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宗教利用迷信崇拜,注重组织形式,以改变自身社会地位为目的,通常带有反正统、反社会、反现实的特征,因而被历代统治者称为“异端”、“左道”、“邪教”。就地理范围而言,“中原”有广义与狭义之说:狭义指民国时期的河南省行政区划范围,广义则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甚至整个黄河流域。本文所说的中原,是从狭义上来说的。民国初期,中原民间宗教广泛传播,有圣人道、黄天道、九宫道、先天道、皇天教等五十几种。关于中原文化对中原民间宗教信仰的影响,目前学术界的论述并不充分。秦宝琦、谭松林在《中国秘密社会·总论》(第1卷)中全面论述了秘密社会(包括民间宗教)的历史演变情况,但关于文化对民间宗教信仰的影响没有作充分的论述。日本学者三谷孝的《秘密结社与中国革命》从会门的角度,以农村社会为背景考察民间宗教,为研究民间宗教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对民间宗教信仰的文化因素论述不多。马西沙、韩秉方合著的《中国民间宗教史》在学术界首次理清了一些教门的源流为研究民间宗教开辟了道路,但是很少从区域文化的角度分析民间宗教信仰。中原文化的生成与变迁,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形势的规定和影响,而每一种因素对文化影响的力度又因时因地而异。因此,中原文化有着独特的区域特征,对中原民间宗教信仰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中原文化与民间宗教信仰
“中原文化的特征明显地表现为它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农耕文明,以政治中心带动而发展为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文化中心。”中原文化依附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根基之上,是中华文化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民间宗教既属于底层文化系统中的一环,又是整个民间信仰领域的有机组成”,而文化又深深地影响着民间宗教的产生与传播。中原文化的特征与民间宗教信仰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起源性
中原地区是中华生民最早的憩居地,因此,中原文化不仅具有无可争议的原始性,而且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相联系,具有历史发展的一贯性。“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最重要的发祥地,这是其他地区文化所不能代替的。”中华文化的思想渊源与中原的密切关系,使它最终演化为中原文化的思想内核,构成了中原文化的最深层结构,规定了中原文化的基本走向,也推进了中原文化的丰富与繁荣。“中原地区的文明研究,在某个时刻具有象征着或代表着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意义。”许多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如《周易》、《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都产生在中原,成为中原地区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渊薮,是中原文化的基本根系,并不断辐射、丰富着中华文化。应该说,中原文化是生在这些基本根系上的枝叶,它们决定了中原文化的种属和品格。民间宗教与“三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三教即儒教、佛教与道教,民间宗教的一大特色是三教兼信而行,即兼容儒、释、道三教。中原民间宗教大多是借用儒、释、道三教的思想内容而广泛传播于社会底层。三教融合的文化发展趋势,为中原民间宗教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养料。所以说,中原民间宗教的兴盛发展也是三教合一的产物。在三教的融合过程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崇拜的神灵进一步混杂。中原民间所奉宗教神灵更加丰富多彩,流传更为广泛,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也更为密切了。总之,三教融合的文化趋向为民间宗教信仰在下层社会中的扩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民间宗教很容易在中原找到扎根的土壤。
2.泛政治化
中原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自成一体,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儒、释、道为进入中原文化的深层结构,都作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如儒家放弃了学术迂阔,增加了与集权政治的趋合;道家的无为与帝术结合,增加了政治的适应性。社会生活对于学说的取舍体现出更清晰的政治倾向,如中原王朝出于政治需要而“独尊儒术”。思想学术与政治磨合的结果使思想文化不可避免地泛政治化。泛政治化正是中原文化的特点。儒、释、道的生成与演化以及构成中原文化思想内核的过程是一个动态而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从春秋战国到唐宋,历时千余年之久。而中原文化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动态过程中不断丰腴和壮大历史上无论是朝代的更替还是国家的动荡分裂,中原大地都不曾被长久支解。版图的完整和制度的一致为文化的完整统一提供了外在条件。中原文化虽然也有对内、对外的交流、输入、移植,但中原文化基本没有受到大的外部冲击和内部裂变的影响,文化基因保持了相传性与一致性,文化精神得到继承和延续。以三教合一为特征、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原民间宗教容易向统治阶级妥协,民间宗教首领向当权者靠拢。“家天下的思想不只是封建统治者有,还深深地影响到广大的民众。”中原民间宗教逐渐复杂化与多样化,民间宗教很容易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在中原传播。例如,新天仙庙道认为:“三纲者君臣义古人之道。”由于具有泛政治化的特征,新天仙庙道在中原大地广泛传播。
3.弹性强
文化总是发展着的,而文化的发展需要历史的积淀,历史的积淀又必然会形成文化发展的优势,历史的优势经过动态的发展会形成新的优势。中原文化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形态下不断发展。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核心和代表,主要体现在:三皇五帝兴起于中原,文明源头发自中原,万姓之根始于中原,帝都之乡、圣贤居所定于中原。“中原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显著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典型的集成性和代表性。”由于中原地区最先进入文明时代,中原文化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对周围尚处于蛮荒时代的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促使彼此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通过长期的融合发展,中国古代文明区域以中原为中心,将周围地区不断汇入中国古代文明区域之中。中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它既立于地域而又超越地域的双重特点。其文化的自觉始于魏晋,经过近古时期的调整在当代有新的发展。“中原文化区为花蕊,其他文化区为花瓣。”这种文化向心结构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原文化沿黄河流域不断扩展,使其涵盖的疆域保持弹性。历史上,中原地区产生了许多中国文化的巨擘,他们对中原文化的成长、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中原文化是在原有的文化生态中生成的,在发展中产生新的特质,新的文化特质又生成新的文化生态。因此,中原文化是动态发展的,弹性与包容性极强,各种民间宗教传入中原,很容易找到自己的信仰群体,使中原的民间宗教信仰出现复杂化与多元化的趋势,不同民间宗教信仰之间相互影响彼此相互融合
二、民国初期中原文化衍变对中原民间宗教信仰的影响
中原文化的一般特征对民间宗教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民国初期,中原文化衍变产生出的消极因素也影响了民间宗教的传播。与较早受欧风美雨熏沐的沿海、沿江省份不同,河南长期株守传统文化的旧垒,19世纪90年代末各种洋务思潮和维新思潮才略见回响。民初十来年,统治河南的军阀官僚热衷于复古守旧,所以无论本省或外省人士,常以“老大落后”、“抱残守缺”等言词评述河南的社会和文化,以“鄙塞保守”、“愚昧拙陋”等词形容河南的民性和积习。“有多少愚昧,就有多少粗俗的信仰;有多少荒蛮,就有多少荒诞怪异的膜拜。”愚昧、封闭、落后是民国初期中原文化衍变的重要特点,中原民间宗教信仰与封建迷信结合得越来越密切,显示出越来越多的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文化发展落后,民众思想封闭
明清时期,河南在文化教育上已明显落后。进入近代后,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愈加扩大,尤其是西方科学文化的传入,河南更被视为“无新学之地”。新文化运动也主要局限在知识阶层,新的科学民主思想并没有对传统思想中的封建迷信进行彻底的清理。与此相对应,河南有着浓重的神权迷信之风,崇鬼拜神之举比比皆是。河南特殊的地域特点成为孕育民间宗教的温床。
伴随广大民众传统生活状态的延续,多神信仰、迷信观念、血亲观念、互助意识等传统文化观念也在延续。民国时期,统治者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不仅不大力清理和扫除各种封建的意识形态和迷信观念,而且有意识地利用这些传统文化中的落后因素为统治服务。民国前期,战乱频仍,当政者仇视教育,特别是在广大农村,除了简陋的旧式“蒙学”外,几乎无正规学校,无论新旧教育,较之南方均居其后。相应地,城乡民众也闭塞孤陋,张口因果报应,闭口皇帝鬼怪。1927年,在开封很难找到外省报纸,人们对国内外时事多茫然无知。使人不禁感叹:“到中州,竟似逃出世外。在京汉大站信阳,所见农民均系18世纪时代未开化的老百姓,朴实忠厚,不晓世事。”民国年间修纂的各县志书记述很多,即使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县城一年四季街上走动的总是那几个人不要说外地人很难到县里来,就是离城五六里的乡民进城一次也是罕见的大事”。
2.保守观念扎根很深
河南是二程的故乡,宋、元以后即以“理学名邦”著称,人民久受封建思想观念的束缚。辛亥期间尚未起义,封建积垢少受冲刷,虽进入民国仍然“凡事多出亡清之故辙”。1927年,在开封的一些街区仍继续沿袭清朝旧制,定期宣讲《圣谕广训》。广大农村妇女更深受封建思想观念的桎梏,民国后,如地方志所记,妇女“仍恪守三从思德,终日不出闺门”。男性家长具有绝对权威,其上复有“族长”、“族正”来治理族众。家与国密切联系在一起,“中国社会中家族团体是各种制度搭配的中心,具有生产、信仰、政治等多种功能,无论经济、宗教、政治、教育等制度,均以家族团体为主,而结合在一起”。由于世代定居在一个地方,河南农村形成了同姓家族聚居或是几个村寨都由血缘、亲属关系连接起来的农村社会结构。由此,武汉国民政府入豫从事农民运动的人员不无理由推断:“河南农民的脑海中充满了封建社会思想,完全还过着中古时代的生活……比南方数省至少相差二三十年,他长处是勇于牺牲,短处是保存封建社会的一切。”传统思想以其独特的行为规范和思想内涵不断融入河南人民的意识之中,经过潜移默化的浸染,成了人们自身的下意识。虽然民国时期独立、自主的观念在知识界被普遍接受,但在广大下层民众那里,传统、被动、依赖的心理依然存在。他们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争取合法的权利和利益,依然需要引导和合理的社会解释,社会文化思想的多元并存又造成他们归依的迷茫,这就给民间宗教信仰的灌输带来可乘之机。
3.封建迷信根深蒂固
民间宗教的经典既是理解秘密宗教产生和发展的钥匙,也体现了中国民众的文化诉求。由于民间宗教主要在民间传播,它更多地体现了下层民众的文化,同时,由于上层精英文化对下层文化的渗透,民间宗教也成为整个社会文化的产物。在整个社会文化中,多神的宗教信仰、各种徽纬迷信及鬼神观念、儒家的血亲思想等无疑是弥漫于全社会的,并体现在秘密教门的经典中清末著名社会活动家陶成章曾比较北方与南方社会风尚的差异,认为北方“多神权迷信”,所以除佛、道两教外,白莲、天理等民间宗教也特别兴盛。这在中原也是由来已久的。民国前期,提倡迷信之举,殊为他省所无。“无不迷信神权,自城市衙署以及村镇山乡,凡有人烟处即有寺庙,否则,一老树,一古墓,亦有人焚香叩祷。”各省长期滋漫着神道迷信之风。但比较而言,正如1927年调查了解河南社会情状的武汉国民政府农运人员所说:“河南农民……迷信比任何省都厉害得多。”河南封建迷信根深蒂固,民间宗教盛行。河南地处中原,历代统治者对河南的统治都非常重视,应该说,河南是一个政治上归属于统一的专制国家的地区,新兴的思想在此很难生存,封建势力极为雄厚。在社会尤其是民间社会处于无序状态,人们的正常生活遭到冲击时,民众极易相信民间宗教,所以民间宗教广为流传。
小结
民国初期,中原传统文化带有浓烈的大陆文化、农业文化和儒家文化色彩。“我们可以把华夏文化由一个单一中心自内向外传播的这种独特方式称为单向性辐射状传播方式。”中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核心,单向性辐射状传播方式的特征十分突出,各种各样的教派都能从中原大地找到自己传播的土壤,极有利于民间宗教的流行。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部分。但农民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他们更多关心的是自身的眼前利益,传统农业社会中的文化观念、习惯势力一直伴随着他们行进。由自身的阶级本性所决定,农民只能从他们熟悉的文化观念、意识形态领域寻找思想武器。农民的生活意识、政治意识、民族意识,都没有超出感性的、经验的认识范围,没有也不可能在批判和综合各种现实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理论框架,提出理性的信仰,因而必然导致向宗教信仰的滑动。河南教门的信徒大多为农民,然而作为下层民众数千年被压在金字塔的下层终生贫困,而且得不到文化的布施”,很容易转向民间宗教。
民间宗教是传统社会的政治制度、文化观念、礼教伦理等与底层民众的生活条件、思维方式相互作用的产物。实际上,河南地处中原,民国初期,文化教育落后,民众的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神道迷信的社会风气非常浓厚。“近代儒家文化缺乏一种在西方挑战面前进行自我更新的内部机制,难以实现从传统观念向近代观念的历史转变。”因此,保守观念在河南札根很深。广大农民长期生活在自然经济的小天地里,较少受到欧风美雨的冲击,因此,思想观念和社会风习趋向保守封闭使民间宗教极易传播。
(本文注释从略,详见原文)
上传者:郑静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