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光绪两朝,虽时代背景不同,但“白发卿相”所占比重之大却如出一辙,且日渐突出。从乾隆到光绪,清廷对“白发卿相”的倚重,尤其是对汉族老臣的倚重愈益明显。清代官制对官员“休致”有着严格的规定。那清帝为何又屡屡突破制度的限制,而任用诸多年逾古稀甚至耄耋的老臣,使其跻踞要津、安享富贵呢?
清廷重用“白发卿相”的目的,不能简单地看作是清帝笼络大臣,宣示皇恩,还要从统治者维护封建中央集权体制和大清王朝的长治久安来考查,从清帝重视儒家文化和汉族知识分子的治国经验来理解。满洲贵族以少数民族身份入主中原,面对疆域辽阔、人口众多、问题层出不穷的广土众民,亟需富有深厚文化素养和治国才能的汉臣辅佐。而“白发卿相”的古稀之人,数十年政坛浮沉与经验积累,常使其具备晚生诸臣所难以企及的政治眼光和治国韬略,实是辅佐清帝治国理政的“百科全书”,是一种珍稀宝贵的政治资源。
但这并不意味着“白发卿相”在历史大潮中总能占尽先机,成为顺应潮流的弄潮儿。恰恰相反,在诸多方面,他们有着难以褪去的历史局限性和保守性。给后人留下的负面影响,也是既深且巨的。以“白发卿相”在朝之隆望,朝野上下争趋附焉,易生朋党之患。如唐代的“牛李党争”,以对方之是为非、以对方之非为是,互相攻讦,既削弱皇权,影响决策,又浪费了大量的政治资源。对朝臣结党一事,清代诸帝深恶痛绝。
以汉官为主体的“白发卿相”,在历史的滚滚大潮面前,往往表现出较多的局限性和保守性。他们或对某些开创事业抱持一种阻挠的姿态,或在国家危难关头,不识大局,不知进取。例如,在事关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平准战役中,先是康熙帝“力排众议”,坚持派十四子胤祯驱准保藏;后有乾隆皇帝在解决内乱中的准噶尔势力时,“在廷诸臣,惟大学士傅恒与朕协力赞画,余无不意存畏葸”。这其中必有不少“白发卿相”狃于久安,不复振作。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光绪朝体仁阁大学士徐桐,作为帝师和理学家,他反对维新变法,恶西学如仇雠,声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凡门人言新政者,皆屏不令入谒”。但此人深得慈禧太后的信任和礼遇。在徐桐等人的鼓动下,慈禧下诏与八国列强同时开战,酿成了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影响巨大的“庚子事变”。
“白发卿相”现象的普遍存在,必然导致高级官僚阶层的老龄化。满朝文武,泰半皆是年逾古稀甚至耄耋之龄。一方面,这阻滞了新生代人才的进身阶梯,不利于官僚群体的新陈代谢;另一方面,行政机能的老化、僵化,势必导致行政效率的低下。曹振镛仕宦乾嘉道三朝,显达于道光朝,其晚年恩遇之隆,令朝臣侧目。门生问其故,曹某曰:“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不仅如此,其门生后辈有入御史者,必戒之曰:“毋多言,毋豪意兴!”这种贪恋高位、无所作为的“白发卿相”,无疑也是历史的绊脚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