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风学社网站 | 热门信息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历史文化
雍正的审美——故宫馆藏《清人绘胤禛行乐图像册》精品赏析
来源:   作者:徐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0/11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无疑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古代人物之一。他是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却又饱受争议的帝王,一生中所留下的种种疑云迷雾,不但成为历史学家们孜孜不倦研究的课题,还是近几年诸多“穿越”、“宫廷”等影视文学作品为之乐此不疲、杜撰演绎的热门题材。

雍正以勤政果敢、心机深沉而闻名, 而同时他却有着极高审美情趣,倾慕风雅逸韵, 特别对艺术品要求极为苛刻, 近乎追求完美, 这使得雍正朝的艺术品多为深厚高雅的集大成之作, 成为当今博物馆收藏中的精品, 同时在艺术品投资、拍卖市场中, 雍正朝艺术品也常常脱颖而出成为焦点。那么究竟是何成就了雍正的鉴赏品味, 他心中追求的是怎样的精神境界?

在故宫博物馆收藏的百余幅以胤禛形象绘制的行乐图中, 雍正思想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行乐图中, 胤禛化作各种身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墨客所向往的诗画结合的清雅意境中追求超脱、闲适的归隐情怀。

《清人绘胤禛行乐图像册》, 绢本,设色, 作者和创作时间不详, 由16幅37.5×30.5厘米的人物肖像画组成,每幅画根据四时之景, 设置不同场景, 胤禛身着汉装, 情态安然淡泊, 怡然自乐, 画中的每个景致皆可找出意境极为相似的诗句典故与之相配, 且多出自于《悦心集》一书。

本文将择取其中的精品画作十一幅, 分享与众不同的帝王情怀。

图一, 胤禛是一位清流灌足的野老农叟。

夏日郊外, 清流河畔, 岸边杨柳随风拂动, 胤禛坐在弯曲入水的树干上,头戴斗笠, 身着粗布宽衣, 袒胸绾袖,入水濯足, 似将凡尘俗物随清泉流去,只留下一身清凉。画师将胤禛的形象描绘得随意不羁, 似能感受到拂面而来的夏日凉风和耳边潺潺流淌的清清河水。

图二, 胤禛化身为一位仙风道骨的道人。

图中胤禛立于群山峻岭之巅, 脚下是滚滚翻腾的云海, 朵朵鲜花在山间欣然怒放, 远处天空云霞漫天, 如刀削斧砍般的千初山峰冲破云海直插天际。胤禛在滔滔云海间遥望远处高山, 物我两忘, 似吸收天地万物之灵气欲乘云雾飞腾成仙。整个画面云蒸霞蔚, 大气磅礴,颇具梦幻色彩。正是“我是白云云是我,自知云我不须分。时人若问山翁意, 看取山头一片云……君看天外逍遥物, 便是山翁身上云。”

图三, 胤禛手持团扇, 悠然漫步于水边。

岸边湖石泛出青苔, 石旁兰草已长出新叶。如雪梨花压满枝头, 有的欣然怒放, 有的含苞待放。忽而春风吹皱一池春水, 便是“濛濛岚气侵衣润,款款香风扑面轻”。雍正在他的御制诗中曾写道:“斋居读书暇, 晚来池边步。水面落花浮,水底行云度。山色从西来,泉声日东注。静观物何间, 超然得妙悟。” 读书之暇或政务之余, 胤禛漫步于圆明园的池边湖畔,纾解案牍劳形,思悟人生, 这幅画正是胤禛真实生活片段的写照。

图四, 炎炎夏日中, 胤禛在恰似“神仙福地” 的幽居之处临窗赏荷。

虽值盛夏, 这里却是一派清凉, 嶙峋的太湖石边, 浓密的梧桐荫下, 支起轩窗, 卷下竹帘, 胤禛慵懒地倚在床边,似大梦初醒, 手挥羽扇, 探身窗外。窗外满池荷花盛开, 鱼戏莲动, 暗香扑鼻。《悦心集》中所收录的《喜迁莺》一诗中所述的情景与此幅画完全相符。“梅雨霖, 暑风和, 高柳乱蝉多。小园台榭远池波, 鱼戏动新荷。薄纱橱, 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此时情绪此时天, 无事小神仙。” “无事小神仙” 正是此幅画所要突出的情趣。

庭园的一角饰有假山芭蕉, 不远处一座格局规整、装饰典雅的水榭半隐半露于芭蕉叶后。胤禛坐在宽大的芭蕉叶下, 暑意尽消, 他悠然挥着团扇望着波动的水面若有所思。整个画面充满着夏日的宁谧之感, 画中的胤禛恰是 “絺衣团扇无人识, 一片闲情碧水知。”

图五, 胤禛独坐水边自斟自酌。

图中胤禛倚坐在岸边的怪石上, 身边修竹湖石掩映, 几朵不知名的鲜花盛开其间, 身后是片开阔而平静的水面,波澜不惊。一壶清酒, 一碟素食置于石上, 胤禛举杯独酌, 面色淡然, 望向远方。恰似胤禛诗中所云“对酒吟诗花劝饮,花前得句自推敲。九重三殿谁为友, 皓月清风作契交。” 皇帝掌握着他人的生杀予夺的权力, 拥有不可冒犯的绝对威仪, 注定要成为孤家寡人, 高处不胜寒,怎会有推心置腹的至交好友呢?也只有寄情于皓月清风了。

图六, 胤禛扮作文人, 泛舟归来。

江清月明, 一叶扁舟随波而至, 藏于芦花深处。船上主人甚为清雅, 似将书斋移至小舟, 古书在案, 余墨留香,竹藤小篓系在船舷, 半浸于江水。胤禛随意系起围帘, 探身倚在船头望向明月长空。整幅画面呈现一派随意闲适之感,似能感到风吹芦花, 江水汩汩, 轻舟随水而动。正与“钓罢归来不紧船, 江村月满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的意境有几分相似。胤禛甚喜泛舟, 无论在众多的行乐图中还是在他的御制文集中, 都有大量泛舟的相关题材, 但如此画此诗中, 乘一扁舟远去,随意自在的田园生活, 无论是身为皇子还是帝王的胤禛都是不可实现的, 也只能在画中臆想罢了。

图七, 胤禛化作乘槎浮海的仙人。

海面上波涛汹涌, 狂风嘶吼, 不知浪高几许, 天上浓云随海水翻滚,一片海天混沌之景。胤禛却淡然自若安坐于一长满枝桠的巨大枯木中, 任身边巨浪翻腾都似过眼云烟, 只乘风破浪逍遥远去。恰是“今日还同犯牛斗,乘槎共逐海潮归。” 此幅画不同于行乐图中大多悠然恬淡的风格, 它与图二相似, 都波澜壮阔, 大气磅礴, 极富浪漫主义之感。

园中植有桂树数棵, 枝繁叶茂, 树下簇簇鲜花盛开, 枝间层层薄雾弥漫,宛如月宫仙境。林中筑台而铺的石子小路曲径通幽, 胤禛漫步徐行而来, 随意折一段桂枝, 执于手中消遣时光。“樽泛金波凉滟滟, 花浮玉露湿濛濛。恍疑夜半闻仙乐, 满院香飘桂子风。” 这种亦真亦幻的情景中, 不知胤禛漫步而来,可否路遇树旁的吴刚。

图八, 胤禛扮作采菊东篱的隐者陶潜。

深秋季节, 阵阵秋风萧瑟, 吹落满树枯叶, 河水涌起层层波纹。胤禛头戴斗笠, 手持一根竹杖, 站在自家早已破旧的竹扉篱墙前, 衣袂当风而舞。此时,已万物凋零, 唯有门前的菊花傲然绽放。此幅画面描绘了陶渊明笔下视为经典的隐士生活:“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图九, 深秋初冬一片萧瑟, 胤禛戴一蓝色头巾、披风,立于松下。

古松生长得遒劲有力, 树干弯曲枝桠繁盛, 树后几枝小竹在严寒中生长。胤禛面色傲然, 微靠树干, 立于松下,身旁远山近水, 奇石浅滩都给人以寒气袭人之感。本幅画面中的冬日古松意在展现画中人高风亮节之气。太隐者曾作《答人诗》“偶来松树下, 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 寒尽不知年。”诗中那种清冷而孤傲的气氛与此画甚为相似。

图十, 明月夜, 胤禛于松涧鼓琴。

古人云:“鼓琴偏宜于松风润声之间, 三者皆自然之声, 正合聚类” 就是在这样理想的情境中。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的如此清雅之地, 胤禛坐在苍松之下, 有溶溶夜月, 悬于碧空,有潺潺山泉, 曲转流长, 胤禛手挥五弦,奏一曲《广陵散》, 自是“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图十一, 胤禛置身书斋伏案写经。

画面中书斋装饰颇为讲究, 近处,一精致玲珑的松石盆景立于桌上, 墙边立一大幅山水插屏, 嵌有大理石的木质底座雕刻得古朴稳重。插屏前的香几上,放有一圆形绣屏。胤禛坐在书桌前, 古墨在旁, 握笔凝思, 欲挥毫泼墨。透过卷起的门帘仍可看到主人屋外小园的秀丽景致。一派“古墨轻磨满几香, 砚池新浴灿生光。北窗时有凉风至, 闲写黄庭一两章” 的文人古雅之美。

寒冬腊月, 屋外北风紧, 瑞雪飞,屋内却温暖如春。胤禛身着棉衣端坐在书斋正中, 身旁炉火正旺, 只见他右手持一卷古书, 聚精会神细细品读而双脚则轻踩炉边, 任炉火温暖汇流全身。正是“归来风景逼心情, 雪满中庭, 月满中庭。一炉松火暖腾腾, 看罢医经, 又看丹经。” 屋中案几上摆放食盒酒杯,家中仆僮早已为主人围炉夜读备好薄酒粗食。一香几花瓶图案的四扇屏风立于墙边, 屏风旁为一多宝格, 藏满钟鼎彝器、古籍经典, 由此看出主人的博古之乐。

毋庸置疑, 上述十一幅图画皆营造了诗一般的意境, 更表达了胤禛对闲云野鹤般自由自在的逍遥生活的向往。正如苏轼诗中所云“几时归去, 做个闲人。对一张琴, 一壶酒, 一溪云。”

* 感谢作者授权,转发请联系作者。

  热门信息
一位死在圆明园的皇后——孝全成...
圆明园的核心历史文化价值
英法被俘者圆明园受虐致死考谬
从清漪园到颐和园
圆明园到底建了多少年?
圆明园的建筑与风貌
郭黛姮
颐和园“云辉玉宇”牌楼
  最新信息
苏麻喇姑: 大清顶级宫女之谜/a>
剩有燕京烟九节, 白云观里会神...
蒜市口 蒜市口大街 蒜市口地方...
试论通州运河与元代以来的南北文...
藏传佛教与圆明园正觉寺
圆明园买卖街钩沉
清末旗人的祭祀与换索礼节
“ 样式雷 ”图与圆明园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阚红柳 顾问:黄兴涛>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京ICP备050207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