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学术动态 论著集锦 地名学园地 专业课程 学人漫录 实地考察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 学术动态 >> 书评 >>
一本重要的西汉政治地理研究著作——《西汉侯国地理(修订本)》评介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年第2辑 作者: 郑威 但昌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07-28

封建列侯之制源出西周,西汉时期发展为盛行的侯国制度。据《汉书》侯表记载,西汉王朝共分封了八百多个侯国,这些侯国广泛分布于汉帝国的各大区域。侯国制度不仅是西汉王朝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在西汉政治发展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西汉前期功臣集团的强大与其垄断列侯分封的形势(“无功不得封侯”)密切相关;西汉中期“推恩令”的推行催生大批王子侯国,汉廷通过这一手段彻底地瓦解了诸侯王的力量,也重塑了关东郡国格局;而西汉晚期外戚势力的崛起同样借力于侯封之制。

正是因为侯封之制在西汉政治中的重要地位,过去学者对列侯的研究可称丰硕。自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开始,便有诸多考据功力深厚的舆地学者关注到了侯国地理的问题,其中全祖望、钱大昕、王荣商、钱穆等得出了不少精深而富有启发的认识,王恢的《汉王国与侯国之演变》更是在汇集前说的基础上,对侯国地理展开了全面的考订,是一部总结性的著作。这些研究主要以史料比勘和汇释诸说为方法,以考证出侯国的地望和历史变迁为目标,基本没有超出传统沿革地理学的范式。

此后,对该领域产生突破式推进的成果,当属周振鹤关于西汉王子侯国的研究。周振鹤注意到,汉武帝“推恩令”颁布后,王子侯国要从其原属王国的外围疆土开始分封,然后不断向内“蚕食”这一分布特征与演变规律的揭示,不仅科学地解决了某些王子侯国地望考订的难题,也有助于西汉王国封域的复原研究。尽管主要着眼于王子侯这一类的侯国类型,研究时段也基本局限于西汉中后期,但这一研究无疑打开了侯国地理的新思路,也为该领域的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前辈学者丰富而优秀的成果,使得后辈学人能够继续登高望远。复旦大学历史系马孟龙的《西汉侯国地理(修订本)》一书,在充分整理、吸收、辨别前贤之成果的基础上,对西汉侯国地理问题展开了全面的探讨,得出了一系列新认识。此书原是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已作为专著出版,如今又重新修订和增补了相当篇幅的内容。不过原书出版后,一直未见有系统性的介绍和评述,且修订本与原书在核心观点上并无较大变化。因此,本文所评介的对象并不局限于此次修订和新增的部分,也包含原书已有的内容。除序章外,本书的主体内容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上编)对侯国地理研究的基本史料进行了全面的检讨。《汉书》中的《地理志》、侯表下注之“郡县名”以及后来的《水经注》《史记索隐》等资料是学界对西汉侯国进行定位的基本依据。但后三份文献都有各自的局限:侯表下注“郡县名”的体例不明,《水经注》与《史记索隐》的讹误颇多。因此对西汉八百余侯国地望的考订首先需要直面基本史料的辨析问题。这些文献记载具体传达出了怎样的历史信息?整体史料价值如何?在使用时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通过细致的论证,作者指出,东汉班昭在定位前朝侯国地望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标注方式:地望确定的侯国以东汉县名标注,地望不太明确的侯国以西汉郡名标注。作者又系统考察了《水经注》《史记索隐》相关记载的史料来源,指出二书对西汉侯国的定位基本没有《汉志》和侯表以外的文献依据,不能作为侯国地望判定的基础性史料。这部分内容一方面论证了本书对侯国地望进行重新考订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为此工作拟定了史料运用的基本思路。

第二部分(中编)选取了七个时间剖面,在复原各时间剖面侯国地理分布的基础上,分析与阐释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形成的原因,最后将这七个时间剖面串联起来,勾勒出西汉侯国地理格局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实际上,关于西汉侯国分布的特征,清代学者已有部分察觉,例如顾炎武发现西汉“京畿无侯国”,全祖望指出汉代的侯国“凡边郡及巴、蜀险恶之地皆不以封”,钱大昕提出“景、武之后……列侯食邑无有在王国者”。这些洞察颇为敏锐,但要归纳某一时期的侯国地理分布特征,最有说服力的方式还是先尽可能准确地复原出这一时期的侯国分布面貌;而要考察这些分布特征的形成时间与后续演变,就要复原出各个时期的侯国地理格局。既有的研究并没有展开这一方面工作,相关认识是零散且不成体系的,在较长的时间内也未受到重视。

本书虽然从前人的论述中汲取了灵感,但采用了“水平横剖面”的研究方法,以探求空间特征与演变规律,超出了传统舆地之学的范畴。也正是由于范式的变换,作者的研究一方面论证、发展和完善了清代学者的观点,另一方面对侯国分布特征和演变趋势的认识也更为全面、准确和深刻。例如作者在这一思路的实践中,不仅发现了西汉侯国的分布有更多不为前人所知的地理特征(书中共总结了11条),而且指出了这些地理特征都有其时效性,且这种时效性又与西汉政治形势的发展密切相关。

第三部分(下编)为专题研究,是在第二部分研究的基础上,对某些具体问题展开深入性探讨。第二章《汉初王子侯国地理分布》指出“王子侯国置于本国境内(或削地内)”是西汉前期王子侯分封的基本原则,而这也是武帝时期“推恩令”的制度渊源之一;第三章《异族归义侯国地理分布》揭示了异姓归义侯国集中分布在该民族内徙安置区的地域特征。这两章主要讨论某些特定时段和特定类型的侯国分布状况,可被视为第二部分内容的补充。其他章节则是将西汉侯国分布、变迁置于具体的政治事件和历史过程中深入分析,在具体的案例中揭示出侯国地理与政治的内在关系。第一章考证了“王国境内无侯国”格局的形成时间,过去不少学者认为这一时间断限在汉文帝初年,但作者指出,这一格局的最终形成与景帝中五年的封建体制改革密切相关;第四章讨论了文帝“迁淮南国三侯邑”一事,主要在与李开元、陈苏镇等学者对话的基础上提出自己见解,既重新考证了文帝所迁淮南国三侯邑的名目,也辨析了“迁侯邑”与“令列侯之国”之间的真正关联;第五章指出汉武帝元鼎年间“广关”政策的推行导致了河东侯国的普遍外徙,并因此形成了太行山以西不置侯国的新格局;第六章从地理的视角考察了汉武帝通过“酎金案”大规模废免侯国一事,指出武帝的这一举措不仅仅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也有重新调整侯国地域分布格局的目的;第七章讨论了西汉中后期“王国境内无侯国”制度在郡国更置过程中的具体实践,并总结出汉廷为保证这一制度的推行所采取的侯国迁徙、辖域调整和谨慎选择诸侯封地等措施。本部分的研究结论多是前人所未发之言,将我们对西汉侯国地理的认识推向了深入。

第四部分(附篇)为秦汉时期若干县邑地望与沿革的考证。作者在《西汉侯国地理》原书出版后,很快又结合出土文献对部分与侯国相关的地名进行了细致的考订。其中不少内容已作为系列论文发表于学术刊物上,是此次修订本增补内容的主体。

第五部分为“附录”,其中所附《西汉侯国建制沿革综表》《侯国附考》和《侯国索引》,既是方便读者查阅的工具,也是本书对数百个侯国的地望及其变迁进行细致考证的总结。

总而言之,全书内容充实,布局匀称合理。其研究既涵盖了侯国地理的诸多方面,又细致入微而鞭辟入里。每一章的结论、各部分的内容,要么是前人所未及,要么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要么是辨析诸说而取其优。而这些成果构成一个彼此关联的有机整体,为我们呈现出西汉一朝侯国地理格局与演变之全貌。可以说,本书是目前西汉侯国地理研究的重要作品,也是西汉历史地理领域的必读书目。

本书能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推进对西汉侯国地理的研究,我们认为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重视基础研究。作者对西汉一朝八百多个侯国的地望和沿革进行的细致考证和梳理,是得出结论的基础。地名考证是一项细碎、繁琐的工作,相当一部分侯国由乡邑改置而来,在史书中常常只有名称,缺乏相应的关联记载,加大了这一研究的难度。从全书内容来看,作者不仅穷尽了相关的各类史料,而且对它们的史学价值进行了深入挖掘,并在此基础上对数百个侯国的地望进行了逐一考订,很好地完成了这项工作(参看“附篇”与“附表”部分)。当然,作者并不满足于地望指证模糊的传统考据之风,也未图方便而轻易采纳目前已有的地望研究成果,而是务求地望的精确定位和“刨根问底”式的追索。例如作者十分重视考古遗址在地望考证中的角色,又强调抛开已有成果直溯原始史料。为了辅助侯国地望的定位,重新梳理了西汉一朝的长时段政区变迁过程,并取得了不少新认识。

其次,本书强调对西汉侯国地理分布特征的归纳。如果止步于地名考证,则至多为乾嘉以降考据工作的延续和深入,而不是现代学术意义上的历史地理研究。作者运用图表分析的方法,复原西汉各时间剖面上的侯国分布格局并归纳其特征,揭示西汉侯国地理的演变过程,将原本看似分布散乱、变化无序的侯国整理成布局有特点、演变有规律的历史现象,这是本书的重要贡献。同时,对侯国分布特征的总结也为侯国地望和变迁的考订提供了许多新思路、新证据,不仅有利于突破史料匮乏的研究困境,而且时有意料之外的新发现。

最后,本书的研究并未局限于对侯国地理分布与变迁特征的揭示上,而是将侯国问题置于宏大的政治史背景下进行理解。侯国的受封是政治现象的体现,其整体和某些个体的地理分布与演变与西汉政治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中编“侯国地理分布格局的变迁”中,作者即十分强调在“京畿(三辅)”“边郡”“王国”“内郡”和“关西”等等的政治地理格局下理解侯国的分布面貌,而“某某地域不置侯国”等结论也是从制度和政策层面来解释侯国地理的分布特征。在下编“侯国地理分布专题研究”中,侯国的分布与西汉政治方略、制度、局势和事件的关联性讨论则更为明显。显然,本书关于侯国的研究突破了沿革地理和政区地理的范式,深入到了政治地理的层面。

当然,由于西汉史料的有限性,本书同样存在一些难以坐实的结论。比如“汁防”侯国的地望,作者认为与居延汉简中的“东邡”“西邡”有关,但很难确证,只能备作一说。又如,下编第三章《异族归义侯国地理分布》认为,异族归义侯的受封伴随着该民族的内徙,并且有相应的内徙族群管理方式。然而目前的史书记载还不足以支撑其观点,因此推测成分稍重。秦汉史领域常常会遇到这种史料不足征的困境,使很多重要问题的不得不依靠推测来姑作解答或者直接被搁置起来存而不论。作者对此显然也有清醒的认识,因而在“导言”中坦率地承认:“书中很多观点带有推测的成分。如果读者引用书中的某些观点作为自己研究的依据,还要持有谨慎的态度”。

此外,本书尚缺少对“侯国”这一研究对象的介绍与概述。侯国地理是一个相对专门甚至“冷门”的领域,而侯封制度在西汉时期也有着复杂的历史面相。列侯是秦汉“二十等爵”的顶端存在,又是西汉分封制的组成部分;侯国是西汉县级政区的一种,但在职官体系和地域构成上又有着十分不同的内容(例如侯家职官系统和别邑的设置)。如果缺少对侯国制度的基本认知,读者可能难以深入理解作者的相关论述。而且,政治举措、政治制度和政治事件常常是作者对侯国分布特征与演变规律进行原因分析的落脚点,这意味着列侯制度的基本内容,列侯在西汉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汉廷对侯国分封的复杂态度,是理解侯国分布与变迁的重要背景。如果作者能补上这些内容,对于书中的分析与解释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本文原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2130133页,文中原有注释,引用请务必参考原刊。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中心地结构
略论地名的主要性能
《山海经》地名考证
瓜沙二州间一块消失了的绿洲
清末民初钦廉改隶之争探究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 (下)
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区域整理(...
中国人口疏密区分界线的历史变...
  最新信息
《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集成...
1737—1750年金沙江航...
1945—1949年间上海人...
户籍择改与赋役规避——明中期...
名称、内容与意义:民国时期的...
清代伊犁与乌鲁木齐等地水稻种...
清末以来洞庭湖区通江湖泊的时...
唐后期团练、防御州考述:以唐...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胡恒>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