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风学社网站 | 热门信息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学术通论
清同治年间理学士人在京交游述论
来源:   作者:张晨怡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06/05

理学起于宋,其中由二程、朱熹一派学者所阐发的理学通常称为程朱理学,自元明以来,一直被尊为官方哲学。在清代,程朱理学虽被统治者奉为圭臬,但是在乾嘉汉学风行之时,许多士子诵读程朱的著述往往只是为了通过科举考试。直到道光年间,程朱理学才开始复兴,其突出的标志是,道光二十年(1840)唐鉴赴京任太常寺卿,倭仁、曾国藩、吴廷栋、何桂珍等纷纷从其问学,从而在京师形成了一个以唐鉴为核心,讲求程朱理学的群体。咸丰年间,以唐鉴为首的理学士人,更屡屡上疏,向咸丰帝建言献策,互相举荐,以图扩大理学的影响。然而终咸丰一朝,由于身处危机中心的咸丰帝对理学士人“救时”的能力一直存在疑虑,这批理学士人始终未获大用。及至同治元年(1862),倭仁一载数迁,吴廷栋、李棠阶也于同年内召入京,多位理学名儒同登显要,呈现出程朱理学盛极一时的局面。

一、以倭仁为中心的京师理学群体

咸丰十一年(1861),咸丰帝去世,其子载淳即位。不久,发生宫廷政变,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奕䜣封议政王,改号同治。伴随中枢权力格局的重大变化,宗奉理学者的政治地位也得到明显提高,“最高统治阶层与宗理学者的互动不断改变着宗理学者的政治地位,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改变着程朱理学的社会地位”。在地方,以曾国藩为首的晚清湖湘理学群体的势力迅速扩张,很多地方都由湘人出任督抚。在朝堂,一直被咸丰帝认为“迂拘”的倭仁也在同治改元后吉星高照,先是擢升工部尚书,随即出任同治帝师,掌翰林院,授协办大学士,之后又管理户部,授文渊阁大学士,身兼“首辅、师傅、翰林学院、户部总理”等“清要之席”。

倭仁(1804—1871),字艮峰,号艮斋,乌齐格里氏。蒙古正红旗人,河南开封驻防。道光九年(1829)成进士,朝考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道光二十年(1840)从唐鉴问学,从此弃王学而改宗程朱,成为以唐鉴为中心的京师理学群体的重要成员。道光二十六年(1846),唐鉴致仕还乡后,倭仁在京师理学群体中的地位逐渐升显,终成“道光以来一儒宗”。

同治年间,与倭仁同被朝廷重用的理学名儒还有吴廷栋、李棠阶等。吴廷栋与倭仁订交于道光二十年(1840)同从唐鉴问学之时,其人为学笃守程朱,对倭仁理学宗向转变的影响不亚于唐鉴。同治二年(1863),吴廷栋升任大理寺、刑部右侍郎,署户部左侍郎。李棠阶与倭仁为河南同乡,为学不讲究门户,有一定王学倾向。二人曾于道光十三年(1833)共创“正学会”,定期“会课”,持续时间达十年之久。同治改元后,李棠阶出任大理寺卿,连擢礼部侍郎、左都御史,署户部尚书,入值军机,参与机要。

倭仁、吴廷栋、李棠阶三人同时立朝辅政,“海内翕然望治,称为三大贤”。在他们周围,还围绕着很多慕名问道的翰林、御史,在一起讲学论政。比如,于荫霖同治初年官翰林时,即从倭仁“受省身克己之学”,“一以朱子为宗”。同治元年进士游百川,会试出自倭仁门下,从此成为倭仁的门生,其学问颇得倭仁赏识,倭仁遗折即为游百川所拟。可以说,以倭仁为中心的京师理学群体“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影响了一批正统派官僚士大夫,在他们中间形成了讲义理、砥名节、议朝政的风气,对于矫正自嘉道以来在官场上盛行的萎靡不振、颓堕腐败之风不无积极作用”,与以曾国藩为中心的湖湘理学群体共同推动了理学的复兴乃至“同治中兴”。

二、弘德殿众师傅的理学背景

既然理学士人对“正君心”如此重视,同治帝即位时年方六岁,帝师的选择即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此事,这些理学士大夫极为关注,并在朝野上下不断运作,誓要把这一要职抢到手。最后,清廷经过反复权衡,任命祁寯藻、翁心存、倭仁、李鸿藻等担任同治帝师,在弘德殿授读。其中,尚汉学的祁寯藻以及主汉宋调和的翁心存资格最老,但是不久翁心存病逝,祁寯藻因病致仕,推崇理学的倭仁成为众师傅之首,同在弘德殿授读的李鸿藻,以及后来增补为帝师的徐桐、翁同龢也均在不同程度上讲求理学。

李鸿藻“性至孝,为学守程朱,务实践,不苟言笑,持躬勤约,有若寒素,与倭仁最善,以道义相切劘”。咸丰十一年(1861)充任皇太子载淳师傅。载淳即位后,擢为侍讲。

徐桐“崇宋儒说,守旧,恶西学如仇”。在学术上,宗理学而黜汉学,主张调和程朱陆王之说,著有《〈大学衍义〉体要》等。同治四年(1865)初,增补为帝师。

翁同龢学术驳杂,汉学、理学、今文经学等学派对他都有一定影响,但在其日记中记载最多的是与理学人物的交往,如倭仁、李鸿藻、徐桐等。在众多理学人物中,对翁影响最大的是倭仁。倭仁与翁同龢之父翁心存同为同治帝师,又是翁同龢房师“吕文节师乙未房师”,是翁同龢的前辈。在倭仁的影响下,翁同龢接连读了《理学正宗》、《续理学正宗》等表彰程朱理学的学术著作,并公开表示:“当时帘前被慈命,蒙养工夫重心性。进讲惟闻谟训辞,退朝还主程朱敬。”

弘德殿众师傅共事时间比较长,一般来说,“春冬日必未刻,夏秋日必午刻乃散”,私下来往也比较频繁。同治五年(1866),李鸿藻嗣母姚太夫人去世,笃守理学的李鸿藻欲依礼制守孝三年,可两宫太后要求他以“圣学”为重,谕令他守孝百日后即赴弘德殿授读。于是,李鸿藻就请弘德殿同值诸人联名会奏,代为求情。虽仍不得允准,但最终李鸿藻还是得以养疾为名,行守制之实。总的说来,李鸿藻、徐桐、翁同龢等作为后辈,在治学为政等很多方面都受到倭仁的影响,在一些大事上往往唯倭仁马首是瞻,例如在同文馆之争中态度就相当一致。

三、同文馆之争背后的保守主义阵营

同治六年(1867)发生的同文馆之争,是近代中国反映中西文化冲突的典型事件。同文馆成立于同治元年(1862),最初主要培养外语人才。同治五年(1866)底,恭亲王奕䜣奏请在同文馆增开天文、算学馆,招考具有举人、贡生资格,或正途出身的五品以下京外各官,从而在朝野上下引发一场大的论争。论争虽然主要在倭仁和奕䜣之间展开,然而在倭仁背后,是一大批理学士人的声援与支持。

在同文馆之争中,倭仁最著名的议论为:“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认为学习西学,无异于诱人追求“奇技淫巧”,“上亏国体,下失人心”,最终将导致“以夷变夏”的严重后果。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存亡续绝问题的忧虑,倭仁的议论立足于“夷夏之辨”和“义利之辨”,突出表现出其固守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主义思想。

在论辩期间,倭仁与徐桐、翁同龢经常聚在一起商讨对策。其时,李鸿藻虽然以养病的名义在家守制,也时常参加聚会,出谋划策。据《翁同龢日记》记载:同治六年三月二十日,“荫轩三日未入值,与艮峰相国至报房,并至其家商略文字。……访兰生,点定数语”。二十一日,“甫出东华门,倭相邀余同至荫轩处,知今日递折,有旨一道,令随时采访精于算法之人。又有旨,倭仁著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与商辞折。出城,访兰生长谈”。二十二日,“还做兵部朝房,与倭相议论,辞折未允也”。二十三日,“出偕倭、徐坐报房商前事”。二十四日,“遇艮翁于途,因邀至家,谈许久,知今日仍不准,与邸(恭亲王奕䜣)语几至拂衣而起。有顷兰荪来邀,艮翁在座,商酌无善策”。可见,当同文馆之争发生之时,站在前台的倭仁充当的是代言人的角色,表达的是一个群体对儒家传统价值体系的维护。

由于这场论争是在清政府决定推行洋务政策的背景下展开的,故以倭仁称病请假,清廷开去倭仁除大学士兼帝师以外的一切差使结束。然而,以倭仁为代表的保守主义观点却在士大夫之间引起广泛的共鸣,时人对此评论说:“倭仁以大学士为帝师,负重望,反对尤力。虽忤旨,而一时清议极推服之。”从某种意义上说,光绪朝的“清流”也许正可以从中找到些许源头。

程朱理学虽然在同治朝盛极一时,然而,随着李棠阶、倭仁、吴廷栋等理学名儒相继辞世,至光绪朝,程朱理学后继乏人,在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下,日渐衰落。虽有李鸿藻、徐桐等理学余绪仍在京标榜理学,然其号召力与倭仁、吴廷栋、李棠阶立朝时已不能同日而语。在学术上,李鸿藻、徐桐等均无学理创新。李鸿藻没有学术著述,徐桐虽著有《〈大学衍义〉体要》,但在时人看来,其德行与学问均远下于倭仁。在政治上,李鸿藻、徐桐等盲目排外,结党清流,宣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其顽固守旧更远甚于同文馆论争之时。历经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理学士人在京交游,终于在光绪朝难以为继。

* 本文选自《兰台世界》2017(08)。

* 感谢作者授权,转发请联系作者。

* 感谢张晓莲老师授权使用照片,转发请联系作者。

  热门信息
一位死在圆明园的皇后——孝全成...
圆明园的核心历史文化价值
英法被俘者圆明园受虐致死考谬
从清漪园到颐和园
圆明园到底建了多少年?
圆明园的建筑与风貌
郭黛姮
颐和园“云辉玉宇”牌楼
  最新信息
苏麻喇姑: 大清顶级宫女之谜/a>
剩有燕京烟九节, 白云观里会神...
蒜市口 蒜市口大街 蒜市口地方...
试论通州运河与元代以来的南北文...
藏传佛教与圆明园正觉寺
圆明园买卖街钩沉
清末旗人的祭祀与换索礼节
“ 样式雷 ”图与圆明园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阚红柳 顾问:黄兴涛>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京ICP备050207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