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风学社网站 | 热门信息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学术通论
水土的合理保持与颐和园周边环境的保护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06/18

颐和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它的保护不仅仅涉及园墙之内的文物,也涉及到园林周围的环境。颐和园是清代北京海淀皇家园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兴建与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又与水土的合理保持关系密切。本文旨在从环境演化的角度探讨颐和园周边环境的保护与重建。

一 颐和园周边的地貌特征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背依小西山山脉,前临北京小平原,颐和园的北部是小西山余脉万寿山,南部约80%的面积是山前的低地,颐和园最主要和最具特色的周边环境就是这片曾经具有水乡景色的低地。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曾将颐和园周围的低地称之为“巴沟低地”,与之对应的是位于低地东南的“海淀台地”。在海淀台地与万寿山之间巴沟低地宽2~3 km,呈西南至东北向带状分布。清代西郊园林的大部分如畅春园、圆明园和颐和园的昆明湖等都在此低地之中。

1、巴沟低地的形成

距今10000~4000年或5000年的时候,永定河由石景山出山后流向西北,在小西山与海淀之间切割形成宽阔的河谷,谷底较海淀台地低6~7m。此后永定河改道南去,低洼宽阔的河谷谷底逐渐淤积,发育了湖沼和河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清河,因而也被称为“古清河故道”

2、天然湖沼的形成

永定河改道之后,它所遗留的低平、宽阔的河床,为湖沼的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海淀近旁的河谷低地由此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即湖沼生成与发育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海淀河谷低地中的湖沼经历了由形成、发展到衰落的演变过程,尤其是近2千多年以来,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当地的河流与湖沼发生了巨大变化,由纯粹自然形态的湖沼和河流逐渐演变成半人工的,甚至全人工的湖塘和河渠。为此,我们可以将本地区近几千年来的水系演变分为两个时期,即以自然演变为主的河湖水系时期和受人工改造影响的河湖水系时期。

大约5000年前,在古清河低地中的河流边滩和废弃的河槽内,开始形成湖沼。北京大学勺园的古湖泊即形成于此时,其底部黑色淤泥的14C年代为距今5170±70年(以1950年为准,下同)。距今4000多年前,在河谷低地的东部形成面积较大的湖沼,其分布仍呈带状,似乎还主要是沿着一些河槽凹地发育成长的,我们在北大承泽园以南、海淀双桥至六郎庄南和万泉庄附近都发现有此类沉积地层。海淀双桥关帝庙古桥遗址东侧剖面底部湖相沉积物的14C同位素测年为距今4135±100年,树轮校正后为公元前2713±298年(DY-D1027)(照片),该泥炭层呈近似东西向的带状分布,由双桥一直延伸到六郎庄南。勺园地下约5 m深处草炭层的14C同位素测年为距今4435±60年。这一时期正是北京平原河道中湖沼广泛发育的时期,不仅在古清河故道中是如此,在北京城南的古漯水故道中也是如此,例如右安门外鹅凤营地下4.3~4.7 m处淤泥的14C测年为距今4530±90年(ZK614)。大约在距今3~2千年间是海淀低地中湖沼的成熟时期,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时候,古清河故道的西部,也开始了湖沼化的过程。昆明湖最初成湖时间约在3 500年前,玉泉山山前地下4m的草炭年龄约为距今3170年。万寿山北的萧家河地下4m的泥炭层年代为距今2125±90年。在颐和园、海淀、巴沟、六郎庄、西苑、萧家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一带,地下约1.5~2.5 m深处,有着十分广泛的灰黑色湖沼相沉积层。随着湖沼在海淀附近河谷低地中的广泛分布,海淀的自然景观再一次发生变化,为后来造就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奠定了基础。海淀自然景观特色的确立,大约就在这一时期。

图1 全新世永定河河道的变迁

注:带*号者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4C实验室、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14C实验室编《北京地区一批地质样品的14C年代测定》,《地质科学》1980年第2期。距今年代以1950年为基准计算。

二 巴沟低地的沉积过程

1、海淀双桥剖面

位于关帝庙前古代石桥遗址的东侧。此处曾是古丹棱 的北部,有较厚的湖相沉积物,其14C同位素测年为距今4135±100年,树轮校正后为公元前2713±298年(DY-D1027)。该湖相沉积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向西一直延伸到六郎庄南,向东至万泉河路东侧。在万泉河路附近,万泉河的河流相沉积层叠压在该层之上。

双桥剖面的一般特征:

(1)底部为永定河故道的河流相沉积层。由底部向上岩性变细,由砂砾石—中、细砂—粉砂,反映动力作用总体逐渐减弱。

(2)中下部为湖泊相沉积层。颜色多为黑色、灰黑色、灰色,及灰褐色。岩性由下向上总体上呈逐渐变细的趋势,主要为粉土、黏土质粉砂、粉砂质黏土和重粉质黏土。除上层的重粉质黏土外,均留存有植物残体,上部多螺壳。

(3)中间夹有河流相沉积层。仅为一薄层,颜色为黄灰色。岩性为细粉砂,有层理。

(4)上部为湖沼滩地相沉积向稻田土的转变层。颜色为灰褐色。岩性为黏土质粉砂,含有螺壳和植物残体,上部含有碎瓦片。

(5)顶面覆盖有现代人工填土。

注:剖面深3.6m。

此剖面反映了在永定河沉积结束之后出现的早期湖沼向稻田转变的过程。

2、六郎庄南楼剖面

位于六郎庄村南,新建四环路下。

注:剖面深3.6 m(据黄成彦等著《颐和园昆明湖3500余年沉积物研究》图11-1绘制。

注:剖面深3.9 m。

三 人类活动对沉积环境的影响

人类对巴沟低地的开垦和改造或许可以追溯至两千年前的汉代,当时在低地周边分布着许多聚落,他们的活动必然会对巴沟低地的环境产生一定影响。目前在低地中找到的最早的文化遗迹是辽代,因此至少从辽代起巴沟低地中已有了人的开发活动。金元时期在巴沟低地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低地中的水资源分布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沉积环境和地表景观的变化。金代在低地中的水利工程是将玉泉山泉水输往中都北郊的大宁宫,以解决御园用水之需,玉泉山泉水被分流,减少了流向低地的水量。在昆明湖底的金代地层中发现有许多金代遗物和灰坑,说明瓮山脚下的湖沼已经缩小,当地有村落出现。元代,为解决大运河的水源和大都城的用水,郭守敬先于元至元三年(1266年)开玉泉以通漕运,其后又于1293年修建了著名的白浮堰水利工程,将白浮泉至玉泉山一带的西山泉水引入瓮山泊,再由瓮山泊引至大都,以供漕运之需。这一引水工程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的河湖系统,它使玉泉和西山之水大多流入大都,减少了进入万泉河和清河的水量。

白浮堰修建后扩大了瓮山泊水域,环湖之地成为游览景区,桥梁、水阁、湖船、市肆以及蒲茭莲茨分布其间,因其“拟江浙西湖之盛”,因而被称作“西湖”或“西湖景”,宛然若江南水乡的景色。直到清乾隆年间修建清漪园之前,它都是京郊的游览胜地。明人《山行杂记》称:“西湖北岸长堤五六里,堤柳多合抱,龙王庙据其中。外视波光十里,空灏际天。”指的就是这里。

元明时期在巴沟低地中除了瓮山泊以外,还有丹棱 、黑龙潭、南海淀和北海淀等多处湖泊。王家谟《丹棱 记》云:“又五里为青龙桁,河东南流,入于淀之夕阳。延而南者五里,旁与巴沟临,曰丹棱沜。……又南为陂五六, 水再潴为溪。”清代,伴随着大规模的园林建设,当地河道得到更多的改造,水系受人工改造的影响更加明显,几乎每一条河流,每一座湖泊都注入了人工的印迹。康熙年间兴建了畅春园,扩大了园中的水域,雍正扩建圆明园,乾隆将瓮山泊扩建为昆明湖,开凿了高水湖、养水湖和泄水湖,疏浚了南、北旱河和金河。在昆明湖以东,疏浚了万泉河源头的28口泉眼,开辟了六郎庄以南的小长河,并通过渠道将昆明湖水引至圆明园。这些建设极大地扩展了巴沟低地中的河流和湖泊水域,影响到沉积环境的变化。

图2 清代颐和园周围的水田

丰沛的水源为稻作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明人蒋一葵《长安客话》在描述西湖(即瓮山泊)一带的景色时说:“近为南人兴水田之利,尽决诸洼,筑堤列塍,为菑为畲,菱茨莲菰,靡不毕备,竹篱傍水,家鹜睡波,宛然江南风气,而长波茫白似少减矣。”随着南方人在此开发水田,海淀附近的水田数量大为增加,成为京西水稻种植的主要地区之一。当时在瓮山泊一带,堤内“菏年年盛一湖”,堤外是稻田豆场,“人家傍山,临西湖,水田棋布,人人农,家家具农器,年年农务,一如东南,而衣食朴丰,因利湖也。”功德寺道旁“行左右水田”,“蛙语部传,田水浩浩”。在海淀的西面,元代的丹棱中也出现了稻田,其间“二十亩沈洒种稻,其田上上”,“循而西,或南或西,町塍相连”,有着大片的水田。海淀北面的低地中亦是如此,米万钟勺园,“最后一堂,忽启北窗,稻畦千顷”,那里正是今天北大西校门一带。可以说至明朝后期今颐和园周围地区已是“风卷禾香碧浪浮”,一派江南水乡的风景。

进入清朝,本地的水稻种植得到了几朝皇帝的重视,从康熙年间起,官府就在巴沟低地中开辟稻田,在青龙桥设稻田厂。乾隆皇帝在大建园林的同时也在园林内外继续扩建水田。金勋《成府村志》言及清代此地的水田开发:“奉旨开辟稻田三百六十顷,分为里外圈,该项农人皆由江浙两省,奉旨调来优秀之农人来京应职。……因帝后不时观禾,田内南人北人自分。六郎庄以北为里圈,村南为外圈招佃户承种,每年十月一日给国家纳租,分为粮地、米地两种。……水田除种稻以外,则种荷鲜,如红白荷花,活水急流之处则种慈姑,正式水地尚可种荸荠、菱角,下等水深之地种老芰头。”根据对大清会典中所记水田的统计,到乾隆年间,巴沟低地中的水田累计已逾万亩,不但园林周围水田环绕,而且园中也分布着水田,园林与水田交融一体,更加展现出宛若江南的水乡景色。由于几百年间水田作物的种植,使巴沟低地中的明清地层中广泛分布着稻田耕土和水塘淤泥,存在着含有螺壳或植物残体的灰色和黑色土层,堆积速度快于自然沉积,这在我们调查过的诸多剖面中都有体现。

四 现代开发建设引起的水土失衡及其治理

在过去几千年中,巴沟低地中的淤积速度相对缓慢,因而维持了长期的水乡景色,为一代名园的出现提供了理想的环境。但近20几年来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当地的环境和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严重的水土失衡,直接影响到颐和园的环境保护。

首先是水的短缺十分严重,自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北京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地下水位下降,当地的泉水已全部消失,自流井干涸。天然环境下的水乡景象已无法维持,湖泊、河流和稻田的用水都只能靠京密引水渠供应,许多水田陆续改为旱田。但这方面的问题还不是最主要的,因为靠人工引水仍然有可能维持部分原有景色,特别是当南水北调工程完工后将会缓解当地水源紧张的状况。目前对地貌景观影响最大的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大量楼宇进入低地,促使耕地面积迅速减少。80年代主要是靠近海淀一侧的稻田被楼房所占据,90年代后期以来巴沟村以南的田地被改作建设用地,这些建筑中有的是城市发展所不可避免,有的则是规划不周所致。但由于北京市已将该地区规划为绿化隔离带,因而房屋的扩张已经受到遏制,仍有大片农田被作为绿地保留下来。二是农田在改为绿地的过程中发生了用途上的改变,最终导致昔日水乡景观的消失。

农田改为绿地,其本身与水乡景色的消失之间并不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如果我们能将水田看作是绿地的另一种形式,看作是保存历史文化特色的方法,绿地与水田是可以结合起来的,但是目前的绿地建设却多以植树种草为主,并不考虑农田的形式。于是不论是单纯的绿地建设,还是开发型的绿地建设,都以植树种草为主要手段,于是自90年代以来,在巴沟低地的绿地建设中出现了填埋稻田、坑塘,种树、植草的趋势。如颐和园周边的稻田基本上被填埋完毕,稻田中普遍垫起1.5 m以上的工程渣土,不但低地景观多已不复存在,而且砖瓦石块充斥其中,降低了土质。在建设园林绿地项目时,不但填平了稻田,而且还在填平后的地面上堆起高大的土山,低地变成了高地。其结果是土的严重增量失衡,低地的地貌景观遭到破坏。水的减量失衡与土的增量失衡,中断了当地原有的沉积过程,造成环境的明显变化,从而影响到颐和园周边的景观特色。在昆明湖东面,原来平展如镜的稻田变成大片起伏的土丘,稻田让位给林木和草地。在昆明湖西面,稻田低地的轮廓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高高垫起的地面和越来越多的房屋,颐和园与玉泉山之间再也看不到水田、湖泊,河湾曲柳。这种环境变化所失去的首先是历史文化的底蕴,是“双飞白鸟似江南”的诗情画意,其次是具有湿地特征的生态环境。

今天颐和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周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正在开展包括颐和园在内的“一山两园”周边环境的改造,这为恢复颐和园周边景观提供了机遇。为此,应部分恢复颐和园周边的历史环境,再现一部分水田和池塘。首先应恢复颐和园与玉泉山之间的低地地貌,清除低地中填埋的渣土和增建的房屋,复原稻田和水面,使这里成为历史景观的保留地。其次在颐和园东面和南面适当恢复一些田园水乡的景色,当地的新建园林应以就地挖池堆山为主,而不要再向这里倾倒工程渣土。其三在绿化方面不必追求种树和种草,可以改变一下观念,将水田作为绿地来建设。总之,应尽可能恢复低地地貌和水乡景色,维系当地的水土平衡,以实现颐和园周边环境的保护。

本文选自《水土保持研究》第10卷第3期2003年9月。

感谢作者授权,转发请联系作者。

  热门信息
一位死在圆明园的皇后——孝全成...
圆明园的核心历史文化价值
英法被俘者圆明园受虐致死考谬
从清漪园到颐和园
圆明园到底建了多少年?
圆明园的建筑与风貌
郭黛姮
颐和园“云辉玉宇”牌楼
  最新信息
苏麻喇姑: 大清顶级宫女之谜/a>
剩有燕京烟九节, 白云观里会神...
蒜市口 蒜市口大街 蒜市口地方...
试论通州运河与元代以来的南北文...
藏传佛教与圆明园正觉寺
圆明园买卖街钩沉
清末旗人的祭祀与换索礼节
“ 样式雷 ”图与圆明园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阚红柳 顾问:黄兴涛>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京ICP备050207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