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风学社网站 | 热门信息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历史文化
学术专论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莲文化
来源: 皇家园林  作者:皇家园林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14

莲,是我国古已有之的水生植物。花名莲花,叶名莲叶。花有红白二色,以红色为多。莲又名荷,花名荷花,叶名荷叶。莲花除又名荷花外,还名芙蓉,莲叶又名芰荷。含苞欲放的莲花称为菡萏,所以莲花也称菡萏。莲的根名藕,所以莲花和荷花也称藕花。莲的生命力很强,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都可以见到莲的倩影。

早在2500多年前,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谈到了荷。《陈风•泽陂》说:“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诗人用兴的手法,从野塘中与蒲生长在一起的荷联想到怀才不遇、极度悲伤而泪如雨下的美人。这里的美人就是贤才,把荷与贤才联系在一起,荷的品格的高尚,可以不言而喻。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他的作品中常常以美人、香草比喻贤才和美好的品德。他在《离骚》中说:“人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在谈到他的服饰时,他说:“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又说:“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其弥章。”他认为,每个人的喜爱各不相同,他唯独喜爱美的东西。他头上戴的是高高的切云冠,身上穿的是用芰荷裁制的上衣,用芙蓉连缀的下裳,佩戴的饰物则是秋兰、江离、薜芷等各种芳香的花草。这里的芰荷、芙蓉和各种芳香的花草,都是美的品德的象征。

我们的古人为什么如此喜爱莲花?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做出了他的回答:“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他看来,莲花的可爱,就在于它出自天然,毫无人工的雕饰。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周敦颐更对莲的品格做出了前无古人的评论。他在《爱莲说》中说出了他爱莲的原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并由此得出结论:“莲,花之君子者也。”这是他对莲的礼赞,也是他美好理想和高尚情操的自白。

明代的北京,也有一处赏莲的胜地,这就是颐和园昆明湖的前身西湖。当时,这里是北京西北郊有名的风景区。画家文徵明在《西湖》诗中说: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杭州西湖有十景,这里也有十景。四月游西湖,成为当时北京的风俗。到了夏天莲花盛开的时候,西湖的游人更是熙熙攘攘。文学家袁宗道在《西山十记》中说:每至盛夏之月,芙蓉十里如锦,香风芬馥,士女骈阗,临流泛觞,最为胜处矣。

尽管如此,北京的西湖仍然美中不足。万寿山的前身瓮山,是一座“童童无草木”的石山,山前的西湖,又是一个“明如半月”的湖泊,湖山关系也不协调。特别是由于年久失修,西湖堤经常溃决,造成水灾。康熙帝修畅春园的时候,清政府还没有力量根治西湖,为了使畅春园不致受到洪水的威胁,在畅春园西墙外,今天颐和园东堤的位置修筑了一道保卫畅春园的西堤。到了乾隆的时候,清政府的财力雄厚了,为了根治西湖水患,增加北京城市用水和开辟海淀水田的需要,并在经过改造的湖山的基础上为庆祝他的生母崇庆皇太后六十岁生日修建一座皇家园林。乾隆十四年(1749年)冬天,动员了上万的农民疏浚西湖,使西湖的广度与深度比原来增加了两倍,将挖出的泥土堆在瓮山之上,进行绿化美化,又在湖山之间点缀各种形式的亭台楼阁,把自然美与人工美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座“无双风月”的皇家园林清漪园出现了。因为乾隆帝要在昆明湖中练水师,过深的湖水不适宜莲的生长,“芙蓉十里如锦”的景观消失了。

此后,北京莲花最盛的地方,就是被法国伟大作家雨果称为“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的崇高典范”的圆明园。圆明园中湖泊很多,适宜种莲。圆明园四十景中,与莲有关的就有两个,一个是与西湖十景的曲院风荷“风景相似”的曲院风荷,另一个就是因周敦颐爱莲而得名的濂溪乐处。

乾隆帝的《濂溪乐处诗》

水轩俯澄泓,天光涵数顷。

烂熳六月春,摇曳玻璃影。

香风湖面来,炎夏方秋冷。

时披濂溪书,乐处惟自省。

君子斯我师,何须求玉井。

   此诗共十句,前六句写濂溪乐处的景色,后四句写乾隆帝自己对周敦颐的景仰和对莲的品格的崇敬。濂溪乐处的“小殿”,建在宽约数顷的湖中,故称“水轩”。六月本是夏天,莲花在这时盛开,就成了莲的春天了。摇曳的莲花倒映在清澈的湖中,就像在晶莹剔透的玻璃中晃动。香风从湖面吹来,炎热的夏天使人感到秋天的凉意,顿觉暑气全消。

清代是理学盛行的时代。康熙帝对集宋代理学之大成的朱熹十分推崇,乾隆帝对宋代的第一位理学家周敦颐也非常钦佩。“时披濂溪书,乐处惟自省”。充分表现了乾隆帝对周敦颐的景仰。“君子斯我师,何须求玉井”中的“君子”就是莲,以莲为师,就是要学习莲的品格。玉井,即玉井莲,是传说中的一种特大的莲花。韩愈《古意》一诗说:“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华山记》说:“山顶有池,生千叶莲花,服之羽化。”乾隆帝认为,眼前的莲就是我的老师,又何必去寻求那传说中的吃了可以成仙的玉井莲呢?这样的评价,可以说是对周敦颐《爱莲说》的高度认同,也是对莲的品格的无比崇敬。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应该加以继承,加以弘扬。在大力反腐倡廉的今天,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莲文化,继承和弘扬莲的崇高品格,不仅是有学术价值,而且是有现实意义的。

(本文为王道成先生参加2015年首届“莲文化高峰论坛”演讲稿,收入本刊有删节。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教授。)

  热门信息
一位死在圆明园的皇后——孝全成...
圆明园的核心历史文化价值
英法被俘者圆明园受虐致死考谬
从清漪园到颐和园
圆明园到底建了多少年?
圆明园的建筑与风貌
郭黛姮
颐和园“云辉玉宇”牌楼
  最新信息
苏麻喇姑: 大清顶级宫女之谜/a>
剩有燕京烟九节, 白云观里会神...
蒜市口 蒜市口大街 蒜市口地方...
试论通州运河与元代以来的南北文...
藏传佛教与圆明园正觉寺
圆明园买卖街钩沉
清末旗人的祭祀与换索礼节
“ 样式雷 ”图与圆明园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阚红柳 顾问:黄兴涛>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京ICP备050207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