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8日至3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德国慕尼黑大学蕾切尔·卡森环境与社会中心联合主办的“天工开物:环境史中的自然与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德国、美国、英国、荷兰、丹麦、瑞典、韩国等国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是继2012年度“历史的生态学解释”国际学术论坛、2013年度“旱暵水溢:世界历史上的河流、洪涝与旱灾”国际学术研讨会和2014年度“斯土斯民:环境史中的城市与乡村”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由上述两大研究机构主办的第四届环境史年会。这一会议业已成为国内外环境史及相关学科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大会开幕式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举行,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主任夏明方教授担任主持,中心常务副主任侯深博士兼翻译。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慕尼黑大学蕾切尔·卡森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和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馆研究主任赫尔穆特·特里施勒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教授先后致辞。
黄兴涛院长首先代表历史学院向远道而来的各位来宾表示欢迎,介绍了历史学院的基本情况,并高度评价了自2012年成立以来生态史研究中心所取得的学术成就。他指出本次会议的主题——“天工开物”取自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同名著作,包含着“巧夺天工”与“开物成务”两层含义,表达了中国古代人民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生存智慧,象征着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和科技两者关系的核心理解——即真正高明的技术必然是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对自然加以改造。黄院长谈到,该书在此后传入日本和欧洲,并译成多国文字出版,代表了对环境史中的自然与技术这一议题所开展的早期国际交流,而此次“天工开物”会议则将在新的思想景观中进行新的国际对话。
赫尔穆特·特里施勒主任表达了对中国人民大学的领导与中方合作伙伴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的感谢,他指出每年五月前往中国召开环境史会议已经成为卡森中心的一项重要学术传统,最近该中心又获得了德国政府为期六年的财政支持,这将为中德双方的学术科研合作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他还特别提到了德意志博物馆正在进行的《人类世之后》的展览,在他本人的陪同下,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访德期间参观了这一展览。赫尔穆特·特里施勒主任转达了马凯副总理对本次学术会议的问候。
陈雨露校长出席了此次会议并致辞。他首先对促成此次会议的唐纳德·沃斯特教授、赫尔穆特·特里施勒教授和夏明方教授表示感谢。他进而指出中国正在经历着工业文明的深刻洗礼,在中国在追求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力图实现公共健康、社会稳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此背景下,探讨环境史中的自然与技术的关系意义重大。陈校长在致辞中谈到,中国是有着几千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的国度,这样的传统也在其它国家与文明中得到回应。他希望这次会议能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的国际智慧。最后他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整个会议分主题演讲和专题讨论两个阶段。本次会议的主题演讲嘉宾为美国历史学会副主席、美国堪萨斯大学赫尔杰出教授埃德蒙·罗素。进化史是罗素教授目前着力倡导的新的研究领域,它主张结合历史学和生态学,以促成对地球生命历程的更深层次理解。在题为《飞梭织史:蚕、桑与制造的景观》的演讲中,罗素教授以蚕、桑、丝织业为例探讨了人与生物的共同进化过程:首先,蚕与桑为其自身需要有着进化和共同进化的方式。接着,人类为了利用这些产品,通过驯养强化了蚕、桑的进化趋向。然后,蚕、桑的共同进化又使得人们围绕丝织业创建了以性别分工与社会阶层为标记的复杂社会组织。罗素教授最后总结道,丝绸织造所形塑的人类历史还可以得到很大的扩张,涵括如丝绸之路等丝绸贸易的重要性、蚕与桑属植物的推广与全球丝绸生产景观再造等方面的内容。上述案例揭示了人类历史上,人与自然在野生与驯养环境中共同进化的延续性。人类利用的是有机体为其自身目的而进化出的特征,在此过程中,人类成为了有机体共同进化的新合伙人。但凡人类与其它有机体仍然在地球上存活,共同进化之舞就将始终延续。在点评中,唐纳德·沃斯特教授指出,人与自然在进化历程中的延续性无疑是重要的,然而,历史学者同样需要关注二者之间的冲突甚至断裂,考察究竟在何时,以及为何出现如是变化。
在接下来的专题讨论阶段,与会学者分别围绕“食物的景观”、“治水”、“解决自然与技术间的矛盾”、“建设基础设施”展开了两天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在第一场“食物的景观”讨论中,共评议了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瑞典林雪平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机构的五名学者的论文,涉及现代工业化农业的基因改造、杀虫剂与合成自然、绿色革命、16世纪以来的绍兴平原河道养鱼、秸秆焚烧与城市现代化进程等话题。在第二场“治水”讨论中,共有美国柯比学院、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五名学者的论文进入评议环节,讨论的问题包括斯大林的水利工人及其遗产、苏俄时代的水利建设、人类与灌溉景观、明清时代关中地区的农业用水、内蒙游牧地区的供水技术等。在第三场“解决自然与技术间的矛盾”中,来自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美国埃默里大学、美国厄斯金学院、丹麦奥胡斯大学、韩国高等科技研究所的学者参与了讨论,议题有煤与人类世、工业地下污水、美国南部的永久景观、德国比勒菲尔德的化学景观、环境与技术的统一性、南韩清溪川环境恢复等。最后一场“建设基础设施”讨论中,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杨百翰大学、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的学者分别就环境技术与基础设施建设、汽车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街道景观、中国的公路景观、当代中国的二恶英污染、20世纪中国的疾病与公共卫生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在会议总结阶段,赫尔穆特·特里施勒教授和夏明方教授分别代表德国慕尼黑大学蕾切尔·卡森环境与社会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进行了总结发言。赫尔穆特·特里施勒教授认为本次会议从概念讨论和个案研究两个层面推进了学界对环境史中的自然与技术关系的理解。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十个方面:一是国家权力如何形塑自然;二是社会传统如何审视自然;三是环境史中的不同的尺度和规模的重要性;四是国际形势(如冷战)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五是有关自然的知识生产与知识传播;六是自然变迁的动力问题;七是观察景观的视角和对景观的形象化;八是关于自然对历史的塑造力;九是流动和循环;十是世界体系中的边缘与中心。
夏明方教授的发言自“女娲抟土造人”的上古神话谈起,以元代著名女书法家管道升赠其丈夫赵孟頫捏泥人一诗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说法,类比人与自然之间的密不可分,恰如“不是冤家不聚头”婚姻关系,在不断滋生的矛盾之中寻求进一步的和谐。他进而援引蚕神“马头娘”的传说,一方面回应罗素教授“飞梭织史”关于人与桑蚕共同进化的主题报告,一方面引之以为人类不善待自然、最终为自然所报复的象征。他指出,与婚姻关系不同的是,从根本意义上来说,人与自然之间无法解除彼此之间的契约,一旦离弃,人类便无法继续存在,而对人而言的自然其意义也随之消失。最后,他总结道,人类通过技术对于自然的不断改造,使其成长为一位巨人,却永远拥有一双泥做的双脚,深植于自然之中,不可逃避。人类终究只是一“泥人”而已。
(文/图:宁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