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风学社网站 | 热门信息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建筑艺术
皇家园林视野中的圆明园遗址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1/20

耿刘同

   一个多月前,4 月 6 日清明节,我应邀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做了一场以《诗意园林》为题的讲座,整个讲稿没有一个字提到圆明园,但听众在讲座结束后,所提的两个问题,均是关于圆明园的,焦点是遗址的保护和修复。可见圆明园的社会关注度之高,正因为这样的社会关注度,我对圆明园问题的表态,从来谨小慎微,今天的发言也是如此,不当之处,请在座各位大家指正。

(一)

   中国皇家园林有历史记载,始于商周之际的沙丘囿,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代有兴建,有囿、苑、上林、园、宫、离宫等种种名称,宋代以前有遗址可寻的已经不多,有的遗址尚不能确定其位置,如宋代艮岳。大多缺乏考古发掘依据。有自然山水依托的,有的尚能辨别。但历史文献记载比较丰富,历代文人墨客凭吊遗址的诗文流传甚多,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杜牧的《阿房宫赋》哙炙人口。由于这些皇家园林的消失,大致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是改朝换代或者外族入侵的战火,一是因都城迁变荒废而湮 没。由于皇家园林与朝代兴亡紧紧相连,所以凭吊的诗文,多与重大的历史事件相扣,得出相应的历史教训。这里举一首元代提举陕西茶事官吏郭思以《骊山》为题,对唐代华清宫的凭吊:

春风跃马上骊山,

山到平颠得景宽。

地廻远帆知渭水,

天晴高塔见长安。

缭垣缺处桃花闹,

辇路湾头草色寒。

多少故唐留恨事,

不堪卮酒一杯酸。

   至于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就说得更清楚深刻“……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我想,我们对圆明园遗址的解读和保护利用的立意,应超越前人。

(二)

   中国园林的构成要素,可解析为山形水系、植物造景、园林建筑、室内外陈设以及园外环境的借景。圆明园遗址在界定和编制保护规划时,应考虑以上五个方面。

1、圆明园的山形水系,是全园总体规模的框架,其特色是平地造园,挖池堆山,众多景区景点,以土石假山分割,又以水系相沟通,每一景区景点都有自己的山水架构。遗址现状,应区分历史原状与劫后一个半世纪的变迁。

2、遗址现状的植物景观,罕见原有古树存留,补植应根据文献档案原有的树种配置,特别是命题景区内的基干树种,建议编制遗址绿化专项规划。

3、园林建筑,是圆明园的精华所在,也是火烧的主体,其遗址是辨别原状最具说服力的依据,尤其是平面布局,为其它图文资料所不及。关于圆明园的研究,涉及建筑形制的最为深入,经过进一步的科学考古发掘,会有新的发现与修正。

4、圆明园室内外陈设,除遗址出土文物外,流失海外的为数甚巨,散置国内的也不少,对照陈设档和其它文献资料,加以梳理,遗址保护研究,应涵纳这方面的内容。

5、圆明园遗址的外部环境,也应划定保护范围,设定核心保护区以外的建设控制地带和外围缓冲区。

(三)

   最后,介绍一下颐和园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符合标准和颐和园的保护范围。

   标准(1):北京颐和园是对中国风景园林造园艺术的杰出的展现,将人造景观与大自然和谐的融为一体。

   标准(2):颐和园是中国造园思想的集中体现,而这种思想和实践,对整个东方园林艺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标准(3):以颐和园为代表的中国皇家园林,是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

   颐和园划定的外围缓冲区,是覆盖圆明园遗址在内的。

(来源:《圆明园学刊》第15期)作者单位: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


  热门信息
一位死在圆明园的皇后——孝全成...
圆明园的核心历史文化价值
英法被俘者圆明园受虐致死考谬
从清漪园到颐和园
圆明园到底建了多少年?
圆明园的建筑与风貌
郭黛姮
颐和园“云辉玉宇”牌楼
  最新信息
苏麻喇姑: 大清顶级宫女之谜/a>
剩有燕京烟九节, 白云观里会神...
蒜市口 蒜市口大街 蒜市口地方...
试论通州运河与元代以来的南北文...
藏传佛教与圆明园正觉寺
圆明园买卖街钩沉
清末旗人的祭祀与换索礼节
“ 样式雷 ”图与圆明园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阚红柳 顾问:黄兴涛>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京ICP备050207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