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淀自然景观的形成
1、海淀台地与清河洼地
北京是在永定河冲积扇上发展起来的千年古都,永定河不仅养育了北京城,也养育了海淀和海淀园林的发展。
永定河冲积扇形成于晚更新世,它的顶点在石景山,北缘在上地,东缘在北京城与通州城之间,南缘在大兴。进入全新世以来,永定河在这个冲积扇上不断摆动,留下了多条明显的河流故道。距今大约1万年至5千年前的时候,永定河曾由六郎庄、圆明园、清河一线流过,由于今天在这条河谷低地中存在有清河,故称为古清河故道。在大约6、7千年至3千年前的期间内,永定河也曾流经北京西客站及其以南地区,在那里留下古河道遗迹。由于距今1千多年前,曾有水流经该地,人们遂把那条河道称为古水。距今 3千年至2千年前的时候,永定河水曾流经今天的北海、中海和南海一线,这里后来有高梁河流过,故称为古高梁河(此前的文章也称为“三海大河” )。此后,永定河向南摆动,最终达到今天的位置。分布于这些全新世河道两岸的高地,成为城市与聚落选址的理想地点。北京城即选址于永定河冲积扇中部,古高梁河与古水故道之间名为蓟丘的高丘上,它是一座诞生于永定河渡口上的城市。
海淀地区位于永定河冲积扇的北部,大约1万余年前,永定河改道北流,由本区西北侧经过,在老冲积扇上切割出宽广的河谷,造就出海淀地区起伏明显的地貌特征。在海淀的东南部是开阔而高爽的“海淀台地”,西北部是低平多水的“清河洼地”。当地既可临水而居,又可避免洪水之患,是一处十分理想的人类居住地。
“海淀台地”由侯仁之先生命名,指海淀镇及其以南海拔50米左右的平坦高地,其形如手掌状,向北伸出。在海淀镇的西、北两侧,台地陡然下降,转变为地势低洼的河谷洼地。河谷低地海拔高度一般在46米以下,南部稍高,接近47米,向东北方向逐渐降低到44-43米左右。清河及其支流万泉河等河流呈西南—东北方向蜿蜒流淌在宽阔的洼地之中,故可称为“清河洼地”。侯仁之先生曾提出“巴沟低地”的概念,即是指清河洼地靠近海淀的部分。海淀台地与清河洼地的分界,基本上沿八一中学西墙—北大西墙—北大第一教学楼北侧—成府—清华大学照澜园一线分布,清河洼地的西北缘在万寿山—中央党校—厢黄旗—上地—清河镇一线分布。
海淀地区的古清河故道宽2~5公里,河床砂砾层厚4~8米,几千年来,在砂砾层上发育出3~1米厚的黏性土层,土层总体上呈西南厚东北薄,这样的特点影响到明清的园林建设。
2、清河洼地中的湖沼发育
古清河河谷在形成后的1万年间,经历了由大河到湖沼、农田,再到园林区的演变过程。古清河古道中的小型湖沼出现于距今大约7000年前,20世纪60年代在圆明园旁边的萧家河曾经出土7000年前的黑色淤泥,属于湖沼相沉积。
大约在距今5000年前后,永定河出山后开始向南迁移,古清河被废弃,沿古清河故道,在玉泉山前、肖家河、河南新营和洼里等地,发育有一至两层泥炭层,泥炭层顶面接近地表,是古清河废弃河道内的残留湖沼堆积。泥炭层的14C年代在距今5000~2000年之间,说明古清河在5000年前后废弃。
古清河故道中发育出现代清河,现代清河的源头主要是玉泉山和巴沟低地出露的泉水,诸泉水沿清河故道向北汇流,从而形成现代清河。现代清河比古清河要小得多,只能算是涓涓细流。丰沛的水源重新塑造了河谷的面貌,数公里宽的黄砂漫漫的河床中逐渐发育出片片湖沼,渐渐地,整个区域呈现出水乡景色。
此时,海淀地区出现了人类的聚落,有了定居的人类活动,在北大校园内曾发现5千年前的新石器晚期遗址。
全新世晚期,气候逐渐干凉,大片湖沼消失,但仍有许多湖沼发育出来,交替而不息。它为海淀水乡的发展奠定了自然的基础。
海淀地区河湖水系的形成年代并不久远,除少数河流湖沼可追溯到古清河时期以外,大多数都形成于古清河结束之后。到了2千多年前的汉代,海淀低地中的湖沼规模达到高峰,形成大面积的水域。汉以后,出现了人工渠道,低地中的水系也开始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完全自然形态的河湖水系开始受到人工改造的影响。近几百年来,人类对当地河湖水系的改造极大地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水域面积再次扩展,河道堤防得到拓展和加固,区域抵御灾害的能力随之提高。同时,人的改造活动也给河湖水系赋予了浓郁的人文色彩,成为重要的自然人文景观。
在清河洼地中有两个湖泊在历史上最为有名,一个是丹棱沜,一个是瓮山泊。丹棱沜位于海淀镇旁,形成于4千多年前,是海淀地区比较古老的湖泊。丹棱沜湖相沉积呈近西南—东北向分布,向东延伸至海淀台地边缘,向南延伸到大河庄西,向西延伸到六郎庄南面的四环路一带。在万泉河路附近,万泉河的河流相沉积层叠压在该层之上,或打破该层。该剖面中万泉河底部沉积物的14C同位素测年为距今3250±290年,说明万泉河的形成年代至少在3500年以上。
瓮山泊又称大泊湖、西湖,形成于2千多年前,是海淀附近最大的湖泊,影响着海淀水系的变迁。瓮山泊位于玉泉山与瓮山之间,2千年前湖泊范围东至瓮山南,西至玉泉山下,面积广大。此后湖区范围逐渐缩小,金元时期只在今昆明湖西堤以西。1991年昆明湖清淤时,在石舫以南的昆明湖底,曾出土不少金代的文化遗存,其最集中的地点在石舫以南约100米到300米处。这里散布着不少古代陶瓷碎片和零星的条纹砖块等,大多数为金代遗物,包括一些金代定窑白瓷片,应是一处有人居住的地方。
元代,瓮山泊水面北起青龙桥下,东北以略呈S形的西堤为界,西北岸在青龙桥至大承天护圣寺(功德寺前身)一线的高地边缘。1982年,在功德寺门前约100米处的稻田中,发现一座元代建筑遗址,出土有石栏板和雕刻着石狮的望柱,疑为元代大护圣寺的“水阁”。功德寺前的道路高出稻田1米多,可作为元代瓮山泊西北岸的标志。
明蒋一葵 《长安客话》云 “西湖去玉泉山不里许,即玉泉、龙泉所潴。此地最洼,受诸泉之委,汇为巨浸,土名大泊湖。沙禽水鸟出没,隐见于天光云影中,可称绝胜。”这是明代的景象,湖的规模小于元代。
1991年对昆明湖进行调查时,在龙王庙以西的湖底发现古代西堤堤坝遗址。遗址由南湖岛北边向西北伸展,至玉带桥北约100米处与现在的颐和园西堤衔接,在玉带桥以北的西堤也发现了早期堤坝的遗迹,它表明,这段西堤是利用古代西堤建筑起来的。于是我们知道,瓮山泊在这条堤坝的西面和西南面,清乾隆年间开凿昆明湖时,把这段堤坝挖掉,再筑起东面的堤坝,昆明湖就建成了,所以偌大的湖泊仅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建成了。
元代白浮堰水利工程兴建后,西湖成为半人工的水库,玉泉山泉水和西山山水被蓄于西湖,经河渠引入大都。此后西湖作为调节蓄水的水库,湖区可由功德寺前一直延伸到龙王庙。每当在下游下闸蓄水之时,即可形成浩渺的水面。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皇帝谒陵回銮,经西湖,登龙舟,“先期水衡于下流闭水,水与崖平,白波森荡,一望十里”。西湖成为皇帝及达官贵人们郊游燕饮的游乐场所。湖区,“旧有桥梁、水阁、湖船、市肆、蒲菱莲茨,拟江浙西湖之盛”,因而又被称作“西湖景”。
3、海淀地区的天然水源
海淀地区的天然水源除了降雨之外,还来自于泉水。海淀附近的泉水分为两类,一类是古清河故道中的泉水溢出带,万泉庄泉水属于此类。另一类是山泉,玉泉山泉、金山泉属于此类。在这些泉水中,玉泉水量最大,也最为稳定,是海淀地区的重要水源之一。
玉泉是海淀地区最大的山泉。玉泉并非一口孤立的泉眼,而是玉泉山下由数十口泉眼组成的泉群,在这些泉眼中,水量最大的是玉泉,在较大的水压下,玉泉水头冲出湖面形成涌泉。玉泉山泉水来自于隐伏奥陶系灰岩承压含水层,玉泉山灰岩是这一隐伏灰岩的惟一露头处,一部分地下水以上升泉的形式由此喷涌出来,形成大大小小的泉湖。据1934年《北京河道整治计划》记载,玉泉山泉水群总流量在枯水期可达每秒2立方米,丰水期约可两倍于此。1959年8月的月平均最大流量达到每秒2.59立方米,可见水量之大。玉泉之水东流,在玉泉山与瓮山之间汇聚成湖,即瓮山泊。瓮山泊水受地势的制约,向东南流入海淀一带的低地,与低地中的泉水汇合,再转而流向东北,经清河河谷注入温榆河。金人碑记称:“燕城西北三十里有玉泉,自山而出,泓澄百顷。及其放乎长川,浑浩转流,莫知其涯” ,即是对此的描述。
平原低地泉水主要来自于永定河故道中的潜水溢出带,巴沟、万泉庄地区的湖泊属于此。如果我们打开地图就会发现,在与永定河出山口距离相似的多条永定河故道中,都分布着泉眼和湖沼。在古清河故道中有瓮山黑龙潭和万泉庄,在古高梁河故道中有紫竹院,在古金沟河故道中有玉渊潭,在古水故道中有莲花池、在后期的水故道中有万泉寺,它们南北一线,构成永定河冲积扇上的一条泉水溢出带。这条泉水溢出带全都分布在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的永定河故道之中,它的形成与永定河冲积扇的演变密切相关。
巴沟、万泉庄处在泉水溢出带上的古清河故道中,是这条泉水溢出带上水量最为丰沛的地方。它的水源除了永定河砂砾层的潜流外,可能还有来自于西山的潜流。古清河砂砾石层中的潜流受到台地的顶托,涌出地面,在地表形成不计其数的泉眼,万泉庄也因此而得名。巴沟、万泉庄涌出的大量泉水汇集成河,沿海淀台地边缘流向东北,这就是海淀一带有名的万泉河。
4、海淀的河流
侯仁之先生将海淀水系分为玉泉山水系和万泉河水系。玉泉山水系以玉泉山泉水为主,包括了其它一些西山泉水和山水。在元代白浮堰水利工程修建以前,玉泉山水系和万泉河水系在海淀附近合流,成为清河的上游。在白浮堰水利工程兴建之后,玉泉山水系和万泉河水系分离,成为侯先生所说的两个水系。白浮堰水利工程废弃以后,玉泉山泉水和万泉河分别成为清河的两个源头。虽然如此,由于玉泉山水系地处上游,所以它对万泉河水系依然发挥着补水的功能。
清河
清河源头以玉泉为主,在海淀地区的水系未受人工改造以前,清河的正源恐非万寿山后的河道,而是万泉河。因为红石山与万寿山之间地势高亢,中间还夹有一座小山。玉泉山及其附近的西山泉水受此地势的阻挡,在一般情况下难以直接向东北流入清河。相反,当地地势却是向东南倾斜而下的,因而地表水流应主要流向东南,与万泉河合流,然后再转而流向东北,趋清河。当金元时期玉泉和一亩泉引水工程修建之后,特别是白浮堰修筑之后,玉泉山水系与万泉河水系分离,玉泉山水大多被引入元大都城内,只有少量的水经白浮堰闸口外泄,流入万泉河水系。此时,瓮山以北的白浮堰之水可能也为清河提供水源。明代白浮堰断流,玉泉山水沿白浮堰故道向北倒流入清河,成为清河的直接源头,而主体部分仍流向北京城内,万泉河则降为清河的支流,但仍是清河的源头之一。清代海淀园林兴建之后,玉泉山水又分出一部分注入园林水系,然后经万泉河注入清河。清河东流汇入温榆河,属于温榆河水系。
万泉河
万泉河形成于3千多年前,沿河分布着许多古代的遗址,是一条哺育海淀聚落成长的重要河流。在万泉庄旁的万泉河淤泥层中,出土过西汉时期的绳纹瓦片和带有饕餮纹的陶器残片,河旁的高地上有西汉时期的遗址和墓葬,出土过陶井、瓦砾层和多座汉墓。在万泉河所经之地,有海淀、北大、清华等多处汉代遗址。万泉河与清河相汇的河口北岸,有朱房汉城遗址,万泉河将海淀聚落与朱房汉城联系起来。当金元时期瓮山泊旁修筑起引水的长堤之后,海淀一带直接来自西山的水流大为减少,万泉河的水源更多地依赖于万泉庄、巴沟一带的泉水,侯先生所说的万泉河水系也由此形成。
有关万泉河的最早记载见诸明代史籍,在明代的文献中或称“岣嵝河”,或曰“巴沟水”。明代在岣嵝河上有两座石桥,南边的一座叫西勾桥,位于南海淀西边,北边的一座叫娄兜桥,在今北京大学西,娄兜是嵝岣之谐音,至现代仍有其地名存在。
金水河
《元史·河渠志》:“金水河,其源出于宛平县玉泉山,流至(和义)门南水门入京城,故得金水之名。”古人观念中西方属金,因而古人把从西面引入都城之水称为金水。关于金水河,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早在60多年前就做过详细考证。据侯先生研究,位于海淀附近的金水河始建于金代,金人在中都城北今北海一带修建大宁宫,曾引玉泉山泉水入园以解决御园用水之需,只是尚未有金水之名。元代金水河的修建早于通惠河,且不与通惠河上游同道,是一条与后来兴建的通惠河相平行的河道,它由和义门即明清之西直门南的水门入城,转流进入大内。金水河至明代废弃,其水与通惠河合而为一。
通惠河
元中统元年(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继承汗位,定都燕京。为解决燕京水源和漕运用水的不足,郭守敬提出了两项水利工程计划。一项是中统三年(1262年)开玉泉以通漕运。《元史·本纪第五》:“八月己丑,郭守敬请开玉泉水以通遭运。……并从之。”据今人考证,这项计划得到实施,其位置当即今日的长河。数年前,在改造元代广源闸时,在广源闸南闸基之下,出土河道早期的黑色淤泥层,这些淤泥层形成于广源闸建闸之前,说明在通惠河兴建之前此处已有河道存在,它可能是中统年间的河道,也有可能早在金代就已形成。
郭守敬于至元二十八年(1292年)提出修建通惠河的计划,并付诸实施。通惠河水利工程将白浮泉至玉泉山一带的西山流泉引入瓮山泊,再由瓮山泊筑渠至大都城,把水引入城中的积水潭,由积水潭引至通州。其中由白浮泉到瓮山泊的一段渠道,与今天白浮至颐和园的京密引水渠路线大致相仿,它利用西山山前地势倾斜的特点,在水渠的低岸一侧构筑长堤,将所经之地的河、泉之水束于渠中,引至瓮山泊,因而后人又有白浮堰之称。如今白浮堰遗址已淹没难寻,蔡蕃先生根据地形地貌和长度推算,绘制出白浮堰位置推测图。白浮堰大体位于京密引水渠东侧,选择的地势比京密引水渠稍低。
白浮堰至青龙桥止,由青龙桥向南为瓮山泊湖堤,也称“西湖景堤”。可能是出于读音的简便,也可能是因其位于京城之西,人们常称为“西堤”。西堤在颐和园昆明湖中的走向过去不是很清楚,只能根据推测来描述其位置。1991年昆明湖清淤时,我们对湖底的白浮堰遗址进行了调查,从而搞清了遗址的分布状况。
昆明湖中的堤坝遗址,位于昆明湖南湖岛(龙王庙)西北。它由南湖岛西北角向西偏北约20至30度的方向延伸,在玉带桥东约150米处转向西偏北约45度的方向延伸,并在玉带桥东北约100米处与昆明湖西堤汇合,全长700多米。其中可辨认遗址长度约为600米。在堤坝遗址与今昆明湖西堤的汇合处,昆明湖西堤向东微微弯曲,其走向恰好与堤坝遗址的走向相一致,使遗址得以和昆明湖西堤相吻合。由此以北的昆明湖西堤不但在宽度上与遗址十分接近,而且沿堤坝边缘出土了同遗址木桩相同的柏木桩。在豳风桥附近的西堤西侧,距今堤岸2 至3米处,较密集地排列着一排木桩,木桩内侧填以碎石,石块特征与遗址相同,它说明这一段昆明湖西堤是借用瓮山泊堤坝旧址建成的。
由此可知,当年瓮山泊旁的这段大堤北起于青龙桥,沿今颐和园西堤北段向南,在玉带桥北转向东南,经南湖岛龙王庙至17孔桥东折而向南,沿今长河大堤至迈钟桥。这条长堤因位于京城之西,亦被称为“西堤”。从元代起,西堤就成为大都官宦游览西郊的重要道路,元人诗句“凤城西去玉泉头,杨柳长堤马上游”,描写的就是这一情景。堤路的出现方便了游人,西湖于是成为达官贵人们嬉戏游乐之所。
白浮堰引水工程扩大了瓮山泊水域,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的河湖系统,它使玉泉和西山之水大多流入大都,减少了进入万泉河和清河的水量。它一方面减少了六郎庄地区的地表水源,但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水灾的影响,为本地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明代由于白浮堰的废弃,西湖不但再不能得到山后水源,而且部分湖水北出青龙桥闸,沿白浮堰故道北流,在萧家河附近东转,汇入清河。
5、宛若江南的水乡景色
金代,“金宣宗贞佑中,遣户部郎中杨大有等诣京东、西、南三路开水田,粳稻之利,几如江南。”元顺帝时,采用丞相脱脱的建议,开垦京畿之地,并招募江南“能种水田及修筑圩堰之人”为农师,进行指导,京西之地亦在其中。明代后期是本地稻作大发展的时期。明万历时人蒋一葵《长安客话》在说到西湖(即瓮山泊)一带的水田开发时云 “近为南人兴水田之利,尽决诸洼,筑堤列塍,为菑为畬,菱茨莲菰,靡不毕备,竹篱傍水,家鹜睡波,宛然江南风气,而长波茫白似少减矣。”元明时期的瓮山泊,因地处京西又颇具江南景色,而被喻之为杭州的西湖,称为“西湖景”。墨绿的稻田与小桥流水、淀塘清波构成一幅水乡景色。
对于海淀地区的稻作水乡景观,不论是南方人还是领略过南方景色的北方人,都会触景生情,引起对江南美景的回想,认同它所具有的南方水乡特色。这种深深印刻在人们心中的景观图像,可以从大量的诗文中反映出来,几百年来未曾断绝。明代王洪《西湖》诗:“堤下连云粳稻熟,江南风物未宜夸。”傅淑训《玉泉山》:“全画潇湘一幅,楚人错认还家”。蒋一葵称其“酷似江南风景”,袁宗道说它“的的似江南”,文徵明颂其“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江苏人邬佐卿更有“不道身为客,还疑是故园”的感觉。
* 感谢作者授权,转发请联系作者。
* 感谢张晓莲老师授权使用照片,转发请联系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