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风学社网站 | 热门信息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海外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法专家学者首次就圆明园研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07/07


  1983年9月23日至9月30日法国对外关系部派出皮拉佐莉女士(研究东方艺术史学者)、达尼尔先生(研究18世纪欧洲艺术史学者)和菲利普先生(建筑师,198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的进修学者)等三位学者对圆明园进行为期一周的学术访问,对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和圆明园学会的专家们进行了学术交流活动。这是两国间共同研究圆明园的第一次学术性交流。


  这次学术活动是根据1982年5月随法国总统密特朗访华的负责文化事业部长级代表雅克.朗格与我文化部周巍峙副部长进行对口会谈中,达成的文化交流内容之一而安排的。市政府指示此项学术活动以圆明园学会名义负责接待工作。1983年9月23日到机场迎接法国客人的有学术筹委会副主任汪之力、金紫光和张开济总建筑师等。


  法国学者在进行学术会谈活动中,与圆明园学会领导人及北京市政府有关市政、规划、园林等方面的负责同志汪之力、金紫光、陈向远、宣祥鎏、汪菊渊以及圆明园学会会员侯仁之、史树青、傅天仇、周维权、朱家溍、王璞子等专家、教授、学者等多次会面交谈。法国学者带来了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的由意大利画家郎世宁设计并绘画、我国艺人所制作的圆明园西洋楼铜版画复制品20幅,清代沈源、唐岱绘制的彩色绢画“圆明园四十景”彩色照片底片,赠送给圆明园学会。此外,皮拉佐莉女士还向学会赠送了她自己的论著《木兰图—与乾隆秋季打猎之研究》、《中国艺术》、《“巴黎博物馆馆藏的乾隆征服碑文雕刻”介绍》等,达尼尔先生和菲利普先生也赠送了他们各自的论著。我学会回赠以三套彩印精装本《承德古建筑》和《圆明园》学刊一、二集及其他学术资料。


  学术交流座谈会上,第一巴黎大学教授达尼尔作了一天半的实地测绘、摄影、详细考察和记录西洋楼景区各残存遗迹的现状后,在学术交流座谈会上,谈了他们的观感和想法。达尼尔教授特别提到,在遗址还能找到十分珍贵的石雕残迹,能看到当年精湛的石造建筑水平和石雕艺术,认为收获不少;从石柱花纹上看出是有中国独创性的艺术作品,并非完全摹仿西方,这在欧洲和法国艺术史上应占有重要地位,并认为双方在艺术史上进行合作研究很有必要。


  学会方面有何重义(副教授)、曾昭奋(讲师)的联合发言以及赵光华(工程师)、杨乃济(建筑师)等的发言,分别谈到保护、利用圆明园遗址的设想及清史档案中有关圆明园资料的整理工作。


  中法专家代表,经过多次研究和会谈,为了加强中法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就中法学者、专家合作研究世界历史名园圆明园的问题,取得初步一致意见如下:


  双方近期内各自在本国收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包括图书、档案、论文、书信等),根据这些资料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绘制出圆明园总体布局及主要风景点和建筑的复原图,制作大比例尺模型。法方负责长春园西洋楼部分,全园的其他部分由中方负责。中法双方相互提供研究的便利条件。中法学者都愿意为各自出版的以圆明园造园艺术为中心内容的中外刊物相互提供稿件及转载论文资料。为满足科学研究需要,双方可互派专家到对方国家进行考察、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并在适当时机联合举办有关圆明园科学研究成果和模型的公开展览。


  法学者在华期间,还到承德游览参观;于1983年9月30日离京回国。


                             


 (来源:中国圆明园学会主编《圆明园》第三期)


  热门信息
一位死在圆明园的皇后——孝全成...
圆明园的核心历史文化价值
英法被俘者圆明园受虐致死考谬
从清漪园到颐和园
圆明园到底建了多少年?
圆明园的建筑与风貌
郭黛姮
颐和园“云辉玉宇”牌楼
  最新信息
苏麻喇姑: 大清顶级宫女之谜/a>
剩有燕京烟九节, 白云观里会神...
蒜市口 蒜市口大街 蒜市口地方...
试论通州运河与元代以来的南北文...
藏传佛教与圆明园正觉寺
圆明园买卖街钩沉
清末旗人的祭祀与换索礼节
“ 样式雷 ”图与圆明园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阚红柳 顾问:黄兴涛>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京ICP备050207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