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主办方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闫勇 通讯员 滕海键 马业杰)2020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主办,辽宁大学承办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暨多学科视域下的环境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辽宁省沈阳市辽宁大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云南大学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世界历史》《史学集刊》《社会科学战线》等全国几十所高校、科研院所及报刊的专家学者、博士生和编辑计120余人参加了会议,等报刊的参加了会议。辽宁大学校长潘一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刘效梅、辽宁省环境科学学会朱京海、厦门大学钞晓鸿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
会议议程分主题报告、专家学者组和博士生专场三部分,共有11位专家作了主旨发言。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生态文明研究院王利华教授对环境史研究的过去进行了回顾,对未来进行了展望。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侯甬坚教授论述了青藏高原藏族民众之生命特征与该地区自然特征之间的诸多关联。厦门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系教授钞晓鸿通过对美国地质调查局水资源处的考证和研究得出了几点认识,强调今后应加强环境史的跨学科研究。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付成双教授从边疆假说、土著史、跨国史、环境史四个维度对北美西部开发的历史作了深入分析。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谢湜讲述了明清东南沿海的环境、生计与海洋疆界之历史关联。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所长周琼教授通过对滇池水域环境变迁的研究,探讨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历史。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王星光教授通过对历史上黄河沿岸古都空间位置的变化与环境变迁关系的考察,来阐释黄河流域长期成为中华文明的中心和古都所在地的原因。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卜风贤教授通过对中国农业灾害史规律的考察,指出农业灾害史研究因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而呈现出的独特学科属性。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韩昭庆教授介绍了铜版康熙《皇舆全览图》的数字化工作及其对中国环境史研究的价值。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李玉尚教授从督巡渔汛制度、咸丰之后兵船和政府护渔、民间自发护渔三个角度,对东海大黄鱼渔业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辽宁大学环境史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滕海键教授阐述了以生态理念研究环境史的内涵及环境史学科体系构建问题。
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90余篇,现将大会分组讨论内容按专题概述如下:
粮食安全、灾害及相关。贵州大学历史学院马国君教授探讨了雍正朝开辟黔东南苗疆后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关系。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晏雪平副教授以清末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讨论了水旱灾害指数和米价变动与市场整合问题。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助理研究员聂选华介绍了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及其功能调适和整合。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后张瑞胜论述了“农复会”与台湾农村变迁(1949-1979)的关系。
水利、水环境、污染认知与治理。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张莉围绕晚清至民国时期吐鲁番基层社会的水利组织与管理,揭示了近代边疆地域围绕土地清丈、水利工程和水利秩序而演绎的区域史。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杨煜达教授通过对明清大运河山东段供水量的分析,考证了该时期运河周边环境的变迁。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西南环境史研究所耿金博士从植物、泥沙与江流的关系角度,考察了清中前期浙江曹娥江河口水环境与滩地的变化。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杨霄论述了淮河入江与长江镇扬河段水环境的演变。辽宁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主任刘佳奇从立法的角度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流域管理的发展史。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郭赛飞博士探讨了20世纪70、80年代白洋淀污染治理不力的原因。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胡勇探讨了20世纪50至70年代新中国社会各界对大气污染认识的演变。
博物、森林利用、物种与文化。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曹津永认为传教士的博物学考察活动,不仅是近代西方科学知识体系完善的重要载体,也为后来的职业博物学家的知识转译提供了重要支撑。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生韦凯分析了明代至民国时期湖南森林利用方式从原始粗放的采伐转向规模化人工培植的原因。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杜香玉以橡胶和茶叶为例,从环境史视角讨论了外来物种与本土物种的转化和调适关系。
生态、聚落与社会。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员张景平通过对东祁连山地区林水关系的考察,认为林水共同体是维持边疆地区平稳的重要机制。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韩强强认为清代山西社会应对土脉环境的行动中,国家与地方的协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任铃以整体性发展视野考察了香港地区20世纪60至90年代的生态变迁。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吴俊范教授考察了清中期以来舟山群岛的聚落生态与地理环境。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博士生袁文科以明清晋陕北部为例,以社会—生态系统的诠释框架探讨了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在黄土高原生态变迁中的影响。
城市环境史。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曹牧博士讨论了民国时期天津的城市废水处理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李侃讲述了19世纪后半叶轮船在海河中扮演的角色的转变以及对海河环境提出的挑战、应对举措及后果。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方万鹏博士通过对《三札卷·汴河帖》文献的考证探讨了洛水、伊水对洛阳的重要性。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王泽宇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天津治理“四大害”包含着政府和人民追求新生活的寓意。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生徐正蓉论述了抗战时期昆明城市公共卫生环境的制度建设及其成效。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聂阜江讨论了近代广州公共交通的发展和城市的拓展。
环境思想史。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连伟教授认为,《中庸》以天道作为人及万物内在价值的形而上根据,既建立了人与万物的关联,也凸显了人的主体性。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教授赵晶讨论了唐宋时期的时令问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永莉探讨了唐宋中原文人对岭南的环境认知和嬗变。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连雯博士论述了六朝道教与南方山川资源的开发和洞天福地信仰兴起的关系。
边疆、民族与环境。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刘祥学教授认为,水林资源对于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同地区居民都有丰富的水林保护史;但在一些边疆民族地区,当地居民因对农耕生产的认识局限,对水林资源的保护也会出现反复。广西社会科学院薛辉博士提出了广西环境史研究的论题与方法,建议以边疆、景观和秩序概念来构建边疆环境史。
辽金环境史。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旅游文化学院副院长李玉君教授对近40年来辽金时期自然灾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综述。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夏宇旭教授分析了辽金王朝城池选址的环境特点及辽金时期韩州自然环境的变化。辽宁大学历史学院孙伟祥博士探讨了辽代石刻文资料中佛教的发展与环境变迁的关系。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旅游文化学院研究生刘盼琴通过考察金朝的自然环境状况,探讨了环境的变化与金朝军事活动的关系。
东北区域环境史。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范立君教授对百年来国内外学界对松花江流域环境史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庄声教授通过满文档案,来考察清代松花江下游的自然灾害及应对。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张国文探讨了拓跋鲜卑殉牲习俗的变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胡梧挺通过对十世纪以前东北亚地区沿海少数民族的捕鲸活动的考察,认为族群间的互动实现了东北亚鲸制品与鲸文化的跨地域传播。辽宁社会科学院关亚新教授介绍了朝鲜贡使眼中的清代盛京地区居民的服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安大伟通过方志考察了清代东北的自然灾害及士人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书写。辽宁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马业杰分析了长寿王迁都平壤过程中的地理位置、开发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作用。
环境考古。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生董凌霄讨论了过去千年陕北盐湖群的环境变迁。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博士生张雪微分析了晚更新世查哈阳遗址区人类对环境的适应。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博士生侯佳岐归纳了红山文化聚落分布的区域特征及其与地貌、土壤、水源等自然环境的关系。辽宁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张瑞强以内蒙古中南部龙山石城为例,探讨了史前时期自然环境对先民选择居住址的制约作用。
史料、方法及其他。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陈丽萍围绕唐代环保史料汇编问题谈了几点认识。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葛威讨论了同位素研究方法在考古学中的使用。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张爱萍通过对因卫所屯田制度的影响造成的湘黔界邻地区两省人居、土地插花错壤的格局,及由此产生的边界争端和纠纷。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俊峰教授论述了清代至民国时期晋西北地区的土盐经济与地方社会。
美国环境史。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侯深通过对焦炭城——匹兹堡的考察,讨论了城市的环境健康问题。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向阳教授认为美国学界对环境管制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知嬗变不仅在事实层面反映了环境管制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复杂性和微妙性,而且折射出认知层面对二者关系建构的历时性、波动性和困难程度。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赵万武博士介绍了19世纪末黄石国家公园管理与保护举措的完善。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王子昊以《阿拉斯加之旅》为例解读了19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超验主义。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博士生张鹏探讨了杰斐逊的植物移植理念及实验与新生美国的关系。辽宁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张雪娇讨论了赫尔斯峡谷水坝筑坝之争。辽宁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王法刚以法律史视角考察了托克斯岛筑坝争议。辽宁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赵丹探讨了美国森林政策立法与环境观演变的关系。
太平洋、英国及其他地区的环境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王华教授从商业和商品发展的经济行为中探讨了太平洋环境史研究的范式。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费晟以1960年大堡礁环保运动为切入点,认为在对环保运动史尤其是早期阶段历史的书写中,一种“铲强扶弱”的二元对抗性叙事长期影响着学界与公众的认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贾珺通过信鸽角色的转换来探讨法律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影响着人与人、人与鸽的关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博士生刘黛军介绍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水疗法与水疗院。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博士生张夫妮认为英美两国景观史的研究方法为推动景观史研究领域的成熟提供了借鉴。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博士生仇振武以全球史视野探讨了19世纪英属牙买加的植物园建设。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研究生李星皓以跨国知识流播视角讨论了澳大利亚的弗拉格造雨实验。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吴羚靖探讨了20世纪初全球檀香业的发展与西澳檀香植物属名的更改。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副教授肖晓丹以20世纪60年代法铝集团赤泥排放入海案为例,论述了环境争议中的知识生产。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副教授张瑾通过对非洲水源历史变迁的考察来评估水资源对非洲历史的重要作用。暨南大学中印比较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春尧以电影《阿凡达》为例论述了西方文化语境中的生态主义与新萨满主义的关系。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郑威探讨了荷兰如何通过转运香料到垄断香料贸易成为一代海洋霸主。
总体来看,这次会议取得了很大成功,归纳起来有几个重要特点。
首先,会议论题论及的时空范围得到了极大的延展,时间上从史前跨越到现代,空间上涉及中国、美国、英国、法国、非洲、大洋洲等,贯通古今中外。
其次,涉及的学科领域十分广泛,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地理、环境科学、经济史、法学,等等,视角多样,充分体现了会议的多学科视域和环境史研究的跨学科特点。此次会议中,环境史与历史地理学的交流与互鉴,中国史与世界史学者的对话和融通非常明显。学科的交融有助于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不同学科各自为营的壁垒,促进学术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再次,论题极为丰富,粮食安全、灾害与荒政,水利史、水环境与社会,物种与文化,生态、聚落与社会,军事环境史,城市环境史,环境思想史,边疆民族环境史,环境污染与治理,环境史史料与方法,环境考古,区域环境史,水土与生态,等等。有一些新论题、新知识,比如水疗法、造雨实验等。
最后,这次会议最具特别之处是开设了博士研究生专场研讨,目的是为博士研究生提供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的平台,培养未来的环境史研究人才。
另一方面,通过这次会议也能看到目前环境史研究仍然存在一些局限。首先是环境史理论探讨的不足。对于何为环境史,究竟该如何践行环境史研究,还需进一步讨论。其次,缺乏更大视域中的宏观整体建构。再次,边疆民族地区的环境史研究亟待加强。最后,相较于实证研究,环境史史料研究相对滞后。
与会学者合影 主办方供图
【注:本新闻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网,网址:http://www.cssn.cn/lsx/tpxw/202011/t20201118_5218637.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