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学者风采 文献与出版 田野调查 秘密宗教与秘密会社 民间宗教 书评 理论方法 研究刊物 专业索引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 田野调查 >>
天后文化在梅州的俗化(二)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04-25

房学嘉

(二)兴宁县的天后圣母宫庙会

天后圣母娘娘宫座落在兴城镇后街。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为圣母娘娘出行日,城内城郊热闹非常,时人有顺口溜曰:"三月二十三,神明来出行,大家出来看,怎歌隆咚参"!

出行组织中选"理事"至关重要,由兴城西河背甘葛岭陈氏宗族派出代表,在出行前1个月推选出"总理"(首事),以抽签方式产生理事60至80名,共同承担出行事宜。

圣母娘娘出行要梳妆打扮,沐浴洁身,更换新衣。据兴城镇百岁老人七娘回忆,她曾亲历其事。她于娘娘出行的前一天到宫里上香念经催醒娘娘后,端盆清水,用白色毛巾为娘娘洗脸抹身。换下的旧衣服,很快就被人争抢去做衣服给小孩穿,俗谓小孩穿上它能快长大。

出行队伍顺序前列为2名跑马者开路,紧接着是15至16块"肃静"、"回避"牌匾;稻和社、潮州大锣鼓、八音(乐队);木雕镀金圣母娘娘坐像;"古事"少则5至6架,多则12至15架,每架8人抬,内容取《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中的片断故事情节。

出行在上午8时从天后街神坛起程,经城镇大新街、东街、北街、石光街、金带街、万盛街、河唇街、上下盐铺街、华兴街、西门街

俗民为使娘娘吃好吃饱后出行,事隔几天就到城镇定购豆沙大麒麟饼,敬奉娘娘出行吉祥如意,保庶民平安业兴。出行之日,当事人务必素食,而信众则斋荤自便。

(三)长乐县华城镇"三月三"天妃庙会

华城镇天妃庙设于城南天后街,全庙为上下两堂的平房建筑,上堂正厅设天妃神像并立神位牌。庙前筑有固定戏台,为庙会专门演戏之用,称为"天妃戏棚"。天妃庙会是华城镇有代表性的特大盛会。由于这一庙会于农历三月廿三为"出巡"日,俗称"三月三""天妃娘娘生日"。下面介绍一位地方文化人记述而且亲历的"天妃娘娘生日"庙会,时间为1949年前,整个庙会历时3天3夜。

从三月廿二开始,凡主持本届庙会的总理、首事集中于天妃庙开始正式执事主持庙会,俗叫起会。起会除总理首事到位执事外,其余凡受雇的道士、吹鼓手、戏班、厨师等等都必须按时到场,各就各位,各司其事。此外,一切发动工作,亦必须同时全部落实、兑现。其中最主要的是发动商民"彩花街"和发动善男信女组织锣鼓队伍、文艺队伍于廿三跟随"娘娘出巡"。

"彩花街"就是用布幕把街道上空遮蔽,然后在布幕下挂上各种纸花、彩灯,把街道装饰得如花似锦;天妃庙前红灯(笼)高挂,红联张贴,庙内烛光辉照,香烟缭绕;庙门外空地上搭起的"笛棚"吹鼓手如期吹打;"天妃戏棚"的戏班按期开锣演戏;二十二下午2时到5时左右"做日戏";夜晚8至12时左右"做上夜戏"。这种"日戏"和"上夜戏"皆演传统的《三戏周瑜》、《水淹金山》》、《唐僧取经》等戏本,称为"正本戏"。午夜至天亮之前,则演调笑一类的小品,称为"下夜耍戏"。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日戏和上夜的"正本戏",男女老幼皆看;"下夜耍戏"则为妇女、小孩所不宜,只许成年男人观看。因此,午夜之后,便是男人世界。

庙会期间要组织善男信女在天妃神坛前抽签产生下届庙会的主持者:首事,俗称之为"拈首事"。上表的程序是:凡上表者,先到总理处领取"表文"并交纳"上表费"①,然后把"表文"交与道士,并在道士引导下开始"上表"。开坛时,上表者必须亲自点烛燃香,跪于神前,道士则"敲当"朗声念诵表文,当念至信士某某某(上表者姓名)时,上表人必须叩头表示虔诚,而整篇表文念完时,上表者则应"三叩头"表示祈求之诚心。最后道士将表文连同"纸宝"一并焚于神前,并得一"称告",表示天妃已允诺上表人祈求。紧接着上表人起身走近神前"斗"中抽签,如果抽出的"红签"纸上写有"首事"字样,那么这位上表人即"当选"为下届庙会的"首事"。

上表从起会至庙会结束前均可进行,不论街道商民或附城乡民都可参与。上表仪式结束后,上表人可随时在庙会即席就餐一次,叫做"坐流水席"。

庙会最重要最庄严的仪式是抬着天妃神象和神位牌往各条街道巡行,因此十分隆重。神童是天妃神的化身,所以庙会时,他应在"落童"状态下坐着"刀床轿"、"钉床轿"紧跟在神位牌后参加"出巡"游行。首先,执事们把天妃神像、神牌从庙中"请"出,置于无篷的"天轿"上,再摆好"阵容",按序出发。由于簇拥队伍来自四面八方,且人数众多,因此,行进速度非常缓慢,往往从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左右才能结束。天妃出巡时各街道、各行业组织的大小锣鼓班少则几十,多则上百,足见天妃出巡声势之大。

三 梅州地区天后信仰俗化的思考

外来的水神天后信仰已在梅州完全地方化或曰俗化。换言之,天后在梅州山区落地生根以后,俗民已把其当作地方俗神奉祀,每年为其举行特定的纪念活动,其仪规已相当组织化,与当地的俗神祭祀活动相比并无不同:主要理事人要沐浴更衣;祭祀时要杀猪、鸡或鸭等荤腥。如兴宁的天妃出巡那天,理事人要素食,群众自便斋荤结合。天后信仰地方俗化的另一表征是,当天后出巡时,作为天后神童的人要坐刀轿陪巡。但与天后原乡福建湄洲或其他沿海地区相比,地方俗化的痕迹是相当明显的。如在湄州,每年的农历五月廿六俗民要用神轿抬妈祖"回娘家";在天津东门外的天后宫,因无法"回娘家",就象征性地送到天津的"闽粤会馆"小住 ,而梅州山区的天后纪念活动中,不但无送天后偶像归宁之俗,且鲜见农历五月廿六有其他的纪念活动。

(一)从历史变迁看,天后是从沿海地区向粤东内陆山区扩散的水神与商业神

粤东梅州地区的天后信仰形式一如上举,与福建湄州相比已相当地方化或曰俗化。

从妈祖到天妃到天后的演变轨迹以及地方文献记载分析,天后传入梅州地区当在妈祖封天妃之后封天后之前,即元明之间。自宋元明以来,随着国家有关经济政策的调整,集水神与财神于一体的天后信仰亦通过贸易与航运从沿海传入梅州山区后落地生根,形成有别于传统地方水神、财神的完全地方化的水神。在传统梅州,俗民崇祀与水有关的俗神从仙人叔婆、梅溪公王等继而大规模兴建天后宫庙及举办天后庙会的文化变迁等等说明,民间信仰不但随着历史的演进而变化,而且还随着山区地方经济的变化而变化。

在传统梅州,仙人叔婆、梅溪公王与天后虽是不同神祗,各有其信仰圈,但又相互交融甚至重叠,形成客家地区与沿海地区同中有异的水神崇信特色:首先是表现在活动内容,如"回娘家"就未见突出,而是当作行业神来巡境;其次是庙会的时间也不尽相同;三是天后的功能产生变异。比如,沿海渔民视天后为护航之神,农耕者视其为水源之神。如据林美容研究,台湾地区的天后信仰有向山区传播的趋势,凡遇天旱,水源受到影响时,俗民就祈求天后降雨。而在梅州地区的天后信仰中,却未见有赋予其降水功能。实际上,这种变迁不独天后信仰,而是反映了民俗文化的地方化的痕迹。比如在清代,梅州城有五显华光宫庙3座。华光本是南方火神 ,梅州人忌水患,故祀奉华光火神以消灾,但梅城商界却把它当财神①崇奉,其庙会都是地方商会在参与主导。

(二)从功能变迁上看,天后不仅是水神,而且是"四海江湖著大功"的江海河湖之神

从功能变迁上看,一是天后不仅是水神,而且是"四海江湖著大功"的江海河湖之神,故天后信仰传入客家地区之后,其主"航海安全"的功能首先被改造成主"航运安全"。二是天后宫不仅是安奉天后神像的殿堂,而且是社区族群的议事中心,比如蕉岭县新铺镇的天后宫内的墙上就嵌有几块关于保护河堤、保护山森竹木的禁示碑即是证明。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梅江流域因受生态环境之影响,河道严重淤塞,其航运功能已逐渐被日益现代化的公路、铁路陆路交通所取代,沿江墟市贸易经济重心亦随之旁移。但俗民对天后的崇信依旧,并且追加了保胎护婴、保境安民、扶助功业、减灾救灾、防旱防涝等多种功能,天后仍然是拥有广大信众的地方俗神。

(三)从文化互动看,地方文化与外来文化常常在圈内与圈际间互动

所谓圈内互动,就是指各俗神信仰活动在信仰圈内的独立活动。一如上举,无论是传统的地方水神、财神,还是外来的兼水神、财神于一体的天后,在梅州山区都有其特定的信仰圈与祭祀圈,每年定时举行圈内的祭拜活动。如长乐县华城镇每年的三月廿三为天妃娘娘生日,是日社区领袖要组织信众举行抬天妃"出巡"外,四年一次的天后醮会也要举行集体的祭拜活动。而在梅州城,民间每年有两次天后纪念活动,一次是在三月廿三的天后生日;另一次是五月初五的龙舟竞赛活动,由天后圣母宫为主办单位,各行各业参与。
所谓圈际的互动,就是指各俗神信仰活动在作跨信仰圈的文化互动。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进入新的社区后,必须融入当地的文化之中才有其生命力。融入的办法,一是加强沟通,二是加强自身文化的传扬。天后信仰作为外来文化传入梅州山区后,频繁而且组织化的圈际互动,加速了自身文化的传播,因而吸引了广大的信众。如在梅县的松口镇,天后为地方五大神祗之一,足见天后在传统俗神中的地位与影响力。社区士绅商民等每年要举办俗神跨信仰圈互动的"做福首"活动。 其中已组织化的活动有:元宵节、端午节、中元节等,其时社区要邀请天后娘娘、五显宫公王老爷、王显宫公王老爷、王镇宫公王老爷及关帝老爷5尊神灵参与。这5尊神灵中,五显公王老爷(即五显华光大帝)、关帝老爷属全国性的神灵,王镇公王老爷与王显公王老爷是松口镇的地方神灵,而天后娘娘则是从沿海传入的水神。被邀神灵先巡境,然后集中在公亭街王镇宫广场团聚,俗民叫"做福首"。活动时间长达三四十天,上举组织化的三大节日中,元宵节"做福首"的活动时间最长,从正月半至三月半,前后两个月。

"做福首"促进了社会各个层面的互动。梅州山区天后信仰的俗化活动虽因各地社会结构不同而异,但通过"做福首"促进社区族群间的互动,有利于平稳矛盾是显而易见的。从官绅这一层面看,每年举行春秋两祭已组织化,不但经费有保证,而且还制定有范文"祝文";官绅通过组织化的活动加强了与社会不同层面的沟通。其次从民间俗民这一层面看,俗民是根据民俗节令不定期组织活动。松口镇"做福首"的场所并不固定,但多选择在墟市广场进行。期间,正值农闲季节,不但四乡民众前往看热闹,而且还吸引相邻社区如该县隆文、松源、桃尧、白渡、雁洋、丙村等乡镇,大埔县的英雅、潭江、三河等乡镇及福建省永定县、上杭县、武平县等地商贾亦纷纷前往赶集做生意。俗民通过这样的活动,既获取了大量的信息,又促进了社区经贸的互动。庙会客观上能给俗民以心理以及文化艺术享受方面得到一定满足。因此无论是商是农都较乐于接受。尤其是在绅商这一层面,通过"做福首",有利于外地绅商与地方人士的接触,比如上举潮州会馆积极参与地方民俗活动,既调适了外地商贾与地方商民的沟通,又扩大了新的商业网络。这正是传统梅州民间民俗文化中各俗神信仰活动的圈际互动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值得指出的是:从严格的宗教信仰来说,"天后"信仰本身就是世俗人们按世俗需要所"创设"出来的"神明"信仰,它本身就具有鲜明的世俗性。本文所称"俗化",当特指这种民间创设的"神明"信仰尽管本身出于世俗需要,而在当代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氛围中,世俗人们更加倍地将自己对物质世界的无尽欲望加诸原来的"神明"身上,使之更加世俗化,也必然更加世俗化。这种必然的世俗化趋向表明世俗人们更多地丢弃了原先仅有的"虔敬"之意,这种世俗化似乎是人们商业化的一个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周濯街.妈祖[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
房学嘉.梅州地区的庙会与宗族[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法国远东学院、国际客家学会印,1996.房学嘉.梅州河源地区的村落文化[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法国远东学院、国际客家学会印,1997.
 房学嘉.客家源流探奥[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谢剑,房学嘉.围不住的围龙屋[M].台湾:南华大学,1999.
 刘枝万.台湾之瘟神[J].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22).刘枝万.台湾民间信仰论集[M].台北:联经出版社,1984.
 罗康.粤东兴宁市庙会琐谈[A].房学嘉.州河源地区的村落文化[C].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法国远东学院、国际客家学会出版,1996.
 张泉清.粤东五华县华城镇庙会大观[A].房学嘉.梅州河源地区的村落文化[C].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法国远东学院、国际客家学会出版,1996.
 刘志文.广东民俗大观[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3.
 房学嘉.粤东古镇松口的社会变迁[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2.

资料来源: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第20卷 第2期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秦宝琦: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 教...
“收元之主、真紫微星”的悲喜剧 ...
民间信仰研究的理论反思
一贯道发展论:劫波之后从台湾走向...
清代民间秘密宗教中的道士——以红...
日本常用姓氏英文拼写
陈进国: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
柯若朴 Philip Clart...
  最新信息
陈寅恪与宝卷
一九二九年宿迁小刀会暴动与极乐庵...
《中国秘密社会史》的作者、底本与...
潮人善堂仪式文化在东南亚华人社会...
程智与明清之际道教龙门派新探
阎锡山的帮会与“残留”日本人
一九二九年宿迁小刀会暴动与极乐庵...
.一九二九年宿迁小刀会暴动与极乐...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曹新宇>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