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风学社网站 | 热门信息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建筑艺术
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
来源: 皇家园林  作者:皇家园林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05

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

张宝章

 

样式雷,是我国清代著名的建筑世家。从第一代样式雷——雷发达在康熙年间由江宁来到北京,到第七代样式雷——雷廷昌在光绪末年逝世,雷氏七代长达二百多年为皇家进行宫殿、园囿、陵寝以及衙署、庙宇等设计和修建工程。因为雷家几代都是清廷样式房的掌案头目人,即被世人称为“样式雷”。

 

第一代样式雷——雷发达

 

    雷发达,字明所,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161945日),卒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八月十一日(1693929日),祖籍江西南康一格,却造成政府各机构间联系不便。桑哥当政时,中书省被迁到宫城东南侧的五云坊,因旧址在北,新址在南,习惯上把旧址称为北省,把新址称为南省,以后这种情况又有所反复,直到至顺二年(1331)才最后确定在五云坊。至于太庙与社稷坛,则在刘秉忠规划设计之初,即根据《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的原则加以确定,但建成较晚。其中“太庙在震位,即青宫”,位于齐化门之北,社稷坛在和义门稍南,二者分别位于皇城东西,呈左右对称格局。

    刘秉忠的大都城市规划,基本上为后来明、清两代的北京城所继承,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府建昌县(今永修县)。他的曾祖在明代末年迁居江苏金陵(今南京)。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发达和堂弟发宣以工艺应募来到北京,参加皇宫的修建工程。当时康熙皇帝正在重修太和殿,雷发达以其卓越的技术才能,为皇家宫殿工程做出了贡献,得到玄烨的赏赐,获得了官职。

朱启钤先生在《样式雷考》中,曾记下一段生动的“故老传闻”:

明太和殿缺大木,仓促拆取明陵楠木梁柱充用。上梁之日,圣祖亲

临行礼。金梁举起,卯榫悬而不下。工部从官相视愕然,皇恐失措。所

司私畀发达冠服袖斧揉升,斧落榫合。礼成,上大悦,而敕授工部营造

所长班。时人谓之语曰:上有鲁班,下有长班。紫微照命,金殿封官。

尽管样式雷研究者对这段“故老传闻”还有不同看法。但雷发达参与了皇家宫殿修建并得以在皇家建筑工程中立足则是不争的事实。因而雷发达便成为“样式雷家发祥的始祖”。

雷发达70岁解役,殁后葬于金陵。

 

第二代样式雷——雷金玉

 

雷金玉,字良生,生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卒于雍正七年(1729),为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的第二代传人。

雷金玉继承父业在营造所供职,并投充内务府包衣旗。康熙皇帝选中海淀这块“沃野平畴,澄波远岫”的“神皋之胜区”,决定在明代李伟清华园旧址修建新的皇家园囿——畅春园,作为“宁神怡性之所”,以便“祗奉颐养,游息于兹”(康熙《御制畅春园记》)。内务府营造司从包衣上三旗抽掉众多工匠营建此处皇苑,雷金玉被召进建园工匠队伍,承领楠木作工程。在为畅春园正殿九经三事殿上梁的建筑施工中,因技术超群而立了大功,被皇帝亲自召见奏对,受到表彰和奖励,赏七品官衔,食七品俸禄。自此雷金玉艺名誉满京城。在宫廷和皇家园林建设中日益受到重视和信用。

胤禛即皇帝位后,大兴土木,大规模扩建圆明园。此时年逾六旬的雷金玉,应召充任圆明园样式房掌案,负责带领样式房的工匠,设计和制作殿台楼阁和园庭的画样、烫样,指导施工,对圆明园的设计和建设工程做出了重要贡献。施工过程中,欣逢雷金玉七旬正寿,雍正皇帝给予特殊的褒奖:命皇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亲笔书写“古稀”二字匾额,赐予样式雷。金玉将此匾额运回故乡,供奉悬挂于原籍祖居大堂,整个家族和故里乡亲都视为无上荣耀。

雷金玉于雍正七年(1729)逝世。皇帝赏赐盘费金一百馀两,奉旨通过驿道和驿站将遗体运还江苏江宁府江宁县,安葬于县城安德门外西善桥,并立有碑志。

 

第三代样式雷——雷声澂

 

雷声澂,字藻亭,生于雍正七年(1729),卒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他是雷金玉的幼子,为金玉第六位夫人张氏所生。声澂出生刚刚三个月,其父金玉即去世了。金玉的夫人刘氏、柏氏、潘氏、钮氏、吴氏,带着声澂的几位兄长声沛、声清、声洋、声浃等,全家随金玉灵柩驰驿归葬江宁府江宁县。只有张氏带着声澂留居在北京西郊海淀镇槐树街雷氏祖宅。

雷声澂幼时丧父,很难像其他几代样式雷那样顺利地继承祖业,活跃在皇家建筑岗位上。朱启钤《样式雷考》记载:“其母张氏出而泣诉于工部,迨声澂成年,乃得嗣业。”雷声澂成为第三代样式雷传人,与其母张氏的培养教育和奋斗是分不开的。声澂之孙——第五代样式雷雷景修,为其曾祖母张氏在巨山村雷氏祖坟上树立起一块“德政碑”,简要地记述了此事的经过:“因我祖考(按即声澂)字藻亭,在及丁时,我曾祖妣苦守清洁,立志抚养我祖成人,清苦之极。得蒙曾祖妣早晚训诲,依附我曾祖考的旧业。至今,子孙满堂,接我曾祖考一脉相承,奕叶相传,功昭前烈,庆衍绵绵,实承我曾祖妣张太宜人之德政也。”

雷声澂成年后,生活于乾隆盛世,正是京城西郊的皇家园林“三山五园”大兴土木之时,他当有所贡献。但雷氏家谱却难见记载。

 

第四代样式雷——雷家玺

 

雷家玺,字国贤,生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卒于道光五年(1825), 是雷金玉第五子雷声澂之次子。他与长兄雷家玮(17581845)、三弟雷家瑞(17701830)同在样式房任职,形成第四代样式雷的强大阵容。

雷家玺兄弟生活的年代,正处于康乾盛世的中晚期和嘉庆年间,是“工役繁兴之世”。乾隆皇帝大兴土木,修建皇宫别苑,京西海淀的皇家园林“三山五园”和承德避暑山庄相继修建,样式雷又深得皇家信赖,这为雷家玺兄弟施展其绝世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乾隆五十年(1785),雷家玺承担了部分修建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和香山静宜园的工程。此外,又承办宫中年例灯彩、西厂烟火及乾隆八旬万寿点景楼台工程。嘉庆中又承值圆明园东路工程及同乐园演剧之切末、鳌山、珠灯、屉画等(《样式雷家世考》)。

设计承办皇帝陵寝工程,是样式雷建筑业务的一项新发展。嘉庆皇帝的陵墓,按其父皇弘历的旨意,将“万年吉地”选在清西陵太平峪,后取名昌陵,与其祖父雍正皇帝的泰陵相邻。根据现存的雷家玺设计的图纸看,昌陵地宫的结构甚是宏大,为四门九券,雕刻也极为精细。券顶外的宝顶封土内有石雕,其结构造型与陵寝宫殿的脊瓦、勾滴等相同。

此后,雷家玺主持的乾隆八旬万寿庆典自圆明园至皇宫沿路点景的设计工作,也是举世罕见的特殊工程。沿途的各种点景,包括亭台殿阁、西洋楼房、假山石洞、小桥流水、演剧戏台、万寿经棚、药栏花架、宝塔牌楼,各种新奇精美的景观多达数百处。只这些御道点景的制作和布置,即耗银达114.4万两。

乾隆皇帝曾六次南巡。雷家玮奉旨随皇帝南行。沿途各地官员和名绅富商,为讨好皇帝纷纷出巨资修建皇帝行宫。样式雷被各地聘请负责行宫的设计工作,甚至一些河堤石坝工程也请雷家玮设计指导。

雷家玺兄弟三人合力做好样式房的工作。在家玺去易县办理昌陵工程期间,家瑞一直在样式房任掌案头目人,一切日常工作由他主持。在嘉庆年间大修南苑行宫时,家瑞承做楠木作内檐硬木装修,他为此到南京采办紫檀等木料,就地凿雕成材,运回北京使用。

雷家玺逝世后,同治元年(1862)皇帝赠奉直大夫,其妻张氏封奉直宜人。

 

第五代样式雷——雷景修

 

雷景修,字先文,号白璧,生于嘉庆八年(1803),卒于同治五年(1866),是第四代样式雷——雷家玺之第三子。

雷景修从16岁开始,即随从为样式房掌案的父亲在圆明园样式房学习世传差务。为继承祖业,他虚心好学,处处留心,奋力勤勉,不辞劳瘁。正当迅速成长的时刻,刚满花甲的老父猝然于道光五年(1825)去世。父亲担心景修年幼缺乏经验,难以胜任掌案工作,便留下遗言,将掌案名目移交同事郭九承办。景修不以为意,诚心接受郭九的指派,继续学习样式房工作,竭尽心力,不分朝夕,兢兢业业奋斗二十馀年,尝尽千辛万苦,终于全面继承了样式雷的建筑技艺,具备了丰富经验。直到道光二十九年(1849)46岁时,才又争回了祖传的样式房掌案名目。

据《雷景修墓碑》记载:景修于“咸丰八年(1858)遵旨筹饷例,报捐恩赏九品职衔。又因同治二年(1863)七月初八日,诰授奉政大夫之职”,后又晋封朝议大夫。作为样式房掌案,雷景修不仅积攒了大量图稿和画样,而且善于“经营生理”,是一位理财高手,家产相当富厚,达数十万两之巨。朱启钤《样式雷考》中说:“景修一生中,工作最勤。家中裒集图稿、熨样模型甚夥,筑室三楹为储存之所。经营生理,积赀数十万。并修谱录、茔舍,规划井然,世守之工,家法不堕者,赖有此耳。”雷景修还修宗谱,建祖坟,对雷氏家族做出很大贡献。

雷景修虽然技艺高超,但道光、咸丰年间国势衰微,没有能力从事大规模的宫殿和园林建筑,因而样式雷也缺少用武之地。圆明园只有一些小的修缮,圆明园殿、九州清宴、上下天光、四宜书屋、同乐园等处有些建筑工程和搭建,并未规划建设新的园囿。直到咸丰皇帝病故于承德避暑山庄,在遵化平安峪为皇帝修建定陵时,样式雷祖传的设计和承建皇帝陵寝的全套技艺才得以施展和发挥,但景修已年过半百了。

雷景修逝世后,葬于巨山祖茔。其子孙在墓碑中给予他极高评价:“公之一生,品行端方,勤和处世,和睦宗族,乡里所仰。出言端正,存心敦厚,教子义方,德厚于人,无不诚敬。”

 

第六代样式雷——雷思起

 

雷思起,字永荣,号禹门,道光六年(1826)生于北京,卒于光绪二年(1876),是雷景修的第三子。这位第六代样式雷顺利承继祖业,执掌清内务府样式房掌案名目。其时,样式房烫画样人共有16名,其中雷家就占了5名,除思起、廷昌父子二人及侄廷芳外,还有族兄雷思跃及其子廷栋。样式雷世家达到了兴旺发达的高峰。

在其祖父雷家玺设计嘉庆皇帝的昌陵后,雷思起接续建造帝陵技艺,承担起设计咸丰帝在清东陵的陵寝——定陵的重要任务。咸丰帝即位后,即委派重臣组织钦天监堪舆人员与样式房雷思起等人,到遵化县的东陵地区卜选陵寝吉地。在确定乾隆裕陵以西二里的平安峪为“万年吉地”后,样式雷设计了多种建陵图样。定陵于咸丰九年(1859)始建。文宗奕詝于咸丰十一年(1861)崩逝于热河行宫,同治四年(1865)葬于定陵。雷思起因建陵有功,以监生钦赏盐场大使,为五品职衔。其后,在同治十二年(1873)四月,为慈安、慈禧两太后在普祥峪、菩陀峪勘察万年吉地时,雷思起也应召随同前往。雷思起在设计修建定东陵的过程中,因劳瘁而去世。定东陵的工程由其子继续完成。

同治十二年(1873),载淳亲政,结束了两太后垂帘听政的局面。皇帝为迎接慈禧太后四十寿辰决定重修圆明园。雷思起献上全盛时期的《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全图》。慈禧太后要求雷思起在一个月内做出所修宫殿的画样和烫样。雷思起带领雷廷昌和样式房匠人,夜以继日制作出万春园大宫门、天地一家春、清夏堂、圆明园殿、奉三无私殿等全部施工所需的画样和烫样。皇帝、皇太后亲自审查重修方案,估算和捐办所需银两,看风水,择吉日,然后颁布谕旨:圆明园重修工程于同治十三年(1874)正月十九日正式开工。

在重修圆明园过程中,皇帝、皇太后五次召见雷思起,审查修改画样,督促施工,降旨鼓励,论功行赏。先是每月为雷思起增加津贴和饭银十两,继之钦赏雷思起二品顶戴。

但是同治重修圆明园遇到很大困难,同治帝被迫在当年七月二十九日发出圆明园即行停工的上谕。修园半途而废。样式雷所制的数千张画样和烫样却保留下来了,成为后人研究圆明园和清代建筑工艺与造园艺术的宝贵资料。

 

第七代样式雷——雷廷昌

 

雷廷昌,字辅臣,又字恩绶,生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卒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是雷思起的长子。

雷廷昌自幼随其父在样式房学艺,熟练地掌握了画样、烫样及建筑工艺,后与其父同为样式房掌案头目人。他先后随思起参加了皇陵和圆明园等多处修建工程,其后他独立承担过同治帝的惠陵、慈安和慈禧太后陵、光绪帝的崇陵等晚清皇帝后妃陵寝的设计和修建工程,以及修建皇宫三海和慈禧万寿庆典等诸多工程。

同治六年(1867),雷廷昌被朝廷赏布政司理问衔。同治十二年(1873)重修圆明园时,身为掌案头目人的雷廷昌即崭露头角。十一月二十六日,皇帝召见内务府大臣时传旨:“雷廷昌赏三品顶戴。”重修圆明园被迫停工以后,慈禧重温旧梦之心不死,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又开始修建圆明园的课农轩等工程。二十四年(1898)五月,又“著传知样式房雷廷昌,务于三十日辰刻携带天地一家春全分图样至档房预备。莫误”。圆明园的局部整修活动,直到慈禧太后去世为止。

雷廷昌样式房的工程,主要是设计和修建皇帝后妃的陵寝。同治帝载淳是慈禧的亲儿子,19岁即病死。慈禧根据勘察情况,选定遵化双山峪为“万年吉地光绪三年(1877),廷昌因惠陵金券合拢和隆恩殿上梁有功,以候选大理寺丞列保赏加员外郎衔。光绪五年(1879)三月,载淳遗体葬人惠陵。雷廷昌又与堪舆等人踏勘,选定和设计了建在普祥峪的慈安太后陵和在菩陀略的慈禧太后陵。

清代最后一座皇帝陵寝——光绪帝的崇陵,也是雷廷昌参与选址并设计修建的。雷廷昌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逝世。第二年光绪帝驾崩。宣统元年(1909)开始修建光绪的崇陵,清亡后的民国四年(1915)竣工。当光绪帝梓宫奉安于崇陵时(1913),雷廷昌已故去六年了。

雷廷昌是最后一代样式雷。清代灭亡后不久,清廷的工部和内务府随之消亡,样式房也从历史上消逝了。样式雷的后代不再继承祖业。但几代样式雷所创造的建筑技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进行发掘、整理和继承,以有助于我国现代建筑科学的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海淀区政协)

  热门信息
一位死在圆明园的皇后——孝全成...
圆明园的核心历史文化价值
英法被俘者圆明园受虐致死考谬
从清漪园到颐和园
圆明园到底建了多少年?
圆明园的建筑与风貌
郭黛姮
颐和园“云辉玉宇”牌楼
  最新信息
苏麻喇姑: 大清顶级宫女之谜/a>
剩有燕京烟九节, 白云观里会神...
蒜市口 蒜市口大街 蒜市口地方...
试论通州运河与元代以来的南北文...
藏传佛教与圆明园正觉寺
圆明园买卖街钩沉
清末旗人的祭祀与换索礼节
“ 样式雷 ”图与圆明园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阚红柳 顾问:黄兴涛>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京ICP备050207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