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风学社网站 | 热门信息
  
中心概况 中心成员 新闻动态 中心活动 学术前沿 教学研究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 新闻动态
会议纪要 | “灾害与历史”第六届高级研修班纪要(四)
来源: “民间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 微信公众号    作者: “民间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 微信公众号  更新时间:2022/09/01 点击数:

2022年8月25日上午9:00,第六届“灾害与历史”高级研修班第七场讲座如期而至。本场讲座主题为《洪涝灾害的历史变化特征与风险演变机理》,由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委会主任委员、《水利学报》主编程晓陶老师讲授,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张俊峰教授为本场讲座主持人。

报告伊始,程老师以2020年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的数据图为例,指出洪涝灾害历来是世界上危害最广泛的自然灾害。

其次,程老师以上世纪7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灾害统计图为蓝本,探讨了洪涝灾害的历史变化特征。他认为灾害的每一个阶段特征是不一样的,不能以一个阶段的特征去外延、推理未来的情况,而要从更长的尺度上看灾害的特征和变化趋势。与此同时,程老师根据数据分析指出:洪水与其他灾害是不同的,其具有一定可调控性,但于我国而言,因近40年城镇化进程空前迅猛,防洪排涝的可调控性面临压力。

接下来,程老师以河南“21.7”特大暴雨水灾为例对城市洪涝风险的演变机理进行了深入讲解,他认为认清洪涝风险的“连锁性”、“突变性”与“传递性”是强化洪水管理的重要基础。同时指出在新世纪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加强水旱灾害管理已成为国际社会治水方略调整的必然趋向,而我国更要建构起应对极端暴雨洪涝灾害的韧性提升策略,要从风险辨识、危险感知、抗灾抢险、应急处置、灾损承受、韧性重建等六方面全面考虑应对洪灾的具体方案。此外,程老师还结合本国实际国情,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城市洪涝风险管理应对中。

最后,程老师从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治理模式、制度安排四方面对水生态文明理念下综合治水的适宜模式做出了分析。并以“历史视角的湿地演变与恢复保护——以永年为例”等《水利学报》文章为例,从多学科视角出发扩展了治水思路。

汇报结束之后,张俊峰教授对程老师的讲座进行了高度总结与评价。在互动提问环节中程老师就学员们提出的相关问题也进行了细致化解答,学员们收获颇丰。

下午15:00,研修班举行了主题为“如何认识灾害史研究的学科定位?”的专家沙龙,本次沙龙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夏明方教授主持。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程晓陶老师,慕尼黑大学切尔·卡森环境与社会中心联合主任赫尔穆特·施勒(Helmuth Trischier)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夏正楷教授、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张俊峰教授、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赵晓华教授等专家皆进行了精彩发言。

夏明方教授在沙龙引言中指出,灾害学的理论体系已历经多年进行了有效建构,但学术界对灾害史的学科定位仍有不同的见解,因而在新的时代中需要对其学科性质进行新的定位。鉴于此,夏教授就灾害史研究的三个学科问题进行了提出。第一:灾害史是怎样的学科属性?第二:灾害史学科在历史学中的地位应该怎样看待?第三:则是进行未来展望,灾害史在整个人类知识谱系中是有个怎样的地位?

针对夏明方教授所提出的问题,与会专家均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及对灾害史学科发展的建议。

赫尔穆特·施勒(Helmuth Trischier)教授从“灾害”、“人文”、“灾害研究”三个关键词对夏教授的第一个问题进行了回复。其认为灾害史不能简单归纳为自然学科或人文学科,而应将这两种学科有效结合,从对话、协商层次进行研究。对于第二个问题,赫尔穆特·施勒(Helmuth Trischier)教授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推进灾害史研究:其一,从长时段进行研究,其二从空间层次上进行研究。关于最后一个问题,他认为灾害的管理与应对是将来需要重点关注与研究的方面。

夏正楷教授围绕史前灾害的研究对以上问题做出了回应。他认为中国从古至今发生了很多灾害,但学界对史前灾害关注很少。关于史前灾害的记载少及现存资料少是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此外夏正楷老师认为灾害问题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研究。从历史的角度看灾害,是一种核心的研究方法,而将其纳入考古学,也是一种学科革新。

程晓陶老师认为应注重对当代灾害的研究以及其中所揭示的经验教训。他指出灾害史是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的结合,在进行灾害研究时要将高科技技术引入其中。此外,对灾害研究既要强调中国的当代研究,也要重视国外的灾害史研究,而且要从历史的思维、论证过程对灾害做出分析。最后程晓陶老师谈到,灾害学是智慧学,不是困难学,要用更好的智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张俊峰教授首先从学科特征、学术概念、现实意义、学科定位、未来发展五大方面论证了灾害史的学科定位问题。他认为灾害史研究本身就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等特征,其所涉及的学科和知识十分广泛,所以要坚持以历史学为学科本位,进行综合性研究。其次,他回答了灾害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并从现实意义与需求上诠释了灾害史研究的价值。最后,张教授从多角度、内外视角上对灾害史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建议。

赵晓华教授认为灾害学是综合性的学科建设。她首先指出了目前灾害史研究的不足。其次从专业教材、人才培养、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对灾害史研究做出了实用性阐述。最后她认为灾害史是历史学科中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领域,其迎来了发展良机。

专家讲座结束后,参会学员与在座专家就灾害史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在最后的闭幕式环节,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周亚教授对本届研修班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本届“灾害与历史”高级研修班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即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学术水平高,研究成果新;参与度广,活跃度高。研修班的成功举办,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随后他对参与研究班的专家学者、特邀主持人、翻译人员、学员、合作主办方以及会务组人员表达了诚挚的感谢。至此,“灾害与历史”第六届高级研修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文转载自“民间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 微信公众号】

  热门信息
代表性成果 - Represe...
侯 深
东亚环境史协会征稿!截至9.3...
“全球研究”系列讲座——危机与...
夏明方
生态史研究辑刊 - Journ...
Christof Mauch
Donald Worster
  最新信息
征稿启事 | “悬崖之上:环境...
首届“环境人文学”青年学者工作...
夏明方|李文海:为哀鸿立命
【史学前沿 第13讲】刘文明&...
人大青年史学坊||劳动的水牛&...
会议通知 | “一切始于人类的...
讲座预告 | 何鲁三像...
【史学前沿 第12讲】杜宣莹&...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宋 瞳 顾问:乌云必力格教授 >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京ICP备050207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