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地理环境诸要素中最为活跃的因子之一,气候变化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人类社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气候变化做出响应,进而放大或缩小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随着全球变暖以及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研究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可以为当今人类社会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借鉴。目前,历史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研究在分析框架、指标重建、总体认识等方面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仍需深化区域综合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萧凌波所著《气候、灾害与清代华北平原社会生态》一书以既是传统农区又是畿辅重地的清代华北平原为研究区域,以定量方法复原了清代华北平原社会生态系统的演化历程,同时建立气候、水旱灾害与粮食安全、人口迁徙、社会动乱等方面的联系,讨论气候灾害影响在社会生态系统中传递扩散的过程机制及时空差异,对区域历史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研究做了有益探索。该书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清代华北平原的人地关系,对深化区域历史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研究以及历史地理学中的量化研究也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
该书以生命演化周期为视角,将清代华北平原社会生态系统的演化历程分为4个阶段,详细分析了各阶段气候和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人类社会对气候和灾害的响应以及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展现了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首先,该书系统揭示了清代华北平原气候、灾害影响传递与社会响应的过程机制。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涉及农业生产、经济、人口、社会秩序等方方面面。不同于以往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某一方面影响的研究,该书以社会生态学的视角将清代华北平原看作是一个时空界限十分明确的社会生态系统,探讨气候、灾害对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社会生态学视角下的气候变化影响研究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要抓住那些与气候变化直接接触的“界面”,通过识别气候变化影响人类社会的关键节点和重要环节,构建气候变化影响在人类社会中的传递过程。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的核心研究命题之一。在“以农为本”的中国传统社会,粮食问题是人地关系中最突出的问题,也是气候变化影响人类社会的关键节点。作者借鉴“基于粮食安全的历史气候变化影响与响应”研究框架,建立了包括粮食收成、粮食调度、饥荒、人口迁徙和社会稳定性5方面的气候、灾害影响传递链条,呈现了气候、灾害影响从粮食生产到供给、消费的完整路径。同时,作者还关注政府和民众响应气候变化的诸多方式。气候、灾害影响在社会中的传递过程与政府和民众对气候、灾害的响应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
其次,该书以生命演化周期为视角,利用多源资料复原了清代华北平原社会生态系统的演化历程,分阶段阐释了清代华北平原气候、灾害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建立气候变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加以比较是历史气候变化影响研究常用的方法,而社会发展状况指标的选取和量化是其中的难点。作者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清实录》《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等多种资料以及语义差异法、加权平均法等数据处理方法,建立了十余个反映清代华北平原社会发展状况的时间序列。然后,根据人均粮食产量所反映的人地关系状况以及各指标的变化趋势和组合方式,将清代华北平原社会生态系统的演化历程分为恢复(1644—1730年)、兴盛(1731—1790年)、衰落(1791—1850年)和崩溃(1851—1911年)4个阶段。作者综合多个指标序列划分社会生态系统的演化阶段,证据充分,说服力强。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以气候、灾害及其对人地关系的影响为切入点,探讨了各个阶段气候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具体影响、不同群体(主要是政府和民众)响应气候灾害的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互动关系。同时,还探讨了清代华北平原与口外、关外的联系对华北平原社会生态的影响。这些研究展现了清代华北平原人地关系的多元、动态演化路径,有助于加深对历史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方式多样性、过程复杂性、作用非线性的认识。
最后,该书总结了不同时空尺度上清代华北平原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的特征。正如葛全胜等人所说,“气候变化的社会影响往往是自然和社会两大系统多种因素在多时空尺度上相互耦合、共同作用的结果”。清代气候变化影响的时空尺度差异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焦点,也是引发争议的重要原因。作者讨论了气温、降水影响的尺度差异,分析了水旱灾害因时空过程、作用方式和分布区域差异而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不同影响。同时,探讨了主导响应方式变迁的阶段性和层序性、民众自发迁徙以及政府粮食调度和流民管理等政策发挥的作用。这些研究不仅加深了对历史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时空尺度差异和机制的认识,而且为当今人类社会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重大发展问题提供了历史借鉴。
此外,作者将木兰秋狝这一清代重要的季节性政治文化活动置于气候变化以及口内、口外社会生态变迁的大背景下,以定量手段呈现了木兰秋狝的兴衰过程,讨论了气候变化在其中发挥的具体作用。一方面,以社会生态学的视角综合分析木兰秋狝兴衰的原因,对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做出更加全面、合理的解释。另一方面,通过典型案例揭示了气候变化对重要历史事件的作用机制,为微观尺度上的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研究提供了良好示范。
二
该书除有助于我们理解清代华北平原社会生态系统的演化历程、气候灾害与人类社会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复杂关系外,还对我们思考如何在理论、视角、方法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区域历史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研究具有启发。
首先,通过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深化区域历史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研究。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不仅能够避免单一学科研究容易在认识上出现的误区和盲点、在视角上呈现的局部和片面、在方法上遇到的障碍和瓶颈,而且有助于解决不同学科因视角、方法等差异而引发的争议。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研究涉及地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大气科学等诸多自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在研究起步阶段便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多学科交叉不仅需要诸多学科的广泛参与,而且需要不同学科理论、手段、方法的交流与借鉴。受学科背景等因素限制,在具体研究中真正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作为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的创新之作,该书以社会生态学的视角研究清代华北平原这一社会生态系统的演化历程、内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地理学的视角关注清代华北平原的人地关系以及气候、灾害影响的时空尺度差异;以环境史的视角分析气候灾害与人类社会之间以及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关系;运用多种数理方法对历史文献中的社会生态信息做了量化处理;利用统计学方法计算不同时期气候、灾害与社会生态指标的相关性。该书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均体现了作者对多学科知识的熟练运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自然科学对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复杂性认识不足、人文社会科学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认识不够的问题。该书不仅为历史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研究提供了清代华北平原这一典型案例,而且在方法和视角上为其他区域历史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的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提供了参考借鉴。
其次,以社会生态学的视角深化气候变化影响下的区域综合研究。作为地理学的核心之一,区域研究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征,重在揭示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机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途径。作为地理环境诸要素中最为活跃的因子之一,气候变化不仅直接影响水文、动植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而且或直接或间接地从多个层面和不同时空尺度对人类社会施加影响。气候变化影响在地理环境诸要素中的传递将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研究是我们考察区域环境与社会互动关系的一条重要线索。社会生态学将人类社会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内部之间、系统与外部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相互作用。社会生态学的系统性与区域研究的综合性具有极为相似的研究旨趣,二者均强调以整体观念看待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体,关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尽量避免在各要素之间建立起简单、线性的联系。因此,以气候变化影响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传递为切入点,探讨整个社会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系统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互动关系,不失为区域综合研究的一条可行路径。该书以社会生态学的视角,对清代华北平原的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进行综合分析,对气候变化影响下的区域综合研究做了有益尝试。同时,最初由地理学者提出并使用的“区域”概念已经被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接受和应用,并赋予其带有各自学科特色的内涵。气候变化影响下的区域综合研究既为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的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提供了具体路径,又为探讨区域社会生态的变迁提供了突破口。
最后,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深化历史地理学研究。目前,数字人文、历史地理信息化以及量化历史的发展为历史地理学在视角、方法等方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特别是数理分析背后的内在逻辑和人文内涵已引发关注。正如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任何研究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多数情况下问题不是方法本身,而是我们如何选择和应用方法。诚如黄义军所言,“(GIS)并不能取代研究者自身的思考”。在量化研究中,无论是典型指标、量化方法的选取,还是分析结果的解释均依靠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准确把握。在涉及人类社会复杂性的研究中,面对冰冷的数据、公式以及计算结果,我们确实需要多一些人文关怀以及应有的冷静和谨慎。但不能排斥新技术手段带来的新视角、新思路,并且要“(运用数字人文理念)对传统范式进行创新”。其一,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时段决定了其研究材料以历史文献为主,将以定性描述为主的文献记载进行量化处理是历史地理学面临的重要挑战,也是该书的难点和重要贡献。作者在对每个指标进行量化处理时,均对文献记载的可靠性、量化方法的适用性、量化分析的可行性做了细致分析,或在充分比较、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完善,或直接整理《清实录》等文献中的相关信息并进行量化。这些以历史文献为基础的时间序列涉及自然、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既为清代华北平原人地关系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也为历史地理学量化研究提供了方法上的借鉴。其二,不同时期气候灾害的频次、强度和影响以及社会的响应方式均不同,若仅仅对诸多时间序列作简单比较而不进行统计分析,往往难以发现其中的差异。作者通过计算不同时期气候灾害与社会生态指标的相关性,将纷繁复杂的气候灾害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以量化的方式呈现,得出了衰落阶段动乱与灾害的联系比兴盛阶段增强而救灾的缓冲效果减弱等重要结论。显然,统计学方法有助于解决气候等地理要素影响程度以及人类社会响应程度等单纯依靠定性描述难以解决的问题,是历史地理学判断各地理要素相互关系的重要手段。其三,无论是历史文献的生成过程,还是量化历史文献的方法,均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数据采集和数据库建设过程中有关历史文献里人类因素的考量与界定”成为学界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只有保持严谨的态度,充分认识到历史地理学量化研究中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以文献考证为基础、具有人文关怀的量化分析才能成为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学术增长点。作者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不仅根据史料对量化结果做了详细阐述,而且选取典型案例做了细致分析,提高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将宏观的定量分析与微观的典型案例剖析结合,既尽量避免被数据分析结果牵着走,又能从中发现更多的历史细节,从而达到“见树又见林”的目的。总之,在大数据时代,不论是基于历史文献的量化分析方法,还是宏观量化分析与微观案例剖析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对历史地理学量化研究的发展都具有启发。
三
该书也存在一些美中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比如,社会生态学运用生态学的理论来研究人类社会,认为社会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系统与其生存环境系统在特定时空的有机结合。作者在导论也曾提到,空气、光照、热量、水分是环境系统中最为基本的几类资源要素,但在第8章却将气候、灾害称为影响社会生态系统的外部因素,似乎有失妥当。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之间的驱动—响应或反馈关系涉及政治、经济、人口、军事等诸多方面,该书只选取了粮食收成→粮食调度→饥荒→人口迁徙→社会稳定性这一条气候和灾害影响人类社会的链条,未来需基于高分辨率的社会生态指标序列,进一步加强不同时空尺度上气候变化影响传递过程以及诸多要素之间的多向复杂关系研究。同时,该书主要利用相关系数判断不同时期气候、灾害与社会生态指标的关系,对华北平原内部社会响应差异的研究以典型案例论述为主。接下来,可以尝试应用地理探测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能够辨识影响因子作用大小及空间差异的分析方法,以便更加准确地判断历史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的过程和机制。
总体上看,该书利用已有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通过气候、灾害、社会生态指标序列复原了清代华北平原社会生态系统人地关系的演化历程,分阶段深入探讨了气候、灾害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深化了对清代华北平原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时空尺度差异以及政府与民众之间多层次互动关系的认识。该书思路清晰,资料扎实,方法得当,论证严密,多学科交叉、区域综合以及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特色鲜明,是近年来区域历史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研究的新尝试。
(本文原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4年第2辑第131—135页,文中原有注释,引用请务必参考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