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患与黄河流域古代交通道路的变迁
——以黄河中、下游分界地区(郑、汴间)为对象》
陈隆文
众所周知,黄河中、下游的分界处在郑州桃花峪,自桃花峪向东的郑州—开封河段位于黄河中游下界和下游之首的右岸,地理位置十分独特。郑州与开封之间的中牟县是黄河向东流经的右岸首个县城,由于黄河北距中牟县城五十华里,且河道在郑汴之间东西蜿蜒九十余华里,因此,在黄河中、下游右岸的决溢中,这一地区总是首当其冲。自金元迄于明清,此区域内的黄河水患不断加剧,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城市聚落与交通道路的格局一直影响到了今天。本文试以郑州、开封间黄河中、下游分界地区的交通道路为研究对象,探讨水患与黄河流域交通道路的相互关系,不当之处,敬希指正。
1 明清以来黄河中下游分界地区的水患
金元以来,黄河南徙,黄河郑汴间河段由于地处中、下游之交,其北部失去了邙山的屏障,大溜左右冲击,每逢洪水往往冲毁大堤,造成泛滥之灾,其在郑汴间的中牟为害之烈触目惊心。中牟旧志中记载了金元以后迄于当代黄河在郑汴间决口泛滥的情况大体如下(表1)[1]。
据不完全统计,若从明代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到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蒋介石扒开中牟赵口与郑州花园口的557年中,中牟县遭遇黄河水患达31次,平均每18年一遇[2]。因此,频繁的黄河水患不仅摧毁了郑汴间原有的城市、聚落以及交通道路格局,而且在新的地理条件下所形成的城市、交通道路格局又都与黄河水患存在必然的联系。
2 水患与黄河中下游分界地区的环境
黄河水患对于今天郑、汴间地貌的塑造和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现以郑汴间唯一的县级行政区划中牟县的地貌为例加以说明。
中牟县县境北中部受黄河、贾鲁河冲积影响,南部受伏牛山余脉影响,基本地势是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的槽状地带;南部岗垄起伏,北中部沿运粮河、贾鲁河形成自西北向东南略显倾斜平缓的两大扇形槽状地带;南端自马陵岗至马河上源形成自西南向东北的分水岭。南部的张庄乡湛庄村北的红土井为全县最高点,海拔154m;东南的韩寺乡胡辛庄村东为最低点,海拔73m;相对高差81m,从老庙岗、祥云寺、红土井、马陵岗一线向东逐渐降低,坡降为1/100~1/600,到郑庵乡台前村以东以北,八岗乡张堂村以东,黄店乡袁家村以北以东,坡降减为1/1000~1/2000。西北部由黄河堤向南,直到东南部县界,是黄河久泛故道,地势略呈槽状,紧靠黄河的万滩乡杨桥村,海拔84m,县城海拔78.1m,到县东南界海拔73m,坡降为1/1000到1/2000[1]。据此,中牟全县的地貌大致可分为河漫滩,黄泛平原,沙丘、沙垄、沙地和硬岗沙地4种类型,这4种地貌类型大都与黄河的冲积泛滥有密切关系,而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地理环境则制约了区域内聚落、城市和交通道路的选择与分布。
首先,郑汴间中牟县境内的河漫滩地主要分布在今中牟县城以北的地区,也就是黄河堤防以南到贾鲁河滩区及黄河南北堤防之间宽约10km左右的区域。后者平均海拔87m,主河槽以南为嫩滩、二滩和老滩三种阶地。由于泥沙不断沉积,河床不断增高,致使嫩滩与二滩分界线不很明显,当黄河水达到4500时,就要浸滩,并出现坍塌现象。老滩虽比二滩高2.5m,但洪水达到14000时,就有漫老滩的可能。贾鲁河滩面积约6万余亩,海拔76~79m,由于上源各支流及引黄淤灌,带入大量泥沙,河床逐渐增高,使原排水能力500降到70,因而上游如降大雨或中雨,就要出现河水漫滩现象[1]。不仅如此,这一地区由于濒临黄河,最先受到黄河、贾鲁河的冲淤,在部分漫滩区域中又形成了两大沼泽区,第一沼泽区为中牟县北的沼泽带,此带主要分布在狼城岗、万滩、东漳3个乡南部,大孟、刘集乡北部,西起万滩、刘集之间,东接开封县境,东西长约20km,南北宽1~5km的槽型地带,解放前由于多次受到黄水冲刷和黄水侧渗的影响,形成断断续续的沼泽地带,长期积水。沼泽边缘是烟碱荒滩,杂草丛生,鸟兽出没,一片荒凉景象,中牟称“北大荒”。解放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开渠排水,引黄灌溉,已成为中牟县主要水稻产区。但仍有水草丛生的沼泽地1015.5h。(其中有水面积153.3h)[1]第二沼泽区是中牟县城东北的东漳—韩庄沼泽带,此沼泽是从东漳向东南延伸,经小店到韩庄以北,长约20多里,宽1~3里的狭长地带,在黄水多次冲刷和漫浸之下,积水成片,沼泽连绵,芦苇、蒲草一望无际[1]。在现代筑路工程技术没有普及的古代,要通过今中牟县城以北的河漫滩地和沼泽地带建筑城市或修筑道路,是难以想象的,因此,这一地区内不具备筑城或修路的地理条件。
其次,今中牟县城以南的地区也不具备筑城或修路的地理条件。距今中牟县城南13km左右,即从今芦医庙、郑庵、姚家、韩寺镇向南至中牟县南境分布着沙丘、沙垄、沙地和硬岗沙地两种地貌类型,其中沙丘、沙垄、沙地地貌主要分布在姚家、郑庵、仓寨、芦医庙、八岗和黄店乡北部以及刁家乡南部、西部一带。因黄河带来的流沙经过多年强大风力搬运,堆积成沙丘、沙垄,多呈东北、西南走向或西北、东南走向(因县内多刮东北、西北风),相对高度3~7m,最长的岗王沙垄长达12.3km。而硬岗沙地则主要分布在三官庙、冯堂乡和八岗、张庄、谢庄、黄店乡南部。属豫西丘陵向豫东平原延伸的尾部,长期侵蚀,形成倾斜平原,经流水切割,形成南北条状沟壑,海拔105~154m,相对高差49m,岗坡起伏十分明显。岗垄两侧多有沙土分布[1]。很显然,中牟县城的南部地区由于广泛分布着沙丘、沙垄、沙地和硬岗沙地两种地貌,因此,这样的地貌形态对城市区域内聚落和交通路线选择也存在相当大的制约作用。
除了上述3种地貌类型外,中牟县境内以今中牟县城为中心,东西约10km包括贾鲁河右岸的区域,其范围主要介于北部河漫滩(包括沼泽带)和南部沙丘、沙垄、沙地地貌之间,该地区是由黄河、贾鲁河不断泛滥冲积而成的黄泛平原,其地势较为平坦,呈现出东西修长,南北狭窄的特点,其地貌条件与其他区域相比相对优越。因此,成为黄河水患之后城址和交通路线选择的最佳区域。
在这里应该强调说明的是今中牟县境内的黄泛平原,是在古代圃田泽的故址范围内淤积而成的,其区域范围与古代圃田泽的范围大致吻合。
北魏迄于唐宋以来对于圃田泽地理位置的记述,主要见于郦道元的《水经注》和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圃田泽在中牟县西,西限长城,东极官渡,北佩渠水,东西四十许里,南北二十许里”。这是郦道元对圃田泽位置的最早记载。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中也说圃田泽:“一名原圃,县西北七里。其泽东西五十里,南北二十六里,西限长城,东极官渡。”从旧志的记载来看,圃田泽东、西两面的界限是很清楚的,也就是东边的官渡,西边的长城,官渡与长城应是我们确定圃田泽东西范围的重要坐标。这里的长城应该是指战国青龙山魏长城而言的,战国青龙山魏长城位于郑州东圃田乡李南岗村东岗,青龙山实为一圆形土岗,高约40m,系有带沙性的黄粘土分层夯筑而成,夯层厚8~12cm,夯窝较平,包含遗物甚少。由此向东南有高低不一的山岗10余个至潮河边,又沿河向西南方向,和史料记载的圃田泽西魏长城的位置相符,应为魏长城遗址[3]。其大体范围应在今郑州经济开发区以东不远。而圃田泽的东界在官渡一带,官渡又名官渡台,俗称中牟台,是历史上官渡之战的战场之一。东汉末年,袁绍、曹操在此地隔渠水对峙,后来曹操击败了强大的袁绍。按照《元和郡县志》的记载,官渡台在唐代的中牟县城北12里,也就是今天的中牟县以东官渡镇西北一带,这里迄今仍有官渡桥等地名。若以长城、官渡两地做一连线,那么东西40~50km、南北10~20km的范围都应在古代圃田泽的范围之内。因此。包括今中牟县城在内,今陇海铁路郑汴段、310,220国道郑汴段都应是利用了圃田泽淤平后形成的黄泛平原。在圃田泽没有淤平之前,中牟县城与通过县城的东西交通大道不在今天的位置。
3 黄泛平原与郑汴间的交通路线
据《中牟县志》载:郑汴间的交通城市与公路“系县建设科组织民工与1935年以县城为中心,沿旧驿道线路向东、西两端分别修建。县境路段全长41km。”《县志》中所说的旧驿道应该是指明清驿道而言的[1]。而陇海铁路在郑汴间横贯中牟县境中部,东起韩庄镇车站东、西至南寺车站西大雍庄铁桥,长34.4km。也就是说郑汴间的陆路交通路线无论是公路还是铁路都是以中牟县城为中心,向东、西两端延伸。
今天的中牟县城修建较晚,其兴废也有相当的变迁。按《清一统志》的记载,今中牟县城,其始建于明天顺五年(1461年),经成化、崇祯年重修。明末中牟县城实行坊街制,计有十七坊六街四巷。清代县城虽屡遭水患,但经多次修整。乾隆十五年经过整修的中牟县城周长九里三十六步,东西长三里,南北宽一里半。设四门,东曰朝阳,西曰镇平,南曰迎旭,北曰拱辰。民国27年(1938年),国民党军队扒开黄河花园口,大流直冲县城,黄水从城西分南北两股围城而过,冲毁城墙1/3,其中北门、东门的城门及城楼均被冲毁,城内房屋几乎全部倒塌,全城仅余丁字口地势较高的一片孤岛。后又经日军多次洗劫,幸存居民十有八九逃往他乡,县城到处是残垣断壁[1]。1948年10月中牟解放,中牟县人民政府迁至县城至今,历史上的中牟县城虽历经多次水患破坏,但自明初建成以后城址未发生大的迁移,就在今中牟县城一带,这一史事是毫无疑义的。因此,以中牟县城为中心的东、西交通路线的出现不应该早于中牟县城的修建。
在这里应该强调说明的是,明代中牟县城的修建主要利用了圃田泽淤平后所形成的黄泛平原,而中牟境内黄泛平原的最终出现是在明末清初之际,这一时间与以中牟县城为中心的东、西大道的形成是相吻合的。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圃田泽条下页记载了此时的湖面盈缩情况。《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圃田泽在县西北七里,《周礼·职方》:豫州薮曰圃田。《史记》:魏公子无忌曰:秦七攻魏,五入囿中,边城尽拔。刘伯庄曰:囿读圃,即圃田泽,中多产麻黄,《诗》所谓东有甫草也。东西五十里,南北二十六里,西限长城,东极官渡,高者可耕,洼者成汇。今为泽者八,若东泽、西泽之类;为陂者三十六,若大灰、小灰之类,其实一圃田泽耳。”[4]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虽然记载泽面东西五十里,南北二十六里,但其中已有变迁:高者可耕,洼者成汇,今为泽者八,为陂者三十六。这说明圃田泽到清代已有很大的变化,已被分割为大小不等的八个泽面和三十六陂,已经露出泽面的还可以耕田。到了清代泽面积显然是缩小了。《大清一统志》记圃田泽虽然仍是“西限长城,东极官渡”,但“东西四十余里,南北二十许里,中有沙岗,上下四十潭浦,津疏迳通,渊潭相接,各有名焉。”这说明清代圃田泽已经在缩小,中间已形成许多沙岗。乾隆《郑州志》曰:“圃田泽在州东三里……东西十里,南北二十六里,西限长城,东极官渡,高者可耕,洼者成汇,今为泽者八,若东泽、西泽之类,为陂者三十六,若大灰、小灰之类,其实一圃田泽耳。”乾隆二十六年《中牟县志》也载“(圃田泽)高者出而可耕,下者散而成江,今为泽者八,为陂者三十六,实圃田泽之所分也。”说明圃田泽是在缩小,到清朝乾隆时代,已经缩小成为“东西十里,南北二十六里。”大概到清代中叶,圃田泽就不复存在了,只存其名,有些地方虽还能见其低洼地面,但已没有任何水域面积可供研究。圃田泽泽面的不断缩小为这一地区城址和交通道路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就今天中牟县境内古代城址的分布而言,也可证明明代中牟县城的修建利用了圃田泽淤平后的黄泛平原。在距今中牟县城西南、东南分别有西古城和东古城两处遗址。西古城遗址又称圃田故城,位于今中牟县城西南约15km的芦医庙乡蒋冲村与白沙乡古城村之间,城址基本呈正方形,东西长1500m,南北宽1400m。夯层清晰,南门在刘家岗,北门在西古城,东门在韩庄西,西门在蒋冲村西。城外发现古墓群和灰坑,《太平寰宇记》载,北周武帝保定五年(565年),中牟移县治于此,称圃田故城[4]。从圃田故城的位置来看,它应该位于古代圃田泽的西南,其西北不远就是圃田泽的故址。在今中牟县城东南11km中牟至刁家公路西侧又有东古城遗址,此城南临韩寺乡东古城村,民国时残垣高约10m,长约500m。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近600m,东西宽约420m。夯土城墙高8m,基宽30m。西北、东北城角保存完好,其中西北角最大,高15m。城外亦发现有古墓群。城内出土有板瓦、筒瓦、铜镞、刀及布币、陶罐、汉五铢钱[4]。有的学者认为此城是始建于春秋的箜篌城,或恐不确,笔者认为,此城很可能是唐宋中牟县城的所在。
上述两座明清以前中牟县境内古城的地理位置来看,至少在唐宋时期,经过中牟县城的古代陆路交通应该位于今中牟县城以南约0.5km左右的芦医庙、郑庵镇、姚家、韩寺镇一线,而不在今天的位置。明清以后,中牟县城及相关的交通道路之所以向北推移主要是唐宋时中牟县城所在的芦医庙、郑庵镇、姚家、韩寺镇一线,常受东北风、西北风的影响,从黄河泛滥后所带来的流沙经过常年强大风力搬运、堆积,在上述地区形成东北—西南走向或西北—东南走向的沙丘、沙垄地形,这些沙垄、沙丘相对高度3~7m;而其南的三官庙、冯堂乡和八岗、张庄、谢庄、黄店乡南部一带又多南北条状沟壑,相对高差49m,岗坡起伏明显,环境条件更加恶劣,因此明清以后的中牟县城不得不向北转移至古代圃田泽的东南缘,以充分利用圃田泽淤平后所形成的地势较平坦、居行条件较为优越的黄泛平原。
明清以后的中牟县城利用了圃田泽淤平后的黄泛平原,该城就建在圃田泽故址的东南边缘,明代正德十年《中牟县志》所绘《明泽陂图》证明了这一点。此图显示明代中牟县城的南北地区分布着数量不等、大大小小的众多泽陂,这些泽陂实际上就是圃田泽尚未被完全淤平之际,陆陆续续形成的小片洼地,这些小片洼地经过长期的冲积演变,逐渐变成平原,但地势仍然比较低。每逢大雨,一时排泄不及就潴水成泽。雨过天晴,积水排完,仍可耕种。有许多村庄就是以地势命名的,如三官庙乡的坡刘、坡董、郑庵乡的螺蜥湖、坡刘,八岗乡滹沱张,芦医庙乡八里湾,张庄乡的前吕坡、后吕坡,刁家乡的水沱寨,黄店乡的水西村等[1]。而残存的尚未被黄河水患完全淤平的圃田泽正位于中牟县城的西北不远,而在圃田泽以东与其相联通的蓼泽、时家陂、大汉陂、大人陂、白顶陂、老雅沟、白墓陂、港梢陂、桑家陂等泽陂离中牟县城则更为近捷。这说明在圃田泽故址范围内,中牟县城所在的东南边缘成为平原和陆地的时间要早于圃田泽的西北边缘,从成陆的空间演变过程来看西北晚于东南。由于圃田泽的西北边缘最晚成为平原,因此,现在030高速公路与陇海铁路、310、220国道郑汴段交叉口附近地区仍有很多与圃田有关的地名,这与圃田泽在这一带最后消失有密切关系。
在这里还应强调说明的是,除了黄河水患以外,滩头河、老丈八沟河对中牟境内黄泛平原的形成也起到了相当的作用。根据正德十年《明泽陂图》所绘,圃田泽通过滩头河与中牟县城东南的马长陂、稻畦陂相联通,从滩头河与明代中牟县城的位置关系来推测,滩头河很可能就是今天的贾鲁河。今日的贾鲁河,属淮河流域颍河水系。其上源有三:西流出自密县北部山区圣水峪,中流出自郑郊三李村西之冰泉、温泉,东流出自九仙庙泉。三流在郑郊尖岗村汇集后,合京、索、须、金四水,经郑州北郊东流入中牟,再经开封县、尉氏、扶沟、西华,至周口市汇入颍河,全长246km,总流域面积5896。河自大吴村南进入中牟后,蜿蜒曲折东流,经白坟、后潘庄、孔庄折向北去,至大衡庄转向东行,又至北三官庙折向南,再至县城东关向东南流去,经东十里铺、陈桥、时寨向南至瓦灰郭村东出县境。境内河长52.3km,流域面积1092,占全县总面积的78.04%。沿河汇入较大的支流八条,左岸有:石沟、大孟沟、水溃沟;右岸有:七里河、老丈八沟、堤里小青河、丈八沟、小清河等[5]。贾鲁河水大之时,常出现主流出槽漫溢,沿河支流顶托倒灌,以致淹没滩区,造成淤灌。贾鲁河在中牟县城之北流经圃田泽的旧址,在这一段变迁尤著,贾鲁河河身由城北到城南,再到城北有数次巨变。每次淤灌,都会加速圃田泽的消亡。特别是1938年黄泛之后,贾鲁河河道溃不成形,仅河滩面积即达4000h以上。老丈八沟河,早在秦汉时期即为北通圃田泽注入汴水的河道,明代时其河道犹存,即由马陵岗向北,经焦城寺,过母投陂、敲胫沟再向北,在中牟县城之西注入滩头河(即今贾鲁河)。若以今天的地理位置相比较,老丈八沟河大致发源于今张庄镇北的吕陂、袁庄、火神庙、坡张、河西一带,而后向北经大庄、占扬,在中牟县城西马顶堡东注入贾鲁河。老丈八河虽属季节性河道,但其流向是自北向南,其流域内地形是由丘陵—沙区—平原洼地的过渡地带,上、下游高差很大,每遇洪水,即出现上游急流冲刷,中游挟沙、坍塌,下游淤积、满溢的现象。黄河、贾鲁河、老丈八沟河对于淤平圃田泽、塑造郑汴间新的黄泛平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明清以后,以中牟县城为中心的交通路线都选址于圃田泽淤平后的黄泛平原上,而这一新生成的黄泛平原面积的大小显然会受到圃田泽范围的制约。而这样的地理条件对于经过中牟县城的各种交通道路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以公路交通而言,310,220国道郑汴路段在郑州以东,经青龙山东北、圃田、唐庄、小孙庄、小雍庄、大雍庄、前程、白沙镇、堤刘、二十里铺、十里铺,至中牟县城;两条公路在中牟县城北经北环路、小孙庄、小周庄、冉庄、官渡镇、板桥、潘庙,再向东进入开封县杏花营。就铁路而言,陇海铁路自郑州向东经赵庄、李南岗、青龙山、袁庄、占李、毕虎、占杨、六里岗至中牟县城南,再由中牟县城南向东经冉庄、仓寨、韩庄镇进入开封杏花营。在西起青龙山(也就是魏长城)东至官渡镇(也就是官渡)东西20km、南北5km的狭小空间内,公路线与铁路线一南一北,几乎平行设置,两条交通路线最近处距离还不到1km。不仅如此,陇海铁路郑汴段与310,220国道郑汴公路段在中牟县城东的冉庄形成了一个十字交叉,陇海铁路郑汴段在冉庄以东斜向东北经北宋庄、李庄、仓寨、韩庄镇南后,进入开封杏花营境内。而310,220国道郑汴路却自冉庄向东经官渡镇,再进入开封境内。公路线在官渡镇以东又与铁路线大体平行,且两者相距最远不过1~2km,只是铁路与公路位置在冉庄以西完全相反,两者一北一南而已。也就是说无论陇海铁路郑汴段,还是310,220国道郑开段两者在西起青龙山、东至官渡镇的区域内,都没偏离太远,铁路与公路选线大体平行且相距很近,形成这样的道路特点主要原因就是受黄河、贾鲁河、丈八沟河冲积所形成的黄泛平原其本身呈现出东西长、南北狭的地理特征,而在此区域内筑城、修路可以充分利用黄泛平原地势平坦的地理条件,在古代其工程难度较中牟境内的其他地区为易。因此,明清以来,以中牟县城为中心的东、西交通线多选择在圃田泽旧址。
注释:
[1]中牟县志编篡委员会.中牟县志[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9:85-448.
[2]袁敬廉,沙鑫鉴.中牟与黄河[J].中牟史志资料,1985(4):184-190.
[3]郑州历史文化丛书编篡委员会.郑州文物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154.
[4]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154-158,2163.
[5]崔景新.中牟河道变迁与现状[J].中牟史志资料,1985(4):179-181.
原载于:《地域研究与开发》(郑州)2010年第5期 第138-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