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风学社网站 | 热门信息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园林复建
玉泉山天下第一泉
来源: 皇家园林  作者:皇家园林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07/01

坐落于北京西山东麓的玉泉山,自明、清以来,成为历代帝王游幸避暑的好去处。山以“水清而碧,澄洁似玉”的玉泉而得名,据明人蒋一葵在《长安客话》中描述,“泉出石罅间,潴而为池,广三丈许,名玉泉池,池内如明珠万斗,拥起不绝,知为泉也。水色清而碧,细石流沙,绿藻翠荇,一一可辨”。而玉泉水,也成为清代帝王专享的饮用水,乾隆年间,更被皇帝御封为“天下第一泉”,并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从而扬名天下。


泉甘水美胜诸泉

玉泉山泉水之胜,久已名闻遐迩。元代蒙古族医学家勿思慧兼通蒙、汉医学,对养生学很有研究,著有《饮膳正要》,说明玉泉水的疗疾之效,认为其“甘、平,无毒。治消渴,反胃,热痢。今西山有玉泉水,甘美味胜诸泉”。明李梦阳诗中有:“六载金山梦玉泉,北来双袖几便旋”之句。

早在清初,玉泉山泉水便被定为宫廷专用饮水。据《清世祖实录》记载,顺治十七年(1660),内大臣索尼上奏进言,提出“私决泉水宜杜也。京北玉泉山之水,止备上用,其禁甚严。今诸王、贝勒以及各官辄皆私引灌田,遂致泉流尽竭,殊干法纪。今后宜严谕禁止,庶泉流不竭矣。”宫廷的饮用水,由尚膳房负责,备有服役人一百零三名,每日运送静明园玉泉水。宫中的马拉水车,每日从玉泉山启程,经西直门运水到宫内。西直门也因此有“水门”的说法。宫中清朝帝后每天的饭食都有定制,备办物料按发“分例”执行,皇帝每日的膳食中,除各种肉禽蛋奶外,还例用“玉泉水十二罐”,皇后用玉泉水分例与皇帝等同。溥仪退位后,运载玉泉山水的拉水车仍然每日黄昏时分进入神武门,算是给末代皇帝保留的一种优待。

赋予玉泉水天下第一称号的是乾隆帝。他认为,水以轻为贵,指出,“水之德在养人,其味贵甘,其质贵轻。然三者正相资,质轻者味必甘,饮之而蠲疴益寿,故辨水者恒于其质之轻重分泉之高下焉。”以此为标准,乾隆帝对天下的名泉佳水加以研究和品评,他用特制的银斗比较衡量,以轻者为上:北京玉泉水重一两二钱,为最轻;济南珍珠泉水重一两二钱;镇江中泠泉水重一两三钱;无锡惠山泉、杭州虎跑泉水均为一两四钱。由此,乾隆帝把天下名泉列为七品,而京师玉泉名列第一。按照乾隆帝的标准,以水质轻者为最佳,玉泉水含杂质最少,水就轻,质量就是最好。他在《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中说,“则凡出于山下,而有冽者,诚无过京师之玉泉,故定为天下第一泉”。

痴迷于天下第一泉的乾隆帝每日必饮玉泉水,即使出宫巡游各地,也要载水而行。清人徐珂辑录的《清稗类钞》转述了乾隆帝以水洗水的故事:乾隆帝出宫巡游,必载玉泉水以备饮用。为了防止时间过久,水味污浊变质,先将玉泉水放入一刻有刻度的大容器内,记下水位刻度,也就是玉泉水的容量,再注入其他地方的水,搅动后让水沉淀,污浊沉于下,而清水浮于上,此法号称“以水洗水”。使用时按照玉泉水的容量倒出最上一层的水,即如数完整的玉泉水。乾隆帝的依据是玉泉水轻,而其他水重,按轻浮重沉之理,玉泉水必在上层。据说,用这种办法储存并洗过的玉泉水,味道分毫不差。


玉泉之水用途多

玉泉水不仅供皇室饮食之用,还被用于酿酒。据《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记载,每年春秋两季立杆大祭(清宫萨满祭祀)所用清酒,是提前四十天在坤宁宫内酿造而成的,而酿酒所用之水,即为玉泉水,取其无杂质,味醇正。为备办坤宁宫祭祀用酒,每年春秋二季可往静明园取玉泉水各八天,每日用苏拉(清代内廷机构中担任勤务的差役)六人,乾隆二十三年后改为定例四人。宫内酿造的玉泉酒更是少不了玉泉水,据《钦定大清会典》记载,每酿造三百七十斤,需用玉泉水一百六十八斤。玉泉酒以醇厚清香而著称。据《内务府奏销档》记载,嘉庆元年在乾清宫为乾隆帝举办千叟宴,每席用玉泉酒9两,800席共使用玉泉酒400斤。

赐朝臣以玉泉之水亦成为殊荣。康熙五十二年(1713)老臣李光地患腹泻,虚弱不堪,康熙帝特命大臣代赐内服之木瓜膏及外用止泻膏药,并命每日送两罐玉泉水,以供食用。李光地服用半月多,果然腹疾见效,“脾气大清,饭量亦进”,于是乞请停止赐水。康熙帝命出暑天后再停止赐水。到七月,李光地上奏折谢恩,表示“自天雨露之恩,苏枯起萎,刻骨铭心,无以为报。”李光地养疴蒙恩日赐玉泉山水的故事在清人间流传,汤右曾有诗云:“闲征故事古来无,万口流传满上都。争道相公清似水,故教日送两宫壶。异恩殊渥迥无伦,康济应先报国身。东海平分千斛水,忆曾宣勅到波臣。”

玉泉山遍地皆泉,水量丰沛,有清一代从未断流,成为京畿多条河流的源头。乾隆帝在诗中有:“泉称第一冠天下,灵佑皇都万载资”之句,诗注中又解释说,“玉泉灵源浚发,畿甸众流皆从此潆注。予因定为天下第一泉。”也就是说,玉泉水除了泉甘水冽之外,还是众河之源,是京城的水利灌溉系统的源头。玉泉水下流,成为山下稻田的灌溉用水。玉泉山下的稻田,在明代仅少量种植。到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经过大规模开辟,达到上万亩之多。内务府在青龙桥西设立了行政机构稻田厂,专门管理京郊的御稻田。《清圣祖实录》中记载了玉泉水灌溉的妙用。康熙帝南巡,“曾见舟中满载猪毛鸡毛,问其故,则曰:福建稻田以山泉灌之,泉水寒凉,用此则禾苗茂盛,亦得早熟。”康熙帝记住了这种用高山泉水灌溉稻田的方法,将玉泉山泉水所灌稻田亦照此法,果然获得丰收。玉泉山下的稻田,依仗着玉泉水,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灌溉系统,“京西稻”也成为清代有名的水稻品种。

康熙二十九年的诏谕反映了玉泉水的重要地位,康熙帝指出,“玉泉山河水,所关甚巨。西山一带碧云、香山、卧佛寺等山之水,俱归此河。从前此河由青龙桥北汇入清河。后因欲引此水入京城,将高处浚河之两旁复加谨防固,以分水势。今值霪雨之际,水势漫溢,堤岸冲决数处,尔等速将闸板启放,使河水畅流。一面令工部将冲决之处速行堵筑。”玉泉水流出静明园后,流向东北方的称为清河,流向东方昆明湖的称为玉河,流向东南方的称为金河。金河与玉河汇为长河,经由北护城河东流,流入城内便有了积水潭、什刹海、西苑三海、金水河、玉河、护城河以及出城后的通惠河。可以说,玉泉水滋养着整个北京城。


都城龙脉与神山圣水

中国传统风水学认为,都城的西北要有龙脉,保护龙脉的思想即由此而来。所谓龙脉,就是指连绵起伏的青山。龙脉的中心为祖山,被认为是王气郁积之地。而北京城西,太行山山脉蜿蜒迤逦;北京城北,燕山山脉簇拥拱卫。两条山脉的交汇之地,形成了风水上所谓的龙脉。元人刘秉忠是元朝国都元大都的规划设计者,奠定了北京市最初的城市雏形。他曾经在北京城西北一代勘察,利用风水学说,解释京城地理的龙脉所在。刘秉忠认为,玉泉山是龙脉的中心,即祖山,玉泉水则是龙脉的象征。

龙脉思想对明清人有深远影响。明代帝王择地建陵,为了保全十三陵的风水,将整个燕山山脉都作为保护对象。十三陵西南数十里的西山、金山、玉泉山、七冈山、红石山、香峪山等都是山陵龙脉所在,这些地方都不允许“造坟建寺,伐石烧灰”。

清初,以玉泉山为龙脉的观念仍然影响着清人。卫周祚《罢玉泉山烧灰纪事》一文记载了顺治十三年,朝臣为保护龙脉,严令停止在玉泉山烧灰的前后经过。当年因皇宫内三殿动工兴建,工费浩繁,昌平有灰户欲乘机谋取利益,于是“倡言灰用不支,取诸近地恐不给,远致之他方,工用益靡”,提议西山老虎洞“石良宜灰”,而且地近宜致,可以节省工费。一些官员听信灰户说辞,准备在西山一带画明地界,伐石烧灰。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贾汉复奉旨前去查看,到西山查勘大惊,曰,“此玉泉山也,昔余曾同相国范公游,知系都城龙脉,何物奸民,诳言耸听,以伤国本。”贾汉复指出,玉泉山为都城来龙发源之基,“断不宜毁”,认为“此山既不便凿石为灰,亦当不取便煤为薪”,如山脉断,水源竭,则都城必大受害。贾汉复据风水之理力争,阻止了玉泉山烧灰之事,被认为是鸿猷伟烈,上关国脉,下及民生,“厥功甚巨”。

顺治十五年,清帝明确规定,“京城北面一带,不许掘土开窑烧砖,以固龙脉。”康熙五十二年(1713)又规定禁止开采青龙桥以北诸山。乾隆时期在玉泉山修建祠庙祭祀惠济慈佑龙王之神,每有雨泽不时,就前往玉泉山拜祭龙神,祈祷下雨,竟然无不应验,玉泉山的神山与圣水,更加受到清代帝王的看重。

乾隆五十年(1785),乾隆帝接到大臣奏报,“碧云寺之泉,自上年十二月以后,竟无来水”。灵气十足的泉水竟然枯竭了,乾隆帝非常震惊,“碧云泉水自前明以来,源源不竭。且旧有砌筑沟槽以及寺内僧房,俱接引此水以资灌溉。此系有源之水,与玉泉趵突泉相同,从来未至枯竭。此时或来源不能旺发,泉源细微,尚属事之所有,断无竟成干涸之理。”屡经严旨彻查,发现私挖煤窑商人挖断泉水而导致碧云寺之水干涸,最终韩承宗请求赔修引沟,保证寺内接引玉泉之水。乾隆帝要求:“务使永远接济,不致复有干涸之事。”



* 本文选自阚红柳主编《三山五园掌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年1月

* 感谢作者授权,转发请联系作者。

  热门信息
一位死在圆明园的皇后——孝全成...
圆明园的核心历史文化价值
英法被俘者圆明园受虐致死考谬
从清漪园到颐和园
圆明园到底建了多少年?
圆明园的建筑与风貌
郭黛姮
颐和园“云辉玉宇”牌楼
  最新信息
苏麻喇姑: 大清顶级宫女之谜/a>
剩有燕京烟九节, 白云观里会神...
蒜市口 蒜市口大街 蒜市口地方...
试论通州运河与元代以来的南北文...
藏传佛教与圆明园正觉寺
圆明园买卖街钩沉
清末旗人的祭祀与换索礼节
“ 样式雷 ”图与圆明园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阚红柳 顾问:黄兴涛>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京ICP备050207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