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风学社网站 | 热门信息
  
中心概况 中心成员 新闻动态 中心活动 学术前沿 教学研究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 新闻动态
会议纪要 | “中原灾害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借鉴” 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来源: “灾害史研究资讯”微信公众号    作者: 文:赵康康,辛静;图:肖玥  更新时间:2021/08/12 点击数:

2021年8月7日,“中原灾害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借鉴”学术研讨会在线上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主办,旨在从河南7·20特大暴雨出发,对历史时期包括河南在内的中国水灾发生的特点、规律、成因机制、影响模式及灾害治理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刻反思,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建议,为当下及未来我国灾害治理和应急管理提供借鉴。来自中国地震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安徽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西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及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会议。

会议包括专题发言和圆桌讨论两个环节,分别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赵晓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夏明方教授主持。

专题发言中,中国地震局高建国研究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孙东坡教授,郑州大学武艳敏教授,河南大学闵祥鹏教授,信阳师范学院叶宗宝副教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徐海亮教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吕娟研究员分别进行了专题报告。高建国研究员以《中原地区洪涝灾害调查》为题,纵向对比了河南1931年、1938年、1975年8月水灾的灾情、救灾政策、救灾效果,并从成因、影响及经验教训方面横向对比了20世纪以来华北三大城市的特大暴雨。他强调,灾害发生后要及时做好“灾调”工作,为防灾救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同时,结合河南7·20特大暴雨及其他城市水灾教训,再次提出设立“安全城市”的建议。孙东坡教授在概述中原城市特点的基础上,回顾了当代中原部分城市的暴雨洪水,重点分析了河南7·20特大暴雨的灾害特点、形成基础、传播范围、致灾成因等,并提出今后应从修编防洪规划、增强风险意识、实施差异性防御等方面应对城市特大暴雨。武艳敏教授回顾了河南7·20特大暴雨的险情,在肯定救灾成效的同时也指出此次灾情反映出城市应急能力不足、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应急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并建议今后应加强防灾减灾救灾教育、加大城市灾害学研究力度,同时重视城市灾害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闵祥鹏教授从环境史与水利史的角度出发,重点围绕“人水相谐”的理念,从恢复沿河景观、因地制宜进行城乡规划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洪涝灾害防控体系的构建。叶宗宝副教授分析了近代河南灾害发展的趋势和特征,通过日记等史料展现了当时的灾情灾况、赈灾成效及存在弊端,并提出了加强灾害治理能力建设的建议。徐海亮研究员运用大量数据分析了此次暴雨的特点,论述了郑州中心城区地貌与水系的形成过程,指出了郑州城市化带来的新问题,并从南北旱涝格局变化的视角出发论述了区域性雨洪事件。吕娟研究员分析了本次水灾发生的气候背景和水文背景,介绍了洪水灾害类型及影响,指出洪水成因既有暴雨集中、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等原因,也是社会发展带来的城市病凸显、系统治理弱的结果。她建议,今后应该补齐防洪工程体系短板,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

圆桌讨论环节,蔡勤禹教授(中国海洋大学)、管新建教授(郑州大学)、刘宗志教授(郑州大学)、方修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安介生教授(复旦大学)、卜风贤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张崇旺教授(安徽大学)、郝平教授(山西大学)、周琼教授(云南大学)、阿利亚教授(新疆师范大学)、张伟兵研究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贾国静副教授(南开大学)、郑清坡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等分别发言。与会学者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多学科视角对此次特大暴雨的基本性质、成因机制、影响后果、存在问题及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对如何拓宽灾害史研究路径、加强城市灾害治理研究等学术问题及如何完善我国防灾减灾体系、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等现实问题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与会学者充分肯定了此次特大洪涝灾害救灾工作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防止灾害后果持续扩大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但也指出了存在诸如灾前社会各界对气象预警重视程度不够、临灾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与会学者认为,河南7·20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属于持续超强降雨引发的城市内涝,除了自然灾害突发外,其致灾成因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应急管理机制还不健全,防灾减灾体系还不完善,相机决策程序较慢;二是城市规划存在“重地上、轻地下”的问题,防涝标准相对较低,排水基础设施不齐全,地下排水体系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三是社会和民众防灾减灾意识薄弱,救灾避灾能力不足。

会议强调,与会学者一直认为,要勇于承担起灾害史学者的社会责任,为加强我国灾害治理积极建言,并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一是城市规划方面,要将城市排水、蓄水体系纳入城市规划统筹考虑,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建立有效的排水闭合体系;同时,制定规划时应听取相关专家学者意见,实现科学规划、精细规划。二是城市建设方面,逐步建立“安全城市”的标准体系,将灾害管理纳入城市管理体系中,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三是建设以人为本的防灾减灾体系方面,继续健全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和组织体系建设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健全完善临灾决策程序,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合力,有效运用现代技术,实现精准模拟、精准防控、精准救灾,建立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的防灾减灾体系。四是防灾减灾教育和灾害文化建设方面,要将灾害防治教育进一步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通过救灾演练、防灾宣传等多种方式增强民众防灾救灾意识和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引导社会团体救灾,发挥好社会各种力量救灾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各种类型的自然灾害频发,这提醒我们,当前国家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概念,既是指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发生深刻调整,我们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也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发生深刻变化,我们正进入前所未有的“灾害群发期”。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灾害史研究在成灾原因、灾害影响、成灾模式等方面都产生了新变化。对于灾害史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进路,与会学者经过深入交流、讨论,明确了以下研究思路:一是进一步关注现当代灾害史的研究,即要将研究视野从以往研究延伸到现当代灾害史,注重研究新时代以来各种灾害的新特点、成因及影响等。比如,在成灾原因方面,应关注各种不同类型灾害的发生日益呈现出“生态性”特征,即无论是自然因素为主,还是人为因素居多,都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二是加大城市灾害史的研究力度,注重研究城市防灾减灾救灾的理念、模式、机制等。当前,灾害史研究的“城市化”特色逐渐凸显、研究范式逐步转型,即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现实影响,灾害史研究的重点聚焦于城市,这就意味着以往以农业社会为主的研究范式将逐步转向以城市为主的研究范式。三是要积极拓展灾害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继续加强多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学习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加强中外灾害史研究的比较研究,关注灾害史研究中的历史生态问题、个体生命的灾害历史记忆问题,探讨建立灾害史研究的历史模型问题等等。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面向新时代,灾害史研究同仁应把对历史的思考与现实的观察结合起来,在重大灾害发生时各抒己见、各尽所能,共同努力、发挥合力,为完善我国防灾减灾机制提出相应建议,为提升我国灾害治理和应急管理能力发挥更大作用。



【本文转载自“灾害史研究资讯”微信公众号2021年8月11日推送】


  热门信息
代表性成果 - Represe...
侯 深
东亚环境史协会征稿!截至9.3...
“全球研究”系列讲座——危机与...
夏明方
生态史研究辑刊 - Journ...
Christof Mauch
Donald Worster
  最新信息
征稿启事 | “悬崖之上:环境...
首届“环境人文学”青年学者工作...
夏明方|李文海:为哀鸿立命
【史学前沿 第13讲】刘文明&...
人大青年史学坊||劳动的水牛&...
会议通知 | “一切始于人类的...
讲座预告 | 何鲁三像...
【史学前沿 第12讲】杜宣莹&...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宋 瞳 顾问:乌云必力格教授 >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京ICP备050207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