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文化系列讲座之十六
《17世纪台湾的人群活动与环境变迁》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2016年6月3日,“自然与文化学术系列讲座” 第十六次活动:“17世纪台湾的人群活动与环境变迁:以甘蔗种植为主的思考”主题沙龙于明德主楼0412教室顺利举行。该系列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主办,此次沙龙特别邀请台湾长庚大学特聘教授曾华璧担任主讲,由生态史研究中心主任夏明方教授主持。社科院世界史所副研究员高国荣、生态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侯深,以及来自历史、环境等学院的数十位学生聆听了讲座。
曾华璧教授以自身从事环境史研究的经历为引开启了此次讲座,宏观地介绍了台湾环境研究的主要课题、全球环境主义的意涵以及台湾环境史的书写模式。她从三个层面正式进行“17世纪台湾的人群活动与环境变迁:以甘蔗种植为主的思考”的主题讲座。
首先,曾华璧教授介绍了此次研究的理论依据。她指出:环境史中讨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理论、社会科学中的流离理论、人文地理学中人与地方关系的理论,以及行动网络理论(STS)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继而,她阐明了研究17世纪台湾甘蔗种植课题的缘起:1.甘蔗在荷治時期是台湾最有代表性的热带植物,且糖在16世纪的需求大量增加,并在世界贸易中取代了蜂蜜的地位;2.甘蔗种植对于自然环境具有严重的破坏;3. 彭慕兰和史蒂夫·托皮克研究指出:为供应当时欧洲人对于蔗糖的需求,使得一座原本覆盖着原始森林的热带岛屿变成了单调甘蔗园区;然又在其著作《贸易打造的世界》中认为:台湾具有多样物种;郑成功入台,使得17世纪因糖业贸易而可能导致的单一作物化并未发生。彭慕兰等学者富有探讨空间的描述增添了这一课题研究的趣味。曾教授指明:1、其认同台湾确实未曾有单一作物化的观点;2、其认为郑成功的政策虽重视稻米屯垦,却并未放弃甘蔗种植。
曾教授以17世纪台湾的三个政权与糖政为主线展开了详细论述。论述了荷据台湾时期历任总督为了增加蔗糖利益,从荷兰引进新品种、大量引进汉人入台、推广奖励政策的尝试。以此同时,甘蔗园的扩增,缩减了鹿的栖息地,导致梅花鹿减少,连带影响了原驻民的生计。剖析了明郑时期屯垦农业政策的实行,指出由于蔗糖较高的经济利益,故而郑成功虽强调米粮地生产,但亦未曾放弃甘蔗地种植。值此时期,米糖是相互共存的生产作物。阐明了清领台湾时期米与糖的种植的发展及其转变。由于蔗糖生产极具经济利益,清初并未放弃甘蔗的种植。然种蔗过多,导致民力耗费,降低了粮食的产量。台统一后难以弥补福建、广东、浙江等地的粮食缺口,故而福建台厦道高拱乾发布了《禁饬插蔗并力种田示》。曾教授在总结部分强调:1、台湾从来不是单一作物生产区;2、无论蔗糖的收益有多高,17世纪三个政权(荷、明郑、清)从未轻视米粮的耕种;3、同样的,无论米粮供应有多重要,三个政权亦未完全放弃蔗糖的种植。
曾老师主讲完毕后,讲座参与者就甘蔗产生的生态破坏、米粮与甘蔗种植是否存在风险对冲、台湾甘蔗市场与海外蔗糖贸易的关联等问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多学科背景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交流与探讨,享受了一场学术的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