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希龄(1870年7月23日—1937年12月25日),湖南凤凰人,字秉三,别号明志阁主人、双清居士。民国时期政治家、教育家和慈善家,曾任北洋政府第四任国务总理。熊希龄早年成才,但一生仕途不顺,从政短暂,于是就把建设国家的理想与热情投在了民生上,半生之力从事慈善教育事业,这是政治家的不幸,却是动荡时期国人的大幸。
1917年,直隶、京畿等地发生了一场50年未见的洪涝灾害,600余万灾民逃离家园,流离失所。熊希龄不忍见生民涂炭,结束政治隐居生活,以个人多年积攒下的人脉和影响力、号召力,整合了政府、地方士绅与中外慈善团体的力量,成立京畿水灾筹赈联合会并出任会长一职。
1918年,为解决灾后的难民儿童救助事宜,熊希龄请总统徐世昌和前清皇室交涉,请求择香山静宜园用以建校。
1920年,熊希龄利用官款补助和赈灾余额,在北京建立了香山慈幼院,专门收留灾后无人认领的孩子。香山慈幼院一开办就接收了150名灾区难童,在最优美的校区成立了蒙养部,收育年满4岁、不足6岁的儿童,到1923年正式改成蒙养园,又称第一幼稚园。
香山慈幼院
香山慈幼院收录儿童专以孤贫为限,凡欲入院者,必须“有人介绍及其家长请求”。基于该院性质,熊希龄为其确定的办学宗旨是:“教养孤贫失学之男女儿童,使有适当之智能、道德,俾可谋生与社会。”为了实现这样的宗旨,香山慈幼院与任何普通国民学校都不同,推行的是“三合一”的教育体制: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
熊希龄与慈幼院孩子合影
慈幼院的师资质量和教育设备在当时堪称一流。它设有婴儿、幼儿、小学、中学教育,又设有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在硬件方面,校园内建立了完整的相互衔接的拥有一个总院和六个分院的教育机构:配备了教室、图书馆、宿舍、音乐馆、体育馆、游泳馆、室内体操场、跑冰场、跑马场、球场等多种设施。香山慈幼院的校训是:“勤、谦、俭、恕、仁、义、公、平”,并以这八个字命名学校校舍。
香山慈幼院全景
熊希龄在办理香山慈幼院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先进的慈善教育思想,即慈善观与教育观相结合,本质就是贫富均等的教育观。他曾多次指责当时的教育制度极其不合理,教育为富人所独占,穷人则无学可念,因此他要求政府当使贫困儿童“同居教育,泯其阶级之分”。他把香山慈幼院当作是对现行不合理教育制度的一种补充,极尽自己的能力,让贫困的孩子享受到当时最新式最先进的教育,慈幼院建立了完整的组织体系和免费教育培养的制度体系。
1932年,熊希龄的夫人朱其慧去世,为了纪念亡妻,更为解香慈的燃眉之急,熊希龄变卖居所捐出全部家产,以夫妻名义设立熊朱义助儿童福利基金会,可以说熊希龄开创并打造了民国时期成熟的慈善事业实践与基金会运营模式。
熊希龄、夫人朱其慧与长女熊芷
纵观熊希龄的一生,天纵奇才年少成名,可在政治簸荡中被迫辞职,开始隐居生活,庙堂之高不得志,江湖之远心难安。晚年他在庙堂与江湖的缝隙里,找到了救国救民的平台,关怀民生,开创学校,慈善育人。西山苍苍,碧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慈幼院全体教职员工合影
1930年慈幼院进入全胜时期,共有六所院校,一校为蒙养园,二校为小学,三校为中学及师范,四校为职业部,五校为职工部(技术学校),六校为大学预备部。至此香山慈幼院成为一所集婴幼儿养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学校。新中国成立后,香山慈幼院迁至西安门大街26号。由于学生数量增加,1954年又迁到阜成门外的新校园。1973年1月,学校更名为北京市立新中学。2015年6月更名为北京实验学校。
岁月流转,而今香山慈幼院不复当年模样,大部分旧址拆除不存,但香慈精神永远长存,熊希龄济贫施教、造福社会事迹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鼓舞着后世的中华儿女。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三山五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