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学术动态 论著集锦 地名学园地 专业课程 学人漫录 实地考察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 学术动态 >> 书评 >>
别开生面的《侯仁之学谱》
来源:历史地理 作者: 历史地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07-02

201912月,丁超所著《侯仁之学谱》面世,其设计独到的著述方式,所展开的一代学人——侯仁之先生的一生,让人有别开生面的感觉。

本书卷首“说明”开宗明义,讲明“本谱之撰述,旨在于梳理侯仁之先生学术事业发展历程,故以‘学谱’名之。所辑事项,以谱主学术及社会活动为主。其他事项,如有必要则收录之。”

这是“学谱”二字之本意的阐释,以此对应一位学术人物的生命年轮,已有“百岁老人”之称的侯仁之先生,就有了1911年至2013102岁“正谱”之排列。

书中每一年具体排列的内容,是由谱主当年参加活动及作者现今查阅资料的多少来决定的。在这里,丁超确定的背景、纪事、著述、评介、考异若干个要素,最为关键。可以说它们是全书内容排列的标尺,同时也是约束所收集到的繁复资料的处理器。下面谨以1949年为例,来窥探书中内容的展开方式,了解谱主在一年中活动的情形。

 

194938

背景

1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4月国际地理联合会接纳中国为正式会员国。

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举行开国大典。

1223日至31日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纪事

427日出席新任的国际地理联合会主席葛德石在英国利物浦大学所做题为China's Prospects(中国的未来)的演讲会。演讲由H. C. 达比教授主持,侯仁之代表听众做致谢辞。这是侯仁之与葛德石的首次会面。

……

8月至9月侯仁之婉拒导师达比教授让其在英国从事研究的邀请后,启程回国。途经香港时,持中共旅英党组织介绍信与新华社驻港机构负责人乔冠华联系,后继续乘船北上。926日,抵达天津塘沽。

……

101日与夏仁德教授作为燕京大学代表,从清华园乘火车到西直门,而后步行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当燕京大学的游行队伍经过天安门城楼时,毛泽东说“燕京大学同志们万岁”。次日,燕京大学拥护世界和平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在贝公楼礼堂举行,侯仁之为全校学生做报告,畅谈参加开国大典的感受。

……

下半年在燕京大学历史学系开设地理学概论课程。

评介

……

 

上面省略号的使用,是为了避免本文引用的文字过多,而省略掉的却正是作者丁超辛苦不已找寻到的珍贵资料。若是某事项,不加以说明就难以让读者明白,此时就有丁超“案”语即时出现,将此事项阐述清楚。若还有当时的参与者,丁超马上就提供这位或多位参与者的谈论资料,写清出场人姓名,使用仿宋体文字,接在该事项后面,直接构成了当时或事后参与者都来谈论此事的一种“辑录”语境,可使读者同时了解到多人参与的场景及其看法。由于这样的活动场景在全书出现较多,就自然形成了一种别开生面的学术氛围,即参与者都出场了,都来谈论那件事,谈论谱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好似还原了当时的情形。

人物传记的写作形式,如同人物的丰富和多样性,可以有不同风格的记述和描写。作为学术人物,学传及学谱应该是比较好的展示方式,其目的是把传主和谱主毕生关怀社会、崇敬和推进学术的细节写出来,好让读者在细致理解的基础上受益。丁超思考和选择确定的背景、纪事、著述、评介、考异若干要素,是一种著述设计,由于较好地把握住了与谱主生平有关的材料,按编年方式一步步来做,才成就了一部总共773页和80万字的大书。这部书因吸收了与谱主同时代的人物,而有了谱主与众人——学术人物群像凸显的感觉,各自个性鲜明,熠熠生辉,这也是丁超编写学谱创意性的一种体现。

 

 

(本文原刊《北京日报》2020629日第012版。)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中心地结构
略论地名的主要性能
《山海经》地名考证
瓜沙二州间一块消失了的绿洲
清末民初钦廉改隶之争探究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 (下)
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区域整理(...
中国人口疏密区分界线的历史变...
  最新信息
《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集成...
1737—1750年金沙江航...
1945—1949年间上海人...
户籍择改与赋役规避——明中期...
名称、内容与意义:民国时期的...
清代伊犁与乌鲁木齐等地水稻种...
清末以来洞庭湖区通江湖泊的时...
唐后期团练、防御州考述:以唐...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胡恒>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