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学术动态 论著集锦 地名学园地 专业课程 学人漫录 实地考察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 学术动态 >> 专题述评 >>
中国经济地理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走向
来源:《地理学报》2022年第8期 作者: 李小建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09-30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但到目前为止,经济地理思想发展历史的专门研究还十分稀缺。20世纪以来,国际上经济学对经济地理理论化具有较大影响。这种倾向在促进学科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经济地理学中地理性的减弱。中国经济地理思想源远流长,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条件下,对中国经济地理思想的发展梳理,挖掘其背后的经济活动与地理条件关系的思想脉络,十分有助于强化经济地理学中的地理学特性,谋划生态文明下的经济活动空间,建设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

与经济地理思想史相关联,地理学思想史和经济学思想史方面已有许多研究。其中有的著作章节论及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如刘盛佳在地理学思想史研究中谈到了一些与经济地理有关的内容;胡兆量等的研究中专列一节论及中国古代经济地理思想。还有对近100年来经济地理学阶段性研究的文章,都很有助于本文研究。

本文首先界定经济地理思想史范畴,随后分析中国经济地理思想的阶段特征,然后梳理贯穿各个阶段并承继下来的主题脉络,最后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析中国经济地理研究思想的走向,并简要对一些问题进行反思。


1经济地理思想史界定


参照科学思想史定义和地理学思想史、经济学思想史中的研究框架,科学思想史更突出科学概念及思想体系的演变,而一个国家某学科的思想史在此导向下,可突出不同历史时期实际出现的相关思想的具体变化历史。经济地理思想,包括学科形成前对各地经济活动现象的认识、差异的描述、特征的概括、原因的理解等,学科形成后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相关概念、哲学思维、假设、定律、理论、方法、研究重心等。具体一点,包括经济地理研究方向的变化,对经济活动区位、空间格局的认识、特点归纳,对其背后原因尤其是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特点、相关规律的探索,以及指导人们更好地利用地理环境,有效地、可持续地进行满足人类需求的经济活动的思想等(图1)。

经济地理思想史关注不同时期相关思想的关联,如早期阶段人们对地理环境和物产的认识和记述:记述什么地方有什么山水、植物、动物、矿物以及相应的作物种植、动物养殖,金属器皿的制造等(图1“在哪里”)。这些记述为之后认识物产的地域特点、物产与地理条件的关系提供了基础事实。从比较自然条件与物产、土壤与作物、水与农业、矿物出产地的差别,逐步得出规律性的解释(图1“为什么”)。这些规律性的发现,可用来指导实践,以使人类更好地利用自然条件,进行更有效的经济活动(图1“怎么办”)。近代及现代经济地理思想,具有更多内涵,如经济活动与地理现象关系一般规律、经济活动区位及空间格局规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哲学思想、经济地理研究方法、经济地理成果的应用方向等。随着历史进步,经济地理思想逐步走向深入(图1)。

在该学科形成之前,古代哲学、地理、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相关记述,是经济地理思想的重要来源。学科出现后,经济地理思想主要来自经济地理学者的相关研究结果。此外,中国政府领导人的有些观点,含有经济地理思维,尤其在区域发展战略上,如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胡锦涛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习近平新发展理念中的“协调”“共享”思想等,都具有明确的经济地理指导意义。此外,在一些相近学科,如经济学、地理学中的一些分支(城市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等),也有一些研究对经济地理思想有所贡献。经济活动实践者(如企业家),在相关经济活动实施中,有不少涉及区位和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决策。他们的决策过程及其结果,也成为经济地理思想的一个来源(图1)。


2经济地理思想发展的阶段特征


在中国地理学思想史研究中,学者采用多种标准进行历史分期。由于经济地理学思想发展与社会经济背景关联密切,本文根据中国经济地理思想的形成背景特点、学科发展状况、方法论变化等划分历史阶段。首先,依据中国历史分期标准及学科发展背景,将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发展划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3个主要阶段。再根据现代阶段的经济地理学发展条件、发展状况、研究方法和思想特点,将其分为计划经济时期、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前203个时期(表1)。

2.1 古代时期

该时期始于先秦而止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始于春秋战国的历史典籍常常包含有丰富的地理描述,其经济地理思想主要包括:

1)经济活动不同产业(如作物种植、畜牧业、自然物产、矿藏及采矿业、仓储、漕运等)的发生地及其各地差异(见《山海经》《管子》《禹贡》《史记》等)。也有一些文献的记述,隐含有经济活动与地理条件的关系和经济地理区划思想(如《史记·货殖列传》《齐民要术》)。尽管几千年变化很大,但主要思想是人类如何通过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有限利用进行经济活动。古代时期人类的经济活动以自然农业为主,自然农业以生物的自然再生产为基础,这种生产与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土壤、地形等,关系密切。这一时期的经济地理思想突出表现在人类利用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进行适宜的作物种植。在对不同地区资料收集与分析的基础上,2000多年前人们就进行土壤分类以及地理分区。古人的土地研究思想被承继发扬,一直发展到现代经济地理中的土地利用和空间规划。

2)城镇和工商业经济地理思想。先秦时期,在城镇选址和建设中提出“量地制”“度地卜食”思想,主张城市修建与周围土地、地形相匹配。《管子·乘马》进一步提出城市人口数量与土地供给之间的量化标准,如80里见方的上等土地,可负担1座万户城市和4座千户城镇。《盐铁论》提出“利在势居,不在力耕”,说明城市经济发展与交通区位优势关系非常密切。在城市内部,《管子》提出按照士、农、工、商4种不同职业分区居住,手工业和商业集中特定区域经营的理念,为工商业区位的早期重要思想。

3)区域综合研究思想。作为记述各级行政区域的综合著作,地方志蕴含着可贵的经济地理内容,包括所记述的自然资源情况(如煤、铁、金、银、铜、锡、石油、天然气、井盐等),土产、特产情况(如谷、蔬、菌、果、花、木、药、羽、毛、鳞、食货等)。局部地方志书源于东汉,唐代以后,地方志中加入地图,给这种思想以直观的表达,到南宋发展较快,其记述也更加详细,甚至带有地理位置说明。它不仅提供了所记述地区经济地理的珍贵史料,还有地域经济活动特征及区域差异的阐述。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经济活动覆盖的地域范围逐步扩展,经济活动种类也逐步增加,地方志中相关记述对各个地区开发过程、经济活动扩散及经济空间联系思想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4)经济地理研究中的考察思想。《穆天子传》描述穆王出游沿途的交通等地理情况。西汉张骞探险考察了中国西北及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土库曼斯坦等国的山川地势、交通及市场货物。东汉班超出使西域、东晋的法显、唐朝的玄奘、宋末的丘处机等游历西部、北部和南部边境国家并有重要记述。唐代的玄奘游历110个国家和地区描述其各地面积、都城、地形、水利、农产、服饰、货币等地理内容。15世纪郑和对南亚和印度洋沿岸一些国家探险考察。17世纪徐霞客按照中国古代科学所倡导的务实精神从事地理考察,所记述的经济地理现象包括矿产、手工业、居民点、物价等。他还提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如太和山森林之所以保存,是“盖国禁也”;嵩山、少室山之所以无森林,是因为“樵伐无遗”。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曾称“他(指徐霞客——引者注)的游记读来并不像是17世纪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20世纪的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

2.2 近代时期

本时期从1840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中国政治、经济上的多种变革,影响着经济地理研究方向的变化:①产业上开始关注工商业活动的空间分布;②区域上开始关注沿海、沿河地区及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③研究中开始引入国外经济地理观点和方法;④经济地理学论著出现并逐渐增多。

与古代比较,这一时期引入国外研究的论文著作数量令人瞩目。中国学者应用国外思想和方法,对国内经济地理活动进行考察研究,发表了可观的专业性成果,尤其是经济地理学的系统著述。1926年王庸出版《经济地理学原理》,借鉴英美文献,论述经济地理学定义及主要原理,经济地理学成为一个专门学术领域。

在具体研究中,学者们十分关注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区位的作用。如矿产资源对工业地理、棉花生产对棉纺织业等。进一步,根据工业发展要求和各地地理条件,提出工业发展的区域规划方案。在农业上,学者们提出气候、地形和土壤对稻谷生产的影响,气候对冬麦和春麦种植的影响。根据各地气候、土壤、地形、水文等地理条件,提出全国农业分区和一些作物(如棉花、稻米、小麦等)分区的方案。

近代经济地理思想中首次提出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提出,以北、东、南3个世界级大港为中心,将中国划分为3个经济区。在每个经济区建立一个经济中心。通过水系和铁路系统,带动全国发展。该思想对于之后中国经济地理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2.3 现代时期I19491978

该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计划经济起完全主导作用的时期。在总体上,该时期的经济地理研究带有深刻的苏联烙印。学者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唯一方向,通过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评价、产业布局的研究,积累理论基础。其经济地理思想可以概括为:

1)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前期主要照搬原苏联学者的观点,在生产配置(生产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生产力的地域组合”上有不同看法。20世纪70年代后期,吴传钧认为在人地关系的地域性上,地理学最能发挥其优势。虽然他谈的是地理学,但所提出的主要任务方向,多数与经济地理有关。

2)自然条件的经济地理评价理论。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大量评价实践的基础上,学者们总结了不同区域、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经济发展与生产条件、自然资源关系的差异,在不同部门的评价侧重点上,农业侧重于土壤,工业侧重于原料、燃料来源、厂区位置和环境,交通运输业侧重于大地构造、地表地形、地表水与地下水等。

3)产业布局理论。农业地理集中于农业区划研究,区划的基本原则包括:①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需求相结合;②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并考虑改造自然的可能性;③农业生产地域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④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⑤农业生产原有基础的利用和必要的改造;⑥保持一定的行政区划完整性但不完全局限于现有区划。其主要思想体现了利用地理条件特点确定农业发展方向。

在工业布局上,以支持落后地区的平衡发展战略为主导。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指出,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1964年后,出于国防需要,国家突击“三线”地区工业建设,实施“战略性转移”。这时期工业布局的研究实践,为后续工业地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工业地点的布局上,所依据的原则与西方经典区位论中的思想相一致。与工业和农业布局相关联,这一时期交通运输布局也有研究,但多数关注交通运输线路与工业、农业、城市的关系。

2.4 现代时期II20世纪后期

该时期从1979年到20世纪末,为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转折阶段。改革开放改变了完全计划的经济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乡镇企业兴起。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逐渐显现出来。国家对经济管理权逐步下放,不断缩小指令性计划。为了吸引外商投资,先后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以及一些沿边和内陆省会开放城市,国家或地区经济出现高速增长。与此相应,这一时期的经济地理思想有以下特点:

1)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思想。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是该战略的核心。在经济地理学术界,刘再兴等提出“立足沿海、循序西移、中间突破”,陈栋生提出“东靠西进,逐步展开”等观点。胡序威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个人文—经济地理重点项目,研究发现到20世纪末,沿海城镇密集区经济集聚和扩散均存在,但以集聚为主要倾向。陆大道等研究发现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绝对差距不断扩大,建议应减缓其加剧趋势。

2)国土整治和土地利用的相关思想。为了合理利用资源环境,学者们在国土整治和国土规划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对国土整治的目的和任务、国土整治(规划)类型划分、国土整治的措施等进行了很有价值的讨论,提出国土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在土地利用方面,完成了《中国土地利用》专著和中国第一套反映20世纪80年代土地利用现状的大型专业性地图,这些成果揭示了全国土地利用地域差异特点和分布规律,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重要实践。

3)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理论。陆大道的“点—轴”渐进式扩散以及逐渐完善的“点—轴系统”理论,科学阐释了经济空间形成机理,是经济活动空间演化规律的重要探索,对于不同等级的国土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在具体表现形式上,由于地理发展条件差异,经济空间结构可以呈现不同形式。根据东部海岸带和长江沿岸带的条件,陆大道提出了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的“T”型空间格局,被写入《全国国土规划纲要》(1997年草案)和23个省、自治区的国土规划。陆玉麒提出一些特殊地理条件下形成的“双核结构模式”。魏后凯、覃成林等分别提出网络格局和多级网络空间思想。在经济空间结构与自然地理的联系上,叶大年发现一个大区域的经济地理的对称分布,与自然地理的对称性有关。这些开创性研究,推动中国经济地理学理论大步前行。

4)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本时期前1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给中国生态环境带来巨大负担。经济地理学者研究中提出以下思想:①建立指标体系,诊断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并进行预警;②利用科学方法定量研究区域综合承载力与现实承载状况,揭示人地关系协调机理;③立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设计产业调整、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实施思路。

5)工业地理和外资区位理论。工业地理理论和实践成果丰富,李文彦出版了《中国工业地理》。伴随农村工业的迅速发展,学者从多个侧面作了研究,提出中国特殊的农村工业区位模型。作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外资投入国,学者研究了外资与区域发展、经济特区等相关问题。在研究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跨国投资与接受国的区域经济差异变化之间的关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外资对投资国区域发展影响上,弥补了以前研究对非直接投资地区的忽视。

6)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的引入。20世纪80年代引入数量方法和GIS技术以后,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方法的科学性也不断提高。在研究视角上,计划经济时期的研究多从宏观视角出发,研究区域发展。改革开放后,企业在经济发展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学者开始从微观视角入手,研究企业区位、公司空间格局、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关系,尤其关注跨区域、跨国公司内部的空间联系及其形成机制。逐渐形成专门聚焦经济活动微观决策单元的公司地理研究方向。

与以上研究成果相联系,一些主要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的经济地理学者,从另一些角度提出新的经济地理思想。杨吾扬等的《高等经济地理学》把一些地理思维推演至经济地理学,并把区位论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交通网络理论关联起来,提出一些新的应用研究方向。陆卓明提出不同于他人的“地理空间观”:现代经济分布的突出特点是集中,经济重心之间由交通网络形成的通道系统连接,这些又与地球表面的“非障区”“自然障区”关系密切。辛晓晖把地理思维和经济思维作为经济地理学的根本思维,注重它们通过科学想象、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的创造性思维。这些思想火花值得后人关注。

2.5 现代时期III21世纪前20

本时期中国经济地理发展环境条件有以下特点: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不均衡具扩大趋势;长期经济增长引起人口、资源、投资、体制等支撑要素出现新变化,经济发展进入转折期;城市群经济迅速崛起,已形成的或培育的城市群在国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城乡差距明显,农村地区衰退状况令人关注。在交通设施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增长迅速,高铁里程超过世界其他所有国家总和,速度引领世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化水平居世界前列,并快速运用于经济部门和人民生活中。与此相关,经济地理思想有以下特点:

1)区域发展战略转变思想。政府从宏观上相继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强调协调和持续,关注区域、城乡间的不平衡问题。学者们关注区域发展差异、公平与效率关系、区域发展格局研究,为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提供了众多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尤其是提出以发挥地区优势为基点,实现区域综合效益均等化的基本取向,设计促进经济和人的同步集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思想,为政府区域发展战略转变提供了重要参考。

2)新因素的经济地理影响思想。通过对全球化、信息化、新的交通运输方式、技术创新、制度和文化等新因素的机理研究发现,相对于传统因素,新因素对区域发展的作用程度在不断加强。在交通因素的影响研究中,提出了交通优势度概念与理论,并设计了评价测算模型。通过对文化和制度研究,学者提出中国空间治理的经济地理学思想,以及经济转型对经济地理格局演化的机制。此外,学者探索了“信息经济地理学”研究。

3)重点区经济发展研究思想。①在城市群经济研究中发现,城市群集聚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符合倒“U”型特征。②经济、交通和人口在城市群快速识别中具重要作用,通过城市集群的经济和社会属性划分城市群界线。③都市经济区向心集聚和扩散扩张共同作用,形成了连绵成片发展态势和各具特色的空间集聚区;其时空扩展驱动因子以市场力为主,其次为行政力、外向力和内源力。④快速交通对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缩小了全国城市对外经济联系总量的差异,扩大了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差异。

4)农业与农区地理研究。学者解析了中国农村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并构建发展模式。乡村发展中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十分重要,学者揭示了专业村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乡村生产要素优势转变为专业村发展的机制,并科学分析了未来专业村发展类型趋势。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户是农区经济中的基本组织单元,学者探索了农户地理研究方向。

5)经济地理中人地关系量度与逐步协调思想。经济地理学者继承人地关系研究的传统,结合国家需求,参与相关的国家决策的理论和路径研究。樊杰创建了地域功能理论,提出了国土空间格局变动稳定态是区域间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综合均衡,揭示了地域功能空间占比随自然地带性和经济格局有序演变的规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自然地理结构的区域分异,学者们初步揭示了两者间的关系,评价了全国层面的人地关系状态。沿着人地关系,学者还开辟了环境经济地理研究方向。

6)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新的探索。随着定位及观测技术的发展,空间统计学的许多方法被用于展现经济活动分布格局及集聚分散原因。大数据应用对经济地理的精细研究提供了可能,学者们利用公交卡数据分析人们的出行规律。应对国家和区域对前瞻性研究的需求,学者运用GIS及相关技术,模拟各高铁经济区内城市通达基准点时间,预测高铁对经济空间极化、板块化的影响;模拟航空与高铁的空间效应差别,预判两者的优势市场及发展趋势。

该时期经济地理学发展中,有一些特色思路。如贺灿飞根据大量中国实际研究,在演化经济地理、政治经济地理、创新地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思想。王铮等对理论经济地理学进行了梳理,把演化经济地理理论与区域发展结合,提出区域进化学说。在总结学科发展中,樊杰等指出中国经济地理学实践性成果很多,但对理论关注不够,批判性思维薄弱;刘卫东等对经济地理学理论进行了反思,强调其独特之处在于整体性思维,并提出一些非常值得大家认真考虑的问题。此外,国内评价体系引入国际SCISSCI后,带来学者在国际上发表论文数量快速增长。相应地,学者的研究方法和思维逐渐接近这些期刊偏好的西方评价标准。最近几年,中国强调论文要“写在中国的大地上”,开始加强国内评价及中文成果的分量,学者们开始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探索。


3经济地理思想历史演化脉络


根据前后持续传承并形成主要经济地理思想轴线的原则,参考这些思想的主要来源文献以及其背后的研究考察工作特点,将其梳理为史志脉络和实地考察脉络。近现代以来其他国家经济地理思想的引入并结合中国实际的创新,可作为第3支脉络(图2)。

3.1 史志与人地关系思想脉络

该脉络以史志为载体,从经济活动差异到其与地理关系的研究,形成中国经济地理的思想主线。史志记载的早期思想以经济活动的地方差异为主,其历史延续时间很久。但对其原因的探究,就必然论及与地理环境关系。如《礼记·王制》中的“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异俗”,含有地理环境影响不同区域经济形态、生活习俗和社会制度的观点。《孟子·公孙丑下》中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含有人定胜天的思想。《管子》中《地员》篇提到的“地者政之本也,辨于土而民可富”,《齐民要术·种谷第三》中的“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含有顺应和合理利用自然进行农业生产的道理(图2脉络Ⅰ)。

中国古籍中,地方志体现的区域综合研究思想,不断积累经济活动与地理关系的经验研究。古代如此,近现代经济地理发展中也如此。如,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中华地理志经济地理丛书”(共9册),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省市区经济地理丛书”(共28册)以及正在陆续出版的“中国经济地理丛书”(计划36册)。在实际研究的基础上,学者进行理论总结形成区域经济地理学。

从经济地理现象差异,到其原因的解释所形成的人地关系传统,在近代体现在工农业区位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中,在现代体现在自然资源评价、经济地理空间格局、主体功能区、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研究之中。经济地理学发展中,人地关系思想一直作为学科命脉主线,愈来愈显示旺盛的生命力(图2脉络I)。且逐渐由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或过度利用),到对自然的可持续利用、人地和谐转变。其研究也由哲学层面的思考,逐渐深入到对两者关系的实际情况的认识,以及不同条件下两者关系演变的科学表达。

3.2 游记考察与事实获取及分析脉络

在地理学发展中,观测、考察作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对学科科学化起着重要作用。与史志脉络并行发展的,是来自于旅行记述的游记脉络(图2脉络II)。这支脉络强调实地考察和观测,从而形成对经济活动及其相关地理环境的形态、位置、功能及其变化的感性认识。从公元前的《穆天子传》到公元4世纪的《佛国记》,再到唐代玄奘的西行记述、明代郑和下西洋记述和徐霞客游记,游记是中国地理学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地理角度,这些古代的游记是各种人文经济现象调查考察的最早形式。它们和近现代的考察和观测可以连成中国经济地理发展史中一支重要发展脉络。沿着这一脉络,人们得以观察和研究经济现象的地理格局,发现这种格局的形成规律。

游记脉络形成考察、记述和分析的传统,在近代和现代经济地理学发展中,不断发扬光大。20世纪50年代之后,中国地理学家进行大量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工作。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借助现代计算科学和现代通讯科学,地理学家可以利用多种手段快速获取海量经济空间数据,并进行科学分析。尽管今非昔比,但其研究的思想逻辑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

3.3 国外引进与多元思想本土化脉络

古代经济地理发展中,也有零星的国外接触。但在清初之前,国外思想的影响较小。16世纪中叶,西方地理大发现的相关知识传入中国,对地理学研究(包括经济地理研究)有一定启发。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传教士和商人已传播了一些西方地理思想。之后不少国外地理学著作在中国翻译出版。此外,中国一些有志青年,到欧美和日本留学,接受近代地理学教育,回国后从事教育和科学研究。人文经济领域侯仁之、吴传钧、鲍觉民、曹廷藩、李旭旦、周立三等曾20世纪3040年代在英国和美国留学,多数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他们将西方思想与中国社会经济实际相结合,引领20世纪后半期经济地理发展。

国外经济地理思想的引入,经历学习、消化、融合、改进、创新的过程。在20世纪上半叶,一些受教于西方的中国学者受法国学者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地相关论等影响,1935年白吕纳的《人地学原理》被翻译出版,中西不同来源的人地关系思想汇合。1949年后的一段时间内,苏联的经济地理思想在中国占主导。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大批中国地理学者赴其他国家留学或交流访问,一些国外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工作,地理学家可以更为便捷地学习各国经济地理思想。国外引进的多元化思想,被用于中国实践的研究,有逐渐本土化趋势(图2脉络III)。其中,区位论在一段时间内对中国经济地理学理论具有重要影响。这些来自世界各国的经济地理思想,尤其是通过方法、技术及科学思维的贡献,催生解释中国特殊经济地理实际问题的创新成果,也促进传统的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思想逐步科学化。


4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发展趋势走向


4.1 历史发展走向

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与该阶段地理条件利用可能性和经济发展水平、学科认识水平相应的特点。在研究对象的认识上,随着人们对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认识加深,经济活动从以自然物为生产对象的产业向进一步加工制造的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经济地理研究重心也相应发生变化(表1,图2)。由于生产技术和交通运输的进步、资本流动的加剧,经济活动集聚加强,区域不平衡现象日渐显著,对区域差异的演变规律以及如何改善其差异过大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点之一。随着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和人们对经济差异敏感程度的增加,未来对其的关注会进一步加强。

对经济地理区域差异的原因追溯,离不开各地地理条件和资源的差异。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是,在解释经济地理现象时提出人地关系思想。梳理几千年的中国经济地理发展脉络,可以认为,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经济地理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纲”。丰富的地方志文献所形成的区域综合研究,则进一步围绕这个“纲”,并通过不同类型区域特殊性的比较,使理论思考与丰富的实践结合起来。在经济地理学发展中,来自于游记的考察发现,尽管涉猎内容很多,但所发现的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大量事实及考察者的感性认识,为人地关系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分析提供了可贵的基础。在中国地理环境条件下,不断发展的经济地理思想,多注意经济与地理所形成的系统的整体性、和谐性。而西方科学发展中对方法和技术的重视,可使整体思想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结合,科学地解释人地关系机理。国外引进的脉络中的演绎思维、空间分析、计量方法等,从实证角度,促进中国经济地理思想的新发展。中国经济地理思想的发展走向,是3支发展脉络的融合(图3)。在融合中,中国几千年形成的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谐思想得以逐步强化。游记—考察—实地调研—遥感、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获取客观数据的发展脉络,提供了这一思路的事实支持;国外引进的各种思维和分析方法,进一步加强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和谐思想的科学化和理论化。

4.2 历史走向的国际比较

中国智慧与西方智慧所强调的思维逻辑有所不同。相应地,中国历史文化根植下的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发展中,着重考虑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性。数千年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经济地理思想,都很注重经济中各产业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

与此相比,西方经济地理发展中,虽然早期受环境决定论的影响,关注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重要作用,但很快就以区域差异研究、区位分析、空间结构等为重点,用逻辑推理和数学模型分析经济区位问题。尤其是20世纪以来,从规律分析到实证分析、行为主义分析,再到结构主义分析、文化与制度转向、演化经济地理等,在研究“术”方面不断走向精细。2008年以新经济地理学著称的克鲁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更进一步扩大了空间经济范式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中西两种不同文化中发展的经济地理学,各有侧重。其互相学习,可促进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但经济空间差异的实质,在均质的地理条件下,经济规律起主导作用;其他条件下,地理条件差异对经济活动的排斥程度,与集聚收益的经济规律之间的权衡,决定着经济空间的分布。地理条件是经济空间格局的前提,经济规律是经济空间格局的动因。

长时期积淀,使中国和西欧等国在地理环境和经济动因两者权衡中,形成不同的分析侧重。中国国土广阔而地域差异巨大,使得在其中生活的人,首先是从全国整体角度对地理环境认识,排除条件恶劣地区,选择适宜环境。而西欧国家多数国土面积较小,地理环境差距也远小于中国,其对经济活动排斥程度较弱,促成其主流思维中对经济规律(动因)的重点关注。相应地,其经济地理研究,多从人类在某些阶段的行为动因出发,假设地理条件均且决策者为理性经济人,推理出经济区位选择、经济格局集聚与分散的一般规律(图4)。这些研究所遵循的是自然科学的逻辑,所追求的是错综复杂的表象背后被简化了的本质因果关系:地理环境尽管复杂,其相互作用的本质具一般性;受长期文化积淀影响,人类行为虽也具有差异性,但对经济利益追求上,具有共同之处。根据还原论思维,可以把复杂现象打碎成基本因素,把高层次的现象看作更低层次现象的组合,用低层次的规律解释高层次现象。西方经典区位论以及新经济地理研究,均依据还原论的方法,取得许多标志性成果。但是,随着经济地理研究视野的扩大,在全球尺度上人们面临更大的地理环境差异。同时,适宜经济集聚地区的经济高度发展,导致资源环境劣化,从而转向从人地系统角度考虑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空间格局。从长远观点看,基于中国文化背景所形成的经济地理整体思想将逐渐显示优势(图4)。

但从另一方面看,任何科学规律,均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的。经济地理学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经济科学的交叉学科,其主要理论更受制于特定的条件。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地理活动空间格局形成机理与其他国家不同,应该产生这个特定条件下的经济地理理论。与西方经济地理学所追寻的“一般规律”对应,这是一个寻求一定类型条件下适应的规律,或称“条件规律”的思维(图4)。如前所述,中国经济地理学注重“人地和谐”,所探求的目标是经济活动空间格局受地理环境影响的机理。进而,中国强大的政府力量,以及各级政府主要对上级负责、文化传统中人们对政府的依赖,使得政府有能力决定国有经济的空间格局,影响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区位,形成中国特色的“环境条件”和“经济空间格局”的关系规律。这一规律有中国的历史传统(古代当权者有谋划经济活动的传统),更有中国的现实事实依据。随着人们对西方经济地理学理论实质的进一步了解,以及不同类型区域环境条件重要性的认识加深,中国及其他具有独特环境条件的国家,将会逐渐重视“条件规律”的研究。进而,在中国这样的大国之内,不同类别区域的经济地理“条件规律”研究,也将成为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4.3 问题反思

1)中国经济地理研究中的问题:如果我们把中国几千年的经济地理思想发展,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现状联系起来,同时把中国经济地理思想放在国际坐标系中观察,会发现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①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中,非常重视经济地理现象描述,对其原因解释,尤其是上升到原理层面的解释不够④。尤其是长期形成经济现象与地理环境关系机理的科学发现,还在期望之中。②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现实需求导向研究多,学科问题导向成果少;在政府需求导向中,对相关战略解释性研究较多,建设性批评或纠编性研究少。③与前两个问题关联,中国经济地理学较多关注现实状况研究以及对过去事实的变化分析,但对未来仍起作用的基本原理,以及用这些原理进行预测性研究少。④与西方关注一般规律的传统不同,近几十年中国经济地理学利用各种方法的经验研究成果多,思想类成果少。

2)经济地理思想史对未来研究的启迪:研究思想史可从长期趋势上启迪当下研究,最为重要的有以下两点。①注意经济现象与地理环境之关系规律性研究。作为中国几千年传承的核心研究领域,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精细研究,非常具有前景。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不同地区的差异,可以在条件规律研究中有新的发现。未来研究方法的创新,也会有助于在该研究上获得突破。②鼓励有思想性的研究,培育批判性思想。坚持批判性思维,才能在研究中发现前人肩膀的位置。把前人最高点作为自己的起点,才能走得更高。在肯定中国传统经济地理思想中整体性和辩证思维的同时,要承认还原论以及演绎思维在发现已有研究存在问题的重要性。从不同逻辑视角对已有研究的质疑,对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原刊地理学报2022年第818731891,文中原有注释,引用请务必参考原刊。)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中心地结构
略论地名的主要性能
《山海经》地名考证
瓜沙二州间一块消失了的绿洲
清末民初钦廉改隶之争探究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 (下)
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区域整理(...
中国人口疏密区分界线的历史变...
  最新信息
《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集成...
1737—1750年金沙江航...
1945—1949年间上海人...
户籍择改与赋役规避——明中期...
名称、内容与意义:民国时期的...
清代伊犁与乌鲁木齐等地水稻种...
清末以来洞庭湖区通江湖泊的时...
唐后期团练、防御州考述:以唐...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胡恒>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