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园是清代皇帝居住、理政和游憩的场所,是紫禁城外的又一处政治中心。古代政治活动当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就是祭祀,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由于事关农事生产,龙王祭祀在古代祭祀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唐代以来龙王祭祀就被纳入到国家祭祀中。清代皇帝也十分重视龙王祭祀,在京师地区就有广润灵雨祠等四座龙神祠进入到国家祭祀中。龙王庙是三山五园地区常见的寺庙,静明园、畅春园、圆明园、清漪园、静宜园当中都有龙王庙,龙王庙多分布在园林中有水域的地方。在三山五园周边的区域也有许多龙王庙,比如画眉山黑龙潭有龙王庙,十方普觉寺西路有龙王堂,四王府引水石渠边原有广润庙,长河广源闸边也有龙王庙。本文主要梳理三山五园中的龙王庙以及昆明湖龙神祠的祭祀仪式,由此略窥清代皇家园林的祈雨文化。
三山五园地区的龙王庙
畅春园是三山五园中最早建设的御园。《日下旧闻考》卷七十六中记载“云涯馆东南角门外转北,过版桥为剑山,山上为苍然亭,下为清远亭,由山东转为龙王庙”,后文又提到“龙王庙额曰甘霖应祷,亦圣祖御书”。从样式雷所绘畅春园图上可以看到龙王庙位于园内前湖东岸,近渊鉴斋。目前尚不知道这座龙王庙是新建还是建园前就有。这座龙王庙在遇干旱时会举行祈雨仪式,文献中记载在康熙四十九年五月十三日“皇三子胤祉等奉旨:在畅春园龙王庙,照皇十二子祈雨例祈雨。自昨日始,胤祉亲自行礼,令太监、道士等诵经七日,勤加祈雨。”由此可知畅春园龙王庙是作为祈雨道场存在的。雍正即位后,对于畅春园龙王庙也很关注,清宫档案中记载雍正三年“郎中宝德转奉上谕:将圆明园、畅春园两处封赠龙王神文字一事交付礼部,照例选奏”。畅春园附属的西花园中也有一座龙王庙,《日下旧闻考》卷七十八中记载西花园“园西南门内有承露轩,后厦为就松室,东有龙王庙”。
圆明园中有多座龙王庙。日天琳宇中的瑞应宫是圆明园中的最为重要的一座龙王庙。《日下旧闻考》卷八十一记载“又东别院为瑞应宫,前为仁应殿,中为和感殿,后为晏安殿”,之后在编撰此书的大臣按语中提到“瑞应宫诸殿皆祀龙神”。从圆明园四十景图中的日天琳宇图中可以看到瑞应宫为一处完整的院落,有山门、两座旗杆及三座殿宇,旗杆上挂有幡。据《圆明园匾额略节》记载三座殿宇的外檐分别挂有书写殿名的匾额,晏安殿内檐还有匾额曰“用佐为霖”。
图1日天琳宇瑞应宫
四十景中的慈云普护中有龙王殿,祀昭福龙王。《日下旧闻考》卷八十中记载“碧桐书院之西为慈云普护,前殿南邻后湖,三楹,为欢喜佛场。其北楼宇三楹,有慈云普护额,上奉观音大士,下祀关圣帝君,东偏为龙王殿,祀圆明园昭福龙王”,此书后文又提到“龙王殿额曰如祈应祷,关帝殿额曰昭明宇宙,皆世宗御书。又龙王殿额曰功宣普润。联曰:正中德备乾符应,利济恩敷解泽流。皇上御书。”从《日下旧闻考》的记载可知龙王殿最早的题额是雍正所书,则龙王殿应建于雍正时期或更早。两朝皇帝的题额可见他们对龙王殿的重视,他们的题额也道出了龙王庙的祈雨功能。
此外,《日下旧闻考》卷八十二记载“北远山村西南有室临河,西向,为西峰秀色,河西松峦峻峙,为小匡庐,后有龙王庙。”清宫档案中还记载“雍正十二年四月初六日宫殿监副侍李英传旨:北门内水关之河北小庙,着供龙王牌位”。
圆明园中的几座龙王庙有着不同的功能。瑞应宫是皇帝例行祭祀龙神的场所。慈云普护龙王殿相当于是圆明园水域的龙王祭祀场所。小匡庐和北门水关的龙王庙都只是祭祀那一区域的龙神。
绮春园中的延英论道以西有一座三间的龙王庙。
玉泉山静明园中有龙王庙一座,也称天下第一泉龙王庙(图2)。《日下旧闻考》卷八十五记载“虚受堂之西,山畔有泉,为玉泉趵突,其上为龙王庙。”后文又提到“御题龙王庙额曰永泽皇畿。乾隆十六年闰五月二十九日奉上谕:京师玉泉,灵源浚发,为德水之枢纽。畿甸众流环汇,皆从此潆注。朕历品名泉,实为天下第一。其泽流润广。惠济者博而远矣。泉上有龙神祠,已命所司鸠工崇饰,宜列之祀典。其品式一视黑龙潭,该部具仪以闻。”据此我们知道玉泉山龙神祠是在乾隆十六年进入到国家祭祀中的。乾隆皇帝曾到此祈雨,并留有诗作。每年春二月秋八月有正式的祭祀龙神的仪式,朝廷会特派大臣参与。遇到干旱时节,清廷一般派遣宗室王公到此拈香。
图2玉泉山龙神祠
清漪园昆明湖龙神祠为明代旧有。乾隆皇帝拓展西湖,使龙王庙成为水中之岛。清漪园兴建过程中,龙王庙也得到修缮,并被命名为广润祠,以后増号为“广润灵雨祠”。嘉庆十七年,因皇帝亲赴广润祠拈香,祈雨有应,特命昆明湖龙神祠同黑龙潭、玉泉山龙神祠一样,进入国家祀典。这也就意味着昆明湖龙神祠的祈雨仪式是比照黑龙潭和玉泉山龙神祠的。从御制诗及实录中可知乾隆皇帝及以后多代皇帝都曾到此祈雨。慈禧太后从水路进入颐和园也会在南湖岛停下,入广润灵雨祠拈香,然后到水木自亲登岸。
香山静宜园中也有龙王庙。《日下旧闻考》卷八十六中记载“驯鹿坡迤西有龙王庙,下为双井,其上为蟾蜍峰。”
此外,静宜园二十八景中的晞阳阿里有一处朝阳洞,洞中也供奉有龙神。《日下旧闻考》记载“朝阳洞深广可丈余,内供龙神。”朝阳洞中有乾隆五十年皇帝所留的御笔题诗,诗曰“静室据峰顶,斯隩则斯洞。隩乃受曦处,朝阳名久中。洞中塑天龙,雨旸所司统。致拜祈甘泽,继润佑农种。劳躬非所虑,泽物申诚贡。不必更升高,升高恐劳众。朝阳洞作,己已孟夏中瀚,御笔。”此后的乾隆五十一年皇帝又有《朝阳洞》诗曰“象设龙神石洞中,拜祈膏雨尽虔衷。望空恐似去年例,惭愧依然今岁同。”这首诗的注中提到“洞中供龙神,祈雨辄应。昨岁于此虔祷,至十六日夜得雨。兹复来祈请,惟期早沛甘霖,毋似去年待至望后也。”
重翠庵寿康泉的附近有龙王庙,庙内有龙王行雨图壁画(图3)。此外碧云寺卓锡泉附近也有龙王庙,现保存完好。
图3 重翠庵龙王庙
昆明湖龙神祠的祭祀仪式
清代黑龙潭龙王庙、玉泉山龙神祠、昆明湖广润灵雨祠、白龙潭龙神祠先后成为国家祭祀中的群祀。这四座龙神祠的祭祀仪式是官方龙神祭祀的代表,对我们理解古代龙神祭祀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这里我们选取昆明湖龙神祠的祭祀仪式进行解析。
图4 昆明湖敕建广润灵雨祠
昆明湖龙神祠祭祀属于五礼中的吉礼。光绪《大清会典》卷二十六中记载“凡五礼,一曰吉礼,其目百二十有九”其中之一“曰昆明湖龙神祠”。《清史稿》卷八十二记载“凡国家诸祀,皆属於太常、光禄、鸿胪三寺,而综於礼部”,昆明湖龙神祠祭祀也不例外,龙神祠祭祀等级由礼部确定。整个祭祀过程需要确定“祭期、祭品、仪注、祝辞”等四项内容。
《大清会典事例》中规定“广润灵雨祠列入祀典,一体春秋致祭,应由钦天监查照致祭龙神之例。每岁选定春秋致祭日期,汇入祀册,豫行送部,转交太常寺按期题请亲钦派大臣一员承祭,朝服上香读祝三献,行礼如仪。所有应用香帛祭品祭器等项,由太常寺备办。祝文由翰林院撰拟。”钦天监每年在祭祀之前确定春二月秋八月中的某一天为祭祀之日。《朝市丛载》中记载有光绪十三年昆明湖龙神祠的祭期,分别是二月社日和八月二十日。确定祭期之后太常寺拟定一位大臣为主祭官经皇帝批准后前往祭祀,香帛祭品祭器等项则由太常寺备办,主祭大臣的所读祝文则由翰林院官员撰拟。祝文的格式是一定的,光绪《大清会典事例》中有明确规定昆明湖龙神祠祝文:维光绪某年。岁次干支。二八月干支朔。越若干日干支。皇帝遣某官某致祭于安佑普济沛泽广生龙神曰。惟神德隆润下。秩视升中。周禁籞以潆洄。如临左右。浚神皋而灌注。莫测津涯。灵应常昭。虔忱夙展。凡吁求乎甘澍。皆立霈于崇朝。显号优加。明禋特荐。沛然若江河莫御。被泽无疆。广矣言天地之间。资生允赖。或源也。或委也。祭川隆先后之文。有祈焉。有报焉。练日举春秋之典。烟凝栋宇。结彩雾以扬灵。云拥旛幢。御长风而来格。尚其歆享。鉴此苾芬。龙神祠的陈设是固定的。光绪《大清会典图》中记载“(龙神神位)位前设笾豆案一,案上设簠二簋二,笾十,豆十。案前俎一,中区为二,实羊一豕一。又前香几一,上陈香炉一,香靠具。镫几二,上陈烛台二。瓶几二,上陈花瓶二,中插贴金木灵芝。笾豆案东旁馔桌一,案前少西祝案一,皆南向。东设尊桌一,西向。殿外檐下正中为承祭官拜位,北向,导引二人,东西面。读祝官一人立祝案之西,东面。司香司帛司爵各一人,立尊桌之东。典仪一人,立殿外东阶,均西面。帛篚一,铜爵三先,设尊桌上。奠献各奠于笾豆案。乐部和声署设庆神欢乐于甬路旁。殿门外东燎炉一,掌燎官率燎人立于燎炉之南,北面。”
图5昆明湖龙神祠位次及陈设图
上图所示即为昆明湖龙神祠陈设及祭祀参加者的位次。陈设位次确定后就是仪式过程了。光绪《大清会典事例》中记载昆明湖龙神祠的祭祀仪节与玉泉山龙神祠同,而玉泉山龙神祠的仪节又与黑龙潭龙王庙同。黑龙潭龙王庙的祭祀仪节包括“承祭官朝服行礼,迎神,上香,初献,读祝,亚献,三献,撤饌,送神望燎”等。
黑龙潭龙王庙的祭祀礼节与秋祭都城隍庙同,《大清会典事例》记载的祭都城隍庙的仪式是:黎明承祭官朝服诣庙。赞引太常寺赞礼郎二人,引承祭官由左侧门入,赞盥洗。承祭官盥手毕,升东阶,至拜位前,北面立。典仪赞执事官各共乃职。赞礼郎赞就位。承祭官就位立。典仪赞迎神。乐作。赞礼郎赞就上香位,引承祭官入殿中门至香炉前立,赞上香,司香跪奉香,承祭官上炷香,三上瓣香毕,赞复位,承祭官复位立。赞跪叩兴,承祭官行三跪九叩礼兴。典仪赞奠帛爵行初献礼。司帛跪献篚于案,三叩兴。司爵献爵于正中,皆退。司祝诣祝案前三叩兴,奉祝版跪案左。乐暂止。典仪赞读祝,赞礼郎赞跪,承祭官跪,司祝读祝毕,兴,奉祝版跪安于篚内,叩如初,兴退。乐作。赞礼郎赞叩兴,承祭官行三叩礼兴,典仪赞行亚献礼,司爵奉爵献于左,如初献仪,退。典仪赞行终献礼,司爵奉爵献于右,如亚献仪,退。典仪赞送神,赞礼郎赞跪叩兴,承祭官行三跪九叩礼兴。典仪赞奉祝帛送燎,司祝、司帛诣神位前跪三叩。奉祝帛兴,司香跪奉香兴,以次送至燎所,承祭官避立拜位西,俟祝帛过,复位立。典仪赞望燎,赞礼郎引承祭官诣燎位视燎。赞礼郎引承祭官仍由东侧门出。乐止。各退……送神时典仪赞撤饌,有司乃撤。从昆明湖龙神祠位次图可知,图中的导引二人就是赞礼郎,余下的参与仪式者都与都城隍庙相同,过程也确实同祭黑龙潭龙王庙一样,要经历“迎神,上香,初献,读祝,亚献,三献,撤饌,送神望燎”等步骤。仪式中乐部和声署所奏乐为庆神欢乐,为清代群祀所奏之乐。《大清会典事例》中记载庆神欢乐的标准配置是:鼓一,笙一,管二,云罗一,笛二,拍板一。位次图中也有乐工的位置。
结 语
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的特性使得祈雨成为庙堂和民间都极为重视的祭祀活动,而祭龙神祈雨又是祈雨活动中最为普遍的形式。中国北方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也促使龙王崇拜流行,龙王庙成为北方最为常见的庙宇之一。在现代灌溉技术尚未传入的传统中国,祭祀龙神成为民众对抗干旱的为数不多的方案之一。雨泽关乎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关乎国家赋税,这是传统中国的经济命脉,由此帝王对祈雨的高度关注就不难理解了。
我们一般认为皇家园林是皇帝避喧听政的场所,清代皇帝自己也如此述说。现代研究者也认为北京西北郊的御园是紫禁城外的另一处政治中心,龙王庙就是御园作为政治中心的一个注解,因为祭祀是与政治密切相关的。御园之中是必须有龙王庙的。当然,听政中的“避喧”也很重要,皇帝要散志澄怀,如此则优美的山水必不可少。名山大川在中国传统中被认为能够兴云致雨,而凡有川泽之处也被认为有龙居住。三山五园中的龙王庙绝大部分都处于水边,风景十分优美,它们或是因建园被圈入其中,或是因功能需要而新建,不管是哪种原因都因为皇帝的行迹活动而名载史册,甚至到现在都是三山五园景区中的著名景点,接受亿万游客的参观游览。
龙王庙是三山五园中重要的祭祀场所,是三山五园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们现在的文化宣传及景点介绍仍仅仅着眼于建筑、传说等内容的介绍,而对于祈雨仪式方面内容的挖掘与利用则显得有些薄弱。现代人对于古代仪式是十分隔膜的,但它却是中国古代实实在在发生的,体现着当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我们的研究就是要将过去发生的事实以当时的逻辑展示出来。这里还有一个活化利用的问题。颐和园南湖岛的广润灵雨祠目前正在进行神像的重塑,重塑工作严格按照历史规制进行。同时准备配齐庙内的陈设物品,进而为展示祈雨仪式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致力于恢复南湖岛龙王庙的祈雨活动就是为了深入展示皇家园林祈雨文化的内涵,乃至展示古代祭祀文化的内涵。这也是一项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南湖岛广润灵雨祠为起点,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比研究深化对三山五园地区其它龙王庙的理解,提升皇家园林整体的文化研究水平。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颐和园微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