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圆明园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教授郭黛姮在北京透露,备受关注的圆明园坦坦荡荡景区北部的一座石拱桥——碧澜桥,经过三建三拆、历经13年之后,已于10月底正式完工。
郭黛姮教授是在“全球视域下三山五园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学术研讨会透露这一信息的。据她介绍,碧澜桥小巧玲珑,每块栏板上下皆为不同的弧线轮廓,安插在曲面的仰天地栿石上;该桥栏杆的每根望柱柱头上均有双鹤在云间翱翔的雕饰,有的展翅高起,有的一往直前,姿态各异。其雕刻之精美,在宫廷建筑的同类题材中首屈一指。碧澜桥是圆明园中最精致的一座石拱桥。
碧澜桥在圆明园遭遇八国联军焚毁后,遗址被填埋,其构件于2002年挖掘出土。遗址现场经过清理后,保存的桥墩比较整齐,但上部构件残缺不全。考古发掘出的构件形制多样,但破坏严重,栏板和仰天地栿石大多断裂而且散乱,并有许多构件缺失。
该桥在2002年曾遭到野蛮复建。郭黛姮教授透露,当时有一施工队进场施工,他们却对这座桥的特点了解甚少。她看见他们在桥洞处支起半圆形木胎,便在上部铺桥面石材、仰天地栿石等构件,结果却与石栏杆无法吻合,只好拆了重来。
“他们就这样重复了两次,还是不行。”郭黛姮教授回忆说,对于断裂的石栏板随意用环氧树脂粘接,致使石材表面污染严重,且强度很差,圆明园管理处不得不让他们停工。后来,郭黛姮在没有文献和资料的情况下,根据该桥所存构件的详细尺寸进行复原,用手工仔细测量,绘出相应的设计方案图纸。
碧澜桥真正的修复工程拖到了2015年才正式开始。这次工程要求对于残破的石构件,尽量让其应用在原有部位,对于破损的石块使用环氧树脂粘接。环氧树脂品种的选择需要与石材匹配,并进行抗拉强度试验等。补配的望柱头云鹤雕饰,施工中根据设计图纸和照片,采用3D打印制作模型,使得复杂的纹饰尽量做到接近原作。
“现在,碧澜桥复建工程刚刚完成,一座严格按照国际文物保护标准复建的石桥重现在圆明园。”郭黛姮教授还补充说,目前,在圆明园九州景区,按照文物建筑标准修复的桥梁还有南大桥、鸣玉溪桥、慈云普护一孔桥等。它们虽同为桥梁,但形态各异,处处匠心独运,仅此足见当年圆明园园林景物之风采。
据悉,“全球视域下三山五园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学术研讨会,是由中共海淀区委宣传部、北京联合大学、天津大学联合主办。来自京内外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百余专家学者,围绕中西园林文化遗产和保护、数字化在园林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中的作用等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转载自千龙网,2015年11月2日讯,作者于振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