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是风景园林中的至要因素。以世界遗产——颐和园万寿山为例,近年来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原本的地形地貌不断被冲蚀,景观和人文价值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固叶式”山体保护法旨在利用落叶的水土保持功能,在保持地形原貌的同时,减少水土流失,从而保护园林山体的生态、景观和人文价值。
“固叶式”山体保护法的理论探究
1 理论依据
据相关研究显示,落叶对雨水的最大截持量是自身质量的1.7~3.5倍,可显著滞缓地表径流、削减雨水打击土壤的冲量并增强土壤的抗侵蚀能力。在坡度为25°时,冲刷流量为暴雨(2mm·min-1)的条件下,仅1.0cm厚的落叶层覆盖在地表上就可减少土壤冲刷量的90.0%,2.0cm厚时则可基本抑制土壤侵蚀;仅1.5cm厚的落叶层就能减少土壤击溅侵蚀97.5%,2.0cm可基本阻止雨水击溅产生的侵蚀。此外,腐烂的落叶可以增加土体有机质含量及土壤生物种类和数量,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进而增大土壤的渗透性能。
2 固叶装置的设计制作
受灾害气候的影响,园林山体的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雨水来袭,天然散落的落叶会随着土壤顺坡冲下,因此固定落叶的装置至关重要。“固叶式”山体保护法选定丛林迷彩网和帐篷地钉作为固叶原材料,并加以改造,其优点在于:(1)接近山体的颜色,不影响景观效果。(2)波浪形拉花可以有效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3)可根据实际状况定制空隙的尺寸,性价比高。由于坡度不同,固网地钉布置的密度和落叶厚度会随之调整。
3植物的配植
为了配合“固叶式”山体保护法,拟在固叶装置的网格中种植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马蔺(Iris lactea)、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aica ssp.munda)等草本地被,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等灌木和藤本植物。这些北京乡土植物都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可以起到固土和美化的作用。
“固叶式”山体保护法的试验探究
1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选择北京市某郊野公园内,选地形坡度为20~30°之间的园林山体进行试验,山体表面上零星生长蒲公英、紫花地丁等草本植物。
2试验步骤
在同一坡地上选取相邻4块面积为2m2的区域,分别标记为A、B、C、D4组,在相邻区域之间加挡板以限定泥土流向,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B、C、D 3组分别均匀铺设厚度为1cm、1.5cm、2cm的落叶。在4块坡地底端设置过滤纱网。每一场自然降雨后,将纱网截留的土壤烘干称重,并比较不同厚度落叶层的水保效果。在原坡地反复进行试验,以求实证。
3试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试验结果显示,在条件相同时,3个试验组流失的土壤质量远小于对照组,可见“固叶式”山体保护法对保护山体地形有显著作用。随着落叶厚度的增加,流失的土壤质量明显减小,可见落叶厚度是影响水土保持效果的关键。本试验初步证明了“固叶式”山体保护法的合理性效果很明显。
由于条件、技术的限制,本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探究。
作者:
曾洪立、张文竹、朱强、丛正
* 本文选自《现代园艺》2014年第3期。
* 感谢作者授权,转发请联系作者。
* 感谢张晓莲老师授权使用照片,转发请联系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