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居地理研究刍议
周宏伟
一、引言
传统民居地理问题的研究属于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范畴。一般来说,作为人文地理学重要分支的文化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地球表面各种文化事象的分布状况、空间组合及其发展、演化规律。索尔(CarlO.Sauer)认为,文化地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类创造的“文化景观”。居住,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因居住而产生的文化景观是构成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部分。民居即指居住建筑。众所周知,居住建筑作为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在各类建筑中出现得最早,分布得最广,数量也最多。中国传统居住建筑往往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官式居住建筑,一类是民间居住建筑。官式建筑包括帝王宫殿、官衙建筑以及某些佛寺、道观等。官式建筑由于大多按照封建礼制加以规划、设计和建设,因而其地域性特征不是十分明显。民间居住建筑的主体是居民住宅。传统民居指的就是按照传统方式建造并使用的具有地域或民族特征的民间居住建筑。所谓传统方式,指的是人们在民居选址、设计、用材、建造、使用过程中所遵循和体现的技术、习俗与习惯。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是漫长人类社会历史的积淀物,但另一方面,文化又必然依赖于地球表面生长,而地球表面的自然状态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如果没有统一的法则、规范或强制性要求存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同一文化事象所呈现的多样性、地域性特征也就不可避免。民居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人类文化存在,其多样性、地域性特征显而易见。研究传统民居的地理问题,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传统民居的多样性、地域性特征,并通过探讨这种特征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原因及其规律,既为现存传统民居乃至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改善、复原工作提供依据,也为今天地域新民居的设计、建造、装饰提供借鉴。
中国传统民居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例如,属于新石器时代半坡村落遗址的发现,向我们昭示了中国传统民居的一种早期原始形态;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关传统民居的文字、图像记载;而今天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之中,尚有相当数量的传统民居在向我们展现进入现代化时期前夕的多样民居形态,为我们研究传统民居提供了丰富的实体民居案例。更加值得称道的是,近几十年来,建筑学界、文物保护界的学者们对中国传统民居作过大量的、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这些调查、研究成果为我们进行传统民居地理的深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也提供了很多有益启示。但是,同样需要指出的是,迄今所进行的与传统民居地理问题相关的理论探讨还很有限,这无疑不利于研究的深化。例如,我们对传统民居地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并不很明确,对地域传统民居的特征识别也没有较一致的标准,对传统民居地理研究的方法和手段还很偏颇,等等。
在此,笔者不揣谫陋,希望就传统民居地理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结合目前的相关研究现状略抒愚见,以期为当代中国传统民居的保护、利用与研究提供某些文化地理学的观察视角。
二、传统民居地理的研究对象
我们知道,研究对象问题是一门学科最根本的问题,因为学科的研究内容、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学科的社会功能,等等,都是由研究对象来决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否明确,直接决定学科的发展水平和成熟程度。
传统民居地理不同于现代民居地理(关注现时代的民居建设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和历史民居地理(关注历史时期的民居建设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所研究的传统民居,内涵既包括现存的传统民居,也包括现已不存但尚有文献记载的传统民居。所谓现存的传统民居,主要是指目前尚保存的按传统方式兴建于明代、清代、民国年间的民居。之所以限定在这个时间,是因为在明代以前兴建的保存至今的民居数量极少,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兴建的现当代民居,大部分其传统特征已不很彰显。所谓现已不存但尚有文献记载的传统民居,是指目前已经灭失的某些传统民居在一些文献资料中存在某种形式的记载,如文字、图像、图件等。之所以要把这一部分可谓“文献民居”的内容纳入,是因为中国经过近几十年来的现代化、城镇化发展,现存的传统民居数量已相当有限,单靠现存的这些传统民居实例,不足以系统、全面、准确地复原传统民居的地理面貌,了解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色。明确了传统民居的内涵,就为确定传统民居
地理的研究对象提供了依据。由于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化事象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因而相应的,传统民居地理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传统民居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不过,由于传统事象的民居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场所,本身既是大体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作为非物质文化载体,不同于一般的文化遗产式文化事象,故传统民居地理的研究对象自有其特殊性。笔者以为,可以尝试从如下几方面来对传统民居地理问题进行探讨。
1.传统民居的选址与布局特征
传统民居的位置选择与功能布局实际上是人们对居住生活小环境的选择与安排,属于民居地理的微观、中观层面问题。传统民居的选址与布局作为民居建造过程的第一步,建房者往往相当慎重,受地方习惯、传统风俗的影响很大,其选择与安排过程可以反映一个地方、一个民族对于民居自然环境条件的认知水平和选择意愿。因此,传统民居的选址与布局问题应是传统民居地理研究的首要内容,也是进行传统民居地理微观、中观层面研究的基本方面。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汉族居住文化十分重视风水原则,把风水原则作为传统建筑选址、规划、设计、营造的基本依据、规范和指导思想,于是,汉族传统民居的选址与布局大多是遵循风水原则或受风水思想影响的。长江、黄河、珠江流域汉族居民自不必说,就是一些位置偏僻区域的汉族居民也是如此。例如,海南琼海虽然已位于华南边缘,但家家户户对住宅的营造都十分重视①。在造房子之前,他们要先请来阴阳风水先生看风水定阴阳;在风水先生根据住宅型制和选址的形势风水确定住宅的朝向后,再择良辰吉日祭祀土地爷和祖宗,才可以动土营造。施工的时候,同宗同族的男男女女都来帮忙,即使是嫁出去的女儿也要回来。这种带有某些迷信色彩的民俗礼仪,可以说一直相伴一个家族从兴旺到衰败的全过程。少数民族虽然大多不通汉族风水,但对选址建房往往也是颇为慎重的。例如,云南傣族住宅多为竹楼,竹楼大都选址于平坝近水之处,或在小溪之畔,或在大河两岸、湖沼四周,村落周围常常翠竹围绕,绿树成荫。
那么,研究传统民居的选址与布局主要侧重于什么内容?由于传统民居(村落)的选址与布局往往要考虑到民居(村落)所在位置的安全性、方便性以至于居住的舒适性、趋吉性,因此,与之相关,研究传统民居选址与布局问题可能最需要重视地形、水文、风向、阳光、植被、气候等环境条件对民居位置选择与功能布局的影响。比如,要研究传统民居选址与布局的区域性特征,可以选择某处或某几处典型住宅,甚至某几处典型村落,探讨传统住宅的小地貌和微地貌、房屋功能布局、用水条件、主导风向、采光方式、古今周围的植被状况以及小气候、地方建筑材料等微观地理问题。就汉族民居来说,实际上主要是看传统住宅(村落)的选址与布局是否遵循风水原则,或者与风水原则的符合程度,从而可以据此判断风水文化在特定地区民居(村落)位置选择、功能布局中的作用与影响。尽管风水原则不是科学原则,但研究一个村落乃至一处民居的选址的这个传统原则,可以说是传统民居地理微观、中观层面问题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应该说,近些年来,国内出版的建筑与风水相关的书籍很多,但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甚少。
2.传统民居形式与风格的分异状况
传统民居的形式与风格多种多样,往往具有地方、民族特色,是各地最为醒目的物质文化景观或生活文化景观。传统民居的形式与风格主要是指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平面类型、立面形式(山墙形制、屋顶形式等)、装饰风格等文化要素的情形,这应是进行传统民居地理宏观层面研究的基本内容。应该说,现在的研究者大多已经具备一些有关我国传统民居地域分异的大致状况及其宏观特征的初步知识,但往往不太清楚传统民居形式与风格在各地的具体情形。因此,研究这些民居形式与风格的起源、传播、时空分异及其规律,对于地域传统民居文化源流的研究很有意义。
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物的主要元素,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与建筑材料密切相关。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两大类型。天然材料是指土、木、竹、砂、石、茅草、麦秸、苎麻、糯米等采自自然界的材料;人工材料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通过科技手段制作、加工而成的材料,如各种砖、瓦、琉璃、石灰、水泥、金属、桐油、油漆等。不同材料有不同属性。民间工匠选材,大体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基本原则。因此,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及结构形式选择往往会体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例如,华北平原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常常以砖、瓦为主,墙承重结构形式比较多见;西南山地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常常以木、瓦为主,梁架承重结构形式较为普遍。
通过一幅房屋平面图往往能够了解房屋的平面形状、大小、结构和功能布局等。传统民居的平面形状有一字形、曲尺形、凹字形、口字形等多种。中国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习惯上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最常见的平面式样是3、5、7、9等单数的间所组成的长方形),以单体建筑组成单个庭院,而单个庭院纵横发展、反复重叠,可以形成多个庭院组合的院落群,即所谓“大院”、“大屋”等。在一定地域内,传统民居的平面形状可能很多,但其中某种平面形状可能为多数民居采用而成为主流范式。如四合式的口字形民居在北方、三合式的凹字形民居在南方某些地区都曾十分流行。因此,了解特定区域传统民居的平面形状及其主流范式,可以为研究地域民居的结构与功能特征提供材料。
建筑物的侧立面墙体,即两端的横向外墙,一般称为山墙,其作用主要在于与相邻的住宅隔开和防火。传统民居建筑的山墙,由于民居的结构形式(如墙承重形式与木结构形式)不同,常常成为建筑地域特色的重要体现与标志。一般来说,山墙主要有人字形、锅耳形、波浪形等形制。但是,有些区域山墙的建筑风格特色颇为突出。例如,在长江流域一带,赣派、徽派民居的马头墙(叠落封火墙)建筑过去比较多见;而在粤东潮汕、福建南部、台湾一带,传统民居的“五行山墙”(以“金、木、水、火、土”五种样式来装饰的山墙)甚为流行。因此,了解区域传统民居的结构形式及其山墙形制,对研究地域民居的文化源流及其变迁很有意义。
与山墙一样,作为第五立面的屋顶也是传统民居外观造型的重要对象。传统民居的屋顶,往往不像官式建筑那样华丽、精致、呆板,形式上较为自由、多样,地域特征明显。尽管传统民居的屋顶以悬山式、硬山式坡屋顶居多,但各地的具体屋顶样式并非一成不变。例如,南方民居建筑屋顶材料较薄,斜度较大,随着建筑层数的变化,其屋顶亦多有变化,或纵横连接、穿插,或高低错落、叠压;而北方民居屋顶材料较厚,斜度较小,甚至于平坦。民居的屋顶式样主要取决于建筑平面、结构形式、屋面材料、气候环境、风俗习惯和建筑造型等因素,因而,弄清楚区域传统民居的主流屋顶形式,可以为区域传统民居的环境选择与取向研究提供进一步的依据。
传统民居的大门入口、过厅大堂、屋脊山墙、梁架柱枋、门窗隔扇、檐板栏杆等,常常是建筑装饰的主要部位。民居建筑装饰的表现形式主要有雕、塑、画等,表现内容一般为动物、植物、山水、几何纹样、人物故事、吉庆文字、民俗活动等。但由于表现题材可能存在较强的地域倾向性、习惯性,于是,通过研究建筑的装饰特色,可以了解当地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宗教观、艺术观和民俗风尚。例如,福州地区传统民居的装饰多以喜庆、吉祥、花草、故事、戏文、风俗等为主要装饰题材;湘南民居建筑装饰题材大多选取富有浓厚伦理色彩和吉祥庄严的内容,如民间传说、戏剧故事、珍禽异兽、奇花名卉。因此,区域传统民居的主要装饰形式与内容也是需要认真探求的。
应该说,近些年来,对于特定地方(如村落)传统民居形式与风格的微观层面描述较为多见,而对于宏观层面的区域传统民居形式与风格问题,常见以点带面的泛泛之论,少有具体而微的系统探讨。
3.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色
特定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内的传统民居,往往存在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即传统民居建筑所体现出来的类同性。因为,在同一个区域,内部的自然条件和人文习俗影响常常会反映到民居建筑物上,使民居既在物质层面也在非物质层面呈现出地域上的特色。研究传统民居的地域类同性和差异性,是划分传统民居文化区的基础。
在对传统民居选址与布局、形式与风格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色可以考虑从民居的地域空间聚集形态、民居建筑形式的地域特色、民居建造程式的地域特色三方面进行。所谓民居的地域空间聚集形态,是指区域传统民居在中观层面上所呈现的团块状、条带状、放射状、散点状等不同形态。在区域乡村聚落聚居类型中,传统民居这样的聚集特征往往很容易被发现。例如,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的传统民居多为团块状分布,河谷地区的民居多为条带状分布。但是,同在地形条件类似的区域,民居的聚集特征也可能迥然不同。例如,同在湖南丘陵区,湘北、湘中丘陵地区的传统民居多作散点状分布,而湘南丘陵地区的传统民居则常为团块状分布。于是,在中观层面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作宏观层面的研究。所谓民居建筑形式的地域特色,是指区域民居建筑的地域组合特色。传统民居建筑有单幢式,如“一明两暗”式民居,也有院落式,如“四水归堂”式民居。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往往是形态各异的无庭院单幢式民居建筑和庭院式民居建筑的组合。比如,同在广东广州地区,传统民居既有无明显庭院的竹筒屋和明字屋,也有三间两廊、广府大屋等庭院式民居;同在浙南地区,传统民居既有单幢式的一字三间、一字型长屋、人字黄泥屋,也有三合院、四合院和多院落式长屋。这样的传统民居地域组合特色目前并不十分清楚。所谓民居建造程式的地域特色,是指地域民居特定的建造程序、习俗、仪式。传统民居建筑虽然不像官式建筑那样有一套程序化的法则,但并不排除特定地域有习惯性的建造程式。例如,在清代的广东潮汕农村,人们对建造住宅十分讲究,从选择风水、动土建筑、上梁落成到进宅居住,都有一系列的民俗活动;鄂西土家族聚居区房屋的建造过程大致分十四个步骤,即选址、造屋场、定法稷、伐木、立马、起造、安磉凳、排扇、立屋、上梁、布盖、装屋、安财门、请火,等等,在这个过程之中掺杂了许许多多的敬神祭神、祷福祷祥仪式;山西民间建房要经历择地择日、破土、起基、上梁、起墙、钉椽、盖顶、装修等一系列程序。这样带有地域风俗特色和技术内涵的非物质性遗产,需要记录、保存和研究。可见,探索传统民居建筑的地域聚集形态、组合特色、建造程序及其演变过程,应是传统民居地理中观、宏观层面研究的重要问题。但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
4.影响传统民居的地域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由于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无论是院落建筑还是单体建筑,都会呈现出一定的甚至十分明显的地域差异,因而,研究这些地域差异的影响因素或形成背景就十分必要。一般地说,人文现象地域差异之所以形成,当然是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历史文化背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所导致。但是,具体分析起来,影响传统民居的地域因素可能较为复杂。其一,从自然条件来说,不同地域的气候、地形背景,可以导致民居建筑的某些地域性特色产生。例如,窑洞民居之所以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黄土高原地区,这与该区域黄土土层较厚、雨水较少很有关系;吊脚楼民居之所以主要分布在湖南、贵州、重庆、湖北等省区的山地丘陵地带,则显然与该区域地形崎岖、气候潮湿、林木茂盛关系密切。因此,不同的自然区域往往会生长出适应区域自然条件的传统民居。其二,不同的文化区域,往往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而这同样可以导致民居建筑的某些地域性特色产生。众所周知,土楼民居是指福建西部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具有很强防卫性的环形楼房,是以中原移民为主体的福建客家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为保护自己而创造的独特建筑形式;碉房是青藏高原地区藏族居民常见的居住建筑形式,一般为2~3层,其底层养牲畜,楼上住人,是从2000多年前汉代就存在的“邛笼”房屋发展而来。因此,不同民族、族群、人群由长期聚居生活而形成的特色文化区域,往往会在居住建筑打上独特的文化烙印。其三,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可以导致民居建筑在建筑质量、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平上的区际差异。例如,山西民居和皖南民居齐名,自来有“北山西,南皖南”的说法。山西民居中,最华丽的民居群落在汾河平原一带,而汾河平原一带的民居,以祁县和平遥二地最具代表性,像祁县县城中现仍留存有40多个多进豪华院落。这一带的传统民居之所以保存多,主要是因为建筑质量高。自明朝以降,山西许多人外出经商,致富返乡后,他们习惯于在故里不惜工本,大兴土木。皖南虽然属于山区,但并不妨碍这里的人们对居住建筑高墙深院、粉墙黛瓦、巧妙布局、精致雕饰等形式美的追求,而这无疑是与明清时期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大批徽商还乡后普遍崇尚文雅、清高、超脱的生活心态有密切关系的。相反的例子是,西北大部分地区近代以来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高,传统民居普遍以生土为建筑材料,大多不事雕饰,工艺较为简单、粗放。其实,即便是某型普通民居建筑,由于上述自然、文化、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差异的存在,也会呈现区际差异。例如,四合院式民居分布很广,但各地有各地的建筑特色;骑楼在广东到处可见,但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可见,自然条件、历史文化背景、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诸因素,确实对区域传统民居产生重要影响。然而,这些因素在各地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并不一样。例如,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商品经济发达与商品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平原与山区等不同类型的地域,影响传统民居选址与布局、形式与风格的因素肯定是不同的。因此,探讨特定地域传统民居建筑的影响因素、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及其规律性,即传统民居文化的扩散与整合的作用机制,应是传统民居地理研究的终极任务。近些年来,探讨地域民居文化影响因素的一般性的论述较为多见,而讨论传统民居文化扩散与整合作用机制问题的论述尚属阙如。
三、传统民居地理的研究方法
由于传统民居地理研究对象包括微观、中观、宏观等不同层面,具有多样性、地域性、综合性、复杂性等特点,因而,探讨传统民居地理问题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一般认为,进行传统民居研究可以涉及建筑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民俗学、语言学、美学等学科①。不过,就研究中国传统民居地理问题来说,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建筑学方法、地理学方法、历史学方法、社会学方法和民俗学方法。
1.建筑学方法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的学科。传统民居作为传统建筑的最主要内容,解剖其中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实例,可以为民居地理微观层面的深入研究提供更细致的资料。研究传统民居地理的微观层面问题时,建筑草图勾画、建筑测量、建筑制图、建筑摄影等建筑测绘方法是取得建筑物第一手资料的常用方法。
建筑测绘可以为传统民居的微观研究提供基础性材料。研究典型传统民居,往往需要有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大样图等图件。一般来说,研究者如果懂得使用皮卷尺、钢卷尺、卡尺或软尺、激光测距仪、全站仪等仪器,就可以测绘出所研究传统民居的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利用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借助数码相机拍下传统民居中常见的各种砖雕、木雕、脊饰等装饰对象的正、侧、底面的照片,则可以勾勒出大样轮廓线;而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更可以快速获取建筑测量对象的空间坐标数据,在计算机中生成三维模型。这些建筑图形、照片是研究传统民居微观地理问题时不可缺少的,因为它们不但能够使表达的形式多样化,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表达研究过程中需要的而文字无法表达或无法准确表达的建筑风格、建筑式样等。可见,研究传统民居地理问题,尤其是基础的微观、中观层面问题,建筑学方法不可缺少,且大有作为。目前,擅长于建筑测绘的建筑学者在这方面做得较好。
2.地理学方法
地理学方法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传统民居地理研究之中,例如地理考察方法、地图方法、遥感方法、GIS技术等。
地理考察是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典型传统民居进行实地考察,搜集第一手传统民 居地理资料,比如民居的具体位置、民居所在聚落的人口状况、周围的自然环境条件等地理特征或地理要素,在直接进行区域之间的分析对比后,可以形成对区域民居地理环境特色的认识。
地图作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不仅是地理学调查研究成果的直观表达形式,而且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利用地图研究传统民居地理,既可以表现传统民居的微观位置特征、也可以表现传统民居的中观、宏观区域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结合GIS技术,可以进而分析传统民居的空间特征、空间规律;结合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可以显示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播方向与路线等,并可进行区域民居的综合评价及其文化区的形象表达。
遥感图像已经成为地理学研究的一个很普及的工具。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可以较为快速、全面、系统地了解特定地域传统民居的分布特征甚至于院落、单体民居的平面形态特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通过传统的建筑测绘方法、地理考察方法所获得成果的巨大局限性,在广度和深度上扩大研究者的研究案例视野。
这些地理学方法主要适用于民居地理的中观、宏观层面问题研究。这方面,地理学者,包括历史地理学者,使用其中的某些方法研究农村聚落地理(地理考察、地图方法)、历史民居地理(地图方法)有一定的成绩。
3.历史学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大量的传统民居遭到拆毁、破坏,以至于传统民居的现存数量越来越少,在某些经济发达区域,传统民居甚至已经难得一见。依据现存数量有限、分布很不均匀的传统民居来研究区域传统民居问题,虽然也有可能让我们对一个较大区域(如一个省、一个市或州)传统民居风格、样式的分布等总体性情况进行合理推测、估计,但这样获得的结论,由于案例巨大空白区域的事实存在,其可靠性、准确性无论如何会大打折扣。于是,利用历史文献资料、当代文献资料中留存的有关传统民居的文字记载、图像等进行补充,尤其是对现存传统民居的空白区域进行补充,就很有必要。
明清以来,历史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尽管其中关于传统民居的材料并不多,但在类书、新旧地方志、族谱、民族志以及建筑调查记录、地方建筑档案、村落调查等材料中有一定数量。近年来,国家住建部门组织开展的传统村落普查、传统民居普查工作,则汇集了现存传统民居比较全面、系统的材料。对于各种来源的文献资料,详略不同,内容参差,形式各异,这就需要采用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历史学方法———文献考证,以便对民居文化事象进行挖掘、甄别、确认。例如,可以采取考证方法来确定一个地方传统民居的主要风格、主流式样、居民来源、建筑文化脉络,等等。目前与传统民居地理问题相关的既有研究中,历史学方法除了历史地理学者和个别建筑学者偶尔为之,使用得十分有限。
4.社会学方法
社会学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各种活动、社会交往、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等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作为人类居所的传统聚落及其民 居,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其空间布局、结构形式及其变化,自然会打上特定地域社会群体生活的烙印。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居民往往聚族而居,代代相承,安土重迁;久而久之,村落形成以血缘为纽带、以宗法制度为准则、以祖屋或祠堂为中心的,符合传统社会秩序的村落民居空间结构。在研究村落民居群体的空间结构时,如果能从特定宗族发展历史的角度对民居进行分析,应该十分有助于认识特定村落的发展演变历史。此外,传统乡村社会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为主,这样的经济形态往往会对村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而这些影响又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在民居单体的位置选择及功能布局之中。
近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以及村落人口数量、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乡土民居的位置选择、功能布局、装饰风格等也往往出现变化。这些现象的产生原因,需要从社会学角度进行挖掘。可见,社会学方法主要可用来研究民居地理的微观、中观层面问题。最近,已有个别建筑学者开始尝试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传统村落空间及其民居问题,甚有新意。
5.民俗学方法
民俗学是研究风俗习惯、传统技艺、生活文化等民俗现象的时空流变及其原因的学科。如前所述,传统民居建设过程中,涉及建造程式、仪式、庆典等很多民俗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民居可以说是一种集合式民俗文化产品。在研究这种民俗文化产品的地理问题时,自然要对与之相关的地理事象如民居的位置选择、功能布局、建筑式样、装饰风格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以了解导致民俗文化产品特征的诸影响因素。
另外,民居选址习惯、建筑空间利用习惯、建筑式样、装饰风格等非物质性建筑文化成分,都有其原始形态、发生时间、发祥地。通过对不同地区民居风格、式样和建筑民俗的异同比较,可以了解某种民居风格式样和建筑民俗的传播、流变状况,确定其形成时间、流布范围和变迁原因。可见,民俗学方法既可以用来研究微观层面的民居地理问题,也可以用来研究中观、宏观层面的民居地理问题。既有的研究中,个别历史地理学者、部分建筑学者在讨论南方地域建筑与民系问题时有所使用,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四、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论,我们可以知道,中国传统民居地理的主要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传统民居的选址与布局特征、传统民居形式与风格的时空分异状况、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影响传统民居的地域因素及其机制等方面,研究传统民居地理需要综合运用地理学、建筑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此,我们大致可以通过图1来表达二者之间的联系。传统民居地理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联系。
然而,从以往学术界关于传统民居的研究状况来看,尽管成果相当之多,但基本上由建筑学者进行的这些研究,主要侧重的是对现存民居典型个体的调查、测绘,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民居形制(态)、民居分类、民居内外环境、民居营造等微观、中观层面问题的探讨。这从近年先后出版的《中国民居建筑》、《中国民居研究》、《中国民居建筑丛书》、《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等四种代表性民居著作就基本可以看得出来。不可否认,从这些著作的内容结构看,这些著作也已不同程度地具有区域传统民居地理的某些意味。例如,《中国民居建筑》一书先探讨了中国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后录有汉族的北方民居(7种)、南方民居(9种)、客家民居(4种)、港澳台民居(3种)四类和北方少数民族民居(8种)、南方少数民族民居(22种)二类的典型案例民居介绍;《中国民居研究》一书在“典型民居形制概述”部分,叙述了24个地方的汉族民居、23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民居、20余类特色民居的大致情形,并综合探讨了影响民居形制生成的诸因素;由18分册组成的《中国民居建筑丛书》,各分册是分地域命名(含北京、山西、东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两湖、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西北、新疆、台湾诸分册)的,而部分分册又是分区域叙述民居的文化脉络、主要特点与类型、典型实例等(如《两湖民居》);最新出版的《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上、中、下册)一书,通过对全国各地传统民居类型、代表建筑的逐县调查和反复探讨、科学梳理,归纳出564种民居类型,再加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35种民居类型,全国合共归纳出599种民居类型,并探讨了各类型民居的主要特征、分布地区、代表建筑及其简单成因,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涵盖了现存传统民居几乎全部类型的著作。显然,这些传统民居著作的编撰,对推进、拓展中国传统民居地理问题的研究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是,对比本文所论传统民居地理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不能不说这些著作中有关民居地理问题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研究对象上侧重于探讨现存个案民居的微观地理问题,与此相关,研究方法上侧重于使用建筑学方法;对静态民居地理事象展现得较多,对影响民居分布的因素及其动态过程、作用机制探讨得较少,对民居在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别与联系关注不多,对民居分区原则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所进行的民居分区还相当粗放,所展示的民居个案不多、尚存在严重的县域缺失,对民居类型的划分标准不一、存在名异实同现象,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可能与著作者基本上来自于建筑学界或从事建筑方面的研究有关。尽管有建筑学者早就认识到多学科研究乡土建筑问题的重要性,但真正要运用多学科方法研究传统民居地理问题却并不容易。如果地理学者、历史学者、社会学者、民俗学者等能够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参与传统民居相关问题的研究,某些问题的探讨可能会更为深入、全面。由于传统民居地理属于文化地理学范畴,因而,人文地理学者,尤其是历史地理学者,应该最有责任、也最有能力参与传统民居地理问题的研究。需要指出的是,近20年来,包括历史地理学者在内的人文地理学者,取得的有关于或涉及传统民居地理问题(不包括传统聚落)的专门研究成果还颇为零星(仅见黄成林、翟辅东、沙润、康健等的论文以及张伟然、蓝勇、司徒尚纪、张晓虹等人著作中的部分相关内容),尚显得不足,这可能主要是受制于人文地理学者的习惯性宏观视角和现有知识结构与技术能力所存在的缺陷。为此,自2010年开始,笔者考虑指导博士研究生系统开展传统民居地理问题的研究;目前,已有熊梅等6位博士研究生在从事川渝、陕西、山西、湖南、甘宁青、江西等省区传统民居地理问题的研究。笔者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人文地理学研究中遥感、测绘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手段的日益普及,以及新一代研究者相关学科专业性素养的不断提升,人文地理学者(包括历史地理学者在内)应该会在传统民居地理的研究中作出十分出色的成绩。
原载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6年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