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风学社网站 | 热门信息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建筑艺术
多姿多彩的碑刻艺术(三)
来源:   作者:王兴凤 李然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04/27

多姿多彩的碑刻艺术(三)

王兴凤 李然            承德市避暑山庄管理中心

5.2古栎歌碑


古栎歌碑坐落在榛子峪内碧峰寺西北山脚下,坐北朝南,通高254厘米,其中碑首高74厘米,碑趺高82厘米,碑身高98厘米;碑身宽198厘米;厚40厘米。面南额首和碑趺上都雕刻着人物,达十九人之多。虽然已经辨不清面目,但从残留部分也可以看出,他们神情姿态各异,维妙维肖。面北额首上雕刻着祥云飞鹤,碑趺上雕刻着水波鱼龙,十分生动。此碑碑身的前后左右及碑首、碑趺的东侧共有八首诗,除碑趺东侧的《林下一首》为嘉庆顒琰所题,其他都是乾隆的手笔。

《山中》为七言诗,共八句,另有小注一条。《古栎歌》也是七言诗,共有十四句,小注一条。这两首诗也是乾隆皇帝在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六月的写景抒怀之作。《山中》集中笔墨描绘了葱茏苍翠的青山之中鸟似有情依客语,鹿知无害向人亲的动人景象,赞美了随缘遇处皆成趣,触绪拈时总绝尘的清幽环境。《古栎歌》则抒发了乾隆对古栎树的赞颂之情。

古栎即栎树,因其长得年久粗大,所以称之为古栎树。栎树是一种落叶乔木,又叫麻栎、柞树或橡树。过去,山庄西部的山区多有茂密的古栎树群,弘历在山中游览时,曾来树下小憩,顿觉寂籁、清爽异常,于是联想到《淮南子》山中之木历岁久或生火而自焚……惟栎不生火之说。继而,又想到《庄子》一 书对樗树(俗名臭椿)和栎树的评价。《庄子·逍遥游》里曾写道: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主干)拥(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途),匠者不顾。《庄子·人间世》里说:匠石之齐,至乎曲辕,见栎社树……日: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这两段话的意思是说,樗树和栎树不成材,没什么用处,即使立在大道上,匠人也连看都不看它。后人也都因袭此种看法。但是,弘历却有不同的观点。他来在栎树之下休息,看到繁茂的枝枝叶叶,想到它既不会因年久而自焚,又因历来被视为不材而不至遭砍伐,再加上生长在如同仙境的避暑山庄,就越发长势茂盛了。作者在诗中写道:古栎不知其岁月,盘空绿云蓊栉栉。与云霞护鹿豕游,凤力羽仪龙作骨。形容树干有如蛟龙,枝叶有如绿云盘空。在古栎树的护卫之下,林中麋鹿、野猪自由嬉戏,树上百鸟争鸣。见有人来了,野猪匆忙逃遁,但鸟雀、麋鹿却十分好客,小鸟叽叽叙语,麋鹿脉脉含情……。置身在如此境地,真是飒沓清籁爽毛发,连毛发都感到清爽。因为有这深切的感受,作者情不自禁地歌颂道:无用居然成有用。被视为不材的古栎树竟然能带来这么大的好处,所以,在诗的最后,作者严肃地告诫那些认为栎树不材的人,不要坚持错误观点,以致达到冒犯的地步。

诚然,乾隆对古栎树的赞赏,是从封建统治阶级的闲情逸趣出发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他思想中的辩证因素。

镌刻在碑身东侧的《林下二首》和碑首东侧的《林下二首叠已酉诗韵》,是弘历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和嘉庆二年(1797年)题写的。这几首诗的内容与林下戏题碑上的内容颇相近,都是围绕作林下人抒发自己的感情的。

镌刻在碑身西侧的《乔树一首》是弘历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七月题写的。诗中从眼前的乔树、嘉荫写到为君之道。弘历标榜自己有恕人絜矩的心愿。

镌刻在碑趺东侧的《林下一首》是嘉庆皇帝于嘉庆八年(1803年)秋天题写的。他在诗中歌颂了先帝的功德。


图文提供:王兴凤

图文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信息
一位死在圆明园的皇后——孝全成...
圆明园的核心历史文化价值
英法被俘者圆明园受虐致死考谬
从清漪园到颐和园
圆明园到底建了多少年?
圆明园的建筑与风貌
郭黛姮
颐和园“云辉玉宇”牌楼
  最新信息
苏麻喇姑: 大清顶级宫女之谜/a>
剩有燕京烟九节, 白云观里会神...
蒜市口 蒜市口大街 蒜市口地方...
试论通州运河与元代以来的南北文...
藏传佛教与圆明园正觉寺
圆明园买卖街钩沉
清末旗人的祭祀与换索礼节
“ 样式雷 ”图与圆明园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阚红柳 顾问:黄兴涛>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京ICP备050207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