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学术动态 论著集锦 地名学园地 专业课程 学人漫录 实地考察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 学人漫录 >> 石泉 >>
怀念石泉先生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01-04

侯甬坚

  5月5日中午,我正在山西太原南面介休境内的绵山旅游参观,在准备进一处大悬崖下的一所观音庙前,手机响了,接到的是来自西安的电话,是我指导的研究生郝文军从中心打来的。他转告我,刚在办公室看到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鲁西奇教授发来的电子邮件,内容是告诉我一个消息——“石泉先生于5月4日晚11时10分逝世”。听到这个噩耗,我的心情一下子沉了下来,思绪随之就有些乱了。妻子蔡新萍招呼我进观音庙,进去后,对着佛像,双手合十,闭上双眼,就在心里祈祷:石泉先生千古!石泉先生安息吧!内心一紧,仿佛就似看见了石泉先生的音容笑貌一样。

  1982年1月,我作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七七级学生中的一员,从学校毕业了。毕业前我收到武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通知我被录取到武汉大学历史系,攻读历史地理学专业硕士学位,指导教师是石泉教授,研究方向是古代荆楚地理。到了学校报到,同级张国雄同学(武汉大学历史系应届毕业生,我们一起入学)带我去石泉先生府上,拜见了石泉先生和师母李涵先生。那时考研究生,并无面试的程序,及至到学校报到,外地的学生才第一次见到老师,老师也是第一次看见学生。我当时很没有经验,一定是一副腼腆的样子,只是回答了老师的一些询问,而没有主动问问题。第一次接触老师的印象是石泉先生、李涵师母待人十分亲切,没有一点名教授的架子。

   事实上,我对石泉先生的教学方法和治学精义是在以后逐步加深了解的。

    我们读大学课程的时间是“文革”刚刚结束不久,“论从史出”、“以论带史”的观点都对我们有影响,对于如何做学问的问题,石泉先生早已想好了。在理论方面,他指导张国雄同学、徐少华同学和我找相关书籍阅读、抄录,抄写了一份《经典著作论历史地理》;在古籍校对方面,安排我们从传世著作中摘取有关楚史的资料,定下的书籍是《韩非子》(以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为底本),对几种版本进行互校、勘误、摘录。在古代荆楚地理研究方面,我们主要学习石泉先生撰写的一系列论文,如《楚都丹阳地望新探》等。对于石泉先生撰写的论文,尤其是论文中非常精深的考证方法和思路,我自己并不能深切领会,完全读懂。记得当时我对地理学理论很感兴趣,但在如何考证史实方面却未能下太大的工夫。石泉先生从来没有说我喜欢地理学理论有什么不好,他也完全知道我缺乏哪一个方面的训练。及到1997年,我从日本名古屋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研究室访问研究归来后,送给先生一篇仅二三千字的《西汉梁国己氏县名校正》短文(发表在台湾《大陆杂志》第94卷第2期,1997年2月),石泉先生看了,高兴极了,认为访日成了我转变“学风”的一个契机。我知道,这是石泉先生对我期待已久的一个要求和愿望。

    石泉先生专攻古代荆楚地理的问题,若从1944年春季撰写《从春秋吴师入郢之役看古代荆楚地理》大学毕业论文算起,那就有60年的时间了。但是,这中间无论如何也要刨去“反右”、“文革”那不能做学术研究的近20年光阴。如果要真正了解石泉先生研究古代荆楚地理问题的难度,仅仅知道其研究对象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阅读石泉先生的论文,及其国内外的相关图书资料。我们深知:先生的研究工作是严谨而持久的,面对记载口径复杂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学术界不一样的看法,新的探索展开的同时也包含着极大的风险。初学古代荆楚地理的我,在校时已经感觉到这一课题的研究难度了。对此,我曾小心翼翼地向先生询问:如果最后的事实不能说明先生的研究结论是对的,那该怎么办?先生听了,就像一位为科学英勇献身的斗士一样,坚定地回答我:如果真是那样,也就给后人说明了这一条路不可行。

    1985年春季,我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历史地理学专业)后,回到陕西师范大学工作,一直没有间断过对历史地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可以得到宽慰的是,利用历史地理学界的年会等机会,每过二三年都能够在会议或相关活动中拜见先生,并向先生当面请教。1988年,我收到先生亲笔题签的赠书《古代荆楚地理新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2004年,我又获得先生亲笔题签的赠书《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其间,还收到先生和蔡述明先生合著的《古云梦泽研究》一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手捧先生赠书,我知道先生的学术探索工作一直没有停顿,仍然还在继续,还在向着预定的研究目标靠拢、接近。

    石泉先生对艰深学术问题的探索为什么这样强烈、持久,表现出了一种世所罕见的韧性和精神,达到了一种超人的境界,我自忖自己不是最有资格回答这一问题的人选。每当想到这一点时,总有一个细节在我脑际中出现。即1982-1985年我在武汉大学求学时,在石泉先生家里曾见到一个长方形、沉甸甸的工具箱,里面钳子、榔头、锯子、钉子等工具一应俱全。当时,我就好奇地向先生询问,先生家里如何有这样齐全的工具箱?先生答曰:“文革”中在沙洋分校时备下的,那时已做好不回来的准备了。——这不能回来的地方不是它处,而是先生长期供职、生活的武汉大学校园。……念及于此,试想一下,似先生的人生,经历过那样厉害的打击,那样多让今人不能想象的磨难,还有什么艰难困苦不能克服呢?世上还有什么事情,比先生能够从事自己最热爱、最喜欢的科研、教学工作,更让他感到兴奋和意志坚定地工作于其中呢?我以为,这里面就有若干解答。

   谨以此文追念先生的治学精神和育人理念,对先生离我们大家而去表示沉痛的哀悼。

                                               2005年5月8日晚作于武昌珞珈山麓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中心地结构
略论地名的主要性能
《山海经》地名考证
瓜沙二州间一块消失了的绿洲
清末民初钦廉改隶之争探究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 (下)
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区域整理(...
中国人口疏密区分界线的历史变...
  最新信息
《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集成...
1737—1750年金沙江航...
1945—1949年间上海人...
户籍择改与赋役规避——明中期...
名称、内容与意义:民国时期的...
清代伊犁与乌鲁木齐等地水稻种...
清末以来洞庭湖区通江湖泊的时...
唐后期团练、防御州考述:以唐...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胡恒>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