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60103 授予历史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专业简介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时期的自然环境和人地关系的地理分布、演变及其发展规律包括环境史与生态文化的一门同历史学和地理学都有密切关系的新兴、边缘学科。它是在继承沿革地理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的。其学科理论体系主要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近几十年间。按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它可分为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和历史技术地理三大分支学科等。研究历史地理学的目的是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借鉴,为当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的。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为高中等院校和各级科研机构培养本学科高层次的专门教学、科研人才。同时也为各级政府机关和其他部门培养具有丰富历史知识和品学兼优的管理与专业人才。具体要求是:
熟练掌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积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坚实、系统的历史地理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其他方面专业工作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简介
序 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简 介 |
1 |
中国历史地理 |
主要研究中国历史时期的自然环境和人地关系的地理分布、演变及其发展规律等。其中重要的内容包括中国历史地理学理论、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历史政治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历史文化地理以及中国历史地理文献等。 |
2 |
生态环境史 |
主要研究中国历史时期的生态环境史与生态文化包括气候环境、水环境、植被环境、动物环境、土壤环境的状况、变迁和生态文化以及人与环境关系的分布、演变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等。 |
四、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2—3年,视研究生的学习情况而定。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1.实行学分制,学分要求共36—38学分,其中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专业课、指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实习环节与补修课等。
2.凡以同等学历或跨学科录取的硕士生,均须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至少3门。并且考试须与本科生同堂同卷。不计学分。
3.本专业硕士生必须认真阅读“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所规定的书籍,并做好笔记;导师必须定期检查硕士生的阅读笔记,并根据其笔记或考查、考试等评定成绩。
4.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项目均必须进行考核。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标准以及有关要求,按《华中师范大学关于研究生考核及成绩管理的暂行规定》执行。
5.每位硕士生须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制订出个人培养(学习)计划。经导师和专业指导组组长审定后,报院、系、所和研究生处备案。
本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完成与否,是审定其能否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基本依据。
六、实践环节
1.这是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完成的学习环节。教学实践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协助导师做一些助教工作,二是独立讲授专业课程。其中,以独立讲授为主,一般安排在第4—5学期,备课、讲授与辅导皆应独立完成,时间为四周,计1个学分。
2.本专业硕士生学习期间,必须至少参加8次学术活动(学术讲座、学术报告或学术会议等),其中1次必须是校外学术活动,每次活动都要有1000字以上相应的学习报告,并将有关情况记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表》。学业结束前,由导师对其进行考评。
3.野外考察是学习与研究历史地理专业的一个基本特点。研究生在读期间,可根据需要和条件进行各种形式的调查研究,一般包括实地考察与田野调查等实践活动。实践时间一般安排在第3—5学期,调研目的必须十分明确,达到实效。
七、科学研究
1.本专业硕士生在校间期应至少完成3篇课程论文,2篇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等。对于论文质量,严格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操作。
八、学位论文
1.本专业硕士生至迟应在第2学年下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写作计划。
2.本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为:
(1)选题适当、有价值。学位论文的题目既应具有理论意义,又要有探索的学术与实际价值,还应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下一定的功夫才能完成。
(2)论点科学、有新意。学位论文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考察分析和评论论文中所涉及的基本问题。
(3)内容翔实、有创新。通过自己的研究,应在学位论文有创新,或提出新见解,或引用新史料,或有新解释;切忌老调重弹,重复已有的成果,更忌大肆抄袭;从而表现出该生所具备的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专业工作的能力。
(4)材料丰富、言之有据。论文中要有系统而翔实的材料,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5)结构合理、格式统一,注释具体,文笔流畅。
(6)选题、写作、引文、注释等全部符合学术规范要求。
(7)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按照《华中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进行。
九、培养方式与方法
1.本专业的研究生培养采用导师负责与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以指导教师为主,分工负责。
2.毕业论文的设计、指导实行导师负责制;本专业鼓励研究生选修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对于学位、专业选修课程则要求主讲教师严格认真,实行规范化的教学。
3.学习阶段要求每个研究生读一定量的原著和学术论文(大致为100本著作和1000篇论文),指导教师要定期检查研究生的读书笔记,解答研究生的学习问题。
十、其它
每位硕士研究生必须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在入学六周内,制定出个人培养(学习)计划。经导师和专业指导组组长审定之后,报院和研究生处备案。
历史地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简况表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任课教师 |
学
位
课 |
学位
公共课 |
0003 |
第一外国语 |
134 |
5 |
1+2 |
公外系 |
0002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34 |
2 |
1 |
理论课部 |
0001 |
马列经典著作选读 |
34 |
2 |
2 |
理论课部 |
学
位
专
业
课 |
109106010101 |
史学理论与方法 |
34 |
2 |
1 |
邓鸿光等 |
109106010301 |
历史地理学概论 |
51 |
3 |
1 |
张全明 |
109106010302 |
生态环境史 |
34 |
2 |
2 |
王玉德
黄尚明 |
109106010303 |
历史地理文献学 |
34 |
2 |
3 |
杨昶 |
109106010202 |
考古学通论 |
34 |
2 |
2 |
杨有礼 |
指定选修课 |
109106010211 |
历史人文地理 |
51 |
3 |
2 |
张全明等 |
109106012201 |
区域文化研究专题 |
34 |
2 |
3 |
蔡靖泉等 |
109106010601 |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
51 |
3 |
1 |
赵国华等 |
109106010603 |
中国古代史研究专题 |
51 |
3 |
2 |
吴琦等 |
任意选修课 |
与导师协商,在其他专业的学位课程或指定选修课中选修,至学分满为止 |
实践环节 |
00014 |
教学实践 |
|
1 |
3、4、5 |
指导组 |
00015 |
学术活动 |
|
1 |
3、4、5 |
|
补修课 |
|
中国古代史 |
|
|
|
|
|
中国文化史 |
|
|
|
|
|
中国地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