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学者风采 文献与出版 田野调查 秘密宗教与秘密会社 民间宗教 书评 理论方法 研究刊物 专业索引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 文献与出版 >>
廖小菁《裰织仙名:何仙姑信仰与广东增江流域地方社会(960—1864)》
来源:《裰织仙名:何仙姑信仰与广东增江流域地方社会(960—1864)》 作者: 廖小菁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07-21


image.png

image.png

廖小菁《裰织仙名:何仙姑信仰与广东增江流域地方社会(9601864)》

丛书系列:中大史学丛书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版次:20226月第1

ISBN: 9787218149387

内容简介

广州增城相传为“八仙”唯一女仙——“何仙姑”的故里。本书综合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聚焦广东增江流域的何仙姑崇拜传统从宋代至清咸同时期的长期演变,藉之揭示此一以女性形象为核心的传说话语和庙祀传统,如何在不同人群创造、选择与挪用的过程中,经历“下山”(在地化)与“出城”(庙祀版图扩张),同时渐次镶嵌进入地域社会的组织结构与文化肌理,反馈成为模塑社群历史记忆与族群关系的重要文化资源。爬梳何仙姑信仰与增江地方社会相互构造的近千年历程,本书亦尝试比较分析中国南方不同地区的女性崇拜案例,展陈与何仙姑相似的女性角色——未婚无嫁之女性,如何在华南社会长时段演进历史中,以女仙、女儿、女祖先等身分,在多元的宗教话语、变迁的社会制度以及不同社群的文化操作下,逡巡往返于社会结构与文化象征体系的边陲与核心之间,展现出杂糅凡俗与神圣形象的丰富面貌与意义。

作者简介

廖小菁,台湾台北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博士,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特聘研究员(20186月—20209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员(202010月迄今),曾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史、性别史与近代东南亚华人离散社群历史研究。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新史学》等刊物发表专题论文,研究成果曾荣获中研院近史所“近代中国妇女史博士论文奖”(2016)、唐奖教育基金会“余英时先生人文研究奖”(2016)。

目录

 一(蔡志祥)

 二(李孝悌)

 论

第一节  问题意识

第二节  核心议题

第三节  学术回顾

第四节  章节介绍

第一章  罗浮神乡何女仙——明代之前增城的何氏女仙传说

 子  谁是何仙姑?

第一节 神话地图:罗浮洞天下的增城

第二节 唐朝有姓名:早期崇拜传统的雪泥鸿爪

第三节 城市有仙山:城里人的何仙姑故事

 结

第二章  凤凰山下遗履井——明代的何仙姑故事与增城县城

 引  山中“丹井”今无恙

第一节 从丹井到遗履井:洪武年的新情节

第二节 可语的仙异:明中期前后的说法

第三节 琅琅仙名:明末的汇整与定调

 结

第三章  何七郎的子孙们——明清增江何姓社区的宗族建构

 引 “何氏之族”与“仙姑之后”

第一节 五岭仰十郎:广府何姓的“三凤十郎”祖先传说

第二节 七郎公的子孙(一):县城坊都何氏

第三节 七郎公的子孙(二):崇贤都小楼何氏

第四节 七郎公的子孙(三):金牛都龙潭埔何氏

 结

第四章  何六西山做大王——甲寅之变与晚清信仰版图扩张

 引  仙姑“出城”:近代增江地区的何仙姑信仰景观

第一节 咸丰甲寅年的“乱”与“变”:何六事件始末与冲击

第二节 谱系同珍小石楼:小楼何仙姑家庙与七郎裔宗盟的确立

第三节 由增仙而分一脉:亭子冈仙姑古庙与客裔何氏的入伙

第四节 脉接罗浮山左股:南壆何仙姑庙与下增城何氏的加盟

 结

第五章  神龛上的祖姑婆——泛珠三角地区的女性崇拜传统

 引 女仙、女儿、祖姑婆

第一节 珠玑巷之外:增江地区的“神仙之后”族源叙事

第二节 祠堂中的未嫁女:泛珠三角地区的祖姑崇祀传统

第三节 “夫人”、“孝女”、“姑婆嬷”:博罗陈孝女之例

 结

 论

参考书目

 记

序一

本书是作者以博士论文为基础修订的成果。该博士论文与专书写作计划先后获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国妇女史博士论文奖”以及唐奖教育基金会“余英时先生人文研究奖—专书写作奖”两个重要奖项。这不仅是对作者论文的肯定,而且书稿的出版将对相关的学术研究领域带来高度的贡献。

民间宗教和历史人类学的研究,不能在安乐椅中进行。要明白民众的历史,就只有走进民间,从碑刻、传说、仪式等方面入手。本书在理论上、在方法上提出了崭新的视角。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对地域社会文化和大传统之间的整体研究。整体观是把每一个当代的空间平面整体串联,从而建构出一个三维的历史图像;同时在时间和空间的架构里,嵌入每一个当代的持份者对大文化传统的想象、解读和实践。无论是掌握发言权的权势或地域精英,还是默默地生活的群众,每一个过去的历史场景都为他们提供了在当代对大传统文化理解、诠释和行动的依据;合理化了在记忆和忘却之间的选择。本书无疑成功地裰织了这样的整体的、三维立体的图像。

本书是我近年阅读的书中最好的其中一本。何仙姑是家喻户晓的八仙之一。作者指出何仙姑信仰在宋代进入广东的增城地域,是官员和跨族群的地方精英对文人士大夫叙事和罗浮道教洞天大传统的推广。从宋到明代,何仙姑的神迹以及以“井”为中心的文化符号不断地强化。然而,对于增城的何姓宗族来说,何仙姑不过是儒家节孝论述中的贞女和孝女。清中叶以前增城乡落的何氏地域宗族团体,另有一套用以联系父系族群的谱系传统。文人士大夫的传统、道教洞天的传统以及宗族谱系的传统在地方社会相互糅合。不同祖源(三凤、十郎)、不同族源(本地、客家、疍家)的何姓相继建立何仙姑祠/庙、再次强调“仙姑之后”的跨族源身分,是晚清轰动地方的大动乱引发的结果。在建庙过程中,大传统的何仙姑形象和庙宇型规、宗族的祖姑像以及增城地方社会的姑婆崇拜,嵌入地方社会之中。也就是说,层层累积的文化符号,在地方信仰的再形塑时,提供了不同的持份者在生活行为中有效的文化依据。意识模型(conscious model)、文化标签(cultural marker)、文化的再现(cultural revival)或重塑(recycle)等的讨论,必须置放于时间和空间的立体视野,才能理解国家和社会对文化资源的选择、取代和诠释的过程。作者透过何仙姑信仰在增城地方约八百年的历史,有力地指出地方神明信仰,不仅是国家认可的标准化过程,更重要的是地方社会不断挪用他们熟识的文化资源,在地方社会和大传统信仰协商的过程中,创造一套既为国家认可、整合于国家礼仪体系,同时不违地方过去生活样式的宗教文化。

作者巧妙地结合官方和民间文本与田野的口述资料和参与观察,以生动的文笔,描画一个地方神明崇拜的创造和糅合过程。有力地指出民间信仰是不同的文化底藴、不同的组织人群在历史长河中相互碰撞、磨合出来的。这是一部上乘的理解中国社会和地方宗教的历史人类学作品,极具阅读的价值。

蔡志祥

202192日于新加坡

序二

在中国的女神信仰中,无论是观音、妈祖或是北方的碧霞元君,都以其无远弗届的宗教能力,而赢得民众的信仰。但从广东增江流域逐渐发展出来的何仙姑——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在近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除了以其神异的能力,成为广东泛珠江三角洲地区,乃至东南亚华人社会的重要女神信仰;晚清时期,这位历来以违抗父命、拒斥婚嫁而修行成仙等事迹广为粤地知识精英所熟悉的岭南何氏女,却因缘际会地凭借其鲜明的未嫁女形象,登上社区神庙和宗族祠堂的神龛,成为增江流域庞大而复杂的何姓宗族社区共同奉祀的神仙祖姑。和前述的几位女性神祇相比,何仙姑既是神明又为祖先的双重身分,实在是华南泛珠三角地域社会独特的现象。

在这本扎实而精彩的论著中,廖小菁博士详细地剖析了何仙姑信仰的千年发展史,以及增江流域增城、龙门一带分属不同族支的何姓社区,如何逐渐竞合、汇整成一个有着共同祖先——何氏“贵七郎”的过程,最后又如何在地域性别文化、明清宗族话语与晚清地方政治的脉络下,选择了同邑同姓的何氏女仙——何仙姑,作为他们共同奉祀的祖姑。根据作者的考证,何仙姑本为一位在南粤宗教圣境罗浮山羽化的神话人物。宋元以降,以此为核心的传说话语和庙祀传统,在增城的精英文化圈中流传。宋至明代,远代文献中模糊出场的神异人物何氏女,以“何仙姑”之名,在地方官员与文士层层累加的传说下,逐渐被赋予丰实的在地形象和血肉,并逐渐以非官方祀典之神的身分,逐步晋身为表征地方意识和施行教化的神圣象征。

在经历了将近千年的在地化“下山”过程后,一直要到清代咸丰四年(1854)两广甲寅之乱爆发,何仙姑才终于得以“出城”。在这番关键性的转折后,从咸丰末年到同治初期,增江沿岸各大何姓宗族聚落,相继成立专祀何仙姑的祠庙:“何仙姑凭借杂糅女神与祖姑双重形象的‘仙姑婆’身分,进入何姓村族的家庙与神庙祭祀体系,成为不同宗派的何姓社区在地方权力格局重构时期共组同姓村际联盟的象征资源”(引见本书页259)。何仙姑信仰自此迈出增城县城,成为十九世纪中叶以降,进一步扩散至增江流域全境甚且是泛珠三角和海外南洋地区的开端。在这番精辟的解析中,作者花了大量的时间和功力,爬梳增江流域各支何姓宗族的发展、整合和斗争历程。任何研究中国家族或宗族的人,都详知Maurice Freedman 的理论:东南宗族组织并非自然发展出来,而是在移居一地很多代之后,由一个有科名或财富的子孙倡议而创立,祖先由此出现。廖博士在本书中,以极大的篇幅,对增江地区何姓宗族的发展,作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根据她的研究,明中叶后何氏“三凤十郎”祖先传说盛行于泛珠三角何姓社区间,诸多何姓势力倚用一套共同的祖源传说架构,创发出各式何氏兄弟南迁故事,据此编制谱系、构造宗族,作为彼此辨源分派的依据。但让事情更复杂的是,在同属“三凤十郎”祖源叙事系统的何氏聚落之外,还有不少的何姓社区,无法纳入这套联宗的体系。本书相关章节提供的丰富资料和分析,值得任何一位对华南家族/宗族史有兴趣的学者仔细阅读。

Philip Kuhn 在他的第一本成名着 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Militariz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1796-1864 中,为了建构他关于地方军事化——团练——理论,特别运用了Freedman 关于高等宗族 (higher-order lineage)的概念,来讨论为了军事目的,由不同聚落的同姓宗族组成的区域联盟。这种跨区域的同宗联盟,本来是为了对付其他族群或外国人的挑衅。但在本书中,咸丰四年前后两广“红匪之乱”脉络下爆发的何六占领增城事件,却成为了增江何姓之间被迫共同面对的存亡之争以及非宗族形态的同姓村际联盟的创发契机。这场战事对增江各大何姓村族以及在地何仙姑信仰最大的冲击是,原本在宗源叙事与谱系关系上无法纳入当地势力最大的何姓宗族——贵七郎何氏——的何姓社区,藉着动乱之际,各自在村中庙祀何仙姑,而和上述“七郎何”集团建立了友好的同盟关系。在姓氏符号与宗族语言的操作下,女神何仙姑被赋予了拟制的前代宗门之女——祖姑的新身分。经由共同奉祀兼具神仙与先人双重形象的何仙姑,这些来自土客不同方言群、不同村族的何姓宗族房派,被统合成“何仙姑菩萨”的“裔孙”和“仙姑之族”中的“兄弟”,而宋代以来庙祀据点仅止步于增城县城的何仙姑信仰,亦因此扩展于城外乡村地区,真正扎根于地方社会。

在具体时空脉络下细致梳理一位女性传说人物与地方社会千百年来共构发展的历史过程,是本书最大的贡献之一。本书另一个也许更重要的贡献,则在于分析一位抗拒婚嫁的女性神祇,如何与中国主流的儒家思想和男权社会折冲、对话,最终得以进入父系宗族社会的家庙与祠堂之中。明清以来的中国华南向来以其结构井然的宗族组织著称,然而本书处理的增江流域,深受珠江三角洲独特的地域性别文化影响,反映了华南民众在形塑地方认同与宗族建构过程中所展现的宽容与弹性,使得地方社会在处理类似何仙姑形象的未嫁女性祭祀问题上,有一套兼容土俗与正统礼教的应对策略。不论是就民间宗教中神话、传说人物的建构/解构,还是华南社会宗族建构的角度来看,廖小菁博士这本关于何仙姑既登神坛、又入宗祠的专书,是我自己这几年所接触的相关著述中最精彩的,对于我们理解民间信仰中的女性神祇、华南地方社会以及宗族组织,都有新鲜而重要的贡献。

何仙姑,作为华南泛珠三角最具多元象征意义和统合能力的女性神祇,从此一步步拓展她的版图,向更广大的世界展示她的仙名。期待作者亦如是。

李孝悌

2021718日于台北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历史之岛》2022年7月8日推送。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秦宝琦: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 教...
“收元之主、真紫微星”的悲喜剧 ...
民间信仰研究的理论反思
一贯道发展论:劫波之后从台湾走向...
清代民间秘密宗教中的道士——以红...
日本常用姓氏英文拼写
陈进国: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
柯若朴 Philip Clart...
  最新信息
陈寅恪与宝卷
一九二九年宿迁小刀会暴动与极乐庵...
《中国秘密社会史》的作者、底本与...
潮人善堂仪式文化在东南亚华人社会...
程智与明清之际道教龙门派新探
阎锡山的帮会与“残留”日本人
一九二九年宿迁小刀会暴动与极乐庵...
.一九二九年宿迁小刀会暴动与极乐...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曹新宇>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