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学术动态 论著集锦 地名学园地 专业课程 学人漫录 实地考察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 实地考察 >>
瓜沙二州间一块消失了的绿洲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24

李并成

■原载《敦煌研究》1994年第3期 

   

  古沙州(治今敦煌市沙州故城)与古瓜州(治今甘肃安西县城东南约50公里的锁阳城)相距约140公里,其周围由于党河、疏勒河水的滋润,发育了河西走廊最西的两块绿洲,面积各约400平方公里许。这两块绿洲边缘相距约95100公里,其间为一片茫茫的戈壁、沙漠和荒滩所阻隔,使瓜沙绿洲成为河西地区相距最远的两块相邻绿洲。瓜沙绿洲间自古就是这样一片荒漠景观吗?古人又是如何跨越这片近百公里的戈壁沙海沟通二州的联系呢?笔者在研究敦煌遗书和近年多次在古瓜沙地区实地考察中,发现在今天瓜沙绿洲间还有一块早已消失了的汉唐古绿洲,这即是唐代苦水(今芦草沟)下游绿洲。这一古绿洲的发现,不仅可据此揭开长期以来瓜沙史地研究中的一些悬案,而且对于今天敦煌、河西的开发建设和防沙治沙有着十分重要的切实的历史借鉴意义。

 

  一、古绿洲复原

 

  《沙州都督府图经》(P.2005)载:

  苦水,右源出瓜州东北十五里,名卤涧水;直西流至瓜州城北十余里,西南流一百廿里至瓜州常乐县南山南,号为苦水。及西行卅里入沙州东界故鱼泉驿南,西北流十五里入常乐山;又北流至沙州阶亭驿南,即向西北流,至庶迁烽西北廿余里,散入沙滷。

  由其所述源头、河流流行情势以及与瓜州城、常乐县南山等的位置观之,笔者曾考得唐代苦水正是今之芦草沟,其上游卤涧水即今之黄水沟,而瓜州城即分之安西县锁阳城,常乐县南山即今横亘于安西县中部的截山子,其西段即著名的三危山1。该河源自锁阳城东北约8公里处的昌马河(疏勒河)洪积冲积扇边缘泉水露带,自东向西流经今锁阳城北约5.5公里处的张家庄北侧、平头树国营牧场以北,穿过乱泉湖、银湖、西大湖,沿程接纳诸多泉流,水势渐大,至天生泉、拐弯泉折而西南行,沿截山子(唐常乐县南山)南麓经石板盐池、八龙墩、营盘泉、牛桥子、土墩子,至锁阳城西北70公里许的谢家圈折而西北流,又行约7公里切穿截山子,从该山北麓流出,继续西北流,约行数公里没入沙砾之中。这一流程与P.2005所记唐之苦水完全吻合,只是今天的流量远不及唐时丰盈,出山后仅数里即行消失。

  P.2005又云:

  独利河水,右源出瓜州东南三百里,流至沙州敦煌县东南界。雨多即流,无雨竭涸。有学者认为此河即汉代的籍端水、冥水,元明名不隆吉河,今疏勒河2。依所记位置,独利河属疏勒河水系是肯定的,但并非疏勒河干流,不能指认为疏勒河,其水流情势与疏勒河干流大相径庭。疏勒河为河西三大内陆河流之一,年出山径流量达10.6亿立方米,系常流河,而绝非“雨多即流,无雨竭涸”的间歇性河流。由《元和郡县图志》卷40等史藕知,疏勒河在唐代仍称冥水,而未有独利河之名。

  那么,唐之独利河究竟应是今天的哪条河呢?考之今地,疏勒河自祁连山北麓流出后,在今昌马大坝(洪积冲积扇顶端)散为数十条沟道,呈放射状排布向扇缘延伸,干流河道仅为其一。这些沟道今天大多早已竭涸(少部分尚有水流,今称头道沟、二道沟……十道沟),但在历史上却都有过水流,有的曾有地下水补给,有的曾用作洪汛时的排洪沟渠。其中扇缘西侧的一些干沟可与黄水沟(唐卤涧水)上源相通,历史上其水流可排入今黄水沟中而流至敦煌东南界。“雨多即流,无雨竭涸”的独利河水当即此种沟道。通过独利河引入的疏勒河水,遂成为唐苦水下游绿洲的又一重要补给水源。

  此外,当时的苦水又可接纳大量的锁阳城周围绿洲的灌溉回归水,其水量远较今之芦草沟为大。笔者曾研究得出,今日一片荒芜、沙浪滚滚的锁阳城周围一带,汉唐时期却阡陌纵横,河渠网织,古绿洲面积约50万亩左右3。当时的冥水(疏勒河)即主要浇灌这片绿洲。《汉书·地理志》敦煌郡冥安县条:“南籍端水出南羌中,西北入其泽溉民田。”汉冥安县亦即锁阳城,而源于县南南羌中西北入泽的南籍端水唯有今昌马河与之相当。该水即古冥水,冥安县因此得名。《元和郡县图志》卷40瓜州晋昌县条:“本汉冥安县,属敦煌郡,因县界冥水为名也。……冥水,自吐谷浑界流入大泽。”同书又记:“雪山,在(晋昌)县南一百六十里,……南连吐谷浑界。”锁阳城南160唐里的雪山正指今祁连山西段主脉大雪山,源于其南吐谷浑界的冥水正是今昌马河。可见古冥水确曾流溉锁阳城周围绿洲。笔者于19831988年两次在这一带考察中见,锁阳城东南8公里许尚残存古拦水坝址一道,坝宽百米许,其上源有古河道与昌马河出山口相连,下流则分出三、四条灌溉干渠至锁阳城周围。其中从城址东北面穿过的一条,渠口阔约200米,低于现在的风蚀弃耕地面3米许,当为主干渠。每一干渠又分若干支渠、斗渠、呈树技状展布。从锁阳城南穿过的一条支渠,底宽约16米,口阔20米。这片50万亩古绿洲庞大水系的农田灌溉水,下渗后成为地下潜流,至绿洲北部边缘低洼处重新出露,从而大量补给古苦水。

  正由于上述水流的滋润,遂在唐苦水下游发育了大片的绿洲。笔者在这一带几次踏勘,并辅之以航空照片和大比例尺地形图查之,这一古绿洲南起今截山子芦草沟出山口,北至北路井及汉长城以南一线,东达9530E经线附近,西抵西沙窝,南北宽13公里,东西长20公里许,总面积近200平方公里。今天其地表景观为:成片的弃耕地伴有疏密不等分布的吹扬灌丛沙堆,弃耕地皆呈遭受严重风蚀的光板硬质地面,风蚀垄槽比高0.81.2米,垄槽皆作东西向条带状排布,与当地主风向方向同;灌丛沙堆一般高11.7米许,覆盖少许白刺。古河道遗迹贯穿其间,河堤、堰坝仍可辨认。受地势制约,河道主方向先由南向北,再由东向西延展,并切穿西沙窝一直面伸至沙窝以西约15公里远的一棵树井子一带,主河道两翼又分出许多支渠,呈较齐整的羽状排列。由此显示了昔日这里亦曾是一片河曲萦绕,田连阡陌的繁荣绿洲。

  P.2005云:

  长城堰,高一丈五尺,长三丈,阔二丈。右在州东北一百七十里,堰苦水以溉田。承前造堰不成,百姓不得溉灌,刺史李无亏造成,百姓欣庆。……大周圣神皇帝赐无亏长城县开国子,故时人名此堰为长城堰。

  依其位置,州东北170唐里的长城堰恰在唐苦水下游绿洲。于这里建造堰堤,以控苦水水流,灌溉农田,百姓欢欣,其水利发展生产兴旺的景象由是可观。《沙州都督府图经》将长城堰与马圈口堰并列,为当时敦煌地区的主要两所堰堤。

 

  二、古遗址的调查考证

 

  芦草沟下游古绿洲,至今仍残存着汉唐时期的五棵树井古城(甜水井二号遗址)、甜水井一号遗址、甜涝坝古城、唐阶亭驿址等多处废墟遗址。这些古遗址虽然身陷沙海之中,早已无声无息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它们存在的本身即是古绿洲最好的历史见证。揭示它们的存在,恢复其历史面貌,探究环境变化的原因,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芦草沟下游古绿洲示意图 (略)

 

  1、五棵树井古城(甜水井二号遗址)

  位于古绿洲西部,即今敦煌市城东北约60公里的五棵树井以北1.5公里处,北距汉长城遗址12公里,南距安敦公路甜水井道班亦12公里。其东北3.8公里处又有一座较小的同时代城址。前敦煌文物研究所考古组、敦煌县文化馆联合调查清理,分别将其命名为甜水井二号、一号(较小的)遗址4。据调查,五棵树井古城地势稍高,四面低平,城址近于方形,东垣长约120米,南垣133米,西垣110米,西北角内凹,成直角转折,东面长20米,南面长28米,北垣约120米。城址近中心处存一座近似圆形的土台,直径约16米,高出附近地表0.7米;土台中央有下凹圆形坑,直径约5米;土台东又有三个相连的方形坑,南北排列,每坑约3米见方。城西南隅有三处大体相连的烧土痕迹。城垣大部倾圮,毁坏严重,并多被吹扬灌丛沙堆埋压,城周亦环列沙堆,沙堆间多见浅黄色澄板土地表,有明显被风蚀和水冲刷的痕迹,其间田垅、阡陌隐约可辨。

  五棵树井城内采集到包括残损的铜器、铁器、陶器多达百余件遗物。主要有铜镞、铁臿形器、铁镰、铁环、铁锥形器、弩机、铜刀、轮制夹细沙灰陶片、陶纺轮等。此外,群众又交来该城中拣到的不少铜铁器物,有铜镞、带具、弩机、饰物、铁锛、予头等,还有“五铢” 2枚,“开元通宝” 2枚。城内还发现了几块近似元代的瓷片。笔者在敦煌市博物馆展室中亦见该城中及其附近出土的铁臿、铁犁、铁锛、铁锄等物。

  五棵树井古城是历史上的什么城?其沿革演变若何?前敦煌文物研究所考古组和敦煌县文化馆推测,该城与甜水井一号遗址中均发现了大量铜镞、弩机等兵器,表明二者都是军事上的驻守城址;与武器一起发现了农具,又表明还兼有农业生产的性质,二城可能是汉代进行屯田的戍卒居住的城堡;并认为两处遗址与汉敦煌郡效谷县故址的位置是大体接近的。

  笔者认为,将二城定为汉代屯田戍卒的驻所是可取的,但由二城出土遗物观之,并不限于汉代,汉代以后城址亦被利用。所出一些所谓“汉代”遗物,笔者与敦煌辛店台、佛爷庙湾西晋至北朝墓葬的东西对比,极为相似,实系同一时期的物品;并有少量唐代,甚至元代的东西出土。由此证明二城当系汉至北朝的城址,迨及唐代,元代亦有人们在这里活动。至于汉代效谷县城,笔者曾依据汉简、敦煌遗书和考古资料并经实地踏察,考得在今敦煌市城东北17公里的墩墩湾古城5,位于五棵树井西约45公里,并非在这一古绿洲上。就二城建造形制来看,未见马面、角墩、羊马城等设置,因墙体残破严重,亦不明向哪方开门和有无瓮城,其结构简单,形制单调,应系唐代以前所建(唐代城址有马面、羊马城等设置),唐代、元代虽仍未废弃,但并未对城址形制做过改造,所出唐代及其以后遗物亦少,说明唐时二城已趋衰势。就二城规模来看,较已确定的河西汉代县城要小,尤以一号城址更小。笔者在多年的河西走廊田野工作中考出,河西汉代县城故址一般呈矩形,周长千米左右或更大。如汉敦煌郡、县城今仅残存的遗迹就南北1132米,东西718米,周长3700米;汉渊泉县城(今安西县四道沟屯庄古城)南北350米,东西240米,周长1180米;汉龙勒县城(今敦煌南湖乡古城)南北270米,东西300米许,周长1140米;汉鸾鸟县城(今永昌县沙城子)南北288米,东西约300米,周长1176米;汉武威县城(今民勤县连成)南北420米,东西370米,周长1580米;汉休屠县城(今武威市三岔古城)南北约400米,东西200米许,周长1200米;汉乐涫县城(今酒泉市皇城)南北298米,东西351米,周长1296米;等等(以上城址笔者均有专文考证,不赘)。而五棵树井古城周长仅约500米,不足上述城址的一半,一号遗址的规模更小,因而它们不可能是汉县城址,当为汉代县级以下的军事戍所或乡、驿驻地。然而,五棵树井古城的规模则与十六国北朝时期河西一些县城的规模相当。十六国北朝时期河西郡县城的设置较汉大为增加,如西汉张掖郡一郡之地后凉则设置八郡:张掖、建康、西安、祁连、番禾、西海、临松、西郡。汉敦煌郡一郡之地西凉则设置五郡:敦煌、晋昌、凉兴、广夏、会稽郡,又侨置三郡:张掖、武威、武兴郡,共八郡;北魏明帝时则设敦煌、常乐、会稽三郡,西魏文帝大统十一年(545年)平定瓜州邓彦之乱后又增置效谷、寿昌二郡。郡、县数量的增多使得每县领辖区域较前大大减少,县城规模自然亦随之蹙缩(汉代已有的县城除外)。如笔者考得北魏瓜州敦煌郡平康县城(今敦煌市三号桥古城),每垣长约百米,周长四、五百米,亦未见马面、角墩等设置6,而这正与五棵树井古城的规模、形制相当。因而该城有可能亦是这一时期的县城。

  据《隋书·地理志》,北魏敦煌郡领敦煌、鸣沙、平康、效谷、龙勒、东乡六县,北周悉并入鸣沙县,隋大业改鸣沙为敦煌。上述六县前五县城址已有结论,唯东乡一县尚无知其址。考之“东乡”一名,在敦煌地区最早见于前凉张骏时期。1960年至1987年敦煌五墩乡辛店台出土的大批随葬五谷瓶铭文记敦煌郡效谷县有东乡。如135墓所出记:“建兴十三年(325年)五月丙子朔四月已卯,效谷东乡□□里民女阎芝身死……”;176墓所出记:“建兴十九年(331年)七月庚申朔十七日丙子直定,敦煌郡效谷县东乡延寿里,大男李兴初……”等。陈国灿认为,前凉效谷县东乡因地处效谷县东得名,北魏时升为东乡县,北周并入鸣沙县,入唐以后其名不存7。其说甚是。前已述及西魏大统十一年增置效谷、寿昌二郡,则敦煌郡原领六县亦当分属三郡领辖,无疑敦煌郡领敦煌,鸣沙、平康三县(此三县彼此相距不出10里),寿昌郡领龙勒一县(位于今南湖绿洲),效谷郡则领效谷、东乡二县(位于敦煌东部绿洲)。显而易见前凉效谷县的东乡即是西魏效谷郡的东乡县,二者一脉相沿,地域略同。前凉效谷县东乡墓葬所在的辛店台恰恰位于敦煌绿洲东部。东乡的地望无疑是与之近之。前考五棵树井古城的位置正与东乡地望相当。该城不仅居处敦煌绿洲以东,而且亦位于汉至西魏效谷县城之东,可谓名副其实的“东乡”。并且城址所在的绿洲又为敦煌绿洲之东的一块面积较大的独立绿洲,当时这里理应有一个县的建置,以便于就地统辖管理,如同独立于敦煌绿洲之外的南湖绿洲所设龙勒县那样。城址形制、规模和所出遗物又均与河西北魏、西魏时期县城相符。由此笔者认为五棵树非古城为北魏、西魏的东乡县城。

  2、甜水井一号城址

  位于五棵树井古城东北3.8公里。城址地势稍高,四周低平。墙垣皆己倒塌,多被沙堆埋压,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60米许。城周亦多沙堆和弃耕地遗迹,城北约100米处有一条干涸的河道,系当年引灌水渠。城址中心偏北存一座近似圆形的土台,南北12.5米,东西19.7米,土台中心凹陷,四周向上凸起,土质松软,有深褐色烧土灰烬。城内东北部亦见烧土痕迹。城址东面紧连平地一片,南北约30米,东西约80米,边缘较齐整。城中散落遗物俯拾即是,以铁块、铁片、陶片居多。采集到铁质残锄形器、臿形器、釜形器、穿孔铁片、轮制夹砂灰陶片等。陶片多系盆、罐、碗等的碎片,有的见竖行绳纹。并有铜镞、五铢钱和黄白色胎的瓷器残片。

  前已言及,笔者同意该城为汉代屯田兵卒驻所的看法;在北魏、西魏则应是东乡县下辖的某乡的乡城,亦或仍为驻军之所。

  3、甜涝坝古城

  位于五棵树井古城东南4公里,甜水井一号城址正南2.9公里处,也即是近年新发现的汉悬泉置遗址(在芦草沟出山口西南14公里的吊吊水,即汉唐悬泉水,或名贰师泉侧)正北9公里的地方。这里地势较为低平,位处芦草沟洪积冲积扇西缘古泉水出露带上,昔日当泉流充盈,积水成泊,“坝”河西方言即为“池塘”之意。城址在其北侧,因名甜涝坝古城。城垣多坍,平面呈菱形,每垣长32米,周长128米。敦煌市博物馆展厅中陈列有该城中采集到的灰陶罐、铁箭头、铜饰件、石纺轮、陶纺轮、碁子、开元通宝币、石磨等物品,全系唐代遗物,证明该城为唐代城址。该城面积颇小,不足今天的一处篮球场大,显然绝非唐代郡县城址,仅可能是乡、驿或军事戍堡一类处所。考虑到该城为这块古绿洲的唯一唐代城址,又恰处于瓜沙二州之间,因而以驿站的可能性最大。

  P.2005云:

  悬泉驿,右在州东一百卌五里,旧是山南空谷驿,唐永淳二年(683年)录奏,奉敕移就山北悬泉谷置。西去其头驿八十里,东去鱼泉驿卌里。同前奉敕移废。

  “山”即常乐县南山,今截山子,悬泉驿位于其北。依本卷所记永淳二年所开辟的联结瓜沙二州的沿截山子北麓驿站,置有东泉驿(沙州东卌里)、其头驿(沙州东六十五里)、悬泉驿、鱼泉驿(州东一百八十五里)、常乐驿(常乐县城内)。笔者已考出,唐常乐县城即今安西县城西南22公里许的南岔乡六工破城,鱼泉驿则位于截山子南麓谢家圈滩北部的土墩子一带。依此推求,位处鱼泉驿西40里,且又在沙州故城东145里的悬泉驿,其位址恰是今甜涝坝古城。再参考该城的出土遗物、规模,可以判定,甜涝坝古城即唐悬泉驿址。

  需要指出,唐悬泉驿与汉悬泉置,虽都以悬泉命名,但驿址不在一地。汉悬泉置位于古悬泉水(贰师泉),今吊吊水侧。该水曾颇有名气,《凉州异物志》、《十三州志》、《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和敦煌遗书P.2005S.0788S.0367S.5448S.6167P.2488P.2690P.2691P.2712等卷均有记载。P.2005所云:“悬泉水,右在州东一百卌里,出于石崖腹中。其泉傍出细流,一里许即绝。……”亦源自截山子北麓,水自崖壁渗出,汇为细流,出山数百米后即全部渗入砾石戈壁中。“悬泉”之名恰可形象地反映出其水出石岩,径流细弱的情形。19901991年度,甘肃考古工作者对水侧的一处废墟发掘清理,出土各类遗物17650件,仅汉简即达15000余枚。由简文内容知,其地为汉悬泉置,该置接受敦煌郡效谷县节制。据纪年简和其他遗物判定,该遗址时代上限始于西汉武帝太始五年(前94年),下限可至魏晋时期,前后延续近4008。现在的问题是,该置何以魏晋时即废弃?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在于悬泉水过于细弱,大队行旅过往难以敷其所用,且地处洪积扇顶端,砾面粗糙参差,行走不便;到了唐代随着丝路交通的更大发展,悬泉驿就自然移到了水源和路况条件优越的今甜涝坝附近,悬泉置旧址遂废。

  4、唐阶亭驿址

  位于甜水井一号遗址东北11公里、甜涝坝古城东北13公里处,东距六工破城15公里。驿址墙垣已很残破,大段仅余颓基。平面呈方形,周长120米许,与甜涝坝古城规模略等。驿侧存高大烽燧一座,覆斗形,底基每边长8米;下部夯土版筑,上部大土坯垒砌,顶部尚见房屋遗迹。烽燧通高9米,于10余里之外即可显见。烽周散落灰陶片、残铁片、碎砖块等物。驿址周围暴露的古耕地、古渠堤遗迹甚多,尤以驿址南部、东部集中连片,安西县博物馆李春元同志还在这里发现了残石磨、开元通宝币等遗物,证明系唐代废址。

  P.2005云:

  阶亭驿,右在州东一百七十里,东去瓜州常乐驿卅里。同前奉敕移。为置在阶亭烽侧,因烽为号。

  常乐驿前已述及,即六工破城。该城西30里、沙州城东170里的唐阶亭驿,恰是此处废址,位于其侧的高大烽燧正是唐阶亭烽。P.2005之“古长城”一节亦言及阶亭烽,云:“古长城,……右在州北六十三里,东到阶亭烽一百八十里,入瓜州常乐界。”所言“州北”实为州西北,《沙州城土镜》载:“长城,州北西六十三里。”此段古长城即敦煌西北部今圆湖子一带保存较好的汉长城遗址,正东至阶亭烽约90公里,与P.2005180唐里近之。

  阶亭驿系武后天授二年(691年)新辟的联结瓜沙二州间的新驿路上的重要驿站。P.2005载:“承前驿路在瓜州常乐县西南。刺史李无亏以旧路石碛山险,迂曲近贼,奏请近北安置。奉天授二年五月十八日敕移就北。”这条新驿路位于前云沿今截山子山麓而行的旧驿路之北,沿程设州城驿(沙州东二百步)、清泉驿(沙州东北40里)、横涧驿(沙州东北60里)、白亭驿(沙州东北80里)、长亭驿(沙州东北120里)、甘草驿(沙州东北145里)、阶亭驿和常乐驿。新驿路并非很顺直,但平坦易行,且距山区较远,较为安全。

  又《唐天宝时代敦煌郡会计帐》(P.2862P.2626)中还列有阶亭坊的帐目。“坊”即车坊,系唐代中央政府及州县官府为运送粮食、建材、官禄等物质而设的递运机构。该坊以阶亭命名,当置于阶亭驿内或其近处。阶亭坊有车137乘、牛130头、牛犊22头、驼12头、驴48头,为一典型的大型车坊;坊中还存放广明等五戍牲口料190硕,并为其代养函马。由上可见,阶亭一地今日虽早已满目龙荒,然而在唐代确是一处沟渠纵横、牛马滋育的绿洲,并在交通上、军事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古绿洲沙漠化过程探讨

 

  繁荣一时的苦水下游绿洲,何以变成今天这种沙荒不毛的景象?偌大一块绿洲是如何变为荒漠的,是何时变为荒漠的?这一变化对于我们今天的开发建设有何启示?这是摆在我们敦煌学工作者面前不能不予回答的问题。

  由以上考论可以得识,这一古绿洲繁兴于汉唐时期,准确地说应为繁兴于汉至唐代前期(安史之乱前),因为未发现唐代后期的有关文献记载,但其留存遗物尚有零星唐代以后直至元代的东西,说明直到元代这里仍有人们的少许活动。由此看来本区由绿洲变为沙漠曾前后经历过两个时期,唐代后期为第一个重大变动时期,使绿洲由繁荣急剧衰落,本区大部分地域发生了根本性的环境转变,沙漠化现象十分普遍;元代中期又是一环境变迁重要时期,终使绿洲彻底废弃,演变为沙漠。考其变迁的原因,不外乎与当时瓜沙地区政治、军事形势的剧烈变动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社会生产的巨大影响和河流改道有关。

  笔者在研究河西走廊锁阳城周围以及马营河、摆浪河下游沙漠化历史过程时得出,唐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后,河西各地相继沦丧于吐蕃,除沙州而外,河西其他州县原有人口或殒于兵燹,或逃亡流逸,或倾城而徙,急剧锐减;更加以吐蕃奴隶主统治集团在河西实施残酷的民族和阶级压迫,并以落后的以游牧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取代原来较先进的封建制的以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河西农业经济的破坏创巨痛深,河西大片良田沃野随之弃耕抛荒,沦为荒壤9。正可谓河西“自唐中叶以后一沦异域,顿化为龙荒沙漠之区,无复昔之殷富繁华矣。”10锁阳城周围和马营河、摆浪河下游绿洲如此,芦草沟下游绿洲亦如此。正是在这种大的历史变动背景下,本区由繁荣急剧转向衰落。大面积农田弃耕荒芜,疏松地表直接裸露,在失去农田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地表风沙活动迅速加强,就地起沙、流沙侵入、地表粗化等过程接踵而至,进而出现灌丛沙堆或形成流动沙丘,绿洲逐渐向荒漠演化。更加以其上源锁阳城地区亦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严重的沙漠化过程,大面积农田弃耕,水利设施破坏,古冥水断流改道,地表迅速沙化,这样不仅给下游苦水绿洲带来直接的风沙威胁,而且补给苦水的农田灌溉回归水基本断绝,使得苦水绿洲水量大减,更加剧了风沙物理活动的进行,从而使这片绿洲大部地区沦为荒漠。此为本区沙漠化过程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其发生发展的最重要,影响最剧烈,变动最显著的一个时期。

  迨及宋元,本区一直处于衰颓荒芜过程中,但尚未彻底变为沙漠,仍有人们活动的少许遗物可觅。据《元史·地理志》,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复立瓜、沙二州,“十七年(128O年),升为沙州路总管府,瓜州隶焉。”但不久又将瓜沙民户徙往甘、肃二州,瓜沙仅留空名。《元史·世祖纪》云,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沙州、瓜州民徙甘州,诏于甘肃两界划地使耕。”《元史·地理志》:“瓜州,……二十八年(1291年)徙居民于肃州,但名存而已。”经过世祖末年的这几次大的迁徙,瓜沙地区居民已极稀少。至于本来就沙化十分严重的苦水下游绿洲,自必更趋荒芜,以至彻底废弃,整个绿洲完全演变为沙漠化地区。本区未发现元代以后的遗物,说明元代后期,这片一度繁荣的古绿洲即完全消失。仅余空城废址,任其风霜剥蚀,去今已有七百年左右。

  综上可见,芦草沟下游绿洲的沙漠化过程始于唐安史之乱以后,盛于唐代后期,而终于元代中后期,前后延续了五个多世纪。人为因素乃是沙漠化的主因,人为作用造成的社会的剧烈动荡和社会生产的极大破坏,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河流改道和水流状况的变化是本区沙漠化过程的直接触发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拙作《唐代瓜州(晋昌郡)治所及其有关城址的调查与考证》,载《敦煌研究》19903期。

  2.李正宇《唐宋时代敦煌县河渠泉泽简志》,载《敦煌研究》19891期。

  3.拙作《锁阳城遗址及其古垦区沙漠化过程考证》,载《中国沙漠》112期(1991年)。

  4.敦煌文物研究所考古组、敦煌县文化馆《敦煌甜水井汉代遗址的调查》,载《文物》19752期。

  5.拙作《汉敦煌郡效谷县城考》,载《敦煌学辑刊》19911期。

  6.拙作《北魏瓜州敦煌郡鸣沙、平康等县城址考》待刊。

  7.陈国灿《唐五代敦煌县乡里制的演变》,载《敦煌研究》19893期。

  8.《汉代悬泉置遗址考古发掘收获惊人》,载《甘肃日报》19911213日。

  9.拙作《河西走廊马营河、摆浪河下游的古城遗址及沙漠化过程初探》,载《北京大学学报》(历史地理专号),1992年。

  10.《文献通考》卷322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中心地结构
略论地名的主要性能
《山海经》地名考证
瓜沙二州间一块消失了的绿洲
清末民初钦廉改隶之争探究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 (下)
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区域整理(...
中国人口疏密区分界线的历史变...
  最新信息
《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集成...
1737—1750年金沙江航...
1945—1949年间上海人...
户籍择改与赋役规避——明中期...
名称、内容与意义:民国时期的...
清代伊犁与乌鲁木齐等地水稻种...
清末以来洞庭湖区通江湖泊的时...
唐后期团练、防御州考述:以唐...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胡恒>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