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讨论与闭幕式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主任夏明方教授主持,与会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从学科建构、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历史与现实的联结等角度畅所欲言。
夏明方教授首先提问,当“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等理念从学界进入政策层面时,作为人文学者,如何结合不同学科的理解,从学理、实践层面对这些概念、理论体系、政策话语进行批判性、包容性的思考与讨论?张玉林教授认为目前学术界研究“生态文明”概念时存在问题,并援引了沃斯特教授主旨报告中的结语“我们需要彼此,我们需要所有我们能够获取的帮助”,提示学者们思考能够为此问题贡献何种想法。夏教授则结合自身课堂教学的实例,强调学术规范的重要性,提出所有概念和理论的讨论需要建立在系统、完整、独立的学术性批判之上,只有从最基本的学术规范入手,才能提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生态文明概念,这也是学科合法性和学术自信之所在。侯深教授也回顾沃斯特教授在主题报告中提到的“异见者”(dissenter),认为在中西方都存在异见者现象。在西方传统中存在反主流文化、反技术文明的传统,而中国传统中也能看到反世俗的文化,尤其在中国文化中对自然有特殊的亲近态度、思想最活跃、但往往处于边缘位置的群体。侯教授认为这或许是当今环境人文学者最重要的价值,即站在相对独立、客观的立场,既具批判性又具包容性的状态。
随后,讨论转入对生态文明概念的批判性反思。周琼教授认为,尽管围绕着“生态文明”概念存在着争议和不同的认识,但观点碰撞和交流会得出更有意义的思考。近年来随着普及推进,生态文明理念已深入人心,环境史研究者需要更加理性地思考和研究,在推进学术研究的同时,也为推动现实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可资借鉴的想法,这正是此次会议主旨所在,也是学术研究的关怀之所在。田松教授强调研究生态文明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研究者要阅读经典书目(如《寂静的春天》《沙乡年鉴》等),方能更深入地讨论。钞晓鸿教授倡导在环境史研究方面每个学科都要发挥本学科的优势,提供与其他学科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历史学者需要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来看待生态问题。对上述讨论的概念问题,钞教授强调需要从基本的资料出发,学术研究要做好学术研究的本位,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在回应会议主题“联结生态与文明”时,与会学者充分地讨论了“文明”概念以及“生态”与“文明”之间的关联。王利华教授认为,不同时代对文明有不同的追求,文明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变化,在当前人类面临巨大的挑战时,需要对文明概念本身进行发展。人类发展至今都在思考人是什么,过去文明是在探寻人类如何摆脱自然,在自然中确立人的身份和地位。但正如汤因比所言,今天人类已经成为生物圈中唯一有能力破坏生物圈本身的物种,在这种情况下,人类需要对文明本身进行反思,寻找与自然和解的方式,在发展过程中理解文明、理解自然本身。侯深教授提出,环境史是将对文明本身的思考重新嵌入更广阔的历史之中,当我们对文明的内涵开始质疑时,会对文明发展的线性过程有不一样的认识。田松教授则从传统与工业文明的差异切入,讨论了破解线性史学的可能性。传统文明是一种复数概念,包含不同民族各具特点的文明;以科学和技术为内核的工业文明则是单数,一致性是工业的特质;生态文明也应该是复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同自然环境中的文明形态、组织结构、生产方式都是不同的。复数的文明就没有单向、线性的意味。夏明方教授回应,工业文明与现代性问题相联系,现代性是复数的,但是工业文明也是有复数的,反之传统文明也具有相似性,不管哪一种类型的文明都有多样性和共通性,要超越单数、复数的讨论,超越文明的边界,站在星球的立场上思考生态文明。
随后,学者们就如何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推进思考生态文明问题发表感想。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王炜晔博士结合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提出在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如何实现生态保护和保障当地生活水平两者之间平衡的问题。夏明方教授认为此问题涉及对“生态”的理解,“环境”更多讨论的是自然环境,而“生态”是人和自然共同组合的体系。他借用唐纳德·沃斯特教授等学者提出的“活态公园”概念,即共同推进当地居民和所在地方在生态理念和实践方面的转型,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应是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自然关系总体的调整。王炜晔进一步追问,如果人口爆发式增长,人对自然的索取超出了其限度,怎么解决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有限性之间的内在困境。夏明方以费孝通的花篮瑶调查为例予以回应,指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根据他们与环境互动的经验,自发进行人口节制,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这一点也涉及到人对其生存方式选择权利的问题。张瑾副教授提出,讨论生态文明这一问题不应该拘泥于词汇本身,当使用生态文明话语谈论可持续发展时,应思考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涉及人与人、人和物之间的经济物质交换圈层,与每个人不同的物质需求、发展维度、价值界定、幸福感紧密相关。以非洲“万物有灵”的生态观为例,这种价值感、道德感能否给可持续发展提供另一种可能的参考。高国荣研究员则结合对进步主义时期美国资源保护问题的研究,指出美国在进步主义时期希望通过环境启蒙使个人做出改变,后来发现很多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更多人广泛地参与,也需要国家的干预,与此同时参与式民主在美国水土保持区、牧场集中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他认为参与式民主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也有重要意义。
在闭幕式上,夏明方教授对唐纳德·沃斯特教授和尹绍亭教授精彩的主旨报告、与会学者的支持与贡献、线上参会的师友、会务组成员的工作表示感谢。他认为,此次会议为促进中外学者间的了解与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生态文明”概念的传播和实践背后体现了全球化思想流动的过程。学者们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使得“生态文明”概念更显活力。今年是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成立的十周年,这场会议也具有十周年纪念意义。最后,夏明方教授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生态史研究中心,期待未来十年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