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风学社网站 | 热门信息
  
中心概况 中心成员 新闻动态 中心活动 学术前沿 教学研究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 学术前沿
书讯 | (爱尔兰)奇安·T.麦克马洪 著:《棺材船:爱尔兰大饥荒时期海上的生与死》
来源:     作者:   更新时间:2024/04/24 点击数:


棺材船: 爱尔兰大饥荒时期海上的生与死


[爱尔兰]奇安·T.麦克马洪 著

初庆东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年3月





爱尔兰人的奥斯维辛

希望与绝望交织的海上求生之旅

以船本身为中心,抵达人性最深处


马铃薯大饥荒时期的

信件、日记和报纸直击历史现场

还原真实的逃难图景,

追溯19世纪的爱尔兰移民潮

如何影响今日世界


徐国琦、梁茂信、陆大鹏联袂推荐


内容介绍


19世纪四五十年代,爱尔兰爆发大饥荒,数百万贫苦民众无以果腹,只得漂洋过海,希求移民他乡开始新的生活。关于大饥荒时期爱尔兰移民的记载,往往由令人厌倦的陈词滥调、半真半假和冷冰冰的统计数据组成。


在《棺材船》这部开创性的跨国历史作品中,麦克马洪对移民过程里一个至关重要但经常被忽视的部分——旅程本身提供了充满活力的新视角。


当饥肠辘辘的人们奔向海边,令人失望的现实摆在他们面前:没有足够可供远航的船舶可以搭乘。而那些费尽千辛万苦踏上甲板的人,也同时把一只脚伸进了棺材——黑暗、潮湿、拥挤是漫长旅程的主基调,疫病肆虐之下,饥饿、脱水与眩晕完全不堪一提。许多人在船上死去,随即被抛入大海,因此移民船也被称作“棺材船”,成为19世纪移民航行中臭名昭著的标签。


全书分五个部分展开:准备、登船、海上生活、死亡、抵达。作者以三大洲的档案为基础,从移民的信件和日记出发,对海上行程进行复刻,这些移民的个人经历为我们提供了对这一关键历史的更为复杂的理解。而毫无疑问,平安抵达只是第一步,爱尔兰人在他乡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启,船上生死与共的经历将为他们带来新的、更为紧密的关系。

作者简介


[爱尔兰]奇安·T.麦克马洪
Cian T.McMahon


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历史系副教授,本科毕业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硕士毕业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2010—2011年在杜肯大学历史系任客座讲师,2011—2014年在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做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爱尔兰史、美国移民史、海洋社会史,重点关注移民的民族认同与身份认同问题,著有多部荣获奖项的历史作品,并在《美国历史评论》《爱尔兰历史研究》等期刊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影响力的文章。


译者简介


初庆东


南京大学与约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后,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史学会史学理论分会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和一般项目各1项,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独著)、《近代英国劳资冲突与化解》(合著)等作品,研究成果荣获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目 录


2.jpg

中文版序/001
导论/001
第一章 准备/017
第二章 登船/063
第三章 生活/113
第四章 死亡/163
第五章 抵达/215
结语/258
致谢/265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270
缩写/277
注释/279
参考文献/313
索引/331
译后记/349

名家推荐


3.jpg

我一直认为,近代以来每个国家的历史和国家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均与跨国史和共有的历史相关。对美国这个移民国家和爱尔兰这个大量向外输出人口的国家尤其如此。本书通过大量的书信及翔实的资料解读爱尔兰人在19世纪中叶大饥荒期间背井离乡到新世界(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寻找出路与生路的心路历程和悲催经历,是不可多得的从微观、个人及社会层面出发的跨国史著作。值得每一位历史学者和正在思索人生与社会意义的普罗大众阅读。
——徐国琦,香港大学历史系教授,跨国史和共有历史研究者

《棺材船:爱尔兰大饥荒时期海上的生与死》是一部值得深读的佳作,涉及移民史、跨国史和海洋史。作者在博采个人书信的基础上,运用线性叙事,生动地再现了大饥荒时期爱尔兰移民流离他乡的情景,尤其对移民在海上与自然和疾病的博弈做了重描,提出了海是坟墓、船是棺材的精妙论断,学术价值因此而骤增。该书史料丰富,译者语言朴实流畅,是研究世界近现代跨国移民问题的必读书目,是为举荐。
——梁茂信,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长

爱尔兰土豆大饥荒本身就是骇人听闻的灾难,乘船逃离的人们却未必更幸运,跨大西洋的逃生之路仍然浸透了血泪。麦克马洪借助日记、书信等材料,从一个特殊角度审视了这场人道悲剧。写法很学术,观察很冷静,但读之仍然令人毛骨悚然。一部杰出的海洋史和移民史著作。
——陆大鹏,世界史研究者,著有《德意志贵族》

精彩片段


4.jpg

中文版序

1852年秋,从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启程前往中国厦门的“格特鲁德”号(Gertrude),在厦门征募300多名契约华工后,启航驶往古巴的甘蔗种植园,以补充那里的劳动力。契约华工与船员之间的关系从一开始就高度紧张。一位名叫谭才(Tan Chye)的契约华工在一份证词中对船上提供的食物满腹牢骚,这份证词刊登在1853年1月17日的《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上。他解释说:“在晴天,我们可以吃到大米、咸鱼和蔬菜,但每顿都吃不饱。”“我们本来可以吃下两倍的量。”当船只遇到恶劣天气时,他们的境况会变得更加糟糕,只能吃干饼干、喝凉水。而且因为受制于语言障碍,他们的遭遇每况愈下。尽管从中国到中美洲的航程通常需要至少4个月的时间,但船员中没有一个人会说中文。谭才断言:“我们无法向船长索要更多(食物)……因为没有人为我们提供翻译。”契约华工最终忍无可忍,开始反抗,但船长无法理解他们叫嚷的内容,误以为他们试图推翻他的领导。于是,船长命令船员向乘客扣动步枪扳机,结果造成17名移民当场死亡,并有更多人受伤。船长把契约华工的不满误以为是一次未遂的哗变,而这实际上是一个移民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误会”。


除却“格特鲁德”号是爱尔兰人在太平洋从事贸易的船只这一事实之外,契约华工的遭遇与《棺材船:爱尔兰大饥荒时期海上的生与死》(The Coffin Ship:Life and Death at Sea during the Great Irish Famine)一书的核心人物爱尔兰人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相似之处。首先,他们是重塑19世纪中叶世界历史上大规模移民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棺材船:爱尔兰大饥荒时期海上的生与死》关注大饥荒时期那些离开爱尔兰的人。1845—1855年,在只有850万的爱尔兰人口中,有100万人死亡,另有200多万人移民海外。这一时期的爱尔兰移民与远赴美洲地区的华工遥相呼应。从19世纪40年代中叶开始,有超过12.5万名契约华工前往古巴甘蔗种植园,另有10万名契约华工在秘鲁的种植园和鸟粪矿劳动。在今天的加利福尼亚地区发现金矿之后,又有数万名华工前往美国。其次,华人和爱尔兰人在移民海外的航船上死亡率相近。在当时欧洲船只所载乘客于航行过程中的死亡率平均为1%—2.5%的情况下,19世纪的第3个25年中前往古巴的契约华工和1847年航向魁北克的爱尔兰移民的死亡率高达10%。最后,也最重要的是,华人和爱尔兰人与德国人、东印度人等其他经历漫长路程的移民一道意识到,如“格特鲁德”号上所发生的,远航船上的社会动力学(social dynamics)不仅受到沟通不畅和暴力的影响,也由齐心协力和大无畏精神所形塑。本书即透过乘客的日常生活来观察海上航行如何影响移民。


对移民海上生活的关注是重要的,因为在很长时间里这一视角都被历史学家所忽视。例如,在爱尔兰,“棺材船”这一术语成为描述大饥荒时期航船状况的一个准确表述,这早已司空见惯。但这种表面的刻板印象不经意地剥夺了移民的人性,将他们的声音淹没在历史档案之中。同样,对19世纪的契约华工而言,“苦力”(coolies)一词具有种族歧视的色彩,将数十万鲜活个体的生活和经历贬低为大量无法区分、毫无个性的受害者。如果可以倾听他们的声音,那么我们对他们经历的历史解释会有什么变化呢?《棺材船:爱尔兰大饥荒时期海上的生与死》就是这样的一个尝试,这也是我想要达成的目标。本书运用跨国史的研究方法,成为当前迅猛发展的海洋社会史(maritime social history)的一部分。在过去的数年中,很多学者已经围绕海盗、船员和奴隶在海上的经历推出重磅著作。但奇怪的是,移民并未成为他们的研究主题,尽管19世纪每个移居海外之人都会耗费数周或数月在海上漂泊。《棺材船:爱尔兰大饥荒时期海上的生与死》借助散落在世界各地档案馆的书信、日记和报纸,力图展示航行本身就是人类迁徙谜题中至关重要的一块拼图。


5.jpg


本文转载自“绿色公众史学”公众平台,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谢谢。

  热门信息
代表性成果 - Represe...
侯 深
东亚环境史协会征稿!截至9.3...
“全球研究”系列讲座——危机与...
夏明方
生态史研究辑刊 - Journ...
Christof Mauch
Donald Worster
  最新信息
活动纪要 | “新中国害虫研究...
会议通知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唐纳德·沃斯特 | 奥纳海滩所...
《欲望行星》译后记 | 侯深:...
讲座纪要 | 大战棉铃虫:一位...
讲座回顾 | “史学前沿”第1...
乔瑜 | 导读《澳大利亚殖民地...
新书分享会 | 唐纳德·沃斯特...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宋 瞳 顾问:乌云必力格教授 >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京ICP备050207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