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风学社网站 | 热门信息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三山五园
三山五园与名人——王国维 昆明湖中 不见才子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03/19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近一个世纪前,颐和园佛香阁排云殿前的湖边,一位身着长衫,留着辫子的老人,在这里投湖,结束了自己浮沉的一生,他就是晚清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

王国维,初名国桢,字静安、伯隅,1877年生于浙江省海宁州(今浙江省嘉兴市海宁),1927年去世。他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先河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在哲学、文学、教育、史学、古文字学、美学等方面研究无一不高。庄子说沧海浩瀚,“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王国维本人的学问正可以用此形容,学问就是他一生的全部工作和事业,陈寅恪赞叹其学问“几若无涯岸之可望,辙迹之可寻”。王国维在文学方面的重要著作有:《叔本华之哲学及教育学说》《红楼梦评论》《文学小言》《屈子文学之精神》《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及《观堂长短句》等。

人生三境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摘自他的作品《人间词话》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自晏殊的《蝶恋花》。

在王国维此句,意为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立志,执着追求,登高望远,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认识到道路漫长。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

王国维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并非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付出,孜孜以求,直至人瘦衣袋宽也不后悔。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

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才能明察秋毫,豁然贯通,达到成功。

王国维敏感纤细忧郁的内心,他的境界与真情,不足以支撑起他面对残酷的世事,在他身后缓缓打开的,是半个世纪的乱世残景。鲁迅曾经说道,“他老实到像火腿一般”,作为一位纯粹的研究性学者,也许只有在学术研究中,才能忘记那些如潮水般裹挟着生命的悲痛。王国维自己也曾写道“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自是始决从事于哲学......”。

时代的洪流,炮火纷争中,国家命运与国学研究的未来一片黑暗。军阀交战时局动荡,新文化运动激进,国学文脉的土壤眼看不存,此时王国维可以说忧愁与苦闷缠身,再加上几年来友情破裂,亲人相继离世,1927年6月2日的上午,王国维先生在颐和园鱼藻轩石阶上跃入昆明湖,终结了自己的生命。或许是去意已决,王国维投湖后扎入水底淤泥中,口鼻被淤泥塞满,短短两分钟就窒息而死,闻声而至的园丁赶忙救援却也无力回天。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用殉清来概况王国维的自尽是片面的,自身彷徨悲苦与时代动荡不安交织之下,学贯古今中外的文人才子自沉了昆明湖,选择了属于自己的解脱。这位知天命年纪的老人,在送走了包括孩子在内的15位亲人后,平静的走上了命运给自己安排的道路。陈寅恪先生评价到,“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清华大学王静安先生纪念碑铭》

坚冰又化,枯枝再春,昆明湖水面上溅起的那朵水花慢慢陷入沉静,可泛起的涟漪却绕过光阴百代,留存在后世人的心中。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三山五园

  热门信息
一位死在圆明园的皇后——孝全成...
圆明园的核心历史文化价值
英法被俘者圆明园受虐致死考谬
从清漪园到颐和园
圆明园到底建了多少年?
圆明园的建筑与风貌
郭黛姮
颐和园“云辉玉宇”牌楼
  最新信息
苏麻喇姑: 大清顶级宫女之谜/a>
剩有燕京烟九节, 白云观里会神...
蒜市口 蒜市口大街 蒜市口地方...
试论通州运河与元代以来的南北文...
藏传佛教与圆明园正觉寺
圆明园买卖街钩沉
清末旗人的祭祀与换索礼节
“ 样式雷 ”图与圆明园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阚红柳 顾问:黄兴涛>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京ICP备050207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