果做出过激性的破坏,有识之士理应对历史负责、对世界人民负责、对人类子孙后代负责,否则他必将会是世界性的公敌,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当前,一方面,圆明园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需要我们去挖掘、去弘扬,遗址上残留的山形水系、建筑遗址及部分文物的抢救与保护也刻不容缓。另一方面,圆明园遗址的发展方向动辄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争论。不可否认,在遗址的性质与功能定位、以及如何保护与利用等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分歧,并且,短期内也不会消除,意见和分歧反映了全社会的关心和爱护。而之所以会出现分歧,除了各方面人士的阅历、经验、专业、知识结构有所区别外,对圆明园历史与内涵缺乏了解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从这两个角度而言,圆明园的核心历史文化价值应得到更为深入的研究与认识。
[1]陈从周:《园林清议》,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4月版,第6页。
[2](法)布立赛:《1860:圆明园大劫难》,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版,出版说明。
(来源:《圆明园研究》第3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