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育民,1954年生,江苏启东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兼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会党史研究会会长、上海市经济史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义和团研究会理事等。其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史,取得了一列列重大研究成果,是我国著名社会史研究专家。
著作
《中国帮会史》(与邵雍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
译著
《中国民间宗教教派研究》,[美]欧大年著,周育民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飞鸾——中国民间教授面面观》,[美]焦大卫、欧大年著,周育民译,宋光宇校,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上海青帮》,[澳]布赖恩·马丁著,周育民校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家乡、城市和国家——上海的地缘网络与认同(1853-1937)》,[美]顾德曼著,宋钻友译,周育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上海警察,1927-1937》,[美]魏斐德著,章红等译,周育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学术论文
《银贵钱贱对1843-1856年中国外贸的影响》,《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2期。
《1840-1849年的清朝财政》,《山西财经学院学报》1982年第2、3期连载。
《铜钱小史》,《山西财经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
《甲午战后清朝财政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4期。
《中国会党史研究的历史回顾》,《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萍浏醴起义与洪江会》,《史林》1988年第1期。
《塞防海防与清朝财政》,《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9世纪60-90年代清朝财政结构的变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清末内债的举借及其后果》,《学术月刊》1997年第3期。
《“朱九涛考”补议》,《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青莲教的源流及其与天地会的关系》,《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早期青帮的起源和性质》,《安徽史学》1992年第2期。
《从陈宝琛论清流党》,《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从官制改革到丁未政潮》,《江海学刊》1988年第4期。
《康有为寓所金顶庙考》,《京华史迹揽胜》, 文物出版社2008年出版。
《法华古寺话风云》,《京华史迹揽胜》, 文物出版社2008年出版。
《一贯道前期历史初探》,《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3期,收入《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齐鲁书社1992年7月版。
《辛亥革命与游民社会》,《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收入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中华书局1994年3月版。
《开埠初期上海游民社会研究》,《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5期。
《关于清代厘金创始的考订》,《清史研究》2006年第3期。
《清末〈各省厘金创办年月及人名表〉的订正与评议》,《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关于上海历史教科书问题——对北京几位历史学家批评的回应》,《开放时代》2009年第1期。
《国民性认识与孙中山的民权道路》,《中山思想、多元文化与公民社会》,台北国父纪念馆丛书,2008年12月版。
《论孙中山民主理论的发展》,《孙中山与现代文明》,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辛亥革命时期的“ 江苏统一”——兼论辛亥革命时期的苏沪行政关系》,《史林》2002年增刊,并收入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中华书局2002年版。
《己亥建储与义和团运动》,《清史研究》2000年第4期,收入《义和团运动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义和团兴起初嘉祥县的民教冲突形态研究》,《历史档案》1997年第2期,收入义和团运动与华北社会暨直隶总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义和团运动·华北社会·直隶总督》, 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版。
《晚清财政与经济变迁》,《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风雨八十载——魏建猷传》,姜义华主编《史魂——上海十大历史学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3~389页。
《纵观金融历史风云,把握市场经济脉动——“20世纪的上海金融”读后》,《近代中国》第十五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
《民国时期一个文坛巨子乩笔下的灵界》,《民间宗教》第1期,台湾民间宗教研究室编,1995年,第37~56页。
《清代天地会的钱币与鉴别》,《中国钱币》1999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