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风学社网站 | 热门信息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文献档案
清代圆明园与紫禁城关系考辨
来源: 皇家园林  作者:皇家园林 点击数: 169


摘 要:本文根据乾隆帝御制诗和清实录等史料,系统分析雍、乾、嘉、道、咸五朝皇帝自圆明园回宫的主要缘由,指出清代紫禁城的功能主要是大祀、大典、大朝和大宴这四个方面,但清中期以后,一些大朝与大宴的典礼与活动,亦移至御园中举行。故上述五朝的统治重心,实际上是在圆明园。圆明园可谓是园林紫禁城。


关键词:紫禁城 圆明园 乾隆帝

过去,人们把天帝所居的天宫谓为紫宫,有紫薇正中之说。而人间皇帝称天子,其所居之地亦被喻为紫宫,因为是禁地,故曰紫禁城。但在清朝皇帝的心目中,圆明园等皇家园林与紫禁城皆为天子御政之所,地位同等重要。如雍正帝初次幸园就声称:朕在圆明园与宫中无异也,凡应办之事,照常办理。嘉庆帝更是明言:朕驻跸圆明园,即与禁城无异。所以,研究圆明园史的专家一致认为:清代圆明园是与紫禁城内外相维的政治中心,或言是第二个政治中心等。那圆明园与紫禁城在清代雍、乾、嘉、道、咸五朝,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二者的区别和异同点又在哪里呢?

一 祭祀典礼在京城

清初定制,凡祭三等:圜丘(今北京天坛内)、方泽(今北京地坛内)、祈谷(祭祀在天坛)、太庙(今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内)、社稷(今北京中山公园内)为大祀;天神(天神坛原在北京先农坛南)、地祗(地祗坛原在天神坛西)、太岁(太岁殿原在北京先农坛东北)、朝日(今北京日坛内)、夕月(今北京月坛内)、历代帝王(今北京阜成门内)、先师(今北京国子监)、先农(即北京先农坛)为中祀;先医等庙,贤良、昭忠等祠为群祀。乾隆时,改常雩为大祀(祭祀在天坛),先蚕(即先蚕坛,康熙时在西苑丰泽园,乾隆初改在安定门外,七年复改建于今北海公园东北隅)为中祀。天子祭天地、宗庙、社稷,有故,则遣官告祭。中祀,天子或亲祭,或遣官。群祀,则皆遣者。

下面,我们先看一组乾隆帝为出席祭祀典礼而从圆明园返回紫禁城的御制诗。

  1. 上辛祈谷

清初定制,每年正月上辛(农历每月的第一个辛日)祭上帝与大飨殿(乾隆十六年改称祈年殿),为民祈谷,以盼丰收。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十一日,帝自圆明园回宫,以祈谷于上帝,斋戒三日。回宫途中作《正月十一日进宫斋戒作》一首,内有:行春卜吉奉徽音,大祀先庚返禁林。……北寺南台佳且便,虔斋未敢事登临。

十四日,帝祈谷于圜丘(今北京天坛内)。礼毕,即返回圆明园,出席上元节前的宗室宴。

2.社稷之祀

清初定制,每岁春秋、仲月上戊日(即二、八月上旬的戊日),祭大社、大稷,奉后土句龙氏、后稷氏配。祭日,帝视莅,坛上敷五色土,各如其方。

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初二日,帝自圆明园回宫。途中咏《西直门外作》一首,内有:仲秋斋戒此还宫,晓日烘霞白间红。露气风光真应节,轻舆徐著阅农功。初五日,祭社稷礼毕,帝即返回圆明园。

3.朝日之祀

顺治八年(1651年),清廷在东郊建日坛,在西郊建夕月坛,分别祭祀太阳神和月神。朝日于春分日卯刻,值甲、丙、戊、庚、壬年,帝亲祭,余遣官。夕月用秋分日酉刻,凡丑、辰、未、戌年,帝亲祭,余遣官。乾隆四十三年二月二十日,帝自圆明园回宫。途中咏《西直门外作》一首,内有:东坛朝日欲躬行,晓驾轻舆返帝京。遇闰春寒莩甲晚,垅头秋麦始抽萌。二十二日,东郊礼毕,帝先诣雍和宫行礼,随后返回圆明园。

4.冬至祀圜丘

清郊祀之制,始自天聪年间。入关后,定冬至祀寰丘,夏至祀方泽,即为有清一代的郊祀之制。

乾隆十六年十月二十四日,帝诣畅春园问安罢回宫。三十日,帝诣寿皇殿行礼。十一月初二日,以祀天圜丘,斋戒三日。初五日冬至,帝亲诣圜丘行礼。礼毕,帝返回圆明园。11作《冬至南郊》诗一首,内有:斋宫听漏卯牌传,法从晨趋烛遍田。大祀肇修阳始复,藐躬对越志弭虔。12

5.夏至祭方泽

乾隆四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帝自圆明园回宫,途中咏《西直门外》一首,内有:又迨北郊举大禋,还宫迁坐致斋寅。昨宵云散余微缕,念在全消净碧旻。13三十日夏至,祭地于方泽,帝亲诣行礼。礼毕,帝即返回圆明园。14

6.常雩祀天

古人祈雨时举行的祭祀叫常雩礼,如三请不雨,则行大雩礼。

乾隆四十六年四月初三日,帝自圆明园回宫。以常雩祀天于圜丘,斋戒三日。途中咏《西直门外》一首,内有:回跸园廷五日居,致斋清禁返斋舆。石衢傍阅麦苗绿,又较前兹长寸余。15初六日,常雩祀天于圜丘,帝亲诣行礼。礼毕,帝返回圆明园。16

7.先农之祀

顺治十一年,清廷定制:每年仲春亥日,皇帝行耕耤礼,以示重农之意。时帝亲飨祭献,如朝日仪。

乾隆四十七年二月三十日,帝自圆明园回宫。途中咏《西直门外作》一首,内有:将祀农坛耕耤田,轻舆诘旦驾言旋。昨阴未雨诚惜矣,土润弗干略释然。17三月初二日,帝诣先农坛行礼,躬耕三推。礼毕,帝返回圆明园。18

8.祭历代帝王庙

顺治初年,清廷在京师阜成门内建历代帝王庙,此为中祀,或帝亲祭,或遣官祭祀。乾隆四十八年二月三十日,帝自圆明园回宫。途中咏《西直门外》一首,内有:春仲修禋古帝王,还宫两日致斋常。轻舆郊外验农景,麦始茁芽未擢芒。”自注曰:凡大祀致斋三日,中祀致斋两日,依会典不敢增减。19三月初三日,帝亲祭历代帝王庙,礼毕,帝返回圆明园。20

9.坤宁宫祀神

此宫中祭祀典礼源于关外满族的祭祀传统,其仪节大率类堂子

乾隆三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帝谒泰陵后,回銮圆明园。二十九日,帝诣畅春园问安后回宫。途中咏《西直门外作》一首,内有:询豫清晨复进宫,敬神事亦述家风。石衢十里而遥耳,便以传餐憩倚虹。诗中自注曰:每岁春秋坤宁宫神前立杆大祭,必亲诣行礼,敬循祖宗以来令典。兹蠲三月朔日举行春祀,因于前期还宫。”21祀神礼毕,三月初二日,帝即返回圆明园。22

10.奉先殿之祀

顺治十年,清廷于景运门东北建成奉先殿。定制,元旦、冬至、岁除、万寿、册封、月朔、望,奉神位前殿,帝亲行礼,供献如太庙大飨仪。23

乾隆四十三年闰六月二十九日,帝自圆明园回宫,七月初一日返回圆明园。回宫途中咏《西直门外作》一首,内有:思孝秋尝祭奉先,还宫预日致斋虔。未经命驾才逾月,一览农功目朗然。24祭祀礼成后又作《七月朔日躬祭奉先殿礼成述事》,其中自注曰:每于元旦及皇祖、皇考圣诞、忌辰,必躬诣后殿拈香瞻礼。25

11.太庙之祭

清初,于紫禁城正门之左建太庙,奉祀太祖努尔哈赤帝后及太宗皇太极。此后,每年四次大享太庙,又称四孟时享,或曰四季献神

乾隆二十年五月二十七日,帝自圆明园回宫。以平定准噶尔告祭太庙,斋戒三日。六月初一日,帝亲诣太庙行礼,并遣官告祭天、地、大社、大稷、先师孔子。礼毕,帝即返回圆明园。26

12.堂子祭天

堂子祭天,是清帝祭祀天神的一种特殊典礼,起自辽沈,有设杆祭天礼。又于静室总祀社稷诸神祗,名曰堂子。世祖定鼎燕京,沿国俗,度地长安左门外,仍建堂子。祭礼不一,而以元旦拜天、出征凯旋为重,皆帝所躬祭。27

乾隆十三年十月十八日,帝自静宜园回宫,先后策试天下中式武举于太和殿前;御太和殿传胪,赐中式武举甲第;冬至祀天,亲诣圜丘行礼。十一月初三日,经略大学士傅恒出师金川。帝复诣堂子行祭告礼,祭吉尔丹纛、八旗护军纛,经略大学士及诸王大臣官员等俱随行礼。寻帝至东长安门外幄次,亲赐傅恒酒,命于御幄前上马。帝还宫。28其后,帝钦定凯旋致祭堂子礼。谕曰:堂子之祭,乃我朝先代循用通礼,所祭之神即天神也。遇大事及春秋季月上旬,必祭天祈报,岁首最先展礼。考诸经训,祭天有郊、有类、有祈谷祈年,礼本不一。兵戎国之大事,故命遣大将,必先有事于堂子。29

13.册谥大行皇后

乾隆十三年五月十六日,帝先诣畅春园问安,后至观德殿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接着返回宫中。二十日,以册谥大行皇后,遣官告祭太庙后殿、奉先殿。翌日,帝素服御太和门,遣正使庄亲王允禄、副使平郡王福彭赍册宝,诣观德殿册谥大行皇后。二十二日,以册谥礼成颁诏天下。二十三日,帝返回圆明园。

以上,乾隆御制诗中所表述的回宫缘由,实际上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封建王朝丰富多彩的礼制画卷。

清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祭祀,而不惜频繁辛苦地往返于圆明园与紫禁城之间呢?这一方面是清承明制,清代帝王学习和继承儒家治国的传统理念,更重要的是少数民族出身的清朝统治者,面对数以亿计的汉族臣民,为牢牢抓住代天行事、与天对话的特权,非常重视祭祀一事。为此,雍正帝就曾言:“国家典礼,首重祭祀。每斋戒日期,必检身竭诚致敬,不稍放逸,始可以严昭事而格神明。30而乾隆帝则于十三年冬至祭圜丘之前,特敕廷臣议更古制,将前朝郊祀所用祭器(明朝祭器用瓷盘),均改用传统的古礼器。至晚年他又谆谆教诲诸皇子:人君者,天之子。当以敬天勤民为首务,方可以承昊贶而迓鸿庥。设于对越之事,心生懈怠,不能敬谨将事,是不成其为天之子,而昊苍亦断不锡之嘉佑也。朕临御五十一年来,恭遇郊坛大祀,无不衹肃躬亲,冬至南郊,亲诣五十一次,上辛祈谷,亲诣四十九次。……始终勿懈,以伸朕敬天法祖之志。我子孙若能继承无斁,方可永膺洪贶,垂裕万年矣。31

乾隆以降,诸帝均严格地遵守了这一系列的祭祀制度。

二 嘉礼军礼盛典在紫禁城

  1. 嘉礼

清代嘉礼包括:登极、授受、太后垂帘、亲政、大朝、太上皇帝三大节朝贺、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三大节朝贺、大宴、上尊号徽号、册立中宫、册立皇太子、皇帝大婚、皇子婚礼、公主下嫁、视学、经筵、策士、颁诏、进书等各种典礼。因这些典礼均与天子有关,故历代清帝均要参与主持。如:

  1. 登基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二十日,胤祯即皇帝位。是日黎明,卤簿全设,各官齐集于朝。帝先诣梓宫前,行三跪九叩头礼。旋易礼服,诣皇太后前行礼。再御太和殿,受朝贺礼。32

  1. 万寿圣节

乾隆三十五年八月初九日,以万寿节将临,帝奉皇太后自圆明园回宫。八月初十日、十二日,帝两次奉皇太后幸寿安宫侍膳,并两次赐宗室王公内大臣及诸外藩回部等宴。十三日万寿节,帝先诣奉先殿行礼,继至皇太后宫行礼,并遣官祭太庙后殿及福陵、昭陵等。接着御太和殿,王以下文武各官进表行庆贺礼。翌日,帝奉皇太后返回圆明园。33

  1. 元旦朝贺

乾隆二十五年正月初一日,帝先诣奉先殿、堂子行礼。旋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诣寿康宫庆贺皇太后,礼成。御太和殿受朝,并赐王公大臣等宴。其在《元正太和殿朝会庸作歌》自注中言:正殿朝会虽旧典,然率不举行。庚午以平定金川,又朕四旬之庆,故一举行。兹西师武成,绥服回部拔达克山、安集延、哈萨克、布鲁特,皆称臣入贡,兼值五旬大庆,故命循例宴飨。34

4.册立皇后

乾隆二年十二月初三日,以册立皇后,遣官告祭天、地、太庙、社稷,上诣奉先殿,行告祭礼。翌日,帝御太和殿,宣制。命保和殿大学士鄂尔泰为正使,户部尚书海望为副使,持节赍册宝,册立嫡妃富察氏为皇后。35

5.上皇太后徽号

乾隆二十年六月初六日,乾隆帝奉皇太后自圆明园回宫,先于中和殿恭阅上皇太后徽号奏书,后亲诣慈宁宫恭上皇太后。翌日,帝御太和殿,恭阅上皇太后徽号册宝,并诣慈宁宫恭献,徽号曰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皇太后。当日礼毕,帝即奉皇太后返回畅春园。36

6.文武进士传胪大典

乾隆三十一年四月二十四日,帝诣畅春园问安后回宫,途中作《西直门外》一首,内有:甫逾廿日复还宫,殿选文材衡至公。麦穗已齐禾黍茁,青郊农况揽筹中。自注曰:廷试新进士,命读卷官以前列十卷进呈,阅定甲乙即拆名引见。37翌日,帝御太和殿传胪,赐一甲张书勋等三人进士及第,二甲陆费墀等68人进士出身,三甲黄本田等142人同进士出身。传胪毕,帝当日返回圆明园。38

又同年十月初七日,帝回宫。十一日,策试中式武举顾先龙等51人于太和殿。后接连两日,帝御西苑紫光阁阅武举骑射与技勇。十五日,帝御太和殿传胪。赐中式武举一甲白成龙等三人武进士及第,二甲李芳园等五人武进士出身,三甲赵攀龙等四十三人同武进士出身。39并作《紫光阁阅武举》诗一首,内有:文会春场武会秋,初冬亲试技观尤。干城固系心所蕴,……抡今或备异时筹。40

7.皇子婚礼

三十九年四月二十七日,帝自圆明园回宫。途中咏《西直门外作》一首,内有:驾返彤宫自御园,礼缘皇子逮成婚。十余日未出郊野,夹路农功子细论。自注曰:是日皇十五子成婚,翌日应于宫内成礼。41二十八日,颙琰婚礼毕,帝即返回圆明园。42

8.皇女下嫁

乾隆三十五年七月二十七日,帝自圆明园回宫。当日御保和殿,赐喀尔喀亲王成衮扎布、额驸拉旺多尔济及其近族王公,并大学士尚书等宴。其在回宫途中作《西直门外作》一首,内有:釐降因之返禁城,金风华黍步舆迎。爽披昨晚收阵雨,曝喜秋阳畅晓晴。”诗中注曰:以和敬(应为和静)固伦公主下嫁,进宫御保和殿赐宴。43八月初二日,办完和静公主的婚事后,帝即返回圆明园。44

9.恭阅玉牒行礼

玉牒,即皇族谱系的称谓,清代因袭前朝,每十年纂修一次。乾隆四十三年五月十三日,帝自圆明园回宫。途中咏《西直门外作》一首,内有:朝考抡翰材,有事还宫宿……为君难不一,何事而可忽。45十四日,内阁、翰林院官员带领新进士引见。十五日,宗人府进呈新修玉牒。帝先诣乾清宫东暖阁恭阅行礼,后至大高殿行礼。礼毕,帝返回圆明园。46

10.视朝典礼

乾隆二十二年十月初四日,帝自南苑行围毕回宫。初五日,帝御太和殿,受哈萨克使臣亨集噶尔等、琉球国使臣马宣哲等朝。并作《冬日视朝》诗一首,内有:百僚剑佩集明廷,班末陪臣赞谒聆。……东鹣西鲽谁分域,北极南荒一太宁。自注曰:是日哈萨克使臣行礼,琉球使臣亦随班叩阙。47翌日,帝御门听政后,即返回圆明园。48

乾隆四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帝自圆明园回宫。途中咏《西直门外作》一首,内有:清晓还宫因视朝,谢恩将以觐群僚。半年一举不为数,勤政之端志欲劭。”49二十五日,帝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礼毕,帝即返回圆明园。50

11.经筵典礼

顺治十四年,清沿明制举行经筵,祭先师孔子于弘德殿。康熙二十四年,规建传心殿,位文华殿东。翌年,帝将御经筵,诏曰:先圣、先师,传道垂统,炳若日星。朕远承心学,效法不已,渐近自然。施之政教,庶不与圣贤相悖,其躬诣行礼。51其后诸帝遵循不变。

乾隆三十九年正月二十九日,帝自圆明园回宫。途中咏《西直门外作》,内有:节过例还紫禁舆,经筵社稷仲春初。连塍宿麦苗才茁,夹陌轻杨条已舒。”52二月初二日,帝以祭社稷坛,斋戒三日。初五日,祭大社大稷,帝亲诣行礼。初六日,以举行仲春经筵,遣官告祭奉先殿、传心殿。帝御文华殿,接受大学士九卿詹事等礼,并宣御论。初九日春分,帝朝日于东郊。礼毕,帝返回圆明园。53

  1. 军礼

清代军礼包括亲征、凯旋、命将出征、受降、献俘受俘、大阅、秋狝等典礼。如:

  1. 命将出征

雍正七年(1729年)六月二十一日,帝自圆明园回宫。翌日,帝御太和殿,命大学士公马尔赛、蒋廷锡捧敕印,授靖边大将军公傅尔丹。傅尔丹及出征官员等行礼毕,帝率出征官员及在京诸王公、大臣等诣堂子行礼。旋于东长安门外黄幄,帝亲解御用数珠,赐大将军公傅尔丹,并亲视大将军等上马启行。二十三日,帝返回圆明园。54

  1. 凯旋受贺

乾隆十四年三月初九日,经略大学士忠勇公傅恒等奏凯还京。乾隆帝亲率傅恒诣皇太后宫问安。初十日,以金川平定,帝御太和殿受贺,傅恒率凯旋诸臣等谢恩,王以下文武百官表贺如仪。十二日,帝御紫光阁,行饮至礼,赐傅恒及随征将士宴于西苑丰泽园。并御制诗曰:卡撒功成振旅归,升平凯宴丽晴晖。两阶干羽钦虞典,六律宫商奏采薇。55翌日,帝启銮谒东西陵。56

  1. 献俘受俘

乾隆二十年六月十六日,帝自圆明园回宫。当日,以俘获罗布藏丹津等人,于太庙外行告祭礼。十八日,帝御午门楼,王公百官朝服侍班,金鼓全作。兵部大臣等行献俘礼。寻王公百官行庆贺礼。礼毕,帝当日返回圆明园。57

除上述的典礼之外,还有其它的一些缘由,清帝不得不离开圆明园回宫,如探视皇亲、取道方便等等,此不赘述。

由此不难看出,乾隆帝自圆明园返回紫禁城的缘由,主要是祭祀、视朝和各种典礼活动。其中祭祀最多,包括圜丘、方泽、祈谷、太庙、社稷、朝日、历代帝王、先师、先农、坤宁宫祭神及奉先殿等。各种典礼活动则有经筵、视朝、皇子大婚、皇女下嫁,恭阅玉牒以及文武进士传胪等。而且有时候由御园返回禁城,一次要完成祭祀、经筵、视朝、传胪等多项典礼。如:

乾隆二十五年五月初六日,帝自圆明园回宫,以夏至祭地于方泽,始斋戒三日。初九日帝亲诣方泽行礼;旋御养心殿,召读卷官入,亲自阅定进呈的十卷甲第。初十日,帝御乾清宫恭览玉牒,并御太和殿传胪,赐一甲毕沅等3人进士及第,二甲曹文埴等50人进士出身,三甲陈开基等111人同进士出身。58礼毕,帝即返回圆明园。此次,帝在宫5日,分别主持祭祀方泽、阅定甲第、恭览玉牒、御殿传胪等四项重大活动。

但不论清帝自园回宫是主持参与一项典礼,还是多项政务活动,其内容主要为大祀、大典、大朝、大宴等。也许读者会问,清代的大典大朝大宴一般在紫禁城内举办,但频繁举办的大祀,则大部分在紫禁城之外。其实,清廷祭祀活动的关键程序是从紫禁城开始的。如每逢大祀、中祀,太常司须先进斋戒牌、铜人置乾清门黄案。大祀前三日,帝致斋大内,颁誓戒。祀前一日,撤牌及铜人送斋宫,帝诣坛斋宿。乾隆七年,定郊祀致斋,帝宿大内二日,坛内斋宫一日。59此其一。另凡皇帝亲祭,先二日太常卿奏请,前一日阅祝版。圜丘、祈谷、常雩御太和殿,方泽、太庙、社稷御中和殿。此其二。至于大朝中的命将出师、凯旋受贺,亦均与紫禁城相关。此不赘述。

三 宫中盛典活动的转移

从乾隆朝始,随着清廷园居理政制度的日趋完善,上述需在京师和紫禁城完成的大祀、大典、大朝、大宴等各项活动,除祭祀与重大典礼外,其它部分的大典、大朝、大宴等活动,则由紫禁城逐步转移至圆明园。

最突出的表现,是清廷三大节中的万寿圣节。

顺治八年,清廷定元旦、冬至、万寿圣节为三大节日。元旦为正月初一,帝后均在宫中过年,此不赘述。冬至宴,顺治时虽制定如元旦仪,但其后往往停罢。60以清帝和太后的万寿圣节为例:

雍正帝万寿节是十月三十日,时或在小雪之后或在大雪之后。史载雍正六年五旬整寿,帝在宫诏谕:万寿节,停止朝贺筵宴。 61雍正十一年、十二年万寿节,帝在园亦停止朝贺筵宴62

乾隆帝万寿节是八月十三日,时在中秋之前,故帝往往于避暑山庄过寿。不在山庄的年份,如乾隆三、四、五、七、九、十一年等,则回宫中御太和殿受贺。乾隆五十五年,帝八旬整寿,先于避暑山庄接受蒙古王公、安南国王及王公大臣的贺寿礼。回銮后,八月十三日于太和殿举行万寿庆典。十六日回圆明园,又先后于同乐园、正大光明殿等处大宴群臣及安南国王、外藩使节等。整个万寿节庆典先后在三个地方,持续了一月有余。

嘉庆帝万寿节是十月初六日,时在立冬前后。嘉庆帝的万寿节除特殊情况外,如四年、五年,时在丁忧期,故其不御殿受贺;嘉庆十八年(1813年)因发生林清之变,寿诞日在乾清宫行庆贺礼;二十三年东巡盛京,寿诞日在兴隆寺行宫蕴辉堂举行。其余万寿节都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举行庆贺礼。只有嘉庆十四年,嘉庆帝五十整寿,其仿乃父,先御太和殿接受百官朝贺,再返圆明园,大宴群臣、蒙古王公及外藩使节等。嘉庆二十四年,其六十整寿时,亦如之。

道光帝万寿节是八月初十日。自道光三年(1823年)正月十二日,其初幸圆明园始,到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其卒于圆明园慎德堂止。道光帝的27个生日,包括五十、六十整寿,全部都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举行庆贺礼。

咸丰帝万寿节是六月初九日。道光三十年为其二十整寿,是日,咸丰帝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行礼述哀。自咸丰二年(1852年)始,除三、四、五年,因太平天国大起义,百官反对皇上驻园,故典礼在乾清宫举行,但上谕仍要求照圆明园正大光明殿预备。其余万寿节,包括咸丰十年的三十整寿,典礼均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举行(十一年万寿节在避暑山庄绥成殿行礼)。

再看皇太后的万寿圣节。在清代母仪天下的后宫中,皇太后的地位最为尊崇,故清制专门有皇太后圣寿、元旦、冬至三大节庆贺仪。届时,皇帝躬侍皇太后举行隆重的典礼。雍正皇太后乌雅氏卒于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此前雍正帝母子均在紫禁城中,故可不论。乾隆皇太后钮祜禄氏,其万寿圣节是十一月二十五日,已时近腊月,故乾隆帝大都于圣寿节前,接太后回宫过寿诞。乾隆皇后富察氏,卒于乾隆十三年三月;乌喇那拉氏,卒于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嘉庆帝生母魏佳氏,卒于乾隆四十年正月,故嘉庆一朝没有皇太后。

道光皇太后钮祜禄氏,其万寿圣节是十月初十日,立冬前后。自道光三年正月,帝初次驻跸圆明园,至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其病逝之前,共有27个圣寿节。其中,道光九年九月帝奉太后东巡盛京,不在京师;十五年六旬圣寿,帝率王公大臣到寿康宫行庆贺礼;十六年九月,因圆明园九州清晏失火,帝奉皇太后回宫,寿诞日亦在寿康宫行礼。除上述三次外,道光皇太后的历次万寿圣节,包括五十整寿、七十整寿,均在圆明园绮春园行庆贺礼。

可见,雍乾嘉道咸五朝的帝后万寿圣节,自嘉庆朝始就逐渐由宫中移至圆明园,到道咸两朝帝后的万寿圣节,包括整寿大典,基本上就全在圆明园举行了。

其次,是传胪大典及一系列的廷试,也逐步由紫禁城转移至圆明园。

殿试是封建社会科举考试中的最高阶段,亦称廷试、廷对。届时由皇帝亲自出题,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乾隆二十六年规定,四月二十一日殿试,二十五日传胪,成为定制。传胪前一日,读卷官呈前十名试卷,钦定名次,并传呼引见,谓之小传胪。殿试地点原在太和殿,五十四年改定于保和殿。但道光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策试天下贡士222人于太和殿后,二十四日,帝御圆明园勤政殿,亲自阅定所进呈的十卷甲第。五月初一日,在园内举行传胪大典。63咸丰十年四月二十一日,策试天下贡士190人于保和殿后,二十四日,帝御圆明园勤政殿,亲自阅定所进呈的十卷甲第。同月二十八日,帝御圆明园正大光明殿举行传胪大典。64

清廷其余的各种考试,如大考、差考、散馆、乡试复试等,自嘉庆朝中叶以后,亦基本全都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举行。如嘉庆十九年三月上谕:著自本科为始,宗室会试中试者,传集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复试。二十一年五月十六日、二十四年闰四月十二日,以乡试届期,试差之进士人员分别于圆明园正大光明殿考试。二十二年四月初九日,庶吉士散馆,亦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考试。65至道光朝,除上述考试外,每科八旗子弟的翻译会试中试贡士之考试、翰林院詹事府专官之大考、翻译乡试举子之复试、满蒙文职二品以下京堂各员满语考试、国子监蒙古司业人员之考试,亦全部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举行。66

其三,除每年除夕于保和殿筵宴外藩蒙古王公,元旦(正月初一日)于太和殿大宴文武百官,乾清宫举办家宴,以及凯旋宴、宗室宴、大婚宴等,清廷于紫禁城或西苑紫光阁举行大宴外,自乾隆朝以后,许多宫廷大宴,亦逐渐改在圆明园举办。如乾隆六年形成惯例的圆明园上元三宴,即宗室宴、外藩宴、廷臣宴,以及在园期间的各种时令宴,如端午宴、七夕宴、中秋宴、重阳宴等。

先是,乾隆二十五年三月,以平定新疆回部,帝于西苑丰泽园举行凯旋宴。四十一年四月,以平定大小金川,帝于西苑紫光阁举行凯旋宴。但到了道光八年八月,以平定回疆张格尔之乱,道光帝将凯旋宴改办于圆明园正大光明殿。至于清帝与皇太后、皇后的万寿圣节等,即在园贺寿,亦在园举行大宴,此不赘述。

其四,皇子皇女婚嫁事宜亦时在圆明园举办。如史载,乾隆四十五年五月二十日,帝在园赐和珅子名丰绅殷德,并指为十公主额驸。五十二年正月,帝在园封十公主为固伦公主,额驸服色与贝子同。五十四年十月十五日,帝御圆明园正大光明殿,为和孝固伦公主行初定礼,赐皇子、额驸、王公大臣等宴。

其五,是皇帝与太后病逝后,梓宫移于山陵前时的奉安之处(即殡宫),亦由紫禁城移至圆明园。

清代顺治帝、乾隆帝卒于紫禁城养心殿;康熙帝卒于畅春园;雍正帝、道光帝卒于圆明园;嘉庆帝、咸丰帝卒于避暑山庄。当时,不论大行皇帝卒于何处,其大殓后梓宫均奉安于紫禁城正大光明殿,但在移往山陵之前的奉安之处,即殡宫地点,却大不相同。其中,顺治帝、康熙帝殡宫在景山寿皇殿;雍正帝殡宫在雍和宫永佑殿;乾隆帝、嘉庆帝殡宫在景山观德殿。

但到道光帝后开始变化。道光帝于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卒于圆明园慎德堂。当日回宫,大殓毕,梓宫遵例奉安乾清宫,二月初二日,殡宫奉移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咸丰帝于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卒于避暑山庄寝宫。二十三日梓宫回到京师后,因圆明园已被英法联军焚毁,其梓宫先是奉安乾清宫,旋亦移至景山观德殿。

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初六日,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卒于宁寿宫,大殓后亦奉安于此,旋移朝阳门外殡宫。

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皇太后乌雅氏卒于永和宫,大殓后奉安于宁寿宫,旋移景山寿皇殿殡宫。

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日,皇太后钮祜禄氏卒于圆明园长春仙馆,大殓后亦奉安于此,旋移至畅春园九经三事殿殡宫。

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皇太后钮祜禄氏卒于紫禁城长乐敷华,大殓后奉安慈宁宫。旋奉移梓宫至圆明园绮春园迎晖殿。

咸丰五年七月初九日,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卒于慈宁宫,大殓后奉安宁寿宫。旋亦奉移梓宫至圆明园绮春园迎晖殿。

由上可知,到道光帝卒后,清帝与皇太后的殡宫就基本上由京师移设于圆明园了。最终,其梓宫亦由圆明园移奉山陵安放。

至此,我们要强调的是,清代与以往历朝统治者最大的不同点,即清帝主要是园居理政,而非宫居理政。所以,自康熙至咸丰六朝,清帝多在畅春园、圆明园、西苑等皇家园林里治理天下。清代这个治国模式从顺治入关后就已开始,但真正形成体制,则是在康熙二十六年帝驻跸畅春园以后。当时一年中,康熙帝除了去避暑山庄以外,大部分时间都在畅春园内,往往从正月初二就驻跸畅春园,直到腊月才回宫。据史料记载,他在园子里最多的一年呆了202天,一生中有24次生日都是在畅春园度过的,最终病逝于畅春园清溪书屋。雍正帝每年平均在圆明园里有210天,最长一年他在圆明园里呆了246天。乾隆帝的活动范围更大,但平均每年在园子里的时间仍在130天左右。到道光朝,皇帝在圆明园理政的时间则更长。如:

道光十二年帝自圆明园回宫一览表序


道光十二年正月初四日,道光帝自紫禁城幸圆明园,至十月十七日,帝奉皇太后回宫。这期间帝自圆明园回宫共11次。67这一年有闰月,全年共384天,帝在园265天,在宫108天,谒陵 与行围计11天。

道光二十三年帝自圆明园回宫一览表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初九日,帝自紫禁城幸圆明园,至十一月二十六日,帝奉皇太后回宫。这期间帝自圆明园回宫共7次。68这一年有闰月,全年共384天,帝在园315天,在宫69天。

那么清代的紫禁城与圆明园的政治功能又有什么区别呢?从上述的研究可知:京师紫禁城主要是清廷举行大祀”“大朝”“大典大宴的地方,平时则主要是园居理政。如雍正帝在圆明园批谕云南巡抚鄂尔泰,坚决支持他推进改土归流,并最终实现西南六省地区的设官建制。七年春,雍正帝在圆明园创建军机处,并直接指挥平定西北准噶尔的战事瑔瑩;乾隆帝在园,不仅继续完成统一西北的大业,完善驻藏大臣制度,接待蒙藏宗教领袖六世班禅,而且力排众议,明谕迎接和安置自俄归来的土尔扈特部;乾隆帝所炫耀的十全武功,其中的战役指挥大部分也都是在圆明园完成的;道光帝允准中英《南京条约》.咸丰帝批准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等,也均在圆明园。所以自雍正朝圆明园成为御园至惨遭英法联军焚毁,在长达137年的时光里,圆明园实际上是一座园林紫禁城,他与京师紫禁城内外相维,同是大清王朝的统治中心。


  热门信息
一位死在圆明园的皇后——孝全成...
圆明园的核心历史文化价值
英法被俘者圆明园受虐致死考谬
从清漪园到颐和园
圆明园到底建了多少年?
圆明园的建筑与风貌
郭黛姮
颐和园“云辉玉宇”牌楼
  最新信息
苏麻喇姑: 大清顶级宫女之谜/a>
剩有燕京烟九节, 白云观里会神...
蒜市口 蒜市口大街 蒜市口地方...
试论通州运河与元代以来的南北文...
藏传佛教与圆明园正觉寺
圆明园买卖街钩沉
清末旗人的祭祀与换索礼节
“ 样式雷 ”图与圆明园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阚红柳 顾问:黄兴涛>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京ICP备050207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