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修建的景福阁
光绪十四年(1888)二月初一,光绪皇帝发布上谕,更“清漪园”旧名为“颐和园”,公开重修工程,同时由颐和园工程处样式房会同算房拟定了“56项工程”,又称之为“颐养工程”,景福阁就在这批工程之中。
景福乃洪福、大福之意。历史上以此为建筑题名的殿宇很多,但无论是帝后还是承修大臣最熟悉的莫过于故宫宁寿宫的景福宫,其最初为康熙皇帝定名,以孝养孝惠皇太后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帝修葺景福宫作为自己归政后宴息娱老之所 ,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皇帝得玄孙,取五福之意在景福宫内挂“五福五代堂”匾额。对于即将归政颐养的慈禧太后来说在颐和园内修建一座具有五福意向,又能秉承康、乾孝养传统的景福阁是再合适不过了。
故宫景福宫明间剖面图
景福阁延续了景福宫的文化内涵,继承了景福宫前厅后殿的空间格局和三卷歇山的屋顶形象,只是在平面形式上略作变化,其将前后两卷由面阔五间周围廊压缩为面阔三间周围廊,使方形平面变成“十”字形,这一改使得景福阁的造型较景福宫更为活泼,更适合颐和园的园林氛围。在十字形平面的外围保留了昙花阁时期宇墙的设置,格局从星形也转化成与新平面相呼应的“十”字形,角上具有浓厚宗教气氛的须弥座、嘛尼杆被取消,宇墙上的番草纹也改成与景福主题一致的万字纹。
景福阁明间剖面图
万寿山颐和园昙花阁改报厦房添安横眉坐凳图样(选自《国家图书馆藏样式雷图档》)
重修后的景福阁是慈禧太后比较喜欢的景点之一,因距其寝宫乐寿堂较近,她常在此用餐、娱乐。景福阁虽然仍保留了原来“阁”的类名,但建筑仅有一层,没有了阁在传统意义上的空间意向,与周边的景观呼应关系也未能得到延续。
清漪园与颐和园造园艺术的转变
从造型新奇、宗教气氛浓郁与清漪园延寿、祈福主题吻合的昙花阁,到逐步淡化昙花阁设计意向的未实施方案,再到经济、实用符合颐和园庆寿、颐养主题的景福阁,清晰的勾勒出颐和园造园艺术的转变。
在园林空间氛围上,清漪园疏朗的建筑格局,众多宗教建筑的设置,营造浓郁的宗教山林气象,旨在通过礼佛、诵经等活动为太后延寿、祈福。而颐和园通过添建大量居住建筑并以福寿为题名,如贵寿无极、介寿堂、永寿斋、益寿堂等,营造出适合颐养的园居空间。
墙上的万字纹
在空间关系上,清漪园时期昆明湖东、西、南三侧不设围墙,并通过西部的治镜阁、耕织图等景观建筑将清漪园的景域向外扩展,使之与周边稻田、园林景观连为一体。实际上乾隆皇帝是把西郊的三山五园作为一个整体来经营,在局部建筑空间处理时充分考虑与周边景观的借景关系。颐和园重修时囿于经济实力,除南湖岛外几乎完全放弃了西部湖面上的点景建筑,西部的耕织图也被水操学堂取代,出于安全考虑昆明湖周围添建了围墙,再加上其它园林的衰败,三山五园的整体景观不复存在,因此颐和园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内部空间的经营,对于与周边景观的联系则比较放松。
在建筑造型上,清漪园凭借着乾隆朝雄厚的财力和高度发达文化艺术,其建筑结构、造型求新求异,装饰极尽繁琐。而颐和园则因经济文化的衰落,诸多点景建筑不得不缩小规模、降低层数、简化装饰。
结 论
据周志初《晚晴财政经济研究》,颐和园重修期间清廷的财政收入较乾隆中期几乎没有增长,但物价却上涨了3倍;人均耕地从4.53亩下降到2.8亩;人均税负增加了2.75倍,经济衰落,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可见一斑。在文化上,乾隆朝可谓达到了顶峰,编纂《四库全书》汇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西方传教士供职清廷,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然而《四库全书》编纂的同时,受官方意识形态影响,被禁毁的书总数达3100多种,其数量和四库著录的书几乎相等,这也预示了文化集权之后的衰落;清中叶后,清政府实施海禁,闭关锁国,中外文化交流也基本断绝,文化日渐萧瑟。清漪园艺术创作上的求新求变和颐和园的相对僵化保守所反映的心态,宏观上正是上述盛世到末世经济、文化衰落的客观反应。
本文作者:张龙 吴琛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颐和园微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