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风学社网站 | 热门信息
  
中心概况 中心成员 新闻动态 中心活动 学术前沿 教学研究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 新闻动态
会议报道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清代灾荒纪年暨信息集成数据库建设” 举行结项鉴定会
来源: 生态史    作者: 生态史  更新时间:2021/06/01 点击数:

  2021年3月28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灾荒纪年信息集成数据库建设”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结项鉴定会。本课题于2013年11月获准立项,2014年3月举行开题报告会,2018年8月获得滚动资助,历经六年多艰难攻关,于2020年6月正式提交结项申请,并获准以会议形式进行结项鉴定。根据国家社科基金规划办的要求,会议邀请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龚胜生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王社教教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马俊亚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陈业新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倪玉平教授担任结项鉴定专家。同时,为了更加广泛地凝聚学界智慧,推动课题后续相关工作的完善与提高,课题组还特邀中国地震局高建国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郑景云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苏筠教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李国荣研究员、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廖生训总监及数字出版部李强主任、安徽大学历史学院朱正业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上午的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胡恒副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黄兴涛教授到会致辞。他表示,灾荒史研究一直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优势项目。“清代灾荒纪年暨信息集成数据库建设”项目获准立项后,课题组始终秉承李文海先生的学术精神,保持高远的学术追求和踏实的学术作风,把李文海先生开辟的事业不断发扬光大,为中国灾害史学科的发展作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其中的艰辛探索和取得的学术成果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引导作用。在课题即将结项之际,衷心希望与会专家严格把关,帮助项目质量再提升一步。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课题的后续工作,为项目建设和中国灾害史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随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夏明方教授介绍了项目总体执行情况。他指出,本课题始终坚持从灾害的自然、人文双重属性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致力于把文献整理与数据挖掘结合起来,对清代灾赈史料进行系统完整的搜集、整理和数据转换,努力建设一个融资料的采集整理、存储更新、查询检索、校核比勘,以及数据统计分析、制表绘图、动态演示等信息处理功能为一体的灾害信息集成系统。围绕这一总体目标,课题组大力开展史料整理与信息采集,精心设计兼顾史料表述习惯与数理统计规范的原始数据结构表及信息提取规则,对4201万字的史料作了电子化处理,其中的1989万余字已按数据库要求整理入库。目前,课题立项之初规划的《清代灾赈史料长编》(10 卷、约2673 万字)和《清代灾荒纪年》(10 卷、约646 万字)已初步编纂完成;“清代自然灾害信息集成系统”已完成结构设计和运行调试,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成功进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这几项成果是各有侧重、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清代灾赈史料长编》是项目的支柱,《清代灾荒纪年》与清代自然灾害信息集成系统均建基于其上;《清代灾荒纪年》是对有清一代灾荒及救济情况进行的研判、分析和概述,在叙事上坚持“灾赈并举”,客观描述和评价清代的国家救荒举措,是以断代史面貌出现的有关清代灾害的集成式叙事;“清代自然灾害信息集成系统”则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有机结合,为大数据时代灾害史料的收集、整理、解读、比勘和呈现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也因其开放而持续的信息输入、存储与输出功能,突破了以往纸本史料长编一经编成便难以扩充修改的局限,构成一个动态的与时俱进的灾害信息可持续累积式扩展系统。



  对于课题成果的学术贡献与应用价值,夏明方表示,本课题在很大程度上应是当前中国灾害史研究领域规模最大的“断代工程”,是一项独具特色的清史研究数字化工程,也是中国灾害文化研究与传播的公共文化工程。同时,通过课题研究,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关领域实现了深度融通和全方位合作,在广泛持久的共建、众筹、共享中搭建起了跨学科科研教学平台。本课题在较为充分地借鉴和利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最大规模的史料集成,对清代灾害及异常现象记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又从国家和地方、官府和民间等不同侧面客观呈现清代灾害治理情况,对汲取历史经验,推进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本课题建成的数据库必将改变以往中国灾害史料编纂过程中以纸质载体为主的存储形式,创造一种以网络为载体的可持续积累的扩展型灾害信息集成机制,从而为中国灾害史、环境史及社会经济史等方面的研究,长久提供功能强大的资料基础和信息平台,亦可在国情教育、风险评估、信息咨询、社会保险、商业开发等非学术领域发挥作用,进而推动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的增强和社会风险预警能力的提高。课题研究中积累的经验和方法也将为开展其他类型的灾害史料整理与数据库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夏明方还介绍了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组共发表中外文论文25篇,其中既有自然科学领域的探索,又有人文学科的研究,多篇成果受到征引、推介和转载,在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朱浒教授与余新忠教授对中国灾害史研究历程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回顾与反思,并提出要推进中国灾害史研究的文化史、新文化史拓展。夏明方教授、方修琦教授等从灾害的自然与人文双重属性相结合的角度,首次提出构建可持续扩展的综合型清代自然灾害信息集成数据库的设想与规划。方修琦教授团队依据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最新进展,结合先进数理分析方法和已开发灾害文献数据库,从极端灾害事件的脉冲现象入手,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气候变化与社会互动的中微观联动与传播机制的探讨。另外,夏明方、宋儒等还提出从生态史角度推进中国特色灾害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杨双利博士对清代灾赈钱粮数据的生成过程及其制度实践做出深入探索,提出了清代灾害史料量化分析的新思路。同时,课题组坚持课题研究与学生培养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参与史料整理和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凝练问题意识,积累资料,积极从事相关专题研究,迄今共指导完成中国史、自然地理学等学科本硕博学位论文22篇,不少学生已经成长为具有学术潜力的青年学者。如朱馨薇、杨双利、刘少航等从“大荒政”理念出发,把国家减灾与王朝合法性建设、国家能力建设结合起来,对清代国家和地方层面的防灾救荒体系进行了新的探讨;韩祥、文彦君、刘素敏等从灾害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角度,重新阐释了近代华北货币流通体制、粮食安全建设和慈善事业等问题;马幸子运用脆弱性理论,从灾害史的角度,以江南战后重建为例,为探索太平天国战争与区域社会变动的关联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些努力,力求促进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更紧密的合作与融合,自觉推进传统考据学方法与现代科学实证分析手段在史料的搜集、解读过程中的碰撞与结合,以期促成一门新的文理交叉的灾害历史文献学的孕育或胎动,进而将中国灾害史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并在国内外灾害史研究的话语体系中占有相当的位置。

  夏明方指出,课题研究中也存在着若干缺点和问题。在史料收集和整理方面,限于人力、资金、技术等困难,尚未对文集、笔记、日记、年谱等史料进行全面梳理和收录;对《申报》之外的大量中外文报刊,对散落于海外、民间的大量稀见、未刊史料,亦无力开展搜集与整理;对已经编入《清代灾赈史料长编》和信息集成数据库中的史料,尚需进行更加细致的比对、校核。未来的工作依然艰巨繁重。在数据库建设方面,由于古人的文风、思路与现代信息技术之间存在诸多扞格,对原始数据相关信息的提取和拆分,难免存在缺漏和错讹。由于课题组在立项初期对清代各类史料的复杂性估计不足,致使目前原始记录库的结构与一些史料类型不相适应。至于历史灾害的等级划分,目前仍属学界争论的话题,课题组曾多次组织学术研讨会加以探讨,但未形成共识性意见,故在数据库中无法贸然处理。课题组还曾设想建立储存原始史料的原始文献库,并与原始记录库中相应内容形成链接,但终因涉及版权问题且成本太高、工作量太大而无法实现。目前在数据库中使用的地图底图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尚未找到更为合适的清代地图。他提出,本课题将继续保持开放心态和奉献精神,在遵守学术规范、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积极谋求和推动与海内外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不断累积相关史料和数据处理经验,力争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尽快出版《清代灾荒纪年》和《清代灾赈史料长编》,进而编撰体例完备、内容详实的《清代灾害通史》,同时把研究时段向前后延展,建设足以容纳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历史中国自然灾害信息集成系统”。




  夏明方最后强调,1985年,李文海先生率先在学界开展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其后三十余年间,数代学者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为清代中国灾害史研究积累了雄厚“家底”。不论是编纂大型史料丛书还是建设信息集成系统,都需要耗费极大的心力与汗水,都凝结着课题组同仁与各界人士的情怀和智慧。课题立项以来,先后有30位师生参与编写《清代灾赈史料长编》与《清代灾荒纪年》,14位师生参与数据库设计和建设。课题组先后三次动员、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在京其他高校共101 名不同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和青年教师参与史料整理。他们在工作中认真负责、辛勤奉献,有的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寒暑假及其他节假日。同时,通过“大兵团作战”,课题组也探索出比较有效的团队培训、分工作业、信息反馈及成果检查等大规模信息搜集和处理的管理机制,在多学科协同攻关、多团队分工作业等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夏明方教授代表课题组,向长期以来给予课题组大量便利条件的各级科研管理部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暨清史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向鉴定专家、特邀专家及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此项目的各界朋友,向参与课题史料收集与数据整理的师生,向二十年如一日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课题组成员,向北京师范大学方修琦教授的学术团队,向不同时期加入研究团队并做出重大贡献的青年才俊,表示诚挚的敬意与谢意,并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关心、支持课题研究工作,推动中国灾害史、环境史研究深入开展。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赵琬一博士介绍了清代自然灾害信息集成系统的建设情况,并演示了操作方法。她指出,自课题立项以来,经过全体参研人员的共同努力,数据库共进行5次版本更新、9次技术改进,初步实现了结构层次化、数据集成化、人文数字化、功能多元化、呈现多样化的建设目标,并已开始进行专题数据库的建设与研究,形成了面向学术研究的信息持续累积与更新机制。相较于其他同类数据库,清代自然灾害信息集成系统突出“知识服务”功能,坚持学术研究导向,突破单一呈现方式,实现了文字、地图、图表等呈现方式的有机结合,并通过研发者与利用者的信息交互共享,促成了数据库信息的持续扩展、完善和更新,使本数据库成为可以持续服务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众多学科和领域的大型知识平台和信息高地。迄今为止,课题组已与云南大学周琼教授团队、安徽大学朱正业教授团队、北京师范大学苏筠教授团队等建立合作关系,初步显示出数据库建设的辐射效应。同时,她表示,出于维护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的考虑,目前数据库只通过中国人民大学校内局域网开放。学界同仁如欲利用数据库相关资源开展教研工作,或愿为数据库提供相关史料和信息,可提前与课题组联系,并签署数据使用与共享的有关协议,共同承担数据维护、更新、校核与修改之责。




  在认真听取课题组的情况介绍并审阅课题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后,鉴定专家对课题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作了点评。龚胜生教授用“大、全、高、远、多、特”六个关键字概括了本课题的学术成就。王社教教授同样用“全、细、实、清、便、新”六个关键字高度评价了课题组的工作。其他鉴定专家均对他们的总体评价表示赞同,一致认为课题起点高、标准高,目标远大、做法扎实,是一项谋划周密的系统性工程,推出了一批相互联系又各有特点的研究成果,很好地完成了预期目标。课题研究坚持自然与人文相结合、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相结合,抓住了灾害本质与时代特征。他们表示,本课题注重史料的实用性、翔实性和全面性,对所用资料均进行了比较严格细致的考订校核,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录入规范和信息提取规程。《清代灾赈史料长编》《清代灾荒纪年》资料充实、内容全面、不乏新见,清代自然灾害信息集成系统结构清晰、用法简明、功能多样。课题组注重研究的公共性、普惠性、传承性,及时将研究成果和主要经验公诸学界、惠及学林,为今后学界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探索了进路、提供了便利。同时,课题组通过对我国减灾文化的系统挖掘和深入研究,致力于把课题研究融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平安中国”战略,努力凸显课题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具有较高的政治站位。课题组还把项目建设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培养了人才、带出了队伍,使课题研究得以薪火相传、后继有人。所有鉴定专家对课题组长期从事基础史料整理和数据库建设以及从中体现出来的甘愿“为他人作嫁衣裳”学术情怀印象深刻,并给予高度评价。




  针对当前课题研究中的不足和困难,鉴定专家也提出了重要建议。龚胜生教授提出,课题组应继续在研究的国际化、现实性、数字化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注意历史研究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对接。关于灾害等级的划定,鉴定专家都认为,这项工作虽难度较大,但无法回避,必须在课题结项后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着力解决。从自身从事疫灾研究的经验出发,龚胜生教授建议课题组从灾害的空间广度、死亡人数、时间长短等方面继续深入思考、详细论证,形成灾害等级划分标准和分级体系。陈业新教授则以《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为例,指出气象等级与灾害等级的区别与联系,并强调灾害等级的判定必须注意区域性。龚胜生、陈业新教授还指出,地图集的编制代表着一项研究的最高水平,课题组应更加充分地利用近来出版的各类清代地图,着手编制《清代自然灾害图集》,提高课题成果的可视化程度和应用水平。同时,马俊亚、陈业新教授认为,应继续完善数据库的增补、反馈与互动功能,继续细化有关信息的处理规范,不断充实、完善和凝练信息系统中关键词的“语料库”。他们强调,读者的力量是无穷的,“众人拾柴火焰高”,课题组应继续推动史料和信息的众建共享,争取早日实现数据系统在更大范围内的开放,对于在史料补充和信息完善等方面作出较大贡献的使用者,可以考虑给予一定奖励,使数据平台实现“边建、边用、边补、边改”。王社教教授还建议应进一步规范史料丛书的编纂体例,进一步加强对史料的分类和辨析,把握不同史料的编撰特点和学术价值,特别是对“二手史料”中的信息,要加以认真审核考订。龚胜生、倪玉平教授也提出,《清代灾赈史料长编》要加强内容校核,进一步统一著录格式和标准;《清代灾荒纪年》应结合读者需求完善编写体例和相关表述,提高其中灾情描述的分辨率和准确度。倪玉平教授还指出,要注重专题研究,加强成果转化,争取有更多研究成果问世。





  夏明方教授及子课题负责人余新忠教授、朱浒教授、赵晓华教授、方修琦教授对鉴定专家表示衷心感谢。他们表示,要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动课题研究,特别是认真思考如何科学划定灾害等级,还要继续加强与学界同仁以及相关行业的沟通交流,将本课题纳入清史研究所“清史数据库”建设工程中整体推进。夏明方教授还提出,高建国研究员对于单一灾种等级、年度灾害等级等不同类型的灾害等级判定早有设想,并在2005年就提出了“痛苦指数”这一学术概念。下一步,课题组可以借鉴这一提法,以“灾害指数”为总体目标,构建中国灾害等级体系,从而与目前国内外学者用于衡量清代经济水平的GDP指标形成对比,更全面地认识清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状况。对于课题的成果产出,他希望今后能够采取“蚂蚁啃骨头”的办法,研究成果成熟一批,就出版一批,形成持续的成果输出与转化机制,不断扩大课题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
下午的会议由夏明方教授主持。特邀专家高建国、郑景云、朱正业、苏筠、李国荣、廖生训、李强等先后发言,围绕课题各项成果的进一步修改、完善和提升提出了诸多意见建议。其他应邀参会人员及课题主要参研人员也都结合各自研究专长和工作经验发表了看法。在上午会议的基础上,与会学者就灾害等级的判定标准、判定方法等问题进一步交换了意见。高建国研究员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实践,指出当前判断灾度主要依靠死亡人数、受灾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他认为由于史料信息的缺失,对于古代灾度的判断,可主要依据死亡人数这项指标。郑景云研究员认为,量化方法要与具体的学术研究目标结合起来。受限于史料留存的信息可能不全、不确,在灾害等级的判断上,研究者要依靠时间、空间等多维度的综合分析,或是运用替代指标进行等级判定,并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文理融通。课题组成员李光伟、韩祥提出,清代也有十分复杂的灾害等级判别体系,在判定灾害等级时,要充分考虑到清代的时代特征,正确认识清人灾赈指标的特色与漏洞,处理好清代指标体系与当前指标体系的关系,把清代的话语体系与当代的话语体系更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解释力的灾害等级体系。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近年来致力于灾害史料的整理出版,业已推出一批精品资料汇编,为推动国家减灾文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并已建成若干大型史料数据库。围绕成果出版与数据库建设,廖生训总监表示,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高度重视同课题组的合作,希望尽快推动《清代灾赈史料长编》与《清代灾荒纪年》的出版。由于两套丛书规模庞大,可考虑以分期、分批方式出版。同时他提出,课题组应进一步利用国家图书馆等机构馆藏方志、报刊、诗文集、日记等史料,不断扩大课题的史料规模。数字出版部李强副主任结合近年来国内数据库实际,强调数字人文的实践成果取决于对原始数据的标引深度。当前,课题组在灾害史料整理与数据挖掘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今后应巩固已有成果,积极谋求更加稳定、更可持续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防止结项之后数据库“没人管、没人用”。同时,要注意保障信息安全,防范可能存在的剽窃隐患,可探索实行实名制开放注册形式。



  就上述问题,李国荣研究员还提出,要加强对不同史料类型的辨析,对史料所述内容要作更加深入的考订与鉴别。他还建议,对于在课题研究中不断产出的阶段性实证研究成果,可以采用论文集的方式,逐步结集出版。郑景云研究员、苏筠教授提出,数据库的合作研发要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合理机制,保障研发各方的知识产权和正当利益,防范可能存在的数据安全隐患。同时,充分考虑并客观看待用户需求的多样性,给使用者提供更加清晰的原始数据著录标准。要把数据库建设同现实需求、同学者个人的研究兴趣结合起来,开辟更多的专题数据库,更充分地展现数据库的学术特色和应用前景。朱正业教授从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国时期淮河流域灾害文献搜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的经历出发,提出中国灾害史料整理的多元路径,并希望与课题组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



  夏明方教授和子课题负责人对上述意见作了回应。他们表示要加快各项成果的审校进度,争取早日将课题成果公诸于世。要在课题研究中凝练出更具学理性和解释力的学术概念。余新忠教授提出,把人们对灾害的感受也纳入到“灾害指数”的指标体系中,从而更加全面系统地透过灾害衡量社会状况。朱浒教授提及历史时期大量丰富的灾害诗歌与传统灾害文化研究的关联。方修琦教授则指出,要注意数理统计方法在不同案例研究中的不同适用范围和操作形式,着力展现历史气候变化、灾害事件与社会响应的微观互动、反馈和传播机理。夏明方教授据此强调,这样类型的极端灾害事件研究,体现了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中的新动向,即“全球微观史”,值得进一步探索、提炼和推广。他最后再一次对与会专家和课题组成员表示感谢。会议圆满落幕。



【文:宋儒、邵华;图:毛鹏、姚宇舟】


  热门信息
代表性成果 - Represe...
侯 深
东亚环境史协会征稿!截至9.3...
“全球研究”系列讲座——危机与...
夏明方
生态史研究辑刊 - Journ...
Christof Mauch
Donald Worster
  最新信息
活动纪要 | “新中国害虫研究...
会议通知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唐纳德·沃斯特 | 奥纳海滩所...
《欲望行星》译后记 | 侯深:...
讲座纪要 | 大战棉铃虫:一位...
讲座回顾 | “史学前沿”第1...
乔瑜 | 导读《澳大利亚殖民地...
新书分享会 | 唐纳德·沃斯特...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宋 瞳 顾问:乌云必力格教授 >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京ICP备050207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