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自然与文化”系列讲座第26期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三层会议室举办。此次讲座由香港科技大学教授珍妮·史密斯(Jenny Smith)主讲,题为“饥荒的过去与未来:一个持续的故事(the Past and Future of Famine: a story of persistence)”。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侯深副教授主持,美国堪萨斯大学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教授担任评议。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夏明方教授,以及来自校内外的十余位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侯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珍妮·史密斯教授。史密斯教授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主要从事农业史、科技史研究,代表作为Works in Progress: Plans and Realities on Soviet Farms, 1930-1963,2014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发行。目前,史密斯教授正在完成一本关于20世纪饥荒历史的专著。此次讲座内容,即是专著中的一部分。
史密斯教授向侯老师的介绍表达谢意,随即正式开始演讲。首先,史密斯教授介绍了从事20世纪饥荒研究的原因。在她看来,尽管人类已经在农业生产、交通技术、市场发展等领域取得巨大进步,但未来饥荒问题无法消除,仍会成为人类社会一大阴影。作为历史学家,她希望能够通过20世纪饥荒的贯通考察,提供历史镜鉴。
接下来,史密斯教授引用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借此指出:保障完善的食物供给体系具有相似的成功之处,而饥荒的发生则各有原因。在史密斯教授看来,食物供给体系的运转受到五个要素影响,分别是:充足的数量(adequate quantity),优等质量(adequate quality),食物偏好(palatable),可靠的运输和储存(reliable transport and storage)以及安全准备和消费(safe preparation and consumption)。为了说明五个要素的影响,史密斯教授列举了五个饥荒案例,依次为1936-1937年四川饥荒,1967-1968年发生在尼日利亚比夫拉(Biafra)的饥荒,1979年柬埔寨饥荒,1944-1945年发生在越南北部(Tonkin)的饥荒以及1921-1922年俄罗斯伏尔加地区的饥荒。通过研究她认为,上述五次饥荒中食物供给体系的失败,其主导原因依次对应着五大要素中的一个。在对五个案例进行细致探讨并解析原因之后,史密斯教授总结道,饥荒仍会存在于人类历史。原因在于:首先,不论出于是政治还是经济考量,制造饥荒来削弱敌人是常见的权宜之策;其次,在21世纪全球气候变化会使农业生产更加不可预测,更具波动性,从而对粮食供给稳定造成影响;最后,大多数饥荒危机同时也是难民危机。因而饥荒难以消除,势必伴随人类发展。
史密斯教授演讲完毕之后,沃斯特教授、夏明方教授、侯深老师等都提出问题,涵盖了个案涉及的饥荒发生地域、全球范围内饥荒死亡人口的下降、饥荒研究同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对话、移民同饥荒的解决等诸多方面。史密斯教授分别对其进行了解答。讲座在热烈浓厚的讨论氛围中落下帷幕。
文:邵华
图:郑坤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