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其前身清漪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告竣。气势恢宏的山水格局和金碧流溢的亭台楼阁,将已经建成的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连成一体,形成相互因借、景观层次丰富的西郊皇家园林集群——三山五园。大规模的水体,疏朗的建筑格局,浓郁的宗教气氛,求新求异的建筑风格都表明,除作为北京水利工程枢纽之外,清漪园对乾隆皇帝来讲主要是“为太后延寿、祈福”、“奉母礼佛”、“过辰而往,逮午而返”的“勅几清暇散志澄怀之所”,并不承担居住、理政功能。
清漪园时期万寿山建筑格局及昙花阁位置示意图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清漪园同时罹难。光绪十二年(1886年),在综合了景观效果、经济、政治等多方因素后,清廷决定重修清漪园作为慈禧归政后的颐养之所,取“颐养冲和”之意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更名为“颐和园”。由于同治重修圆明园未果,和慈禧太后的再次垂帘听政,颐和园继承了圆明园问政、起居的综合功能,成为帝后在西郊的政治中心。颐和园基本延续了清漪园的格局,但为满足园居、理政的需要,东宫门一带添建了大量附属建筑,如德和园、寿膳房、御膳房、各部公所等;为改变清漪园时期延寿、祈福的宗教山林气氛,突出庆寿、纳福、颐养的主题,多处宗教建筑改建为适合庆典、居住的寝宫;为节省经费开支,园内多处景观建筑规模缩小或完全放弃;为园居安全,昆明湖周围添修了大墙。这些变化造就了颐和园造园艺术的转变,本文将从昙花阁到景福阁的历史变迁来审视这一转变。
颐和园时期万寿山建筑格局及景福阁位置示意图
从昙花阁到景福阁的变迁
昙花阁位于万寿山东麓(图1),乾隆十五至十九年之间(1750-1754)建成,后毁于英法联军,光绪十九年(1893)原址改建为现在的景福阁。综合英籍意大利摄影师费利斯·比托(FeliceBeato)在昙花阁焚毁前留下的一张旧照,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相关修缮黄册、陈设册,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颐和园重修期间留下的遗址勘测图、万寿山准底册和重修设计方案等材料,以及实物遗存,可清晰的再现昙花阁到景福阁的历史变迁。
清漪园时期的昙花阁
昙花阁平面六角星形,是正六边形的一种变体,其目的是为获得一种新奇的建筑平面形式,以丰富园林建筑造型,类似的处理还有画中游澄辉阁的平面。另外,昙花阁折柱花板式的外檐也是为避免与园内其他点景楼阁外檐的雷同。从室内陈设来看,昙花阁是一处佛教建筑。从平面构图上看,其周边环绕六座牌楼,牌楼之间番草纹宇墙相连,转折处设有上置佛堂、嘛尼杆的八方须弥座六座。这种环形中心集中式构图是佛教曼荼罗图式的再现,突显了佛教这一主题。宇墙上的番草纹,须弥座上的佛堂、嘛尼杆和飘扬的经幡,以及昙花的题名无不在强化此处的宗教山林气象。
昙花阁遗址平面勘测图(2004年样式雷图档展)
昙花阁重檐三滴水,二层可登临,有回廊,适宜远眺,向南俯瞰昆明湖中十七孔桥、南湖岛,向东圆明园、畅春园诸景尽收眼底,充分考虑了与周边环境的景观关系,站在景福阁屋顶还能领略到当年的借景关系。昙花的题名除其宗教意义外,登高远眺的美景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呼应了昙花的优美。
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完成对昙花阁遗址的勘测后,由雷廷昌负责重修设计,留下了两个未实施方案。
方案一:延续了原来的星形平面,阁由三层改为一层,周边的宇墙、栅栏门、须弥座等延续了现状勘测时的格局和样式。方案二:较方案一更为简化,周边仅保留了宇墙,栅栏门、须弥座均消失。对比清漪园时期的昙花阁,可以看出,颐和园重修时计划延续原有新奇的建筑造型,但囿于经济实力,不得不一再简化,最终完全放弃星形平面,改建一座单层三卷歇山的景福阁。
昙花阁修复方案一
昙花阁修复方案二
本文作者:张龙 吴琛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颐和园微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