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学术动态 论著集锦 地名学园地 专业课程 学人漫录 实地考察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 学人漫录 >> 侯仁之 >>
侯仁之院士对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贡献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01-04

王毓蔺

 

侯仁之先生是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开创者之一,国际知名的历史地理学家。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曾这样评价道:侯博士是中国学术成果最丰厚、最富有激情的地理学家之一。他坚持出版研究著作,并积极培养年轻的地理学者。他的著作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领域,这使他成为当代地理学的世界级领导人物。侯先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长期从事城市历史地理、沙漠环境变迁和历史地理学理论的研究,在把中国古代沿革地理改造更新为科学的历史地理学,并将其纳入近代地理学体系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侯先生出生于1911年,1932年考入燕京大学历史系,1946年赴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系留学,专攻历史地理学,从师于德贝(H.C.Darby)教授。德贝教授的学术理论对侯先生有很大启发,使他得以运用新的理论方法进行北京历史地理的研究,从而把过去在探讨北京城市发展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大量研究工作上升到新的高度,提出了十分新颖的见解。

回国后,他以北大地质地理系为基地,开始探索新的历史地理学研究。把历史地理研究依托在地理科系,重要的是使研究历史上的地理问题这门学问,从原来的史学附庸地位解脱出来,得以充分吸收现代地理科学的理论方法,拓展学科视野,打开研究思路。在随后数十年间,侯先生全力以赴从事历史地理研究,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建立作出了杰出贡献,被公认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开拓者之一。

侯先生一贯注重历史地理学的理论问题,探索学科前进的新方向,《历史地理学四论》一书集中了他的重要理论论述。《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历史地理学刍议》等一系列文章的发表,率先在理论上阐明了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指出传统沿革地理与现代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区别,从而使人们对历史地理学科性质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历史地理学研究实践中,侯先生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将中国城市历史地理的研究推向新阶段。在对北京的研究方面,他发表了一系列富于创见的文章,以现代地理学的观察角度揭示了北京城起源、发展、历久不衰的深刻地理原因,系统考察了北京的环境特点,并对传统北京城的平面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中国古代帝王都城建设中深厚的意识形态背景。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科学研究为当代生产建设服务的原则,这突出表现在将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与今天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的工作中,他对北京市的水利建设、旧城改造做出了重要贡献。除北京之外,侯先生亦参与了承德、邯郸、淄博、芜湖等城市的规划研究,对这些历史名城的改造建设工作提出了重要见解。长期以来,在城市历史地理问题的研究中,他的工作一直是学术界重视的范例。

侯先生还开创了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新领域。他多次深入毛乌素、乌兰布和等干旱、半干旱地带,细致考察沙海之中掩藏的人类活动遗迹,陆续发表一系列论文,首次揭示了历史上人类活动对该地区沙摸化形成的影响规律。他在沙摸历史地理研究上成果丰硕,他的先驱性探索带动了一批批学者投入对北方半干旱地带的历史地理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日益为全社会所注重,侯先生率先强调历史地理学在环境问题研究上的重要作用,指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时段可以从全新世早期开始,考察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全过程,从而总结规律,为今后的环境保护提供更充分的历史依据。还直接指导了对承德、围场、赤峰等地区的环境变迁研究,主编了多辑《环境变迁研究》。目前,环境变迁研究已成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界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历史时期环境变迁研究蓬勃局面的出现,我们不能忘记侯先生的艰苦创业之功。

侯先生重视历史地图集的编纂,指出历史地理图集有别于读史地图集,先后主编了《北京历史地图集》一、二集。他也是较早着手研究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的学者之一,主编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国地理学史专著《中国古代地理学简史》,其评说体例多有新意。

侯先生热心科普事业,善于撰写教育、科普作品。他的科普文章,文情并茂,脍炙人口,多被转载。他是读者喜爱的《地理小丛书》的主编。

侯先生是我国在国际上很有影响的地理学家之一,曾多次被邀请赴国外讲学,他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在国际有关学术界影响重大。1999年被美国地理学会(AGS)授予乔治.戴维森勋章。200110月,美国国家地理协会(NGS)授予他"2001年度研究与探险委员会主席奖",以表彰他在历史地理研究领域特别是在野外考察和探险方面的突出贡献。

 老牛自知黄昏晚,不待扬鞭自奋蹄这两句话,侯先生近年来常常引以自勉。自奋蹄的精神,令他晚年的生活依旧富有活力。如今,侯先生已年登耄耄,但仍孜孜不倦地工作。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中心地结构
略论地名的主要性能
《山海经》地名考证
瓜沙二州间一块消失了的绿洲
清末民初钦廉改隶之争探究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 (下)
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区域整理(...
中国人口疏密区分界线的历史变...
  最新信息
《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集成...
1737—1750年金沙江航...
1945—1949年间上海人...
户籍择改与赋役规避——明中期...
名称、内容与意义:民国时期的...
清代伊犁与乌鲁木齐等地水稻种...
清末以来洞庭湖区通江湖泊的时...
唐后期团练、防御州考述:以唐...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胡恒>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