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0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当代商城大厦施工中,出土一条古代水道遗址。该水道遗址为南北走向,水道断面呈斗形,底宽近14米,面宽约23米,深约3米,底部距今地表约3米。两岸坡面整齐,坡度约为35度。轮廓清晰,已出土的100余米遗址南北笔直,其内流沙与淤泥、草炭层叠相压,沉积层厚达2米以上。其中可分辨出的沙层共有5层,最厚的一层流沙厚度达0.83米,沙层宽度在8米以上,下层较上层为宽。流沙层间为厚度不等的淤泥层相隔,沙层两侧是草炭及淤泥。在河相沉积层上面为褐色淤土,整个水道被1米多厚的灰褐色挠土层所覆盖。挠土层中有一些墓葬和近现代建筑基础,水道中沙层的交错层里表明,水流是由南向北流动的。此次出土的遗址,从轮廓特征及沉积层看,既不是地震遗迹或天然河流故道,也不是古代道路,而是一条人工修筑的水渠遗址。
近几年,笔者在这条水渠遗址的南北延伸线上,相继发现过多处与该遗址特征相似,走向相同的古渠遗迹,如,80年代在北京大学中关园宿舍楼工地,1991年在北京大学物理楼旁的地下管道施工现场,1991年底在北大附中门前的海淀菜蔬公司工地,都曾出土过类似的水道遗迹。1994年3月,在三环路双榆树立交桥工地等处,再次发现古代水道遗址,这些发现虽因工程较小未能暴露出遗址的全貌,但将它们与双榆树古渠遗址联系起来,即可勾划出一条由南到北,纵贯海淀台地的古代渠道。它的南端当起于紫竹院旁的高梁河畔,北端在成府村至清华大学一带汇入万泉河。其南段与白石桥路大致重叠,北段与海淀路大致平行,但在当代商城以北似乎有分支存在。
高梁河是北京的一条古老河流。《水经注·㶟水注》云 “㶟水又东南、迳良乡县之北界,历梁山南,高梁水出焉。”“水出蓟城西北平地,泉流东注,迳燕王陵北,又东迳蓟城北,……其水又东南入㶟水。”并引俗谚云:“高梁无上源,清泉无下尾,盖以高梁微涓浅薄,裁足津通,凭藉涓流,方成川甽。《水经注·鲍丘水》则云 “鲍丘水入潞、通得潞河之称矣。高梁水注之。”今人多认为,高梁河初源于紫竹院的泉水,东流至积水潭附近分而为二,一支转向东南注于㶟水,即所谓三海大河;一支继续东流,注于潞水,即今之坝河。双榆树古渠恰好在紫竹院附近与高梁河相接。但是仅以微涓浅薄的泉水为源,尚不足以形成厚达80厘米多的渠沙层。因此当另有含沙量更大、流量更充足的水源。近人研究表明,在今紫竹院西南至石景山的永定河(古之㶟水)畔,确曾有过一条著名的古渠,这就是车箱渠。
车箱渠始建于曹魏时期。《水经注·鲍丘水》引刘靖碑文云 “魏使持节都督河北道诸军事,征北将军、建成乡侯沛国刘靖,……登梁山以观源流,相㶟水以度形势,……以嘉平二年(250年)立遏于水,导高梁河,造戾陵遏,开车箱渠”,“灌田岁二千顷”。梁山在今石景山一带,戾陵堰是在石景山附近的永定河上设堰拦水,通过水渠将水导入高梁河河道,用以灌溉。
车箱渠建成后,进行过多次修缮和扩建。曹魏景元三年(262年),“诏书以民食转广,陆废不赡,遣谒者樊晨更制水门,……水流乘车箱渠,自蓟西北迳昌平,东尽渔阳潞县,凡所润含,四五百里,所灌田万有余顷。”晋元康五年(295年),洪水暴发,决陵堰损毁四分之三,使持节监幽诸军事刘弘,“命司马关内侯逄恽逢挥,内外将士二千人,起长岸,立石渠,修主遏,治水门,……凡用功四万有余焉。”对车箱渠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和修缮。又二百余年后,北魏时,幽州刺史裴延俊再度修复毁废已久的戾陵堰水利工程,他躬自履行,“相度水形,随力分督,未几而就。”仁其后,北齐天统元年(565年)幽州刺史斛律羡”又导高梁水北合易京,东会于潞,因以灌田。”这里所说的“易京”,应即易荆,易荆为温余河上源之一,此当泛指温余河水系。
车箱渠是在300多年中经过多次扩建和修缮而完成的大型水利工程。其在紫竹院以上的渠道位置今人多已取得共识,它大约与金代修筑的金口河上游及现代的双紫支渠位置相同,但对于紫竹院以下的部分,因史载不详,又无实物可证,仍有一些难题有待解决。尤其是“北合易京”的位置,更无从定论。成为车箱渠研究中的难点之一。双榆树古渠的发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它应是斛律羡“北合易京”的水渠故道。
首先,双榆树古渠南接高梁河北抵万泉河。万泉河属于温榆河支流清河水系,在古代很可能是清河主流,渠水汇入清河后,东流汇于温榆河,符合“北合易京”的特征。
其次,双榆树古渠沿白石桥路向南,可在紫竹院附近与永定河至紫竹院的车箱渠故道相衔接。1975年在紫竹院公园商店东侧距地表5.5米深的黄沙层中,出土了一件铁口臿,其年代在东汉末年到北朝时期,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些由西南至东北向排列的木桩,顺着木桩的方向向东北延伸,恰好在白石桥附近同双榆树古渠向南的延伸线相交;向西南延伸,恰与车箱渠故道相会,这处遗址从其时代、特征和地理位置上看,应是车箱渠水利工程的一部分。我们由此可以将双榆树古渠与车箱渠连为一体。双榆树古渠应是车箱渠水利工程的组成部分,是对车箱渠的扩建。
又其次,“北合易京”的目的,在于扩大灌溉面积,增加边储以减轻漕运负担。车箱渠位于永定河故道的谷地中,灌溉范围必受影响,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就需将水引上河谷两侧的台地。紫竹院附近河床地势相对较高,在此建坝拦水,正好能将水引上其北面的海淀台地。紫竹院地处海淀台地西南,由此引水还可利用海淀台地西南高、东北低的特点,使台地尽受其惠。充分发挥渠道效益,是引水北上的理想地点。相反,若在紫竹院上游或下游引水,虽都可将车箱渠水引至温余河水系,但由于地势较低,皆无法达到上述效果。因此,双榆树古渠可以说是“北合易京”的最佳路线。
双榆树古渠遗址的发现,不但为解决“北合易京”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也使我们联想到刘靖碑关于樊晨扩建车箱渠的记载(见前引文)。其所言“自蓟西北迳昌平,东尽渔阳潞县”与“导高梁水北合易京,东会于潞”虽然在表达方式上不同,前者言地区,后者称水系,但其意思却十分相似。因为“易京”即在昌平,潞水就在潞县。而“自蓟西北”者正符合紫竹院的地理位置。因此,“北合易京”的工程或许就是在樊晨扩建的渠道基础上进行的。若如此“迳昌平”一语也就易于理解了。
双榆树古渠遗址的发现,为我们寻找与车箱渠有关的古渠遗址提供了参照物,与双榆树古渠遗址沉积层结构类似的流沙层,不但在该遗址南北延长线上有发现,而且在双紫支渠中亦有出土。它可作为我们判别这些古渠遗址内在联系的标志之一。
此外,要将水引上海淀台地,就需在高梁河河道中立坝拦水,并增设水门,这又为今后车箱渠考古提出了新课题。
总之,双榆树古渠遗址的发现,不但向我们展示了1000多年前幽州水利工程的一项壮举,而且为我们解决车箱渠与高梁河研究中的某些疑案提供了实物依据,它对于北京水利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本文选自《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科版)第11卷第2期。
* 感谢作者授权,转发请联系作者。
* 感谢张晓莲老师授权使用照片,转发请联系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