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风学社网站 | 热门信息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建筑艺术
灵囿驯鹿不为赏
来源: 皇家园林  作者:皇家园林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2/10

    十年前,曾同友人游览避暑山庄,见鹿只漫步林间与人亲昵,十分惊喜。前不久,故宫博物院请来了几只梅花鹿,作客御花园,不禁想聊聊清代皇家与鹿的故事。

示戎示检:清朝鹿椅传家法 

     我国是世界鹿类动物的主要发源地,其中梅花鹿、麋鹿、水鹿、马鹿、白唇鹿,以及麝、獐、 麂等产地皆在中国,而且我们祖先养鹿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早在商时纣王即筑有鹿台,放养鹿只作为观赏狩猎之用;周文王亦曾在今陕西户县筑有灵囿,《诗•大雅•灵台》载:“王有灵囿,扈鹿濯濯。”其百里园中林木繁多,鹿群出没。因为鹿、禄谐音,后来人们为祈求高官厚禄,以有鹿为吉兆。又因鹿有通灵之气,故隋唐以后历代统治者往往用其作为祭祀品,如唐代州县祭社稷、 先圣,释奠于先师,即笾以鹿脯,豆以鹿醢。到明朝,大祀的主要祭品仍是鹿脯、鹿醢、鹿欝等物。

    历史发展到清代,由于满族先民对鹿的原始崇拜,认为鹿作为风雨之神和上天的使者能够通天,故每次出猎前都会聚在一起跳萨满鹿神舞,以祈求出猎吉祥。此外,满族的某些氏族供奉鹿神、祭祀时,萨满神帽上插鹿角,以象征鹿神。鹿在宗教中的这种象征意义,使清代的鹿文化和鹿 祭制度,达到了封建社会的最高潮。


    在故宫博物院院藏的瑞鹿文物特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把用鹿角制成的鹿角椅。入门迎面, 以鹿角装饰的鹿角椅,布展者没有标注该椅的出处。经考证,这是一把康熙皇帝的鹿制御椅。椅背上的御制诗是乾隆二十八年六月,乾隆帝在避暑山庄所作的《恭咏皇祖鹿角椅》。而在此前一 年的万寿节(农历八月十三)前夕,乾隆帝在避暑山庄也谕命给自己做一把鹿角椅,并咏诗曰: “猎获八叉角,良工制椅能。由来无弃物,可以备时乘。讵是仙都遗,从思家法承。”

    原来,早在太宗皇太极时清廷即制有鹿角椅,乾隆帝有诗赞曰:“诘戎不废猎,得鹿角成斯。 武示俭兼示,坐宜携复宜。”意思是说讲武骑射系祖宗家法,用鹿角制椅是不忘先人创业之难, 不忘满洲淳朴之风。所以他在诗中解释说:“盛京贮有太宗时鹿角椅,山庄有圣祖时鹿角椅,今命制此,亦肯构之意也。”肯构,在这里是继承前人的意思。如果我们再联系让乾隆帝敬爱不己的皇后富察氏,一向“恭俭,平居以通草绒花为饰,不御珠翠”“以鹿羔毵绒制为荷包进上,仿先世关外旧制,示不忘本”,由此可知,到康乾时代,满族统治者己把先人的鹿文化上升到治国安邦的高度了。

    展厅中展示的另一把鹿角椅,初步考证是乾隆三十年九月,乾隆帝在木兰行围中所使用的鹿角椅,与前述谕制的八叉角鹿制椅有所不同。另外,根据伪满洲国时日本人拍摄的沈阳清宁宫的照片来看,有清一代的宫廷鹿角椅应不少于五把。

鹿祭鹿赏:上祀神灵下赐“禄”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说法。少数民族出身的清朝统治者也非常重视祭祀一事。故从清初就定制,凡祭分三等:即圜丘、方泽、祈谷、太庙、社稷为大祀;朝日、夕月、 历代帝王、先师、先农等为中祀;先医等庙,贤良、昭忠等祠为群祀。在上述三种不同规格的祭 祀中,皆以活鹿鹿羔作为祭祀品,以表达对上天的诚意。据史料记载:乾隆三十一年一年中,清廷的各种祭祀活动就用了活鹿39只。除此之外,祭祀中还使用鹿脯、鹿醢、鹿肉等大量的鹿祭品。除了国家祭祀,清廷日常频繁的家祭也少不了鹿类的祭品。另外,养鹿用鹿在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生活中也多有反映。如《红楼梦》里,黑山村庄头乌进孝进宁国府缴租时,就缴有各种 野味,其中包括大鹿30只、鹿筋20斤、鹿舌50条,还有供贾府老爷公子、夫人小姐们观赏的活鹿4只。所以,有清一代不仅皇家园林里大量饲养鹿群,一般王公贵族府中也有驯养梅花鹿的。 至于清代紫禁城御花园里有没有鹿苑饲养梅花鹿,史料中尚未发现记载。民国初年,逊帝溥仪妃 子文绣在御花园里所见“奄奄待毙”的鹿,那己是1923年或1924年的事情了。

    除上述清廷祭祀和生活消费外,清代还有赏赐鹿肉的制度,“直省文武大臣年终赏‘福’字时,并赏鹿肉,以寓福禄之义。”除赏赐在外文武大员外,在京文武大臣亦有年例之赏,可获得鹿肉之赐。如史料记载:“除夕前三日,内廷日值诸臣人赐全鹿一只、风羊二只、兔八只、野鸡 八只、鹿尾四枚、关东大鱼八尾、黄封酒二坛,此年例也。”甚至一些宫女年终时也会分到相关 的肉食。但到清朝后期,随着国势衰落,围场鹿只减少,年例的鹿肉赏赐也就停止了。

丰茸丰草:皇家园囿驯鹿坡

    清朝每年需要如此多的鹿只,主要是从哪里来的呢? 一是围场捕猎,二是皇家园林饲养。清朝统治者一贯重视“清语骑射”。当时著名的三大围场有盛京围场、南苑围场和承德的木兰围场, “岁时秋狝,肄武习劳”。木兰是满语,意为“哨鹿”。每当清帝狩猎时,侍从们便身披鹿衣,头顶假鹿头,吹起木制长哨,模仿牝鹿的声音,待牡鹿靠近时予以捕捉。康熙帝曾详记他于木兰秋狝中所获的各种猎物,其中兔子最多,第二就是鹿,“哨获之鹿凡数百”,此外还有虎、豹、熊、 狼、野猪等。有一次,康熙帝一天即获大鹿十一只,道:“朕从来哨鹿行围,多所杀获,何神奇之有?”

    上述三大围场均有为清廷和皇室贵族提供各种鹿类品的义务。顺治初年规定,清廷祭祀用鹿由盛京办送,发牺牲所饲牧。康熙十四年,又规定当祭祀鹿只短缺时可取用于南苑。乾隆二年, 因南苑鹿只不敷取用,仍令盛京办送。乾隆二十八年,乾隆帝命“盛京将军每年交鹿七百八十只, 麕二百(一)十只,鹿尾二千个,鹿舌二千个”,以及鹿筋一百斤,鹿肠等无定额。就连盛京将 军和盛京内务府佐领给清帝请安,也要交鹿。而且每年还须进贡鹿羔六十只,派围场官兵捕捉, 如不足数,“则于次年补进”。这种鹿供制度直到清末时依然不废,即使战争期间也必须执行。如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道光帝就命:南苑恭备祭祀鹿只不敷应用,所有马兰镇应交小鹿六十只, 著该总兵照例于明年秋间送交该衙门。并著于六七月间先行添交三十只,以备祭祀之用。

    由于清代祭祀需用的活鹿较多,乾隆帝继位以后便将原来由掌管宗庙祭祀事务的太常寺喂养鹿只,改为盛京围场和木兰围场等地捕获生鹿、鹿羔等,交由内务府送香山静宜园和避暑山庄两地喂养。遇祭祀需用时,再提前告知内务府取用。而在皇家园林喂养期间,这些活泼可爱的鹿群, 也就成为了一道美丽宜人的风景。

    乾隆时期,喜欢梅花鹿的乾隆皇帝分别在承德避暑山庄和香山静宜园建有驯鹿坡,山庄的驯 鹿坡上还建有望鹿亭,其曾作诗曰:

驯鹿亲人似海鸥,丰茸丰草恣呦呦。

灵台曾被文王顾,例视宁同塞上扈。

    灵台,即上文说的灵囿;扈指母鹿,意为文王亲临鹿苑,母鹿温顺伏地,恭敬驾临。香山驯 鹿坡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位于“青未了”西南山坡,山坡处建有奔鹿园。乾隆十一年,乾隆 帝写了一首《驯鹿坡》诗,他在序言中讲道:“东海有使鹿之部,产驯鹿,胜负戴(载),被鞍服箱,兼牛马之用,而性尤驯扰。用则呼之使前,用毕散走山泽……”字里行间流露出乾隆皇帝对鹿的喜爱之情。


  热门信息
一位死在圆明园的皇后——孝全成...
圆明园的核心历史文化价值
英法被俘者圆明园受虐致死考谬
从清漪园到颐和园
圆明园到底建了多少年?
圆明园的建筑与风貌
郭黛姮
颐和园“云辉玉宇”牌楼
  最新信息
苏麻喇姑: 大清顶级宫女之谜/a>
剩有燕京烟九节, 白云观里会神...
蒜市口 蒜市口大街 蒜市口地方...
试论通州运河与元代以来的南北文...
藏传佛教与圆明园正觉寺
圆明园买卖街钩沉
清末旗人的祭祀与换索礼节
“ 样式雷 ”图与圆明园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阚红柳 顾问:黄兴涛>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京ICP备050207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