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学术动态 论著集锦 地名学园地 专业课程 学人漫录 实地考察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 学术动态 >> 年度动态 >>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索引简编(首发)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10

   

 

华林甫 编

 

一、     历史地理学理论与方法

 

 

1、  谭其骧《在历史地理研究中如何正确对待历史文献资料》,《学术月刊》1982年第11期。

2、  谭其骧《积极开展历史人文地理研究》,载《文汇报》199116日、《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1辑。

3、  谭其骧《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发凡与举例》,《历史地理》第10辑(1992年)。

4、  侯仁之《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新建设》1950年第11期。

5、  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刍议》,《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2年第1期。

6、  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第1期。

7、  侯仁之《再论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历史地理学专刊。

8、  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认识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9、  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渊源和发展》,《史学史研究》1986年第1期。

10、              史念海《中国古都学刍议》,载《浙江学刊》1986年第12期,又载《中国古都研究》第三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3月出版)。

11、              史念海《发挥中国历史地理学有用于世的作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3辑。

12、              黄盛璋《论历史地理学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地理集刊》第7号(1964年)。

13、              黄盛璋《论绿洲研究与绿洲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辑。

14、              黄盛璋《论历史地理学与地理学》,《湘潭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

15、              黄盛璋《历史地理与历史学》,《史学月刊》1983年第1期。

16、              邹逸麟《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复旦学报》1984年第5期。

17、              邹逸麟、吴松弟《重视历史地理学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求是》1993年第7期。

18、              周振鹤《建构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的设想》,《历史地理》第15辑(1999年)。

19、              葛剑雄《研究中国移民史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20、              葛剑雄《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文汇报》2000114日。

21、              韩光辉《历史地理学发展之中西比较》,《历史地理》第13辑(1996年)。

22、              朱士光《关于当前加强历史地理学理论建立问题的思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23、              王妙发等《关于“都市(城市)”概念的地理学定义考察》,《历史地理》第10辑。

24、              盛叙功《历史地理刍议》,《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增刊。

25、              曾昭璇《我国某些历史地貌学问题的刍议》,《地理研究》1983年第2期。

26、              马正林《论城市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历史地理》第9辑(1990年)。

27、              胡阿祥《拓宽加深中国地名学的研究》,《中国方域》1993年第1期。

28、              王振忠《社会史研究与历史社会地理》,《复旦学报》1997年第1期。

29、              尹国蔚 《历史地理学科性质评议》,载《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2期。

30、              王社教《历史农业地理学刍议》,《陕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3期。

31、              陈国生《关于中国历史农业地理学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4辑。

32、              李令福《历史农业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初探》,《陕西师大学报》2000年第4期。

33、              黄盛璋《论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年第5期。

34、              李并成《西北民族历史地理研究刍议》,《甘肃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

35、              龚胜生《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的医学地理学思想》,《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3辑。

36、              龚胜生《历史医学地理学刍议》,《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4辑。

37、              雍际春论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科学内容及其任务》,《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3辑。

38、              赵海军《论历史科技地理》,《武汉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39、              曹婉如、唐锡仁《“地理”一词在中国的最早出现及其含义》,《地理》19615期。

40、              曹婉如《十七、十八世纪中国自然地理学思想的特征》,《科学通报》196020期。

41、              鞠继武《试论中西古典地理学思想渊源》,《地理研究》1992年第1期。

42、              孙关龙《试析中国传统地理学的特点》,《地域研究与开发》1990年第2期。

43、              孙关龙《中国传统地理学分期新探》,《地域研究与开发》1992年第1期。

44、              赵荣《论两汉时期中国地理学的发展》,《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2期。

45、              赵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地理学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94年第1期。

46、              赵荣《试论影响隋唐地理学发展的原因》,《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年第4期。

47、              孙寿荫《试论明清时期地理学发展的主要特点》,《天津师院学报》1979年第3期。

48、              孙天胜、曹诗图《历史地理学的名实之辨》,《晋阳学刊》2000年第6期。

49、              侯甬坚《“历史地理”学科名称由日本传入中国考》,《中国科技史料》2000年第4期。

50、              赵中枢《历史地理学学科性质的研究述评》,《环境变迁研究》第5辑(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

 

二、     历史人文地理

 

(一)综合研究

1、  臧励龢等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31年。

2、  谭其骧主编《辞海》历史地理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

3、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

4、  谭其骧著《长水集》(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

5、  谭其骧著《长水集》(续编),人民出版社,199412月。

6、  石泉著《古代荆楚地理新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

7、  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科学出版社,2001年。

8、  邹逸麟主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

9、  李并成著《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第一卷,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9月。

10、              孙进己主编《东北历史地理》(第一、第二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11、              吴必虎著《历史时期苏北平原地理系统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

12、              复旦大学史地所《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年。

13、              陈桥驿主编《浙江古今地名词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9月。

14、              刘南威主编《广东省今古地名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10月。

15、              裴淮昌主编《湖南古今地名辞典》,湖南出版社,199312月。

16、              史念海著《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下册),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992年。

17、              邹逸麟著《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18、              马正林主编《中国历史地理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19、              王育民著《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990年。

20、              施和金著《中国历史地理》,南京出版社,1993年。

21、              施和金著《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南京师大出版社,2000年。

22、              陈昌远编著《中国历史地理简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

23、              张步天著《中国历史地理》,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

24、              陈代光著《中国历史地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25、              靳生禾著《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26、              杨正泰著《中国历史地理要籍介绍》,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二)历代政区

27、              臧励龢著《补陈疆域志》(收入开明书店版《二十二史补编》)。

28、              王仲荦著《北周地理志》,中华书局,1980年。

29、              周振鹤著《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

30、              周振鹤著《周振鹤自选集》,广西师大出版社,1999年。

31、              周振鹤著《中华文化通志·地方行政制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0月。

32、              靳润成著《明朝总督巡抚辖区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8月。

33、              胡阿祥著《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西安地图出版社,2001年。

34、              李晓杰著《东汉政区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4月。

35、              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会编《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3月。

36、              徐喜辰《论国野、乡里与郡县的出现》,《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3期。

37、              陈长琦《郡县制确立时代论略》,《河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38、              陈长琦《战国时代郡的嬗变》,《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39、              冯庆余等《秦代郡县制及其历史地位》,《松辽学刊》1987年第1期。

40、              周伟洲《新发现的秦封泥与秦代郡县制》,《西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41、              严宾《秦三十六郡考》,《学术研究》1991年第6期。

42、              周振鹤《汉武帝十三刺史部所属郡国考》,《复旦学报》1993年第5期。

43、              牟元珪《汉十三刺史部起源考》,《历史地理》第7辑(1990年)。

44、              汪清《汉武帝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辨析》,《史学月刊》2000年第3期。

45、              曹金华《王莽改易地名之基本规律与政治倾向》,《扬州师院学报》1991年第2期。

46、              胡阿祥《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设置及其地理分布》(上、下),连载《历史地理》第89辑(1990年)。

47、              胡阿祥《东晋南朝安徽境内侨州郡县考略》,《安徽史学》1990年第2期。

48、              胡阿祥《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记载与研究》,《地名知识》1991年第6期。

49、              胡阿祥《六朝政区增置滥置述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3辑。

50、              胡阿祥《南朝宁蛮府、左郡左县、俚郡僚郡述论》,《历史地理》第13辑。

51、              胡阿祥《孙吴特殊政区制度考论》,《赣南师院学报》1994年第1期。

52、              胡阿祥《汉唐国号考原》,《历史地理》第16辑(2000年)。

53、              石泉等《东晋南朝长江中游地区侨州郡县地望新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4辑。

54、              陈乾康《论东晋南朝的侨州郡县》,《四川师大学报》1995年第2期。

55、              田尚《唐代政区中的府制》,《郑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

56、              李并成《唐代凉州(武威郡)诸县城址的调查与考证》,《敦煌研究》1990年第1期。

57、              李并成《唐代瓜州(晋昌郡)治所及有关城址的调查与考证》,《敦煌研究》1990年第3期。

58、              郑世刚《略论宋代“路州县”三级行政体制》,《上海师大学报》1990年第1期。

59、              谭其骧《金代路制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一辑(1981年)。

60、              章巽《夏国诸州考》,收入《章巽文集》(海洋出版社1987年出版)。

61、              王大华等《论行省制的历史价值及其终结》,《陕西师大学报》1988年第3期。

62、              周继中《论元朝的行省制度》,收入《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3月出版。

63、              景爱《金代行省考》,《历史地理》第9辑。

64、              鲁西奇《金末行省考述》,《湖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65、              张金铣《燕京行尚书省的建立及其职权》,《内蒙古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66、              赵永复《明代地方行政制度考述》,《历史地理研究》第2辑。

67、              周振鹤《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中国方域》1996年第56期。

68、              周振鹤《中央地方关系史的一个侧面》,连载《复旦学报》1995年第34期。

69、              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的关系》,刊《庆祝杨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论文集》(1998年)。

70、              周振鹤《县制起源三阶段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辑。

71、              周振鹤《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典型实例》,《学术月刊》1997年第5期。

72、              周振鹤《〈汉书·王子侯表〉笺正》,刊《史念海先生八十寿辰学术文集》,陕西师大出版社,1996年出版。

73、              周振鹤《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划幅员的伸缩变化》,《中国方域》1997年第12期。

74、              周振鹤《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现状及问题》,载《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5期。

75、              华林甫《论唐代的地名学成就》,《自然科学史研究》1997年第1期。

76、              华林甫《中国历代更改重复地名及其现实意义》,《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

77、              靳生禾等《中国古地理文献中地方等第刍议》,《历史地理》第10辑。

78、              翁俊雄《唐代的州县等级制度》,《北京师院学报》1991年第1期。

79、              赖青寿《唐代州县等第稽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辑。

80、              马春笋《县分等的历史研究》,《华东师大学报》1996年第2期。

81、              谭其骧《我国行政区划改革设想》、收入《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3月出版。

82、              史为乐《我国地方政区制度史的研究与当前政区改革的设想》,收入《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3月出版。

83、              王国维《秦郡考》,《观堂集林》卷12

84、              谭其骧《秦郡新考》,载《浙江学报》第二卷第一期,19483月;收入《长水集》上册页1至页12,人民出版社,1987年。

85、              史念海《论秦九原郡始置的年代》,《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2辑。

86、              祝求是《鄣郡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4辑。

87、              洪建新《秦代北向户考》,载《学术论坛》19821期。

88、              钱林书《战国时期魏国置郡考》,《历史地理》第15辑。

89、              李晓杰《春秋晋县考》,《历史地理》第16辑。

90、              周振鹤《西汉诸侯王国封域变迁考》,《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34期。

91、              周振鹤《象郡考》,载《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3辑。

92、              周振鹤《汉郡再考》,《学术集林》卷11994年)。

93、              周振鹤《从汉代“部”的概念释县乡亭里制度》,《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94、              李启文《西汉勃海郡初置领县考》,《历史地理》第13辑。

95、              王妙发《关于秦代象郡地望问题的讨论》,载《历史地理研究》第1辑,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

96、              张维华《汉河西四郡建置年代考疑》,载《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2卷,19429月。

97、              黄文弼《河西四郡建置年代考》,《西北史地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

98、              陈家梦《河西四郡的设置年代》,《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年。

99、              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研究二题》,《历史地理》第13辑。

100、           李晓杰《东汉下邳国、阜陵国领域变迁考》,《历史地理》第15辑。

101、           梁统兴等《儋耳、珠崖郡始置时间考》,《海南师院学报》1996年第2期。

102、           许正文《论隋代州郡政区的整顿改革》,《陕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2期。

103、           方国瑜《两爨六诏地理考释》,《历史地理》第2辑(1982年)。

104、           方国瑜《唐代前期南宁州都督府与安南都护府的边界》,《云南社会科学》1982年第3期。

105、           尤中《南诏疆域的发展和郡县的设置》,《历史地理》第6辑(1988年)。

106、           林超民《唐前期云南羁縻州县述略》,《云南社会科学》19864期。

107、           吴光耀《西夏疆域之形成与州府建置沿革》,《武汉大学学报》1982年第12期。

108、           史继忠《试论西南边疆的羁縻州》,《思想战线》19895期。

109、           何耀光《论古代羌人的地理分布》,《思想战线》19822期。

110、           冯继钦《金代契丹人分布研究》,《北方文物》1990年第2期。

111、           冯永谦、冯季昌的《东北地区行政建置起源考辨》,《东北地方史研究》1989年第3期。

112、           谭其骧《自汉至唐海南岛历史政治地理——附论梁隋间高凉冼夫人功业及隋唐高凉冯氏地方势力》,《历史研究》1988年第3期。

113、           杨武泉《西汉晚期至萧齐海南岛不在大陆王朝版图之外——与谭其骧先生商榷》,《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

114、           谭其骧《再论海南岛建置沿革——答杨武泉同志驳难》,《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

115、           靳润成《明代郧阳、南赣二巡抚辖区考》,《历史地理》第13辑。

116、           靳润成《明朝安庆巡抚辖区驻地考》,《安庆师院学报》1993年第4期。

117、           靳润成《中国城市型政区的历史考察及其相关问题》,《中国方域》1995年第4期。

118、           靳润成《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的历史考察及其相关问题》,《中国方域》1995年第6期。

119、           林汀水《福建政区建置的过程及其特点》,《历史地理》第10辑。

120、           肖华忠《隋唐以前江西政区的建置与沿革概述》,《江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3期。

121、           季士家《江苏建省考实》,《东南文化》1989年第2期。

122、           季士家《安徽建省考》,《安徽史学》1989年第3期。

123、           安介生《“山西”源流新探》,《晋阳学刊》1997年第2期。

124、           沈重《历代政区演变与中央集权》,《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2期。

(二)历史疆域

125、           谭其骧《对历史时期的中国边界和边疆的几点看法》,《中国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11期。

126、           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1988 年第3期;收入《长水集续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127、           谭其骧《唐北陲二都护府建置沿革与治所迁移》,收入《顾颉刚先生诞生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

128、           刘统著《唐代羁縻府州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9月。

129、           周伟洲《历史上的中国及其疆域、民族问题》,《云南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130、           陈可畏《“中国”一词来源演变考》,《地名知识》1980年第2期。

131、           朱玲玲《夏代的疆域》,《史学月刊》1998年第4期。

132、           叶文宪《商代疆域新论》,《历史地理》第8辑(1990年)。

133、           卢连成《商代社会疆域地理的政治架构与周边地区青铜文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4辑。

134、           邹逸麟《宋金分界考》,《历史地理研究》第2辑(1990年)。

135、           夏洲杰《金代长城》,《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

136、           史宇新《驳谎言制造者——关于中苏边界若干问题》,载《历史研究》1974年第1期。

137、           纪平《清入关前对东北的统一——驳苏修篡改中俄东段边界史的谎言》,载《历史研究》1975年第2期。

138、           李健才《从阿什哈达摩崖谈到永宁寺碑》,载《文物》1973年第8期。

139、           钟民岩《历史的见证——明代奴儿干永宁寺碑文考释》,载《历史研究》1974年第1期。

140、           钟民岩《明代奴儿干永宁寺碑记校释——以历史的铁证揭穿苏修的谎言》,载《考古学报》1975年第2期。

141、           黎敬文《明代东北疆域考》,载《考古学报》1976年第1期。

142、           宋教仁《间岛问题》,《地学杂志》第5卷第4期至第7卷第7期。

143、           杨昭全《渤海是我国唐王朝辖属的少数族地方政权》,《求是学刊》1982年第2期。

144、           王承礼《渤海的疆域和地理》,《黑龙江文物丛刊》1983年第4期。

145、           江岩《我国的神圣领土——黑瞎子岛》,载《地理知识》1975年第10期。

146、           佟柱臣《我国历史上对黑龙江流域的管辖和其他》,载《文物》1976年第7期。

147、           张旋如、黎光《帝俄出兵侵占东北与血洗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1期。

148、           吴震《从吐鲁番出土“汜德达告身”谈唐碎叶镇城》,载《文物》1975年第8期。

149、           朱契《蒙古郡县化之次第》,《清华周刊》第30卷第8期(192812月)。

150、           袁深波《乌兰布通考》,载《历史研究》1978年第8期。

151、           米文平《鲜卑石室所关诸地理问题》,载《民族研究》1982年第4期。

152、           樊文礼《唐代灵庆银夏等州界内的侨置府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4期。

153、           郑炳林《晚唐五代归义军疆域演变研究》,《历史地理》第15辑。

154、           肖之兴《葱岭上的乾隆纪功碑》,载《历史研究》1977年第6期。

155、           邓锐龄《西辽疆域浅释》,载《民族研究》1980年第2期。

156、           魏良弢《西辽王朝疆域考释》,《历史地理》第5辑(1987年)。

157、           陈得芝《耶律大石北行史地杂考》,载《历史地理》第2辑。

158、           尤中等《唐朝时期安南都护府北部地界的变迁》,《历史地理》第10辑。

159、           郭声波《党项发祥地——唐初“河曲十六州”研究》,《历史地理》第11辑(1993年)。

160、           冼剑民《南越国边界考》,《广东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161、           谭其骧《七洲洋考》,《中国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6期。

162、           何纪生《海南岛渔民开发经营西沙、南沙群岛的历史功绩》,《学术研究》1981年第1期。

163、           林金枝《东沙群岛历史考略》,《厦门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

164、           韩振华、吴凤斌《驳越南当局所谓黄沙、长沙即我国西沙、南沙九岛的谬论》,《人民日报》198081日。

165、           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史料评说》,《历史地理》第12辑(1995年)。

(三)历史经济地理

166、           谭其骧《浙江各地区的开发过程与省界、地区界的形成》,《历史地理研究》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

167、           史念海《论两周时期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陕西师大学报》1978年第34期。

168、           史念海《春秋战国时代农工业的发展及其地区的分布》,西安师范学院《教学与研究》1956年第1期。

169、           史念海《黄土高原及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迁》,《历史地理》创刊号(1981年)。

170、           史念海《战国至唐初太行山东经济地区的开发》,收入《河山集》,三联书店1963年出版。

171、           史念海《开元天宝之间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农业的发展》,收入《河山集》,三联书店1963年出版。

172、           史念海《隋唐时期黄河上中游的农牧业地区》,《唐史论丛》第二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173、           史念海《隋唐时期长江下游农业的发展》,收入《河山集》,三联书店1963年出版。

174、           赵松乔《中国农业(种植业)的历史发展和地理分布》,《地理研究》1991年第1期。

175、           褚道庵《秦汉金银产地考》,《华北日报》(史学周刊)1935620日。

176、           黄盛璋《关中农田水利的历史发展及其成就》,《农业遗产研究集刊》1958年第2期。

177、           邹逸麟《先秦两汉时期黄淮海平原的农业开发与地域特征》,《历史地理》第11辑。

178、           吴松弟《宋代东南沿海丘陵地区的经济开发》,《历史地理》第7辑。

179、           郭声波《论四川历史农业地理的若干特点与规律》,《四川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180、           朱士光《历史时期江汉平原农业区的形成与农业环境的变迁》,《农业考古》1991年第3期。

181、           李令福《论华北平原二年三熟轮作制的形成时间及其作物组合》,《陕西师大学报》1995年第4期。

182、           赵永复《历史时期河西走廊的农牧业变迁》,《历史地理》第4辑(1986年)。

183、           杜瑜《甘肃、宁夏黄土高原历史时期农牧业发展研究》,收入《黄河流域地理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第五集,海洋出版社,199311月。

184、           程民生《宋代粮食生产的地域差异》,《历史研究》1991年第2期。

185、           俊鸣《宋代广东经济地理的初步研究》,载《地理学资料》19607期。

186、           韩茂莉《宋代岭南地区农业地理初探》,《历史地理》第11辑。

187、           韩茂莉《宋代东南丘陵地区的农业开发》,《农业考古》1993年第3期。

188、           韩茂莉著《宋代农业地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年。

189、           韩茂莉著《辽金农业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190、           吴宏岐著《元代农业地理》,西安地图出版社,1997年。

191、           郭声波著《四川历史农业地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192、           龚胜生著《清代两湖农业地理》,华中师大出版社,19967月出版。

193、           王社教著《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9月出版。

194、           周宏伟著《广东历史农业地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

195、           萧正洪著《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中国社科出版社,1998年出版

196、           马雪芹《明清河南粮食作物的地理分布及结构变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1辑。

197、           司徒尚纪《历史时期广东农业区的形成、分布和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1辑。

198、           司徒尚纪《历史时期珠江三角洲水利事业与经济发展关系初析》,《北京大学学报》历史地理学专刊,1992年。

199、           邹逸麟《有关我国历史上蚕桑业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收入《选堂文史论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12月。

200、           赵丰《唐代蚕桑业的地理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2辑。

201、           李为《历史时期中国造纸业的分布与变化》,《地理研究》1983年第4期。

202、           张海英《明清江南地区棉布市场分析》,《华东师大学报》1991年第1期。

203、           钮仲勋《魏晋南北朝矿业的分布与发展》,《历史地理》第4辑(1986年)。

204、           黄盛璋《唐代矿冶分布与发展》,《历史地理》第7辑。

205、           郭声波《历代黄河流域铁冶点的地理布局及其演变》,《陕西师大学报》1984年第3期。

206、           汪一鸣《历史时期宁夏地区农林牧分布及其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总第6辑(1988年第6辑)。

207、           田尚《试论“塞北江南”宁夏平原引黄灌区的形成》,《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4期。

208、           田尚、邓自欣《关于兴建都江堰的几个历史问题》,《史学月刊》1982年第5期。

209、           华林甫《唐代粟、麦生产的地域布局初探》,连载《中国农史》1990年第23期。

210、           华林甫《唐代水稻生产的地理布局及其变迁初探》,《中国农史》1992年第2期。

211、           韩茂莉《论宋代小麦种植范围在江南地区的扩展》,《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年第4期。

212、           韩茂莉《宋代桑麻业地理分布初探》,《中国农史》1992年第2期。

213、           高王凌《中国棉作分布的历史演变》,《九州》第2辑(1999年)。

214、           曹树基《清代玉米、番薯分布的地理特征》,《历史地理研究》第2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15、           吴宏岐《元代南方地区农作物的地域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2辑。

216、           吴宏岐等《元代西南地区农牧经济的发展》,《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4辑。

217、           吴宏岐《元代西南地区农业经济的地域特征》,《西南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

218、           邹逸麟《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水稻生产的地域分布和环境制约》,《复旦学报》1985年第3期。

219、           郭声波《历史时期四川粮食作物的地理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第3辑。

220、           龚胜生《明清之际湘鄂赣地区的耕地结构及其梯度分布研究》,《中国农史》1994年第2期。

221、           王社教《明代苏皖浙赣地区的水稻生产和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4辑。

222、           周宏伟《清代两广耕作制度与粮食亩产的地域差异》,《中国农史》1995年第3期。

223、           张步天《洞庭湖区历史农业地理的初步研究》,《历史地理》第9辑。

224、           张国雄《“湖广熟、天下足”的地理特征》,《湖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225、           梅莉《清代湖北纺织业的地理分布》,《湖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226、           郑川水《元代辽河流域农业经济开发述论》,《辽宁大学学报》1991年第5期。

227、           戴鞍钢等《中国近代工业地理分布变化及其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1辑。

(四)历史城市地理

228、           谭其骧《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上、中),载《历史教学问题》1982年第13期。

229、           史念海《中国古都概说》,连载于《陕西师大学报》1990年第1期至1991年第2期。

230、           侯仁之著《历史地理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231、           侯仁之著《燕园问学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232、           侯仁之著《历史地理学四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233、           侯仁之著《侯仁之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34、           韩宗文著《宋代草市镇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

235、           樊树志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

236、           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237、           傅崇兰著《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238、           王玲著《北京与周围城市关系史》,北京燕山出版社,1988年。

239、           马正林编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240、           杨宽《商代的别都制度》,《复旦学报》1984年第1期。

241、           曲英杰《周代都城比较研究》,《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2期。

242、           史为乐《西周营建成周考辨》,《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1期。

243、           史为乐《简论洛阳古代都城遗址的变迁》,《历史地理》第9辑。

244、           朱玲玲《中国古代都城平面布局的特点》,《历史地理》第4辑。

245、           庞德谦《试论我国古都变迁的地理轨迹及其规律》,《宝鸡师院学报》1991年第1期。

246、           焦书乾《我国古都城市的历史地理特征》,《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247、           龚良《我国古代都城选地刍议》,《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248、           史念海《中国古都的变迁与文化融通》,《陕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

249、           马正林《论确定中国“大”古都的条件》,《陕西师大学报》1993年第2期。

250、           邹逸麟《也谈安阳是否够格列为中国历史上的大古都》,《陕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1期。

251、           葛剑雄《论中国的大古都的等级及其量化分析——兼答安阳能否列为“七大古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1辑。

252、           徐建春《也论确定中国大古都的条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3辑。

253、           冯贤亮《“七大古都”说论辩始末》,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第11期。

254、           朱士光《中国七大古都始都年代考》,《陕西师大学报》1996年第2期。

255、           赵玉馨《试论中国古代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城市问题丛刊》19832辑。

256、           蔡光柏《百余年来我国城市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兰州学刊》1982年第2期。

257、           雷从云《中国古代城市起源问题的再探索》,《华夏文明》第1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258、           杜瑜《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1期。

259、           李先登《试论中国城市之起源》,《天津师大学报》1986年第5期。

260、           丘菊贤、杨东晨《我国史前都邑的形成及其特点》,《河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261、           俞伟超《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发展阶段性》,《文物》1985年第2期。

262、           李孝聪《关于中国古代城市研究的几点看法》,《北大史学》第2辑(1994年)。

263、           陈可畏《诸葛亮隐居地考》,载《诸葛亮躬耕地望论文集》,东方出版社,19913月。

264、           郭黎安《魏晋南北朝都城形制的几个问题》,《江海学刊》1985年第1期。

265、           张泽咸《唐代城市构成的特点》,《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2期。

266、           郭正忠《唐宋城市类型与新型经济都市——镇市》,《天津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

267、           林立平《试论唐宋之际城市分布重心的南移》,《暨南学报》1989年第2期。

268、           孔庆赞《北宋东京四城制及其对金中都的影响》,《历史研究》1991年第6期。

269、           韩光辉《1214世纪中国城市的发展》,《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4期。

270、           谭其骧《辽后期前都中京考实》,《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2辑。

271、           程妮娜《金代京、都制度探析》,《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3期。

272、           韩光辉《论中国元代建制城市》,《历史地理》第16辑。

273、           郑弘毅等《我国沿海城市布局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经济地理》1988年第4期。

274、           丁长清《中国近代沿海城市经济的发展及其原因》,《南开学报》1988年第2期。

275、           李孝聪《唐宋运河城市城址选择和形态的研究》,《环境变迁研究》第4辑(1993年)。

276、           叶骁军《历史时期西北城市的发展规律与特点》,《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3辑。

277、           王宗元、李并成《武威绿洲城镇的形成与变迁》,《西北师大学报》1983年第4期。

278、           张南等《安徽汉代城市功能初探》,《安徽史学》1991年第4期。

279、           侯仁之《北京都市发展过程中的水源问题》,载《北京大学学报》19551期。

280、           侯仁之《北京旧城平面的设计改造》,载《文物》1973年第7期。

281、           侯仁之《从北京到华盛顿——城市设计主题思想试探》,《城市问题》1987年第3期。

282、           侯仁之《北京城:历史发展的特点及其改造》,《历史地理》第2辑。

283、           王剑英、王红《论从元大都到明北京的演变和发展》,《燕京学报》(新)第1期(1995年)。

284、           唐晓峰《历史地理学在城市问题研究中的作用——以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为例》,《城市问题丛刊》1983年第3辑。

285、           高松凡《历史上北京城市场变迁及其区位研究》,《地理学报》第44卷第2期(1989年)。

286、           高松凡《明代北京城市场演变及其分布》,《环境变迁研究》第5辑。

287、           尹钧科《明代北京郊区村落的发展》,《历史地理》第3辑(1983年)。

288、           尹钧科《北京郊区村落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的初步研究》,《历史地理》第11辑。

289、           刘敦愿《春秋时期齐国故城的复原与城市布局》,《历史地理》创刊号。

290、           杨正泰《明清临清的盛衰与地理条件的变化》,《历史地理》第3辑。

291、           杨平林《历史时期河西地区城市地理初探》,《历史地理》第8辑。

292、           邹逸麟《淮河下游南北运口变迁与城镇兴衰》,《历史地理》第6辑。

293、           邹逸麟、王振忠《清代三大政与苏北城镇的盛衰变迁》,《庆祝王钟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1993年)。

294、           王文楚《上海市大陆地区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地理》第3辑。

295、           吕卓民《秦咸阳城若干问题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4辑。

296、           葛剑雄《西汉长安——陵县:中国最早的城市群》,《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巴蜀书社,1990年)。

297、           李孝聪《论唐代华北三个区域中心城市的形成》,《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298、           侯灿《论楼兰城的发展及其衰废》,《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

299、           徐兆奎《滦河流域的两个古代别都》,《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历史地理学专刊。

300、           徐俊鸣《广州城的兴起和发展》,载《羊城晚报》19631228日。

301、           陈代光《试论广州城市的形成》,《暨南学报》1990年第3期。

302、           王振忠《明清时期两淮盐业盛衰与苏北城镇的变迁》,《历史地理》第12辑。

303、           赵松乔等《南京都市地理初步研究》,载《地理学报》1950年第17卷。

304、           蒋赞初《南京城的历史变迁》,载《江海学刊》196212期。

305、           单树模等《徐州历史地理初探》,载《南京师院学报》19791期。

306、           朱江《从文物发现情况看扬州古代的地理变迁》,载《扬州师院学报》19779期。

307、           王振忠《明清两代徽州盐商与扬州城市的地域结构》,《历史地理》第10辑。

308、           唐晓峰等《芜湖的聚落起源、城市发展及其规律的探讨》,载《安徽师大学报》1980年第2期。

309、           李孝聪、武弘麟《应用彩红外航片研究城市历史地理——以九江、芜湖、安庆三城市为例》,《北京大学学报》历史地理专刊(1992年)。

310、           周宝珠《关于〈清明上河图〉与汴京城图的若干问题》,《河南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311、           杨铎《武汉沿革释略》,载《江汉学报》19615期。

312、           刘盛佳《武汉市历史地理的初步研究》,《历史地理》第10辑。

313、           黄盛璋《西安城市发展中的给水问题以及今后水源的利用和开发》,载《地理学报》19584期。

314、           马正林《汉长安城总体布局的地理特征》,《陕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

315、           马正林《唐长安城总体布局的地理特征》,《历史地理》第3辑。

316、           辛德勇《唐长安城坊建置丛考》,《文史》第37辑。

317、           王维坤《隋唐长安城与日本平城京的比较研究》,《西北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318、           李民《说洛邑、成周与王城》,《郑州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319、           赵荣《关中中心聚落地域结构的形成与演变》,《人文地理》1995年第1期。

320、           史念海《释〈史记·货殖列传〉所说的“陶为天下之中”——兼论战国时代的经济都会》,载《人文杂志》1958年第2期。

321、           陈代光《秦汉时代岭南地区城镇历史地理研究》,《暨南学报》1991年第3期。

322、           罗开玉《秦汉三国湔氐道、湔县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3期。

323、           刘菊湘《兴庆府的规模与“人形”布局》,《宁夏社会科学》19975期。

324、           韩光辉《〈徐霞客游记〉桂林城市复原研究》,《历史地理》第14辑。

325、           宋家泰等《江南地区小城镇形成发展的历史地理基础》,《南京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326、           司徒尚纪《香港历史地理的变迁》,《热带地理》1997年第2期。

(五)历史人口地理

327、           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原载《地理学报》1935年第2卷第2期;收入胡焕庸著《论中国人口之分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

328、           劳干《两汉郡国面积之估计及口数增减之推测》,原载《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五本第二分册,193512月;收入《劳干学术论文集》甲编,艺文印书馆(台北)1976年印行。

329、           葛剑雄著《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

330、           葛剑雄《秦汉时期的人口迁移与文化传播》,《历史研究》1992年第4期。

331、           葛剑雄《永嘉乱后汉人对河西的迁移及其文化意义》,刊《中国前近代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332、           葛剑雄《中国历代移民的类型和特点》,《历史地理》第11辑。

333、           葛剑雄《福建早期移民史实辨正》,《复旦学报》1995年第3期。

334、           葛剑雄著《葛剑雄自选集》,广西师大出版社,1999年。

335、           费省著《唐代人口地理》,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336、           翁俊雄著《唐初政区与人口》,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出版。

337、           翁俊雄著《唐朝鼎盛时期政区与人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

338、           翁俊雄著《唐后期政区与人口》,首都师大出版社,199912月。

339、           韩光辉著《北京历史人口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340、           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合著《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341、           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合著六卷本《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342、           张国雄著《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343、           安介生著《山西移民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344、           赵庆伟《六朝时期岭北汉人迁入珠江三角洲浅析》,《中南民院学报》1996年第4期。

345、           吴松弟《唐后期五代江南地区的北方移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3辑。

346、           安介生《北宋初年山西向外移民考》,《晋阳学刊》1996年第3期。

347、           张炳生《宋代浙江的人口和农业初论》,《宁波师院学报》1990年第2期。

348、           吴松弟《宋代靖康之乱以后北方人民的南迁》,《中华文史论丛》第51辑。

349、           吴松弟《黄淮海平原历史时期人口分布的初步研究》,《历史地理》第11辑。

350、           吴松弟《宋代福建人口研究》,《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2期。

351、           吴松弟《宋代靖康乱后江南地区的北方移民》,《浙江学刊》1994年第1期。

352、           吴松弟《金代东北民族的内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4辑。

353、           唐亦功《京津唐地区金代人口变迁研究》,《陕西师大学报》1995年第1期。

354、           韩光辉《辽金元明时期北京地区人口地理研究》,《北京大学学报》1990年第5期。

355、           韩光辉《辽金元明时期北京地区人口迁移研究》,《历史地理》第11辑。

356、           韩光辉《历史上北京地区人口周期性锐减的原因探析》,《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357、           陈伟明《元代岭南少数民族的人口迁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4辑。

358、           曹树基《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15801644)》,《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

359、           张国雄《明清时期两湖移民研究》,《文献》1994年第1期。

360、           张国雄《明清时期两湖移民迁徙路线复原》,收入《城市、区域与环境》(海洋出版社,1993年)。

361、           张国雄《中国历史上移民的主要流向和分期》,《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362、           张国雄《封建社会后期两湖移民过程的时空特征》,《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

363、           蓝勇《清代四川土著和移民分布的地理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辑。

364、           蓝勇《明清时期云贵汉族移民的时间和地理特征》,《西南师大学报》1996年第2期。

365、           刘正刚《清代福建移民在四川分布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3辑。

366、           谭其骧《湖南人由来考》,《方志月刊》第六卷第九期,19339月。

367、           曹树基《湖南人由来新考》,《历史地理》第9辑。

368、           曹树基《明代初年长江流域的人口迁转》,《中华文史论丛》第47辑。

369、           曹树基《洪武时期河北地区的人口迁移》,《中国农史》1995年第3期。

370、           赵发国《从家谱资料试析清代登莱二府的人口迁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2辑。

371、           董龙凯《近代黄河三角洲的发展与移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1辑。

372、           汪润元等《清代长江流域人口运动与生态环境的恶化》,《学术月刊》1994年第4期。

373、           司徒尚纪《海南岛历代民族迁移和人口分布初探》,《历史地理》第7辑。

374、           叶骁军《试论我国古都移民的原因与影响》,《兰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375、           李仪俊《我国的人口重心及其移动轨迹(1912年——1978年) 》,载《人口研究》1983年第1期。

376、           赵桐茂等《中国人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形的研究:中华民族起源的一种假设》,《遗传学报》1991年第2期。

(六)历史军事地理

377、           施和金《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分布》,《历史地理》第12辑。

378、           金麟《中国近现代战争的地理分布》,《历史地理》第13辑。

379、           黄国璋《地理与国防》,《史地半月刊》1936年第3期。

380、           张逸仙《通鉴历代战争地理通论》,《国专月刊1936年第二、三期》。

381、           张其昀《中国历史上之国防区域》,《史地杂志》1937年第一期。

382、           张星烺《中国历代战争与气候之关系》,《中国学报》1945年第一至四期。

383、           史念海《陕西省在我国历史上的战略地位》,人文杂志丛刊《文史集林》第1辑(1985年)。

384、           史念海《陕北的地理特点和军事价值》,载《文史集林》第2辑(1987年)。

385、           史念海《关中的军事历史地理》,载《文史集林》第2辑。

386、           史念海《唐代前期关东地区尚武风气的溯源》,《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3辑,收入《唐史研究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

387、           辛德勇《楚汉彭城之战地理考述》,《学术集林》卷81996年)。

388、           辛德勇《论刘邦进出汉中的地理意义及其行军路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第4期。

389、           辛德勇《巨鹿之战地理新解》,《历史地理》第14辑。

390、           辛德勇《韩信平齐之役地理新考》,《九州》创刊号(1997年)。

391、           陈可畏《赤壁考》,《史学月刊》1984年第3期。

392、           陈可畏《论赤壁大战与赤壁考》,《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34期。

393、           陈可畏《楚汉战争的垓下究竟在今何处?》,《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

394、           陈可畏《城濮之战地理考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1辑。

395、           陈怀荃《垓下和垓下之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2辑。

396、           胡阿祥《东晋南朝地方州镇略说》,收入《东北亚历史地理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397、           靳生禾、谢鸿喜《潞川之战古战场考察报告》,《山西大学学报》1998年地2期。

398、           靳生禾、谢鸿喜《阏与古战场考察报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1辑。

399、           冯永谦《明万里长城东端起点的发现与研究》,《历史地理》第10辑。

(七)历史交通地理

400、             巽《元海运航路考》,载《地理学报》19571期。

401、             巽《秦帝国的主要交通线》,《学术月刊》1957年第2期。

402、           史念海《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载《文物》1975年第3期。

403、           史念海《春秋以前的交通道路》,《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第3辑。

404、           史念海《战国时期的交通道路》,《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1辑。

405、           王子今《秦汉时期的内河航运》,《历史研究》1990年第2期。

406、           黄盛璋《川陕交通的历史发展》,载《地理学报》1957年第4期。

407、           黄盛璋《敦煌写本〈西天路竟〉历史地理研究》,《历史地理》创刊号。

408、           黄盛璋《历史上黄、渭与江、汉间水陆联系的沟通及其贡献》,载《地理学报》19624期。

409、           周振鹤《从历史地理角度看古代航海活动》,《历史地理研究》第2辑。

410、           黄灼耀《秦时岭南交通线探索》,《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411、           刘希为《六朝江南交通发展的新态势及其特点》,《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1期。

412、           刘希为《隋朝交通路线考述》,《江海学刊》1991年第1期。

413、           杨希义等《唐代丝绸之路东段长安至敦煌间的馆驿》,《敦煌研究》1994年第4期。

414、           王文楚《历史时期南阳盆地与中原地区的交通发展》,载《史学月刊》196410月。

415、           王文楚《唐代两京驿路考》,《历史研究》1983年第6期。

416、           王文楚《西安洛阳间陆路交通的历史发展》,《历史地理研究》第1辑。

417、           王文楚《唐代长安太原驿道校补》,《历史地理》第8辑。

418、           王文楚《宋辽驿路及其改迁》,《历史地理》第11辑。

419、           陈伟明《宋代岭南交通路线变化考略》,《学术研究》1989年第3期。

420、           林汀水《对福建古代交通道路变迁的几点看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1期。

421、           冯汉镛《栈道考》,载《人文杂志》19573期。

422、           辛德勇《史万岁南征路线重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辑。

423、           唐晓峰《内蒙古西北部秦汉长城调查记》,载《文物》19775期。

424、           李孝聪《公元十——十二世纪华北平原北部亚区交通与城市地理的研究》,《历史地理》第9辑。

425、           孙继民《敦煌所出伯希和文书4648号的写作年代及其研究历史交通地理的资料价值》,《历史地理》第14辑。

426、           邓辉《唐宋时期的广西交通地理》,《原学》第3辑(1995年)。

427、           李之勤《元代陕西省的驿道和驿站》,《西北史地》1987年第1期。

428、           蒋忠新《对于〈川滇缅印古道初考〉的一点意见》,《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6期。

429、           王颋《元云南行省站道考略》,《历史地理研究》第2辑。

430、           杨正泰《明代国内交通路线初探》,《历史地理》第7辑。

431、           景爱《清代木兰围场的交通》,《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3辑。

432、           王文楚著《古代交通地理丛考》,中华书局,19967月。

433、           辛德勇著《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中华书局,19967月。

(八)历史文化地理

434、           周振鹤、游汝杰著《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435、           周振鹤主著《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436、           周振鹤《秦汉宗教地理略论》,《中国文化》第3辑(1985年)。

437、           周振鹤《秦汉风俗地理区划浅议》,《历史地理》第13辑。

438、           周振鹤《从“九州异俗”到“六合同风”》,《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4期。

439、           周振鹤《现代汉语方言地理的历史背景》,《历史地理》第9辑。

440、           周振鹤、游汝杰《方言地理和历史行政地理的密切关系——以浙江分区为例》,《复旦学报》1984年第2期。

441、           卢云著《汉晋文化地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442、           卢云《先秦时期的俗乐区域与雅乐中心》,《历史地理研究》第2辑。

443、           卢云《先秦两汉时期婚姻礼制的地域扩张与阶层传播》,《历史地理》第8辑。

444、           卢云《秦汉时代滨海地区的方士文化》,《复旦学报》1988年第6期。

445、           卢云《西汉时期的文化区域及文化重心》,《历史地理》第5辑。

446、           卢云《东汉时期的文化区域与文化重心》,《中国文化》第5辑。

447、           卢云《三国西晋时期的文化区域与文化重心》,《历史地理》第6辑。

448、           卢云《中国知识阶层的地域性格与政治冲突》,《复旦学报》1990年第3期。

449、           吴必虎《中国文化区的形成与划分》,《学术月刊》1996年第3期。

450、           史建群《战国秦汉世风的区域性特征》,《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

451、           司徒尚纪著《广东文化地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452、           王子今著《秦汉区域文化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453、           蓝勇著《西南历史文化地理》,西南师大出版社, 1997年。

454、           程民生著《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8月出版。

455、           张伟然著《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

456、           张伟然著《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457、           张伟然《楚语的演替与湖北历史时期的方言区域》,《复旦学报19992月。

458、           张伟然《湖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

459、           张伟然《南北朝佛教地理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4期。

460、           张晓虹《陕西方言地理格局的形成及其历史地理背景》,《历史地理》第15辑。

461、           张晓虹《清代陕西婚俗地域分布的初步研究》,《陕西师大学报》1997年第2期。

462、           刘海峰《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1辑。

463、           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464、           李泉《试论西汉高、中级官吏籍贯分布》,《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4期。

465、           李泉《东汉官吏籍贯分布之研究》,《秦汉史论丛》第五辑。

466、           胡阿祥《中古时期郡望郡姓地理分布考论》,《历史地理》第11辑。

467、           胡阿祥《清代桐城文派作家的地理分布与区域分析》,收入周振鹤主著《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468、           程民生《略论宋代地域文化》,《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

469、           张桂林《试论妈祖信仰的起源、传播及其特点》,《史学月刊》1991年第4期。

470、           李少园《论宋元明时期妈祖信仰的传播》,《福建论坛》1997年第5期。

471、           王清廉等《中国佛寺地域分布与选址相地说》,《河北师大学报》1993年第3期。

472、           王清廉《服饰与地理环境》,《河北师大学报》1991年第4期。

473、           吴成国《论东晋南朝婚姻礼制的地域差异》,《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474、             勇《清代西南移民会馆名实与职能研究》,《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4期。

475、           王日根《地域性会馆与会馆的地域差异》,《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1辑。

476、           吴培玉《我国历代人才地理分布与流向》,《人才研究》1988年第2期。

477、           史念海《两唐书列传人物籍贯地理分布》,《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巴蜀书社,1990年)。

478、           华林甫《论唐代宰相籍贯的地理分布》,《史学月刊》1995年第3期。

479、           杜文玉《唐代宦官的籍贯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1辑。

480、           王尚义《汉唐时期山西文人及地理分布及其文化之特点》,《山西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481、           王尚义、徐宏平《宋元明清时期山西人才的地理分布及文化发展特点》,《山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482、           肖华忠《宋代人才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3辑。

483、           程民生《论宋代南方习俗特点》,《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1辑。

484、           黎小龙《两汉时期西南人才地理特征探析》,《西南师大学报》1995年第2期。

485、             仁《回族杰出人物的历史地理之分析》,《回族研究》2000年第1期。

486、             丰《中国古代染色文化区域体系初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1期。

487、           叶忠海等《南宋以来苏浙两省成为中国文人学者最大源地的综合研究》,《华东师大学报》1994年第1期。

488、           王振忠《明清扬州盐商社区文化及其影响》,《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2期。

489、           单树模等《论苏北古代文化地理》,《南京师大学报》1990年第4期。

490、           卫家雄《明清闽台风俗通义》,《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3期。

491、             健《明代云南儒学文化的地域差异》,《原学》第3辑。

492、             健《明代云南民俗文化的地域差异》,《中国方域》1996年第3期。

493、           司徒尚纪《广东风俗文化景观与群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4辑。

494、           张伟然《试论湖南的历史文化区域》,《地理学报》1995年第1期。

495、           张伟然《湖南古代的民间信仰及其区域差异》,《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4辑。

496、           陈国生《明史入传人物本贯的地理分布及形成原因刍议》,《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辑。

497、           陈国生《明代四川进士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西南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

498、           陈国生等《清代四川进士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2辑。

499、           徐建春《文化区的意义及先秦浙江文化区的演变》,《浙江学刊》1990年第1期。

500、             岩《河北地域文化景观分析》,《人文地理》1996年第1期。

501、           张晓虹、张伟然《太白山信仰与关中气候——感应与行为地理学的考察》,《自然科学史研究》2000年第3期。

502、           陈怀荃《苍梧考释》,《历史地理》第10辑。

503、           曾大兴著《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10月。

 

 

三、     历史自然地理

 

(一)综合研究

1、  谭其骧等主编《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

 

(二)历史气候

2、  竺可桢《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载《东方杂志》223期,19252月。

3、  竺可桢《中国历史上旱灾》,载《史地学报》36期,19256月。

4、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先刊于《考古学报》19721期,后转载于《中国科学》162期(1973年)。

5、  崔读昌《我国古代的物候》,《农业学报》101期,1959年。

6、  陆仁《我国古代的物候观测》,《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594期。

7、  蒙文通《中国古代北方气候考略》,《史学杂志》2卷第34期,19309月。

8、  蒙文通《古代河域气候有如今江域说》(王树民记录),载《禹贡》第12期,19343月。

9、  徐中舒《殷人服象与象之南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19305月。

10、              丁文江《陕西省水旱之记录与中国西北部干旱化之假说》(原文系英文,朱炳海译),载《方志月刊》第92期,19364月。

11、              周廷儒《从自然地理现象证明西北历史时代气候之变化》,《地理》234期,194211月。

12、              谢义炳《清代水旱灾之周期研究》,《气象学报》17卷第1-4期,194312月。

13、              胡厚宣《气候变迁与殷代气候之检讨》,《中国文化研究汇刊》41期,19449月。

14、              徐近之《黄淮平原气候历史记载的初步整理》,《地理学报》19552期。

15、              徐近之《黄河中游区历史上的大水和大旱》,《地理学资料》19571期。

16、              徐近之《黄河中游区历史上的严霜、巨雹和大雪》,载《地理学资料》19582期。

17、              高泳源《我国古代对一些自然地理现象的认识》,《地理知识》19547月。

18、              张家诚《我国气象变迁的初步研究》,《科学通报》1974年第4期。

19、              邹逸麟《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复旦学报》1995年第1期。

20、              邹逸麟、张修桂《关于历史气候文献资料的收集利用和辨析问题》,《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第2期(1995年)。

21、              龚高法、张丕远、张瑾瑢《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界限的推移》,《历史地理》第5辑。

22、              张丕远等《1819世纪时期我国农业秋收灾情等级序列的分析》,载《中国气候与海面变化研究进展》(二),海洋出版社,1992年。

23、              于希贤《苍山雪与云南历史气候》,《昆明师院学报》1978年第1期。

24、              于希贤《苍山雪与历史气候冷期变迁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2辑。

25、              于希贤《对〈徐霞客游记〉中戊寅滇中超长雨期的初步研究》,《地理研究》1995年第4期。

26、              于希贤《北京市历史自然环境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辑。

27、              于希贤《近四千年来中国地理环境几次突发变异及其后果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辑。

28、              陈渭南等《毛乌素沙地全新世孢粉组合与气候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1辑。

29、              夏越炯《浙江省宋至清时期旱涝灾害的研究》,《历史地理》创刊号。

30、              王开发、张玉兰《根据孢粉分析推论沪杭地区一万多年来的气候变迁》,《历史地理》创刊号。

31、              王开发等《根据孢粉组合推断上海西部三千年来的植被、气候变化》,载《历史地理》第六辑

32、              满志敏、张修桂《13世纪中国东部温暖期自然带的推移》,《复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5期。

33、              满志敏《黄淮海平原仰韶温暖期的气候特征探讨》,《历史地理》第10辑。

34、              满志敏《唐代气候冷暖分期及各期气候冷暖特征的研究》,《历史地理》第8辑。

35、              满志敏《黄淮海平原北宋至元中叶的气候冷暖状况》,《历史地理》第11辑。

36、              满志敏《用历史文献物候资料研究气候冷暖变化的几个基本原理》,《历史地理》第12辑。

37、              吴宏岐《唐都长安的驯象及其反映的气候状况》,《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4辑。

38、              韩昭庆《明清时期太湖流域冬季气候研究》,《复旦学报》1995年第1期。

39、              蓝勇《中国西南历史气候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2辑。

40、              王铮等《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地理学报》1996年第4期。

41、              文焕然《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气候研究》,商务印书馆,1959年。

(三)历史地貌与历史环境

42、              侯仁之著《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

43、              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在沙漠考察中的任务》,载《地理》1965年第1期。

44、              侯仁之《从人类活动的遗迹探索宁夏河东沙区的变迁》,载《科学通报》1964年第3期。

45、              侯仁之等《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汉代垦区》,载《治沙研究》19657号。

46、              侯仁之《从红柳河上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载《文物》19731期。

47、              侯仁之等《乌兰布和沙漠的考古发现和地理环境的变迁》,载《考古》19732期。

48、              侯仁之《敦煌县南部绿洲沙漠化蠡测》,载《中国沙漠》1981年第1期。

49、              史念海等著《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50、              史念海《周原的变迁》,《陕西师大学报》1976年第3期。

51、              朱震达、刘恕著《中国北方地区的沙漠化过程及其治理区划》,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8月。

52、              朱士光《历史时期农业生态环境变迁初探》,《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0年第2期。

53、              李并成《河西走廊汉唐古绿洲沙漠化的调查研究》,《地理学报》1998年第2期。

54、              陈育宁《鄂尔多斯沙漠化形成和发展述论》,《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

55、              陈育宁《宁夏地区沙漠化的历史演进考略》,《宁夏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56、              李淼《对历史时期乌兰布和沙漠成因的几点认识》,《西北史地》1986年第1期。

57、              马正林《人类活动与中国沙漠地区的扩大》,《陕西师大学报》1984年第3期。

58、              赵永复《历史上毛乌素沙地的变迁问题》,《历史地理》创刊号。

59、              景可、陈永宗《黄土高原侵蚀环境与侵蚀速率的初步研究》,《地理研究》1983年第2卷第2期。

60、              赵永复《历史时期黄淮平原南部的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研究》第2辑。

61、              冯绳武《河西荒漠绿洲区的生成与特征》,《兰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62、              李并成《瓜沙二州间一块消失了的绿州》,《敦煌研究》1994年第3期。

63、              鲜肖威《历史时期甘肃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甘肃)《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

64、              陈桥驿《历史上浙江省的山地垦殖与山林破坏》,《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4期。

65、              朱士光《历史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的植被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4辑。

66、              景爱《呼伦贝尔草原的变迁》,《历史地理》第4辑。

67、              景爱《平地松林的变迁与西拉木伦河上游的沙漠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4辑。

68、              景爱《额济纳河下游环境变迁的考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1辑。

69、              景爱《木兰围场破坏与沙漠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辑。

70、              景爱《科尔沁沙地的形成及其影响》,《历史地理》第7辑。

71、              冯季昌等《论科尔沁沙地的历史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4辑。

72、              袁森坡《塞外承德森林历史变迁的反思》,《河北学刊》1986年第2期。

73、              邢嘉明、李宝田《京津地区自然环境演变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载《环境变迁研究》第一辑。

74、              邢嘉明、王会昌《京津唐地区自然环境演变及区域开发过程》,载《地理集刊》第十八号(古地理与历史地理专辑),科学出版社,19872月。

75、              王尚义《历史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农牧业的交替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历史地理》第5辑。

76、              蓝勇、杨伟兵《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森林植被分布的演变研究》,《历史地理》第十六辑。

77、              于希贤《近四千年来中国地理环境几次突发变异及其后果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辑。

78、              李民《殷墟的生态环境与盘庚迁殷》,《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

79、              王守春《明清时期黄土高原植被与环境》,收入《黄河流域地理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第五集,海洋出版社,199311月。

80、              祝功武等《广东水土流失历史变迁》,《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第2期。

81、              戴一峰《近代闽江上游山区的开发和生态环境》,《厦门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82、                辉《全新世气候最宜期燕北地区人地关系研究》,《环境变迁研究》第5辑。

83、                辉《燕北地区两种对立青铜文化的自然环境透视》,《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84、                辉《全新世大暖期燕北地区人地关系的演变》,《地理学报》1997年第1期。

85、                强《蜀道地带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成都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86、              龚胜生《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载《地理学报》1993年第4期。

87、              万国鼎《中国古代对于土壤种类及其分布的知识》,《南京农学院学报》19561期。

88、              邓植仪《有关中国上古时代农业生产的土壤鉴别和土地利用法则的探讨》,《土壤学报》195754期。

89、              张汉洁《我国古代对土壤地理的研究和贡献》,见《土壤学报》,195912期。

90、              文焕然、林景亮《周秦两汉时代华北平原与渭河平原盐碱土的分布及利用改良》,《土壤学报》1964121期。

91、                敏《历史上冀鲁豫交界地区种稻同改良盐碱地的关系》,《人民日报》1965126日。

92、              陈述彭等《桂林七星岩喀斯特洞穴地貌图》,载《地理学资料》19571期。

(四)历史动物地理、历史植物地理

93、              文焕然等《历史时期中国马来鳄分布的变迁及其原因的初步分析》,《华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第3期。

94、              文焕然等《试论扬子鳄的地理变迁》,《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第1期。

95、              文焕然等《中国野生犀牛的灭绝》,载《武汉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第1期。

96、              文焕然等《近五千年来豫鄂湘川间的大熊猫》,《西南师范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第1期。

97、              文焕然等《华北历史上的猕猴》,《河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第1期。

98、              文焕然等《中国历史时期孔雀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历史地理》创刊号。

99、              文焕然等《中国珍稀动物历史变迁的初步研究》,《湖南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第2期。

100、           文焕然等《再探历史时期的中国野象分布》,《思想战线》1990年第5期。

101、           文焕然《历史时期中国野马、野驴的分布变迁》,《历史地理》第10辑。

102、           文焕然《二千多年来华北西部经济栽培竹林之北界》,《历史地理》第11辑。

103、           裴修碧《上古时期扬子鳄分布地域考》,《安徽史学》1996年第3期。

104、           何业恒等《中国鹦鹉分布的变迁》,《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第1期。

105、           何业恒《中国竹鼠分布的变迁》,《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3期。

106、           何业恒《中国东部地区水鹿的今昔》,《广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第1期。

107、           何业恒《历史时期湖南有棕熊吗?》,《湖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第1期。

108、           何业恒《湖南珍稀鸟类的历史变迁》,《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109、           何业恒《武陵山区金丝猴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湖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第2期。

110、           何业恒《试论金丝猴的地理分布及其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4辑。

111、           何业恒《试论朱鹮地理分布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3辑。

112、           何业恒《试论大熊猫的地理分布及其演变》,《历史地理》第10辑。

113、           何业恒《试论华南虎在长江三角洲的绝迹》,《历史地理》第11辑。

114、           何业恒等《中国麝地理分布的变迁和麝香生产的消长》,收入《史念海先生八十寿辰学术文集》。

115、           何业恒《扬子鳄在黄河中下游的地理分布及其南移的原因》,《历史地理》第15辑。

116、           王振堂等《犀牛在中国灭绝与人口压力关系的初步分析》,《生态学报》1997年第6期。

117、           蓝勇《历史时期中国野生犀角分布的再探索》,《历史地理》第12辑。

118、           王青等《海岱地区的獐与史前环境变迁》,《东南文化》1994年第5期。

119、           史念海《黄河中游森林的变迁及其经验教训》,《红旗》杂志1981年第5期。

120、           史念海、朱士光、曹尔琴合著《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121、           陈桥驿《古代绍兴地区天然森林的破坏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载《地理学报》1965年第2期。

122、           于希贤《北京地区天然森林植被的破坏过程及其后果》,载《环境变迁研究》第一辑,198410月。

123、           朱士光《全新世中期中国天然植被分布概况》,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一辑。

124、           文焕然、何业恒《中国森林资源分布的历史概况》,《自然资源》1979年第2期。

125、           陈加良、文焕然《宁夏历史时期的森林及其变迁》,《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第1期。

126、           文焕然《历史时期新疆森林的分布及其特点》,《历史地理》第6辑。

127、           何业恒、文焕然《湘江下游森林的变迁》,《历史地理》第2辑。

128、           林英、廖桢《江西森林的历史变迁》,《江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第1期。

129、           周云庵《秦岭森林的历史变迁及其反思》,《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1辑。

130、           蓝勇《明清时期的皇木采办》,载《历史研究》1994年第6期。

131、           蓝勇《历史时期中国楠木地理分布变迁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4辑。

(五)历史水文地理

132、           谭其骧主编《黄河史论丛》,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

133、           谭其骧《〈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中华文史论丛》第7辑。

134、           谭其骧《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历史地理》创刊号。

135、           章巽《论河水重源说的产生》,载《学术月刊》196110期。

136、           傅乐焕《关于黄河河源的问题》,载《科学通报》195410期。

137、           田尚《黄河河源探讨》,《地理学报》1981年第3期。

138、           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在中游的侧蚀》,《河山集》二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

139、           史念海《论〈禹贡〉的导河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黄河》,载《陕西师大学报》19781期。

140、           史念海《黄河在中游的下切》,载《陕西师大学报》19773期。

141、           史念海、邹逸麟、张弓、朱士光《历史上大江大河的治理与利用》(上、下),《光明日报》1997325日与420日。

142、           王涌泉《黄河自古多泥沙》,《地名知识》1982年第2期。

143、           李健超《一千五百年来渭河中下游的变迁》,《西北历史资料》1980年第3期。

144、           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载《学术月刊》1962年第2期。

145、           任伯平《关于黄河东汉以后长期安流的原因》,《学术月刊》,1962年第9期。

146、           邹逸麟《读任伯平<关于黄河东汉以后长期安流的原因>后》,载《学术月刊》1962年第11期。

147、           邹逸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载《复旦学报1980年历史地理增刊。

148、           赵淑贞、任伯平《关于黄河东汉以后长期安流问题的再探讨》,《地理学报》1998年第5

149、           王守春《论东汉至唐代黄河长期相对安流的存在及若干相关历史地理问题》,《历史地理》第16辑。

150、           戴英生《从黄河中游的古气候环境探讨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人民黄河》1980年第4期。

151、           徐海亮《历史上黄河水沙变化的一些问题》,《历史地理》第12辑。

152、           史念海《由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探讨今日治理黄河的方略》,《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一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153、           史念海《论泾渭清浊的变迁》,《陕西师大学报》1977年第1期。

154、           史念海《论济水和鸿沟》,《陕西师大学报》1982年第123期。

155、           史念海《黄土高原主要河流流量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2辑。

156、           宋保平《论历史时期黄河中游壶口瀑布的逆源侵蚀问题》,《历史地理》第16辑。

157、           周述椿《四千年前黄河北流改道与鲧禹治水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1辑。

158、           田世英《历史时期山西水文的变迁及其与耕牧业更替的关系》,《山西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159、           梁四宝《明代“九边”屯田引起的水土流失问题》,《山西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160、           谭其骧《海河水系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地理》4辑。

161、           张修桂《海河流域平原水系演变的历史过程》,《历史地理》第11辑。

162、           朱玲玲《明清时期滹沱河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1辑。

163、           陈吉余《长江三角洲江口段的地形发育》,《地理学报》1957年第3期。

164、           陈吉余《钱塘江河口沙坎的形成及其历史演变》,《地理学报》,1964年第2期。

165、           张修桂《长江宜昌至城陵矶河床历史演变及其影响——三峡工程背景研究之一》,《历史地理研究》第二辑。

166、           张修桂《荆江百里洲河段河床历史演变》,《历史地理》第8辑。

167、           张修桂《近代长江中游河道演变及其整治》,《复旦学报》1994年第6期。

168、           周凤琴《荆江历史变迁的阶段性特征》,《历史地理》第10期。

169、           周凤琴《湖北沙市地区河道变迁与人类活动中心的转移》,《历史地理》第13辑。

170、           华林甫《清代以来三峡地区水旱灾害的初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171、           周宏伟《历史时期长江清浊变化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4辑。

172、           蓝勇《历史上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及其危害》,《光明日报》1998925日。

173、           石泉、鲁西奇《古夏水源流新证》,《湖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

174、           段绍伯《黄浦江河道变迁考》,《上海师大学报》1996年第2期。

175、           傅林祥《吴淞江下游演变新解》,《学术月刊》1998年第8期。

176、           曾昭璇《珠江水系下游河道变迁》,《华南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77年第1期。

177、           周源和《珠江三角洲水系的历史演变》,载《复旦学报》历史地理增刊,19808月。

178、           林汀水《辽河水系的变迁与特点》,《厦门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179、           周廷儒等《南疆塔里木河中游的变迁问题》,载《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592期。

180、           王守春《历史时期塔里木河下游河道的一次大变迁》,《干旱区地理》1996年第4

181、           李并成《唐代敦煌绿洲水系考》,《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1期。

182、           郑炳林《唐末五代敦煌都河水系研究》,《历史地理》第13辑。

183、           邹逸麟《从地理环境角度考察我国运河的历史作用》,《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3期。

184、           邹逸麟《山东运河历史地理问题初探》,《历史地理》创刊号。

185、           邹逸麟《隋唐汴河考》,载《光明日报》196272日。

186、           邹逸麟《宋代惠民河考》,载《开封师院学报》19785期。

187、           魏嵩山、王文楚《江南运河的形成及其演变过程》,载《中华文史论丛》19792辑。

188、           钮仲勋《卫河的形成及其相关问题》,《河南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189、           李健超《成国渠及沿线历史地理初探》,载《西北大学学报》19771期。

190、           郭黎安《里运河变迁的历史过程》,《历史地理》第5辑。

191、           杨钧《巢肥运河》,载《地理学报》19581期。

192、           金家年《濡须水流向的历史考察》,《安徽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193、           陈桥驿《我国古代湖泊的湮废及其经验教训》,《历史地理》第2辑。

194、           邹逸麟《历史时期华北大平原湖沼变迁述略》,《历史地理》第5辑。

195、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室《太湖以东及东太湖地区历史地理调查考察简报》,《历史地理》创刊号。

196、           魏嵩山《太湖水系的历史变迁》,《复旦学报》19792期。

197、           陈月秋《太湖成因的新认识》,《地理学报》1986年第1期。

198、           竺可桢《杭州西湖成因新说》,《科学》第六卷第四期,1921年。

199、           徐建春《杭州史地新探》,《杭州师院学报》19905期。

200、           陈桥驿《古代鉴湖兴废与山会平原农田水利》,载《地理学报》19623期。

201、           周魁一等《古鉴湖的兴废及其历史教训》,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3辑。

202、           邹逸麟《广德湖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总第3辑(1988年)。

203、           谭其骧《云梦与云梦泽》,《复旦学报》历史地理增刊,1980年。

204、           谭其骧、张修桂《鄱阳湖演变的历史过程》,《复旦学报》1982年第2期。

205、           张修桂《洞庭湖演变的历史过程》,《历史地理》创刊号。

206、           方国瑜《滇池水域的变迁》,《思想战线》19791期。

207、           邓辉等《从〈徐霞客游记〉研究三百多年来茈碧湖的演变》,《地理研究》1995年第1期。

208、           田世英《黄河流域古湖钩沉》,《山西师大学报》1982年第2期。

209、           王会昌《河北平原的古代湖泊》,《地理集刊》第18号(科学出版社,1987年)。

210、           张淑萍、张修桂《〈禹贡〉九河分流地域范围新证——兼论古白洋淀的消亡过程》,《地理学报》1989年第1期。

211、           贾毅《白洋淀环境演变的人为因素分析》,《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2年第4期。

212、           孙冬虎《明清以来文安洼的水灾与聚落发展》,《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3辑。

213、           刘德岑《从大野泽到梁山泊》,《西南师大学报》1990年第2期。

214、           朱士光《内蒙城川地区湖泊的古今变迁及其与农垦之关系》,《农业考古》1982年第1期。

215、           朱士光《论内蒙古河套地区历史时期河湖水系的变迁与土壤盐渍化问题》,《人民黄河》1989年第1期。

216、           施雅风等《青海湖萎缩的原因分析与未来趋势预测》,《中国气候与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海洋出版社1990年出版。

217、           李长傅《罗布淖尔的历史地理问题》,载《开封师院学报》19572期。

218、           奚国金《罗布泊迁移过程中一个关键湖群的发现及其相关问题》,《历史地理》第5

219、           苏北海《谁说罗布泊是游移湖》,《新疆大学学报》1982年第1

220、           朱玲玲《罗布泊的水系演变》,《殷都学刊》1987年第1

221、           朱玲玲《关于罗布泊的几个问题》,《北京师院学报》1987年第4期。

222、           黄文弼《居延海考》,《女师大学术季刊》第一卷第四期,193012月。

223、           龚胜生《中国宋代以前矿泉的地理分布入其开发利用》,《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年第4期。

224、           满志敏《两宋时期海面上升及其环境影响》,《灾害学》1986年第2期。

225、           《长江水利史略》,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年。

226、           《海河史简编》,水利电力出版社1977年出版。

227、           韩昭庆著《黄淮关系及其演变过程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六)历史上的海陆变迁

228、           谭其骧《上海市大陆部分的海陆变迁和开发过程》,《考古》1973年第1期。

229、           王文楚《上海市大陆地区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地理》第3辑。

230、           戴鞍钢《论近代上海港崛起的历史地理底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3辑。

231、           张修桂《上海地区成陆过程概述》,《复旦学报》1997年第1期。

232、           张修桂《上海地区成陆过程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历史地理》第14辑。

233、           张忍顺《历史时期的江苏岸外沙洲及其演变》,《历史地理》第8辑。

234、           施和金《论江苏历史上的坍江之灾及其社会影响》,《历史地理》第15辑。

235、           陈金渊《南通地区成陆过程探索》,《历史地理》第3辑。

236、           郑宝恒等《连云港市的水陆变迁》,《历史地理研究》第2辑。

237、           李元芳《西汉古黄河三角洲初探》,《地理学报》1994年第6期。

238、           王守春《公元初年渤海湾和莱州湾的大海侵》,《地理学报》1998年第5期。

239、           林汀水《辽东湾海岸线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2辑。

240、           李元芳等《天津北部全新世海侵》,《地理集刊》第18辑。

241、           天津市文化局考古发掘队《渤海湾西岸考古调查和海岸线变迁的研究》,《历史研究》19661期。

242、           鲍觉民《天津都市聚落的兴起和发展》,《南开大学学报》(经济学版)19561期。

 

 

四、      历史地理文献研究

     (一)历代地理总志

1、  顾颉刚遗著《〈禹贡〉中的昆仑区》,《历史地理》创刊号。

2、  史念海《论〈禹贡〉的著作年代》,载《陕西师大学报》19793期。

3、  李长傅《<禹贡>与古代地理学》,《光明日报》1954819日。

4、  王成祖《从比较研究重新估定〈禹贡〉形成的年代》,《西北大学学报》19574月。

5、  辛树帜《<禹贡>制作时代的推测》,《西北农学院学报》1959年第1期。

6、  华林甫《近年来<禹贡>研究述略》,《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10期。

7、  顾颉刚《〈山海经〉中的昆仑区》,《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

8、  谭其骧《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中华文史论丛》总第7辑。

9、  袁珂《〈山海经〉写作的时地及篇目考》,《中华文史论丛》第7辑。

10、              袁行霈《山海经初探》,《中华文史论丛》总11辑。

11、              曹婉如《五藏山经和<禹贡>中的地理知识》,《科学史集刊》1958年第1期。

12、              朱玲玲《从郭璞〈山海经图赞〉说山海经图的性质》,《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

13、              史为乐《穆天子西征试探》,《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3期。

14、              龚胜生《汉魏京都赋的自然地理学价值》,《中国科技史料》1992年第3期。

15、              陈桥驿《论〈水经注〉的版本》,《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3辑。

16、              陈桥驿《中国古代的方言地理——〈方言〉与〈水经注〉在方言地理学上的成就》,《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总第6辑。

17、              陈桥驿《编绘出版〈水经注图〉刍议》,收入《郦学新论》(《水经注研究》三集)。

18、              陈桥驿《汪辟疆与〈水经注〉》,刊《史念海先生八十寿辰学术文集》。

19、              陈桥驿《全祖望与〈水经注〉》,《历史地理》第11辑。

20、              陈桥驿《赵一清与〈水经注〉》,《中华文史论丛》第51辑(1993年)。

21、              杨应芹《戴  震与〈水经注〉》,《江淮论坛》1995年第3期。

22、              靳生禾《〈水经注〉经注出自郦氏一手吗?》,《华东师大学报》19853期。

23、              王国忠《〈水经注疏〉撰因及写作年代考》,《杨学研究》1994年第5期。

24、              刘德谦《〈水经注〉中著名的三峡描写作者错讹探索》,《旅游学刊》19881期。

25、              施和金《〈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吗?》,《南京师大学报》19923期。

26、              章巽《<水经注><法显传>》,《中华文史论丛》19843辑。

27、              孙钦善《〈水经注〉的历史地理考证成就》,《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3辑。

28、              周振鹤《中国古代撰写水经的传统》,《历史地理》第8辑。

29、              周振鹤《水经·浊漳水注〉一处错简》,《历史地理》创刊号。

30、              王守春《〈水经注〉中〈注〉否〈经〉之考释》,《历史地理》第14辑。

31、              华林甫《论〈水经注〉的地名学贡献》,《地理研究》1998年第2期。

32、              常征《〈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家世故里辨》,《河北学刊》1995年第4期。

33、              郗志群《最近十年来<水经注>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第5期。

34、              岑仲勉《〈括地志〉序略新诠》,《史学专刊》193512月。

35、              华林甫《〈括地志〉辑本校读》,《文献》1991年第1期。

36、              陈伟《<括地志辑校>的几点商榷》,《历史地理》第13辑。

37、              汪前进《现存最完整的一部唐代地理全图数据集》,《自然科学史研究》1998年第3期。

38、              华林甫《〈元和郡县志〉的地名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39、              李德清《简评〈太平寰宇记〉》,《华东师大学报》1980年第5期。

40、              王文楚《〈太平寰宇记〉成书年代及版本问题》,《复旦学报》19962期。

41、              魏嵩山、王文楚《〈元丰九域志〉成书源流考》,《学林漫录》第5集。

42、              郭声波《唐宋地理总志从地记到胜览的演变》,《四川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43、              李勇先著《<舆地纪胜>研究》,巴蜀书社,1998年。

44、              李勇先《试论〈舆地纪胜〉的编及其与〈方舆胜览〉的关系》,《宋代文化研究》第5辑,巴蜀书社199510月出版。

45、              李勇先《试论〈方舆胜览〉一书的流传及影响》,《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年第6期。

46、              施和金《祝穆与〈方舆胜览〉散论》,《南京师大学报》1993年第3期。

47、              华林甫《〈通鉴〉胡注地理失误举例》,《史学史研究》1995年第4期。

48、              金毓黻《〈大元大一统志〉考证》,《满洲学报》1936年第4期。

49、              金毓黻《〈大元大一统志〉续考》,《国立北京大学四十周年纪念文集》乙编上卷。

50、              齐永久《〈元一统志〉作者及版本问题》,《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4期。

51、              钱穆《跋康熙丙午本〈方舆纪要〉》,《禹贡》半月刊第四卷第三期。

52、              夏定域《读钱宾四先生〈康熙丙午本〈方舆纪要〉跋〉》,《禹贡》半月刊第四卷第九期。

53、              叶景葵《讨论〈方舆纪要〉函札六通》,《禹贡》半月刊第四卷第九期。

54、              施和金《〈读史方舆纪要〉校证举要》,收入施和金著《中国历史地理研究》,“随园文库”之一,南京师大出版社200012月出版。

55、              施和金《关于〈读史方舆纪要〉何本精审的问题》,收入施和金著《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56、              施和金《〈读史方舆纪要〉稿本出版的价值和意义》,收入施和金著《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57、              施和金《顾祖禹和〈读史方舆纪要〉》,收入施和金著《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58、              谭其骧《论丁文江所谓徐霞客在地理上之新发现》,刊入《浙江大学纪念徐霞客三百周年纪念刊》,1942年;后收入《长水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

59、              曾昭璇《徐霞客对我国喀斯特地形研究的贡献》,《自然杂志》1987年第1期。

60、              周宁霞等《徐霞客游记原始抄本的发现与探讨》,《中华文史论丛》总第十二辑。

61、              鞠继武等《建国以来徐霞客及徐学研究综述》,收入《徐霞客研究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出版)。

62、              于希贤《对近代先驱地理学家徐霞客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地理学报》1989年第2期。

63、              陈永孝《徐霞客对地理学的贡献》,《贵州师大学报》1992年第3期。

64、              周振鹤《王士性的地理学思想及其影响》,《地理学报》1993年第1期。

65、              徐建春《王士性及其<广志绎>》,《杭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66、              杨森等《王士性对自然地理学的贡献》,《台州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二)历代正史地理志

67、              姚士鳌《历代地理志评议》,《地学杂志》1921年第12卷第13期。

68、              邹逸麟《历代〈正史·河渠志〉浅析》,《复旦学报》1995年第3期。

69、              辛德勇《漳水十二渠始创者辨析——兼论今本〈史记·河渠书〉的真伪》,刊《周绍良先生欣开九秩庆寿文集》(1996年)。

70、              谭其骧《〈汉书·地理志〉选释》,收入《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59年。

71、              邹逸麟《〈汉书·沟洫志〉笺释》,《历史地理研究》第一辑。

72、              周振鹤《〈汉书·王子侯表〉笺正》,刊《史念海先生八十寿辰学术文集》。

73、              张舜徽《论〈汉书·地理志〉的读法》,《中国史论文集》,1956年。

74、              张孟伦《〈汉书·地理志〉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中国史学史论丛》,1980年。

75、              谭其骧《新莽职方考》,《燕京学报》1934年第15期。

76、              陶元珍《评校补〈三国疆域志〉》,《图书季刊》1936年第3卷第4期。

77、              胡阿祥《〈南齐书·州郡志〉札记》,《历史地理》第10辑。

78、              谭其骧《<补陈疆域志>校补》,《禹贡》第5卷第610期(1936年)。

79、              岑仲勉《〈旧唐书·地理志〉旧领县之表解》,《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0本上,19486月。

80、              史念海《两唐书地理志互勘》,《禹贡》第3卷第29期(1935年)。

81、              施和金《〈隋书·地理志〉考辩释例》,《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

82、              施和金《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订补》,《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83、              施和金《隋唐〈地理志〉陕西地理误述考订》,《人文杂志》1982年第4期。

84、              施和金《隋唐〈地理志〉广西地理误述考订》,《学术论坛》1982年第4期。

85、              施和金《隋唐〈地理志〉湖北地理误述考订》,《江汉论坛》1982年第11期。

86、              郭黎安《〈隋书·地理志〉所载旧置郡县考》(秦雍部分),《学海》1992年第4期。

87、              郭黎安《〈隋书·地理志〉所载旧置郡县考》(梁益部分),《历史地理》第15辑。

88、              吴松弟《旧唐书地理志纠谬》,连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23辑等。

89、              聂崇岐《宋史地理志考异》,连载于《禹贡》第1卷第6期至第3卷第5期。

90、              施和金《〈宋史地理志〉补校考》,《南京师大学报》1997年第4期。

91、              徐规《〈宋史·地理志〉补正》,《历史地理》第14辑。

92、              谭其骧《〈辽史·地理志〉补正》,《禹贡》第1卷第2期。

93、              冯家昇《辽金史地理志互校》,《禹贡》第1卷第4期。

94、              冯永谦《〈辽史·地理志〉考补》,《北方文物》1998年第3期。

95、              张修桂等《〈辽史·地理志〉平议》,《历史地理》第15辑。

96、              顾廷龙《国史地理志稿本跋》,《禹贡》1935年第4卷第7期。

97、              谭其骧《〈清史稿·地理志〉校正(直隶)》,《禹贡》1934年第1卷第3期。

98、              谭其骧《〈清史稿·地理志〉校正(奉天)》,《禹贡》1934年第1卷第9期。

99、              郑鹤声《〈清史稿·地理志〉跋》,《方志月刊》1935年第8卷第1112期。

(三)古地图与历史地图

100、           曹婉如《近四十年来中国地图学史研究的回顾》,《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年第3期。

101、           曹婉如《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理论和方法初探》,《自然科学史研究》19833期。

102、           姜道章《论传统中国地图学的特征》,《自然科学史研究》1998年第3期。

103、           朱玲玲《论先秦时期的地图》,《华夏文明》第2集。

104、           孙仲明《战国中山王墓<兆域图>的初步探讨》,《地理研究》1982年第1卷第1期。

105、           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地图初探》,《文物》1989年第2期。

106、           曹婉如《有关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地图的几个问题》,《文物》1989年第12期。

107、           张修桂《天水放马滩地图的绘图年代》,《复旦学报》1991年第1期。

108、           张修桂《当前考古所见最早的地图——天水放马滩地图研究》,《历史地理》第10辑。

109、           朱玲玲《放马滩战国秦图与先秦时期的地图学》,《郑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110、           谭其骧《二千一百年前的一幅地图》,载《文物》19752期。

111、           谭其骧《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图所说明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载《文物》19756期。

112、           詹立波《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地图的守备图探讨》,《文物》1976年第1期。

113、           曹婉如《马王堆出土的地图和裴秀制图六体》,《文物》1976年第1期。

114、           张修桂《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形图拼接复原中的若干问题》,《自然科学史研究》1984年第3卷第3期。

115、           张修桂《马王堆〈地形图〉绘制特点、岭南水系和若干县址研究》,《历史地理》第5辑。

116、           陈连开《中国古代第一部历史地图集——裴秀<禹贡地域图>初探》,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8年第3期。

117、           曹婉如《华夷图和禹迹图的几个问题》,《科学史集刊》1963年第6期。

118、           刘建国《〈禹迹图〉考辩》,《东南文化》1990年第4期。

119、           郑锡煌《北宋石刻九域守令图’》,《自然科学史研究》,1982年第1卷第2期。

120、           钱玉成《宋刻〈平江图〉的比例》,《文物》1994年第4期。

121、           黄盛璋、汪前进《最早一幅西夏地图——〈西夏地形图〉新探》,《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年第2期。

122、           马崇鑫《试论桂林宋代摩崖石刻<静江府城池图>在地图史上的意义》,《历史地理》第6辑。

123、           汪前进《〈静江府城图〉的成图时间、作者及地图要素》,《自然科学史研究》1993年第4期。

124、           苏洪济等《〈静江府城图〉与宋代桂林城》,《自然科学史研究》1993年第3期。

125、           丁瑜《宋代珍本〈禹贡论〉〈山川地理图〉及其作者程大昌简论》,《文献》1985年第3期。

126、           曹婉如《现存最早的一部尚有地图的图经——〈严州图经〉》,《自然科学史研究》1994年第4期。

127、           汪前进《石刻〈六经图〉综考》,《自然科学史研究》1993年第1期。

128、           高俊《明清两代全国和省区地图集编制概况》,《测绘学报》19624期。

129、           陈代光《开归陈汝四郡河图碑及其价值》,见《黄河水利史论丛》,陕西科技出版社,1987年。

130、           任金城《<广舆图>的学术价值及其不同的版本》,《文献》1991年第1期。

131、           陈香白、郑锡煌《〈永乐大典〉所辑“潮州城图”考略》,《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年第3期。

132、           郑锡煌《关于杨子器跋舆地图的管见》,《自然科学史研究》1984年第3卷第1期。

133、           王绵厚《明彩绘本〈九边图〉》研究》,《北方文物》1986年第5期。

134、           刘建国《明代绢本南京(部分)府县地图初探》,《文物》1985年第1期。

135、           钮仲勋《郑和航海图的初步研究》,《郑和下西洋论文集》第1辑,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年。

136、           张宝钗《明绘本〈边镇地图〉考》,《东南文化》1997年第4期。

137、           汪前进《康熙铜版〈皇舆全览图〉投影种类新探》,《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年第2期。

138、           於福顺《清雍正十排〈皇舆图〉的初步研究》,《文物》1983年第12期。

139、           侯仁之《记英国国家图书馆所藏雍正北京城图》,《历史地理》第9辑。

140、           李孝聪《记英国伦敦所见四幅清代绘本北京城市地图》,《国学研究》第2辑(1994年)。

141、           李孝聪《欧洲所藏部分中文古地图的调查与研究》,《国学研究》第3辑(1995年)。

142、           汪前进《历史上中朝两国地图学交流》,《中国科技史料》1994年第1期。

143、           阙维民《中国古代志书地图绘制准则初探》,《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年第4期。

144、           《中国古代地图集》(战国~元、明、清三册),曹婉如等编,文物出版社,19901997年。

145、           李孝聪著《欧洲收藏部分中文古地图叙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

146、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八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1987年。

147、           谭其骧主编《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

148、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上下),中国地图出版社,1979年、1990年。

149、           张海鹏编著《中国近代史稿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4年。

150、           郭毅生主编《太平天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9年。

151、           武月星主编《中国现代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9年。

152、           侯仁之主编《北京历史地图集》,北京出版社,1988年。

153、           侯仁之主编《北京历史地图集》(二集),北京出版社,1997年。

154、           司徒尚纪主编《广东省历史地图集》,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5年。

155、           史念海主编《西安市历史地图集》,西安地图出版社,1996年。

156、           周振鹤主编《上海历史地图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57、           刘和平、谢鸿喜主编《山西省历史地图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158、           蔡美彪《历史地理学的巨大发展——〈中国历史地图集〉评介》,《历史研究》1984年第6期。

159、           陈桥驿《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

160、           徐少华《〈中国历史地图集〉先秦两汉若干地理辨误》,《中国前近代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论文集》。

161、           《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

162、           韩光辉等《〈北京历史地图集〉编制理论实践和社会评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3辑。

163、           韩光辉《〈北京历史地图集〉的编制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四)其他

164、           谭其骧《君启节铭文释地》,《中华文史论丛》第2辑。

165、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代地理学家评传》(三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1993年。

166、           侯仁之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59年。

167、           黄盛璋《<孙膑兵法·擒庞涓篇>释地》,载《文物》1977年第2期。

168、           黄盛璋《敦煌写本〈西天路竟〉历史地理研究》,《历史地理》创刊号。

169、           邹逸麟《万恭和〈治水筌蹄〉》,《历史地理》第3辑。

170、           周振鹤《新旧汉简所见县名和里名》,《历史地理》第12辑。

171、           赵俪生《徐松及其〈西域水道记〉》,《兰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172、           李并成《敦煌遗书中地理书卷的学术价值》,《地理研究》1992年第3期。

173、           司徒尚纪《中国地理学史上被湮没了的屈大均其人其书》,《热带地理》1994年第1期。

174、           华林甫《郭子章及其〈郡县释名〉述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3辑。

175、           周生春《<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提要辨正》,《浙江学刊》1996年第3期。

176、           郗志群《杨守敬舆地学观点论述》,《首都师大学报》1994年第2期。

177、           鞠继武《清代地理学家魏源及其〈海国图志〉》,《地理研究》1994年第1期。

178、           许结《清代的地理学与疆舆赋》,《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年第1期。

179、           艾素珍《清末人文地理学著作的翻译和出版》,《中国科技史料》1996年第1期。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中心地结构
略论地名的主要性能
《山海经》地名考证
瓜沙二州间一块消失了的绿洲
清末民初钦廉改隶之争探究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 (下)
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区域整理(...
中国人口疏密区分界线的历史变...
  最新信息
《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集成...
1737—1750年金沙江航...
1945—1949年间上海人...
户籍择改与赋役规避——明中期...
名称、内容与意义:民国时期的...
清代伊犁与乌鲁木齐等地水稻种...
清末以来洞庭湖区通江湖泊的时...
唐后期团练、防御州考述:以唐...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胡恒>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