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风学社网站 | 热门信息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建筑艺术
畅春园衰落原因新探
来源: 皇家园林  作者:皇家园林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06


提要:畅春园是清代在北京西郊建造的第一座大型御园,关于它衰落的原因,以往学者大都认为是咸丰十年英法联军焚烧、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和当地居民以及八旗驻军的掠夺。其实,这些外部力量只是加速了畅春园的衰落,并非是导致畅春园衰落的主要原因。帝王理政居住功能的丧失、皇太后颐养天年功能的丧失和皇帝游憩功能的丧失才是畅春园衰落的根本原因。这三种功能的丧失,使得畅春园失去了作为皇帝御园的存在价值,随之而来的是管理松弛,大量建筑物无人维修、破败不堪,甚至被拆除。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入侵之前,畅春园基本上已经变成一座废园。

关键词:畅春园 功能丧失 新探


北京西郊的畅春园是清朝皇帝在三山五园地区修建的第一座大型皇家园林。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圣祖玄烨南巡归来开始在明朝武清侯的清华园旧址上仿照江南园林修建畅春园,这也是清朝皇帝在西郊建造的第一处常年居住、避暑听政的御园。畅春园的旧址大致在今北京大学西墙外的蔚秀园和承泽园以南,西至万泉河路西侧,南到双桥东路—线。畅春园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600米,占地约900亩(约60公顷。康熙修成畅春园以后,周围陆续修建了一批“赐园”,此后经过100多年的营建,三山五园皇家园林体系形成,可见,畅春园的滥觞之功不能忽视。300多年后的今天,除了恩佑寺和恩慕寺两座琉璃山门外,畅春园昔日盛况已杳然无踪。论及畅春园的衰落,笔者认为经历了清宣宗旻宁道光时期至清末几代帝王的时间,清文宗奕詝咸丰年间和清德宗载湉光绪年间是畅春园基本消失时期,至民国时期,畅春园遗址已成荒野。以往学术界多认为畅春园毁于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及当地地痞流氓之手,但是,笔者认为这些因素只是加速了畅春园的衰落,畅春园衰落的原因除去上述这些因素外,其功能的逐渐丧失才是根本原因。本文将从畅春园功能视角探讨其衰落的原因。


一皇帝理政和居住功能的丧失

按照礼制,皇帝理政的场所和居住的殿堂规模、规格都是有具体规定的,而且平常需要持续地维修。清世祖玄烨逝世以后,皇帝理政和居住的场所由畅春园转移到圆明园,其对应的建筑物也就没有必要再继续维修了。皇帝理政和居住功能的丧失是畅春园衰败的根本原因。否则,凭借清朝政府对国家财力的控制力,维护一个畅春园不致其破败还是不成问题的。

皇帝所在就是朝廷所在。自康熙二十六年1687)二月,玄烨移住畅春园之后,到康熙六十一年,玄烨去世于园内的清溪书屋,每年约有107余天的时间在园内居住。大多是每年正月上旬在紫禁城举办完重大仪式后,即到畅春园居住,最早的是正月初二就离开紫禁城前往畅春园。畅春园成为清圣祖玄烨的御园,它的主要功能是作为供皇帝避暄理政和居住的场所。畅春园的九经三事殿相当于紫禁城中的太和殿,澹宁居和清溪书屋相当于紫禁城中的养心殿。玄烨除去在这里处理政务、接见朝臣、任命官吏外,还在这里策试选士、阅试武举、赐宴王公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和举办千叟宴等。畅春园成为清朝的实际政治中心。但是,玄烨去世后,清朝皇帝理政和居住的地点改到了圆明园,畅春园作为皇帝理政和居住的功能丧失了。

胤禛登基后,把理政地点移到了圆明园的正大光明殿(相当于紫禁城的太和殿)和勤政亲贤殿(相当于紫禁城的养心殿),寝宫在圆明园的九州清晏,至于胤把理政地点转移到圆明园的原因至今无人论及,乾隆在《御制圆明园后记》中说:

夫帝王临朝施政之暇,必有游观旷览之地,然得其宜适以养性而陶情,失其宜适以玩物而丧志。宫室服御奇技玩好之念切,则亲贤纳谏勤政爱民之念疎矣。其害可胜言哉!我皇考未就畅春园而居者,以有此圆明园也,而不斲不雕皇祖淳朴之心,然规模之宏敞,邱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清佳,高楼邃室之具备,亦可称观止。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踰此。后世子孙必不舍此而重费民力,以创建苑囿,斯则深契朕法皇考勤俭之心以为心矣。藉曰祖考所居不忍居也,则宫禁又当何如?[①]

这里,弘历首先说了帝王应该具有的生活方式,即帝王处理政事之余,要有“游观旷览之地”,以养人心性、陶人情操,而且不能勾起帝王对宫室服饰和奇技淫巧的贪念。世宗皇帝不在畅春园理政居住的原因,一是由于有了自己的苑囿——圆明园;二是圆明园不雕不绘,完全符合圣祖皇帝节俭的思想;三是圆明园规模之宏大、环境之优美,令人叹为观止,实在是帝王游憩的绝佳之地。最后,弘历批驳了那种畅春园是圣祖所居,世宗不好意思居住的说法,紫禁城的宫禁也是圣祖居住过的,难道世宗就不能到宫禁居住了吗?乾隆时期,弘历经常到畅春园向皇太后请安,问安后即在畅春园内的无逸斋、集凤轩和西花园的讨源书屋传膳和处理政事,基本上不到九经三事殿和澹宁居去了。

高宗弘历以后的几个皇帝一直到清文宗奕詝咸丰十年I860),奕詝逃亡热河,均在圆明园理政和居住。畅春园失去了皇帝理政和居住的功能,这是其衰落的根本原因。


二皇太后颐养天年功能的丧失

畅春园在康熙和乾隆时期,还是玄烨和弘历奉养皇太后的地方。康熙二十六年(1687),玄烨移住畅春园后,就把孝庄文皇太后与孝庄章太后接到畅春园内居住。乾隆年间编纂的《皇朝通志》记载:“赐名畅春园,时奉孝庄文皇后、孝惠章皇后憩焉。”[②]两位皇太后“喜居郊园”,对畅春园的环境十分满意,在园内的澹泊为德行宫居住下来。雍正年间,畅春园的九经三事殿用来停放孝敬宪皇后的灵柩。乾隆二年1737),弘历为生母孝圣皇太后(崇庆皇太后钮祜禄氏修缮新居,将“澹泊为德行宫”改名为“春晖堂”,其后的寝殿叫“寿萱春永”,作为皇太后常年居所,皇太后有时也在凝春堂、集凤轩和蕊珠院居住。孝圣皇太后于乾隆三年正月住进畅春园,除节庆日移住圆明园长春仙宫外,其余的日子均住在畅春园里。乾隆四十二年1777)正月二十三日,孝圣皇太后去世,灵柩安放在九经三事殿。二十九日,弘历决定把畅春园作为以后奉养皇太后的场所,子孙世守勿改。弘历诏谕:“若畅春园,则距圆明园甚近,事奉东朝,问安视膳,莫便于此,我子孙亦当世守勿改。著将此旨录写、封贮尚书房、军机处各一分,传示子孙,以志毋忘。”[③]

自乾隆四十二年以后到嘉庆年间,清朝没有皇太后,畅春园又丧失了皇太后颐养天年的功能。仁宗顒琰的母亲孝仪纯皇后,死于乾隆四十年。乾隆六十年九月,弘历宣布顒琰为皇太子,并禅让于顒琰,所以,顒琰做上皇帝时,皇太后早已去世多年。直到道光时期,清朝才又有皇太后,但此时的畅春园由于常年关闭,无人维护,已经残破。

清宣宗旻宁即位后,鉴于畅春园已经破败和政府财力不足,便命令管理圆明园大臣,将圆明园左边的绮春园加以修葺,将其母孝和皇太后接到绮春园奉养。道光元年1821)五月十九日,宣宗旻宁在给内阁的诏谕中说:

乾隆四十二年,皇祖高宗纯皇帝圣谕,以畅春园距圆明园甚近,事奉东朝,问安视膳,莫便于此,子孙当世守勿改,此旨恭录存贮上书房,朕从前曾经祗诵,惟是畅春园自丁酉年(乾隆四十二年)扃护以后,迄今又阅数十年。殿宇墙垣,多就倾敧,池沼亦皆湮塞。此时重加修葺,地界恢阔,断非二年所能竣工。明年释服后,圣母皇太后临幸御园,不可无养志颐和之所。朕再四酌度,绮春园在圆明园之左,相距咫尺,视膳问安,较之畅春园更为密迩,且系皇太后夙昔临莅之区,居处游览,罄无不宜,于此尊养承欢,当于近奉养东朝之旨,尤相契合也。著管理圆明园大臣,即将绮春园相度修整。敬奉慈愉。[④]

这里,宣宗旻宁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说高宗所以有畅春园以奉东朝的圣谕,是因为畅春园距离圆明园很近,问安视膳,甚是方便。但是,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是自那以后,畅春园一直关闭,迄今已有几十年了,“殿宇墙垣,多就倾敧,池沼亦皆湮塞”,如果重新修缮,不是一二年就能够竣工的,明年皇太后就要临幸御园,不可以没有奉养的地方;二是绮春园在圆明园的左边,相距咫尺,视膳问安,比畅春园更近,更加符合近奉东朝的旨意。

宣宗旻宁逝世后,文宗奕詝即位,其生母孝全成皇后已经去世,文宗时期没有皇太后。文宗后是穆宗载淳,其生母就是有名的慈禧。此时的畅春园已经被英法联军焚烧,慈禧连重新圆明园的经费都没有,更谈不上重新畅春园了。

三皇帝游憩功能的丧失

畅春园利用天然山水形胜,因地制宜,叠山理水,湖中高阁,岛上庙宇,飞瀑流韵,河溪交错,四通八达,玄烨常常乘龙舟在河上游憩,泛舟观荷,欣赏美丽的山水景色。畅春园成为玄烨理政之余放松心情的好地方。世宗胤禛除到畅春园的恩佑寺祭祀圣祖玄烨以外,很少去畅春园。弘历在向皇太后问安后,偶尔在园内游览,在颐和园建成后,常常从畅春园出发到颐和园去“散志澄怀”。乾隆四十二年后,畅春园内没有皇太后居住,弘历也不再去畅春园了。对于皇帝来说,畅春园已经没有去的必要了。因此,园子一直处于关闭状态。皇帝在理政之余,将游憩的地点改到圆明园和颐和园了。畅春园作为皇帝游憩功能的丧失,标志着其地位下降到御园的附属园林。

乾隆十五年1750),高宗弘历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


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颐和园,至此,从现在的清华园到香山,长达20多公里的皇家园林区正式形成。

清漪园,西湖当其前,金山拱其后,乾隆在兴建清漪园的过程中,疏浚玉泉山水系,扩大西湖面积,并改名为昆明湖,把清漪园建成皇帝理政之余散志澄怀的地方,弘历在《卸制万寿山清漪园记》中说:“畅春以奉东朝,圆明以恒莅政,清漪、静明,一水可通,以为敕几清暇散志澄怀之所。”[⑤]将清漪园的功能定位于供皇帝游憩,不在此居住,诚如弘历所说:“园虽成,过辰而往,逮午而返,未尝度宵,犹初志也。”[⑥]自清漪园建成后,弘历常常到这里游览观光。

圆明园也是皇帝游憩的重要场所,虽然弘历说圆明园的定位是理政的地方,“圆明以恒莅政”,但是,园内依山环水、错落有致的建筑,构成园内四十美景,每一景就是其中一座“园中园”,诚如弘历所言:‘规模之宏敞,邱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清佳,高楼邃室之具备,亦可称观止。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踰此。”[⑦]当然也是皇帝散志澄怀的好地方。

丧失了上述三种功能的畅春园失去了皇家园林的地位,其衰败是必然的。


四皇家园林功能丧失后的畅春园

丧失上述功能的畅春园,带来的后果就是管理级别降低、官员裁减,管理松弛,园内建筑被拆去,周边社会治安恶化。而这些又反过来加速了畅春园的衰落。

其一,管理机构级别降低。

乾隆四十二年前,畅春园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康熙年间,设有总管大臣1人、郎中1人、八品总领3人、无品级副总领10人、笔帖式10人,史载:“畅春园康熙年间定,设郎中一人,八品总领三人,无品级总领十人……(康熙四十三年设西花园八品总领二人,无品级副总领八人。”[⑧]用以对畅春园进行管理,著名文学家曹雪芹的舅祖李煦,康熙二十九年(1690)就曾经被任命为畅春园总管。雍正二年1724)五月二十四日,上谕张起麟、王朝卿:“将外围太监中之年力壮健者,拣选二百名,在畅春园赏房居住,令伊等学习弓箭、藤牌、鸟枪、枪刀。有学习优者,赏以千总、把总职分,再加赏钱粮。果能尽心学习,武艺出众,朕可以随时量赏职衔。将来随朕出外,分作两班宿卫,卽驻跸畅春园时宿卫亦好。”[⑨]乾隆十年1745),又设八旗护军守卫,《大清会典事例》曰:“增设畅春园门汛为二十处,日以护军参领一人,副参领、署参领四人,护军、护军校二百人守卫。”[⑩]

随着政治中心转移到圆明园,雍正和乾隆时期,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其规模和豪华程度远远超过畅春园,畅春园逐渐衰落下去了,守卫畅春园的兵力减少,级别降低。《大清会典事例》记载道:“(乾隆)四十二年,裁撤畅春园汛十五处,仍留门班五处,日以副参领、署参领一人,护军校、护军五十八人守卫。嘉庆七年,裁撤畅春园守卫护军营官兵(禁军),交巡捕营官兵看守。”[11]《日下旧闻考》也有同样的记载:“(乾隆)四十二年,裁撤畅春园汛十五处,仍留门班五处,日以副参领、署参领一人,护军校、护军五十八人守卫。嘉庆七年,裁撤畅春园守卫护军营官兵,交巡捕营官兵看守。”[12]护军营是禁军,巡捕营则是维持京师治安的部队,守卫级别大大降低了。

伴随管理机构级别的降低,管理畅春园的官员也减少了。早在乾隆五年1740),就首先裁去西花园八品总领1人入静明园,又裁去无品级副总领1人。嘉庆十二年(1807),“裁未入流苑副(副总领)六人,笔帖式三人”,十六年再次减少畅春园的官员,拨给圆明园食八品俸苑丞(总领一人,八品苑副一人,委署苑副二人。”[13]道光二年(1822),当时畅春园的官员设置情况是:“郎中一员、六品苑丞一员、七品苑丞一员、八品苑副四员、笔帖式二员、食钱粮署苑副八名。园户头目、园户等共一百五十五名。”[14]为了迎接孝和皇太后入住绮春园,道光二年八月二十二曰,《总管内务府奏畅春园郎中一员补调绮春园等事折》中称,把畅春园郎中一员、畅春园食钱粮署苑副四名调拨到绮春园当差,畅春园的事务由该园六品苑丞办理,不再另行添设官员,史载:“该园(畅春园)现在殿座无多,差务甚简,所有设官员尽可酌核调拨。拟请将畅春园郎中一员调补绮春园,协理该园一切事务……仍请由畅春园食钱粮署苑副八名内酌拨四名,归于绮春园当差。其畅春园事务,即责令该园六品苑丞办理,无庸另行添设官员。”[15]对此,宣宗旻宁批示道:“畅春园郎中着调补绮春园郎中,向设员外郎一员着专管长春园。至畅春园,着内务府大臣于郎中、员外郎内捡派一员兼行。余依议。钦此。”[16]此后的畅春园没有了高级管理大臣郎中。据张宝章先生研究,到了道光二十三年1843),畅春园官员都拨给圆明园了,畅春园则以八品苑副3人、委署苑副2人,笔帖式1人,作为专路管理。畅春园作为单独设立的单位被取消了,降为附属园林。[17]

乾隆四十二年1777)五月,谕令畅春园拨给静宜园园户10名,消减畅春园的园户。

其二,建筑物被大量拆除。

失去皇家园林功能的畅春园,到了道光时期,园内的建筑物长期无人维修,大量建筑物被拆除。当时畅春园的春晖堂,椽子生出苍苔,渊鉴斋更是断壁残垣,屋内长满杂草,更严重的是畅春园遭到了人为的大规模拆毁。在样式雷第五代传人雷景修于道光十六年(1836)绘制成的《畅春园地盘形势全图》上,我们看到了许多殿堂旁边注明“拆去”字样,说明这些建筑物即将被拆除,它们是中路的延爽楼、瑞景轩、玩芳斋和韵松轩,东路的清远斋、渊鉴斋、太朴轩,西路的船坞、买卖街、无逸斋、蕊珠院、集凤轩和雅玩斋等,共13处建筑。上述建筑物大都是畅春园的主要建筑。光绪二十五年,宣宗旻宁又命人把挂甲屯南部的英和承晖园加以扩建,赐给六公主寿恩固伦作为居住地,并更名为春颐园。根据样式雷《挂甲屯南城内春颐园地盘全样》和《新拟地盘画样》可知,这次修建春颐园,竟然把畅春园的西北角圈到园内了。道光二十九年,正阳门的箭楼发生火灾,重建箭楼所需用的三丈四尺多长之大木柁,无处筹办,竟然将畅春园九经三事殿的三丈六尺长的大梁拆下抵用。咸丰六年1856),文宗旻宁为了给他的七弟奕譞修建蔚秀园的前所与后所,拆除了畅春园内的木料《泉宗庙畅春园等座内檐数目准底》记载了修建蔚秀园前后所共用了畅春园的8槽木料“前所抵畅春园一槽,前所抵泉宗庙各等座内檐装修共计十槽……后所抵畅春园共计七槽,后所抵泉宗庙各等座内檐装修共计二十六槽。”这些内檐木料来源于畅春园的清溪书屋和导和堂,主要有栏杆罩、落地罩、扇子和壁子等。

九经三事殿是玄烨理政的地方,清溪书屋是玄烨的寝殿,这两座建筑的被拆,标志着畅春园已经成为废园,畅春园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其三,畅春园管理松弛,周围地区社会治安恶化。

畅春园护卫兵力和官员的裁减,使得畅春园管理松弛,周边的社会治安状况恶化。

道光二十四年1844),发生了太监私自挖掘畅春园山土六丈有余的事情就是代表性事件。这年有人奏报,太监李得喜、刘大康和大汤老三人,擅自将畅春园内的土山铲平,盖房种树。九月,宣宗旻宁命令把他们“俱着交刑部,严行审讯”,并且责问“该管大臣等知之与否?”后经管理圆明园内务府大臣调查,并明白回奏,太监李得喜所盖房间在大河庄地方,毗连畅春园,并非畅春园官地,但私刨官土山六丈有余确有其事,而且有关官员没有报告,应该惩处,史载:“惟李得喜私刨官土山六丈有余,该管员役并未查出呈报,实属疏漏,应俟刑部定案后,再行奏参核议,敬征、裕诚、阿灵阿,毫无觉察,请先行交部,分别议处。”[18]虽然,宣宗旻宁命令把太监交刑部严惩,有关官员也收到处分,但是,这件事说明了当时的畅春园的管理已经很混乱了。

著名的老虎洞胡同,两侧铺面林立,非常繁华,当地的社会治安归属畅春园汛管辖,咸丰二年1852)八月,竟然发生了一夜有两家钱铺同时被盗的案件,这件事情惊动了文宗奕詝,他下达诏谕:

内阁步军统领衙门奏请将疏防劫案之守备等惩处一折,据称海淀老虎洞地方通盛钱铺,本月初三日被贼夤夜持械撞门入室,劫去银四百两。又天福钱铺同时被贼劫银一百五十余两,并将事主郭献璋殴伤等情。园汛重地,理宜严肃,该员弁等专司缉捕,如果认真巡查,何至有一夜连劫二家之案,实非寻常疏防可比。中营畅春园汛守备福来、千总庆泰、把总徳禄均著摘去顶带,先行交部,严加议处,副将高鉴、参将苗遇春、署游击贾士珍,均有管辖之责,著一并交部,分别议处,仍勒限饬令,严缉赃贼,傥限满无获,即着严参,并著顺天府、五城一体,严拏务获,奏交刑部从严惩办。[19]

畅春园地区属于禁地,一夜有两起盗窃案件发生,足见畅春园周边社会环境在咸丰时期已经恶化,以至于文宗奕詝说不是一般的疏于防控,“实非寻常疏防可比。”屡次降旨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同年十一月十八日,文宗奕詝又谕内阁:“辇毂衙地,理宜肃清,本年八月初三日,海淀老虎洞地方,有一夜连劫二家重案,叠经降旨,将管营汛及副指挥等官摘去顶戴,分别议处,饬令迅速严拿。”[20]

上述可见,畅春园在咸丰十年I860年)英法联军到来之前,已经残破,英法联军焚烧更加快了畅春园的衰落。咸丰十年I860)十月初四日,总管内务府大臣明善《奏查得圆明园内外被抢被焚情形折》中,把圆明园和畅春园及其他园林被焚烧的情况作了记载:“大宫门、大东门及大宫门外东西朝房、六部朝房、内果房、銮仪卫值房、内务府值班房、恩慕寺、恩佑寺、清溪书屋、阅武楼、木厂征租房、澄怀园内近光楼六间、值房八间、上驷院、武备院值房等处,均被焚烧。档案房前后堂、汉档房等处被焚,满档房、样式房等处尚存数间,亦被抢掠,仅将印信护出无失。库房六座,被抢四座,焚烧二座。”[21]可见,畅春园内的恩慕寺、恩佑寺、清溪书屋等被侵略者焚烧,园内残存建筑在同治和光绪年间被拆用于圆明园与颐和园复建工程。光绪初年的畅春园“零础断阶,蓬蒿瓦砾”。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畅春园再次遭到附近居民及八旗驻军的洗劫,园内树木山石均被私分殆尽。清末将畅春园西面的护园河道和畅春园内的大部分河湖填平,开辟为训练军队的操场。到宣统年间,畅春园一带已经成为稻田、水洼和土岗子了。

作者简介:赵连稳1962),男,山东成武人,北京联合大学三山五园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主要研究北京文化史。


    本文为北京市教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基金项目三山五园历史文化元素谱系构建及可视化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 21311 992001)



[①][清]于敏忠等: 日下旧闻考80,北京: 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年版,第13231324

[②] [清]嵆璜等: 清通志33,浙江书局刻本

[③] 清高宗实录1025,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丙申

[④] 清宣宗实录18,道光元年五月戊辰

[⑤] [清]于敏忠等:日下旧闻考84,北京: 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年版,第1393

[⑥] [清]于敏忠等:日下旧闻考84,第1393

[⑦] [清]于敏忠等:日下旧闻考80,第1323

[⑧] [清]( 光绪) 清会典事例1172,北京: 中华书局1991 年影印本

[⑨] [清]鄂尔泰,张廷玉等: 国朝宫史3,北京: 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年版,第21

[⑩] [清]( 光绪) 清会典事例882,北京: 中华书局1991 年影印本

[11] [清]( 光绪) 清会典事例882,北京: 中华书局1991 年影印本

[12] [清]周家楣,缪荃孙: ( 光绪) 顺天府志8,北京: 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 年版,第258

[13] [清]( 光绪) 清会典事例886,北京: 中华书局1991 年影印本

[1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圆明园( 上册)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版,第485

[15]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圆明园( 上册) ,第485

[1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圆明园( 上册) ,第486

[17]张宝章: 畅春园记盛,北京: 开明出版社2009 年版,第98

[18]清宣宗实录409,道光二十四年九月丁卯

[19]清文宗实录68,咸丰二年八月乙酉

[20]清文宗实录68,咸丰二年十一月甲子

[2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圆明园( 上册) ,第574

  热门信息
一位死在圆明园的皇后——孝全成...
圆明园的核心历史文化价值
英法被俘者圆明园受虐致死考谬
从清漪园到颐和园
圆明园到底建了多少年?
圆明园的建筑与风貌
郭黛姮
颐和园“云辉玉宇”牌楼
  最新信息
苏麻喇姑: 大清顶级宫女之谜/a>
剩有燕京烟九节, 白云观里会神...
蒜市口 蒜市口大街 蒜市口地方...
试论通州运河与元代以来的南北文...
藏传佛教与圆明园正觉寺
圆明园买卖街钩沉
清末旗人的祭祀与换索礼节
“ 样式雷 ”图与圆明园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阚红柳 顾问:黄兴涛>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京ICP备050207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