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风学社网站 | 热门信息
  
中心概况 中心成员 新闻动态 中心活动 学术前沿 教学研究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 学术前沿
唐纳德·沃斯特 | 奥纳海滩所思
来源:     作者:   更新时间:2024/06/09 点击数:

唐纳德·沃斯特 | 奥纳海滩所思

译者:侯深






地球不难找到,因为我们立于其上。但是当我们的视野变得模糊,当周遭有太多的干扰时,我们可以去往一处人迹罕见的所在,在那里,我们或许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这个行星。奥纳海滩(Ona Beach)正是一处这样的地方,它位于美国俄勒冈州,太平洋海岸线上延展的一片时而惊涛裂岸、时而安谧可爱的海滩。人们可以在金褐色的沙滩与裸露的巨岩间穿行数英里,一侧翻涌而来太平洋层层叠叠的海浪,一侧高耸着柔软页岩构成的崖岸。垂天之云有时会黯淡其上的苍穹,然而没有人能够无视海洋恢宏而闪耀的壮观。从微小的沙蚤到纤细的石莼,从鲸鱼到各种鱼类,到偶尔循腐肉气息而至的白头海雕,来自海洋与沙滩的浓郁味道诉说着彼处有机生命的丰裕。


沃斯特先生漫步于奥纳海滩(侯深 摄)


奥纳海滩是一处河口,汇集着顺海岸山峦而下的比弗溪(Beaver Creek)清流。这条溪流发源自一片原始荒野的幽深孑遗,淙淙滑过松木林立的山间,流经遍布罗斯福马鹿、黑熊与西点林鸮的开阔草地,漫溢在青蛙与苍鹭觅食的湿地间,而后在鲑鱼产卵的碎石河床的约束中逐渐变得狭窄,最终抵达大洋,淡咸水交汇。在这条溪流受到保护的两岸,那些在大洲其他地方渐渐衰落的物种仍然可以找到栖身之地。


当我们人类生物沿此海滨漫步,会生出一种回归感,一种对这个宇宙间我们唯一家园的归属感。我们的生命之源正在海洋当中,在某个热液喷口附近或者某处礁石环绕的蓄潮池中。我们这个物种没有创造这片海滩与海洋;它们源自一些强大的力量,正是这些力量令我们意识到自身的极限与脆弱。我们来到这里寻求对我们依赖于这个行星的自然的警示,这种依赖并非仅限于情感与直觉,因为地球同样从物质中创造理性,以知识填充我们的大脑。


美国作家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可能是过去一个世纪中最具影响力的环境作家,无论在直觉上,还是在理性上,她都深深地为海洋所吸引,对之的撰写远多于对任何其他事物的写作。我们大多了解她出版于1962年的著作——《寂静的春天》,对旨在保护自然世界免于如核辐射、工业化学制品和农业杀虫剂等现代人造毒素的环保运动而言,此书是一部智识催化剂。然而,在《寂静的春天》之前,卡森于1951年出版了《环绕我们的海》,此书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并被翻译成近30种语言。这部较早出版的著作以“海洋母亲”开篇,星球成为子宫。在大约10亿年前,当地壳渐渐冷却,一个世纪复一个世纪,雨水持续不断,注满低处的盆地,海洋得以创生。科学告诉我们,一个没有水的星球不足以支撑生命。地球有着足够的水,因此,有着足够的生命。海洋母亲是那种丰裕的主要源头,它起源自地核升起的水蒸气,在天空中成云,再凝结成雨。这个凝结的过程令无数的海与无数的生命幼体成为可能。这些海联结起来令地球成为一个“蓝色行星”,而蓝与女性构成了我们历史的第一部篇章。


《环绕我们的海》(The Sea Around Us)书影


蕾切尔·卡森在宾夕法尼亚州邻近阿勒格尼河(the Allegheny River)的一个家庭农场中长大,但是农业土地,甚至河流,都没有激发她最深沉的热情。她成为一名海洋生物学家,受雇于美国渔业局。闲暇时,她经常前往大西洋沿岸旅行,当有了足够的积蓄后,她在缅因州近布斯贝(Boothbay)的绍斯波特岛(Southport Island)上买下了一栋宅子。她在那里安顿下来,完成了其大部分著作。在一片原始的海洋边缘,她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家园。从那里观察这个世界,起初,似乎人类永远不能如他们曾经“征服、掠夺大陆”那样“控制或者改变海洋”。但是,几十年之后,如此乐观主义已无立足之地。卡森开始认识到,原子弹试验后的放射尘甚至在毒害海洋;而其他作者也在收集材料,证明人类开始像他们掠夺土地那样无情地掠夺海洋。由于人类不断增长的胃口以及更高效的渔业技术,渔业的打捞速度超过了其恢复速度;人类的机体垃圾、塑料、腐蚀的土壤、满是化肥的径流、泄露的石油污染着海洋;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暖化海水,使之酸性增加,大量破坏珊瑚礁。海洋不再是“环绕我们”的保护罩,其自身开始濒危。



蕾切尔·卡森对海洋的命运太过悲观,对其时代太过愤怒,以至于无法从海洋中获取一种更加历史性的平衡观点。在其即将死于癌症时撰写的最后一部书(编者按:《寂静的春天》)中,她以一章晦暗的尾声作为终结。虽然这章尾声被一再引用,但在其熠熠文采中无法找到为撰写新历史而提供的实用或乐观的起点:

“控制自然”是一个在傲慢中构想出的名词,它诞生于生物学与哲学的尼安德特人时代,那时人们以为自然因人的便利而存在。应用昆虫学的绝大部分概念与实践起源于科学的石器时代。我们可怖的不幸在于,如此原始的科学却配备着最现代、最骇人的武器,当这样的科学将这些武器掉准对抗昆虫时,它也以之对抗地球。


蕾切尔·卡森与《寂静的春天》 (Silent Spring


与之相反,人们可以论证说,即使杀伤力最大的人造杀虫剂也并非地球历史上最恶劣的杀手。比如,连老好脾气的氧气也在大约20亿至24亿年前,其在大气中急剧升高后,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命带向了死亡。灭杀厌氧细菌的正是氧气,而那些细菌在久远的地质时代中曾是行星上的主导物种。这是怎样的一场大灾难!人类的致命装备如核武器、有毒化学物质或者人口过剩距离如此规模的生命灭绝尚有很大距离。幸而,与卡森的预言相反,地球的未来并非完全仰赖人类是否具有正确的哲学或者价值观。在漫长的行星历史中,人类从没有那么重要,甚至至今如是。他们的自我形象或者其狂妄自大的程度在行星史中扮演的角色,相对而言,显得无足轻重。我们可能为山川、河流、海洋、其他物种以及我们自己,特别是我们中间的穷人,带来巨大的破坏,但是无论我们的大脑如何鼓动,我们也无法摧毁生命。


那么,蕾切尔·卡森希望人类采用什么样的新哲学呢?一种避免“控制自然”的哲学。她拒绝控制自然,因为在她看来,那是现代环境危机的根源。她批评“生物学与哲学的尼安德特人时代,那时人们以为自然因人的便利而存在”。不过,尼安德特人一词并非一个好选择:那些古人类并没有发明农业杀虫剂或者将自然贬为他们的玩物。双重智人发明了它,因为他们人口的增长迫使其生产更多的食物。更进一步,控制自然之类的普遍思潮也不应当负主要责任;真正令制造滴滴涕(DDT)看似成为必经之路的原因在于饥饿的困扰与社会不安的威胁。


如同许多历史学家那样,蕾切尔·卡森认为,“控制自然”是一种来自于过去的遗产,带坏了自然科学。她进而建议只有采用一套新的价值观方可拯救人类免于糟糕的科学。在这层期望中,她过于人文主义。本书则认为,人类价值观并非首要的原动力,也并非最伟大的破坏者,确切地说,存在于所有人与所有形式的物质中间的内在自然总在寻求控制自然的新方式,不计后果。令我们陷入今日困境的不是邪恶的或者傲慢的哲学,而是人类在负责任地知晓、理解与行动上的失败。无论是石器时代“哲学”的持续存在,还是人类其他道德上的缺陷,都不应当对此负全责;如果我们一定要指责什么的话,应当指责的是我们自身的自然,内在的自然,我们迄今为止尚未能控制的自然。


《欲望行星》书影

在这部行星视角的历史中,有伟业,有悲剧,也有重整之后的信心。它不会将我们带入绝望与低迷,而会带来一种对我们自身和地球的过去更加平衡,但仍具批判性的理解。阅读此书,我们将会知晓我们并没有生活在可以想象的最好行星之上,我们也永无可能令它成为最好的行星。它将敦促我们认识到,我们决不能摧毁所有围绕我们的生命形式,因为我们的智慧与知识都不足以让我们信心饱满地说出什么是可以毁灭的,什么是应当拯救的,更毋庸计算我们对地球的破坏有多大或者多深。通过行星史,我们可以明了为何我们这个物种几乎可以肯定无法实现其最宏伟的目标。任何永恒的成功,任何我们或者我们的创造物的不朽,都将幻梦成空。终有一日,这颗行星将彻底忘记我们的存在,随之消失的是我们的一应丰功伟绩。当支撑我们存在的那颗火热恒星燃烧成为灰烬之时,便是这一切发生之时。


本文节选自《欲望行星》第一章《奥纳海滩所思》


沃斯特先生在奥纳海滩 (侯深 摄)


The End



编辑:蓝大千





  热门信息
代表性成果 - Represe...
侯 深
东亚环境史协会征稿!截至9.3...
“全球研究”系列讲座——危机与...
夏明方
生态史研究辑刊 - Journ...
Christof Mauch
Donald Worster
  最新信息
活动纪要 | “新中国害虫研究...
会议通知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唐纳德·沃斯特 | 奥纳海滩所...
《欲望行星》译后记 | 侯深:...
讲座纪要 | 大战棉铃虫:一位...
讲座回顾 | “史学前沿”第1...
乔瑜 | 导读《澳大利亚殖民地...
新书分享会 | 唐纳德·沃斯特...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宋 瞳 顾问:乌云必力格教授 >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京ICP备050207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