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风学社网站 | 热门信息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文献档案
颐和园工程与北洋海军
来源: 皇家园林  作者:皇家园林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6/20

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大修颐和园工程,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丑闻。但是,海军经费移筑颐和园工程的数量有多少?它与北洋海军的发展有无关系?对此,迄今众说纷纭,聚讼不已。拙作《北洋舰队》中曾涉及这个问题,[]但论述有欠周密。兹再撰此文,一则修正前说,一则提出个人的浅见。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为乾隆皇帝所造,历时十五载而成,用银近四百五十万两。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将清漪园同圆明园等几座皇家园林一起焚毁。1877年冬,醇亲王奕譞曾想以在昆明湖侧设机器局的名义,重建清漪园,以固慈禧之宠幸。但为御史郭从矩条陈所阻,此议未得实行。此后,奕譞耿耿于心,迄未忘怀。1886年,他奉懿旨巡阅北洋海防,却受到启发,想出了一个重建清漪园的最好借口。是年914日,上《奏请复昆明湖水操旧制折》,提出:“查健锐营、外火器营本有昆明湖水操之例,后经裁撤。相应请旨仍复旧制,改隶神机营,海军衙门会同经理。”当日即奉懿旨:“依议”。[]但这只是表面文章,在另一份奏折中却道出了他的本意:“因见沿湖一带殿宇亭台半就颓圯,若不稍加修葺,诚恐恭备阅操时难昭敬谨……拟将万寿山及广润灵雨祠旧有殿宇台榭并沿湖各桥座、牌楼酌加保护修补,以供临幸。”[]这个主意虽发自奕譞,却是与奕劻一起策划的。据《翁同龢日记》,奕劻曾亲自出面,托人转告翁同龢等,“当谅共苦衷”。于是,翁在日记中写道:“盖以昆明易渤海,万寿山换滦阳也。”[]“渤海”,指北洋海军;“滦阳”,为承德的别称。意谓用训练水师之名,行修建清漪园行宫之实。此乃“偷粱换柱”之计也。

   从1886年起,在筹建昆明湖水师学堂的旗号下,颐和园(清漪园)工程便悄悄地开始了。此项工程既隶于神机营,由海军衙门会同经理,而奕譞正管神机营兼总理海军事务,所以他是当然的大总管。神机营全营翼长兼海军衙门总办章京恩佑,便成了工程的具体负责人。设昆明湖水师学堂的堂而皇之的理由,是从八旗子弟中培养海军人才,可胜驾驶轮船之任。但是,在海军衙门致奉宸苑的一份咨文中,却是这样写的:“查该学堂演驶轮船,原为恭备拖带安澜御坐船,系属要差,自非寻常操船可比。”昆明湖水师学堂分内学堂和外学堂两部。1887年,内、外学堂先后竣工。“内学堂,恭备轮船;外学堂,恭备颐和园电灯与西苑安设电灯。”此外,还有火器营官兵,“收管轮车铁路”,“按期试演,常川驻守。”[] 1888127日,是内学堂开学的日子,清漪园内的主要大殿排云殿也恰在这一天举行上梁大吉仪式。

   313日,清廷以光绪的名义发表上谕:清漪园改名为颐和园,“殿宇一切,亦量加葺治,以备慈舆临幸;恭逢大庆之年,朕躬率群臣,同申祝悃,稍尽区区养尊微忱”。并声称:“凡苑囿之设,搜狩之举,原非若前代之肆意游畋。此举为皇帝孝养所关,深宫未忍过拂;况工用所需,悉出节省羡余,未动司农正款,亦属无伤国计。”[]这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所谓“未动司农正款”云云,只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

   1888年,三海工程将告竣工,奕譞与朝廷的明诏相配合,开始大力为颐和园工程筹款。他驰书李鸿章,以万寿山工程用款不敷,属其致书各处,共集款二百万两,存储生息,以备工程分年使用。在李鸿章的活动下,广东筹银一百万两,两江筹银七十万两,湖北筹银四十万两,四川和直隶各筹银二十万两,江西筹银十万两,共计二百六十万两。所筹数目竟然超额,使奕譞和李鸿章喜出望外。李致书湖北巡抚奎斌说:“此次各省集款,遂至二百六十万两之多,实非初意所及。海军创办伊始,局面艰窘,得此巨款储备,亦足昭示四远,不至过形空虚。故以海防为名,立义亦自正大。慈圣勤劳宵旰,垂三十年。兹当归政颐养之初,预为大庆称觞之地,中外臣子仰承圣上孝敬至意,各尽微忱,书之史官,本无疑义。”[]此款号称“海军巨款”,是分年交足的。“自光绪十五年二月起,至十八年五月止,将前项巨款银二百六十万两一律扫数解清,汇存生息。”如果从1889年起,到1894年年底为止,“海军巨款”各年的息银数目大致如下:

   连本带利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共用途如何呢?海军衙门奏称:“本银专备购舰、设防一切要务,其余平,捐输二款,拟另款存储,专备工作(颐和园工程)之需。盖今日万寿山恭备皇太后阅看水操各处,即异日大庆之年,皇帝躬率臣民祝嘏胪欢之地。先朝成宪具在,与寻常仅供临幸游豫不同。”又称“兹得诸臣急公济用,相助为理,不惟海防缓急足恃,腾出闲杂各款专顾钦工,亦不致有误盛典。”[]息银四十万两不用说是在“另款”或“闲杂各项”之内,全部用于颐和园工程。而本银二百六十万两专门用来生息,变成了死钱,根本无法及时用来发展海军。

   慈禧一伙的倒行逆施,遭到一些忧心国事的官员的反对。御史屠仁守揭露颐和园工程经手者“多方需索”,恩佑“干设独多”,“遂使谤腾衢路而朝廷不闻,患伏隐忧而朝廷不知”。[]并抨击“试行轮船于昆明湖”之举,恳请朝廷改弦更张,“长河可以不开,湖淤可以不浚,省此劳费”。[]疏上,特旨革职永不叙用。御史吴兆泰奏请停止颐和园工程,慈禧斥为“冒昧已极”,“著交部严加议处”。[11]还有一位御史林绍年,也上疏请罢颐和园工程,内称:“夫丝毫之细,无非出自小民。今以督、抚之权,竞言报效,安保其不朘削百姓、归怒朝廷?且风气所趋,法令难禁,乃封疆大吏先欲以此取悦朝廷,若朝廷受之,将为督、抚者开共端,其属吏势必竭民脂膏,以奉迎其上。上下相蒙,交征不已,天下之吏治民生尚可问耶?……时事艰难,深宫所当念也。朝廷所以示天下者,当以节俭为先,不尚货财之进奉;朝廷所以责督、抚者,当以地方为重,无取贡献之殷勤。是在朝廷不宜受此报效也。”并提出:“筹款必归户部,方为正大之经;外库各有储藏,方备缓急之用。应请特降谕旨,饬下各督、抚及北洋大臣,将报效一款未解者停解,已解者立即发还。庶天下臣民共晓然于朝廷爱民求治之心,则所保全者甚大。”慈禧大为恼火,但林绍年所奏义正词顺,只得发布懿旨进行诡辩,说什么:“各省筹解之银,专备海军不时之需;其每年息银,则以补海军衙门放项之不敷。并无令各省督、抚报效之事。”进而以“任意揣摩,危词耸听,实属谬妄”为由,传旨“严行申饬”。[12]不久,林绍年就被逐出北京,外调西南边远地区,授云南昭通府知府。奕譞、李鸿章等对“以昆明易渤海”的“杰作”更是得意洋洋,李致曾国荃函称:“海署筹款一案,竞为言路所疑,遂以委巷之传闻,上凟明廷之诰谕,故知前日奏牍具有深思。”[13]从此,满朝文武官员皆如金人三缄共口,再没有人敢明目张胆地提颐和园工程的事了。

不过,“海军巨款”储存天津洋行,均订明期限,非随时可取,且息银无多,犹如杯水车薪,难济颐和园工程之要需,必须另开别的财源。于是,奕譞又瞄准了海防捐。此捐系18849月倡办,用以购备海防急需军器。原议以一年为限,即行停止。18861115日,海军衙门又以“库款暂可支持,转年势必不敷,若不预事详筹,贻误诚非浅鲜”为由,奏请:“将海防捐输,自光绪十三年二月初八日起,再行展限一年,所收捐银统归臣衙门动支,概不准移作他用。”[14]据统计,海军衙门收到各省解到的海防捐银,1886年为一百万零四千五百二十五两,1887年为二十七万一千八百二十三两,1888年为三十万零一千七百一十两,共计一百五十七万八千零五十八两。[15]这笔捐银,“阳藉海军为名,实用以给园工”。[16]粱启超也说:“名为海防捐者,实皆颐和园工程捐也。”[17]

   1889年底,又续办新海防捐。由于档案不全,新海防捐共集了多少款,无法进行统计,但看来是不会很少的。据1891325日奕劻等奏:“海军初创,布置一切,用度实繁,幸赖海防新捐稍资补苴。钦工紧要,需款益急,思维至再,只有腾挪新捐暂作权宜之计。所有工程用款,即有新海防捐输项下暂行挪垫。”仅直隶一省,从1890年至1894年的五年间,所收新海防捐银约一百万两,全解北洋海军。北洋海军的经费本由海军衙门指拨,如今既将新海防捐划拨给北洋海军使用,海军衙门只须补拨不足之数就可以了。这样,从指拨专款变为划拨新海防捐,海军衙门便可将划拨新海防捐所省下的专款,挪用于颐和园工程了。

   无论是巨款生息还是海防捐,都满足不了“钦工”要需,奕譞等又想出了提拔“药厘”的主意,“药厘”者,鸦片烟税也。奕譞等奏:“现闻各海关洋药税厘征收颇有起色,请在洋药厘并征项下,自光绪十四年起,每年筹拨库平银一百万两,解交臣衙门供用。”户部以库款“万分支绌”,药税“自有专用”,复奏拒绝拨款。“药厘”一百万两没有到手,奕譞便把海军衙门的“闲款”四十五万七千五百余两,尽数用于“颐和园等处接修各工”。

   奕譞等不仅挪用海军衙门“闲款”,而且挪用海军经费正款。188978日,海军衙门奏:“颐和园工程需款,亦属不赀,又不能不歇力兼筹,用蒇要工,通盘计算,海军经费果能按年全数解清,尚可勉强挹注。以今岁而论,即可每年腾挪银三十万两,拨交工程应用。”1891325日,海军衙门又奏:“查颐和园自开工以来,每岁暂由海军经费内腾挪三十万,拨给工程处应用。”据此看来,每年拨给颐和园工程三十万两,从1888年就开始了。从1888年到1894年的七年间,当共拨银二百一十万两。

  海军衙门的敛财手段是无孔不入的。从1887年起,除洋员薪水仍按旧章如数发给外,南、北洋海军经费和东三省练兵饷项,则仿照神机营放饷章程,“自光绪十三年正月起,统按二两平核发,所有扣存六分平余银两,均解交臣衙门即作为各项杂支用款。并请饬部免其造册核销。”[18]所谓“二两平”,即指“京平”;所谓“扣存六分平余银两”,即发放南、北洋海军及东三省练兵经费时,将库平银之数改为京平银数,以九十四两库平银顶京平银一百两。根据这一规定,海军衙门每发放一百两即可扣除库平银六两。据粗略的估计,从1887年到1894年的八年间,北洋海军在1894年的追加经费不计,共拨银约一千万两,扣除“平余”为库平银六十万两;南洋海军共拨银约四百万两,扣除“平余”为库平银二十四万两;东三省练兵共拨银约八百万两,扣除“平余”为库平银四十八万两。以上三项,共扣除“平余”一百三十二万两,也都用于“园工”了。

   1891年以后,颐和园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需款更多。62日,海军衙门奏:“颐和园工程紧要,请寄动出使经费。”[19]慈禧传懿旨:依议。927日,奕劻、福锟奏:“此次奉报出使经费一百九十七万两款内,已于本年四月间准总理衙门咨开奏准,暂行借拨颐和园工程银一百万两,由津生息项下按年尽数归还。”[20]“海军巨款”在天津洋行生息,每年也只有八万余两,需十二年才能“尽数归还”借拨的一百万两出使经费。可见,“海军巨款”不过是个幌子,打着它可以借拨各种款项,以用于颐和园工程。

   海军衙门除主管海军外,还兼管铁路。关东铁路于1891年开始兴建,自滦州之林西破土动工。每年筑路专款为二百万两。到1893年春,铁路已修至山海关,购地已至锦州。当时,李鸿章致函奕劻说:“前因庆典紧要,户部商借二百万,极形支绌。”[21]户部的意图非常明确,就是要关东铁路停工一年,李鸿章也只能照办。据1894322日《申报》载:“今岁恭逢皇太后六旬大寿,户部总司出纳……遂将铁路经费暂停支放”,“关外工程,今年并未开办”。[22]铁路停工,二百万筑路费便归了颐和园。

   颐和园工程的花销,当然不止这些。因为颐和园工程是在恢复昆明湖水操旧制的名义下兴办的,所以1886年学堂开办时,即一次“放给修建水操学堂等处工程,动用库平银六十七万八千七百一十二两”。[23]昆明湖水师学堂的常年经费是多少,没有文字记载,但它和威海水师学堂的规模相似,可以大致算出其常年经费数目。据记载,威海水师学堂的经费是每年一万二千七百二十两。昆明湖水师学堂先后招收过两届学生,参照威海水师学堂的经费开支,估计从1887年到1895年春为止,共开支约十四万两。为了慈禧游玩的需要,还由北洋先后承造小轮船捧日、恒春等三号、钢板座船一号、洋舢板六号(内购置四号)、炮划八号、洋划四号,昆明湖船坞及西苑等处电灯、铁路工程,并向国外订造火车七辆及铁轨七里。据有人考证,这些开支约需四十万两。[24]此外,还有许多烂帐,恐怕是永远也算不清的。

  为醒目起见,兹将颐和园工程开支各项列表如下页:

由上表可知,据不完全的统计,迄于甲午战争为止,清政府用于颐和园工程的经费为库平银一千一百多万两,其中挪用的海防经费约为库平银八百六十万两。

  应该指出的是,甲午战败后,清政府向日本赔军费二亿两、赎辽费三千万两及成海驻兵费一百五十万两,因国库空虚,只好大举外债。就在此时,清廷仍然要继续大修颐和园。但海军衙门已经撤销,北洋舰队已经全军覆没,再用海防建设的名义敛财已无可能,只得另打算盘。据《翁同龢日记》载:“懿旨将洋药厘金全数提归颐和园工程处。”[25]这是1896年的事。慈禧先传旨将“洋药”即进口鸦片税用于颐和园,不久,又想到“土药”、即本国产鸦片税这笔巨款了。据统计,当时全国可产鸦片三十三万四千担,每担征收税厘六十万,每年共可征收二千万两。于是,1897611日,户部奏请:“将来各省收有成数,准提一成开支局用经费;六成留归本省,专备拨还续借洋债;其余三成尽数解部,照案作为奉宸苑颐和园等处工程之用,庶巨款不致尽归无著。”土药税厘的三成,就是每年六百万两。79日,山东巡抚李秉衡上疏反对,批评此举“将使九州之上腴,尽弃嘉禾而植恶卉,必致亩无栖粮,家无储粟”,“以害稼贼民之事,为损上益下之谋”。并希望朝廷“常存撙节爱养之心,力屏土木游观之乐”。但部议坚持原案,不准撤销。1898210日;户部又奏请在全国城市乡镇一律设洋药、土药牙行。“凡有洋药、土药交易,悉由该牙经手,约取用钱。并准该牙自行营运贩卖,独专共利。”并规定:“不准一县境内不设一牙。”[26]公然用强制推广鸦片专卖的办法敛取巨款,来提供颐和园大规模修建工程的经费。可见,清朝统治集团之腐朽没落,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

  清廷不仅在颐和园工程上挪用海军经费,而且在三海工程上也大量挪用海军经费。据有人统计,从18855月到18955月的十年间,三海工程共挪用了海军经费四首三十六万五千余两。[27]再加上颐和园工程所挪用的八百六十万两,清廷大修殿字楼台所挪用的海军经费总数达到了一千三百万两。尽管这个统计很不完全,仍然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目。当时,北洋海军的主力是七艘战舰,即定远、镇远、济远、经远、来远(以上购自德厂)、致远、靖远(以上购自英厂),共花银七百七十八万两。如果将颐和园工程和三海工程所挪用的经费全部用于购置新舰的话,那末,差不多可以再增加两支原有规模的北洋舰队,甲午海战的结局也就会完全不同了。

  论者或谓,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对北洋海军并无实质性的影响。因为:第一,对海军经费并非无偿占用,而是挪用;第二,“海军巨款”并未挪用,而是用来生息。共实,挪用必然要挤掉北洋海军发展的急需之项;巨款用来生息,也就变成了不能应急的死钱。问题的关键在于:海军经费的大量挪用,使北洋海军的发展错过了难得的机遇。

  当北洋海军成军之初,其实力是超过了日本海军的。当时,日本海军两千吨级以上的战舰只有浪速、高千穗、扶桑、金刚、比睿五艘,其吨位不足一万五千吨。而北洋海军则拥有两千吨级以上的战舰定远、镇远、经远、来远、致远、靖远、济远七艘,共二万七千多吨,是日本的近二倍。特别是定远、镇远两艘七千吨级的铁甲舰,为日本所未有,因此畏之“甚于虎豹”。[28]可是,为了发动一场大规模侵略中国的战争,日本明治政府锐意扩建海军。天皇睦仁甚至节省宫中费用,拨内帑以充造船经费。这与慈禧的骄奢淫逸,挪用海军经费大修殿宇亭台,适成鲜明的对比。日本海军还以打败定远、镇远为目标,专门设计制造了桥立、松岛、严岛三艘四千吨级的战舰,号称“三景舰”。这样,在甲午战前的六年间,日本平均每年添置新舰两艘,其装备质量远远超过了北洋海军。

  相反,北洋海军成军之后,却从此不再添置一艘军舰,不再更新一门火炮。如果说清朝统治集团在几年前还有一点危机感的话,那末,在稍有所成之后,便开始忘乎所以,踌躇满志起来。1891年,北洋海军成军三年,是第一次校阅之期,李鸿章在校阅后,尚颇为自信,于611日奏称:“综核海军战备,尚能日异月新,目前限于饷力,未能扩充,但就渤海门户而论,已有深固不摇之势。”恰在此月,户部有“南、北洋购买外洋枪炮、船只、机器,暂行停购两年”之奏。李鸿章复奏称:“忽有汰除之令,惧非圣朝慎重海防、作兴士气之至意也。”但仍然表示:“现经再三筹度,目前饷力极绌,所有应购大宗船械,自宜照议暂停。”[29]不过,他还是有牢骚的,致函云贵总督王文韶说:“已见部中裁勇及停购船械之议,适与诏书整顿海军之意相违。宋人有言:‘枢密方议增兵,三司已云节饷。’军国大事,岂真如此各行其事而不相谋”[30],其愤慨之情溢于言表。等他明白了户部停购船械之议与颐和园工程需款有关之后,便不再做声。北洋海军右翼总兵刘步蟾“知日本增修武备,必为我患”,力陈于李鸿章,请“按年添购如定、镇者两舰,以防不虞”。李鸿章答曰:“子策良善,如吾谋之不用何?”[31]津海关道周馥也向李鸿章建议:“痛陈海军宜扩充,经费不可省,时事不可料,各国交谊不可恃,请饬部、枢通筹速办。”李鸿章答曰:“此大政须朝廷决行,我力止于此,今奏上必交部议,仍不能行,奈何?”[32]扁复力言,李嗟叹而已。

  1893年初,北洋海军二十五艘船应进行大修,更换锅炉八十一座需银八十四万两,各船大修需银六十万两,旅顺船坞添置机器、厂房需银六万两,共需库平银一百五十万两,分十年筹办,每年需拨经费才十五万两。李鸿章考虑到适逢慈禧六十庆典,主动提出将大修推迟一年,从1895年起每年拨银十五万两,至1904年为止。是年3月,丁汝昌提出在定远、镇远、济远、经远、来远等战舰上配置克鲁伯快炮十八门及新式后膛炮三门,共约需银六十一万两。李鸿章也以“目下海军衙门、户部同一支绌,若添此购炮巨款,诚恐筹拨为难”,奏请“先请购镇、定二船快炮十二尊,俟有赢余陆续购置”。[33]但直至甲午战争爆发,仍然一门快炮也未添置。

  到18945月,李鸿章第二次校阅海军事毕,奏称:“西洋各国以舟师纵横海上,船式日异月新。臣鸿章此次在烟台,大连湾,亲诣英,法、俄各铁舰详加察看,规制均极精坚,而英尤胜。即日本蕞尔小邦,犹能节省经费,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34]此时,他已经看到北洋海军与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海军的差距,并发出了“窃虑后难为继”的慨叹。无奈为时晚矣。

  本来,当时的国际形势是对中国有利的。进入19世纪60年代后期,远东形成了英、俄对峙的局面。俄国暂对尚无力东进和南下,英国则想维护既得利益,保持既定的格局。在此后近三十年中,远东形势是相对稳定的,这正是中国发展和振兴的大好时机。日本就是在这时搞起了明治维新。但是,清朝统治集团不是居安思危,励精图治,而是粉饰太平,耽于安乐,以致错过了这次百年难逢、稍纵即逝的机遇。北洋海军成军后,认为声势已壮,更可高枕无忧了。慈禧太后作为最高统治者,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为大修殿字亭台,竟挪占大笔海军经费。当时,造舰技术日新月异,而由于海军经费挪拨于钦工,北洋海军成军后,既无力添置新式战舰,也不能更换新式快炮,以致与日本相比,优势在数年之间化为乌有。而日本海军的实力反倒一跃而在北洋海军之上。时人评甲午海战之败时说:“盖自朝议停购船炮,复取海军专款为园苑建筑之需,自隳绸缪牖户之计。日本乘此时机,上下协力,造舰修械,奋发图强,侵蚀朝鲜,迤及神州,致海军计划左(宗棠)、沈(葆桢)诸贤数十年积铢累寸之功,一朝而尽,参之肉不足食也。[35]

  北洋海军成军仅仅六年之后,这支庞大的舰队竟然折戟沉沙,樯橹灰飞烟灭。慈禧之流大修颐和园工程之日,何曾想到会有如此之下场?通过颐和园工程的修建,不难看到,正是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没落,成为北洋海军最终全军覆没的最根本的原因。

参考文献:

[]《北洋舰队》,页64-65

[]《清末海军史料》,页390

[]内务府档案,奉宸苑,第4604号卷。

[]《翁同和日记》,光绪十二年十月二十四日。

[]《清末海军史料》,页397401406

[]《清德宗实录》,光绪十四年二月癸未。

[]《李文忠公尺牍》,第9册,《复湖北抚台奎乐山》。

[]《清末海军史料》,页646641-642

[]《清末海军史料》,页640

[]缪荃孙:《亡友屠梅君别传》,《续碑传集》,卷19

[11]《光绪朝东华录》,光绪十六年九月,页88

[12]《清末海军史料》,页643-644

[13]《李文忠公尺牍》,第10册,《致曾沅帅》。

[14]《清末海军史料》,页627

[15]醇亲王档,清二,第195197198号。

[16]胡思敬:《国闻备乘》,卷2,页3

[17]《饮冰室文集》,第2集,卷19,页50

[18]《清末海军史料》,页685635-636681-685627-628

[19]《清德宗实录》,光绪十七年四月已未。

[20]北京史学会编:《北京史论文集》,页261

[21]《李文忠公全集》,电稿,卷14,页31

[22]《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第1册,页196-197

[23]醇亲王档,第198号。

[24]邹兆琦:《慈禧挪用海军费造颐和园史实考证》,《学术月刊》1984年第5期。

[25]《翁同和日记》,绪二十二年三月初一日。

[26]《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二十三年五月、页30,光绪二十三年六月、页39、光绪二十四年正月、页22

[27]叶志如、唐益年:《光绪朝三海工程与北洋海军》,《历史档案》,1986年第1期。

[28]《中日战争》(一),页169

[29]《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72,页435-38;

[30]《李文忠公尺牍》,第23册,《复云贵制台王夔石》。

[31]《清末海军史料》,页372

[32]《周愨慎公自订年谱》,卷上,页29

[33]《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78,页1

[34]《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78,页17

[35]《洋务运动》(八),页495-496

  热门信息
一位死在圆明园的皇后——孝全成...
圆明园的核心历史文化价值
英法被俘者圆明园受虐致死考谬
从清漪园到颐和园
圆明园到底建了多少年?
圆明园的建筑与风貌
郭黛姮
颐和园“云辉玉宇”牌楼
  最新信息
苏麻喇姑: 大清顶级宫女之谜/a>
剩有燕京烟九节, 白云观里会神...
蒜市口 蒜市口大街 蒜市口地方...
试论通州运河与元代以来的南北文...
藏传佛教与圆明园正觉寺
圆明园买卖街钩沉
清末旗人的祭祀与换索礼节
“ 样式雷 ”图与圆明园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阚红柳 顾问:黄兴涛>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京ICP备050207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